书城亲子家教孕产期同步营养速查手册(幸福母婴速查系列)
27155800000046

第46章 产后营养指导(15)

功效 益气补虚,温中暖下。适用于产后虚冷腹痛。

当归熟地寄生酒

用料 熟地黄、当归尾、桑寄生各50克,黄酒500毫升。

制作 将上述3味中药捣细末,以黄酒500毫升煎煮,去渣即可。

功效 补血益虚。适用于产后血虚腹痛。

羊排粉丝汤

用料 羊排骨500克,干粉丝50克,葱、姜、蒜蓉、油、醋、香菜适量。

制作 先将羊排切块;再用热油少许爆香蒜蓉,倒入羊排煸炒至干,加醋再炒干后,加水适量及姜、葱,武火煮沸,去浮沫,再用文火焖煮1.5~2小时。之后投入用沸水浸泡后的粉丝,撒上香菜,待沸即可。

功效 补虚,散寒。适用于产后虚寒所致小腹冷痛、乳少。

羊肉当归黄芪姜汤

用料 瘦羊肉500克,生姜30克,当归25克,黄芪40克,调味品适量。

制作 将羊肉洗净切块,与当归、黄芪、生姜同炖至羊肉烂熟,放调味品即成。

功效 补血益气。适用于血虚所致产后腹痛。

山楂糖水

用料 山楂60克,红糖30克。

制作 将山楂洗净,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文火煮5分钟后,加入红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 活血止痛。适用于产后血淤所致腹痛。

益母草生姜糖茶

用料 生姜30克,益母草50克,大枣20克,红糖15克。

制作 将益母草、大枣、生姜放入瓦锅内,加水适量,水煎取汁,起锅前加入红糖调味即可。

功效 活血散淤,通络止痛。适用于血淤、血虚所致产后腹痛。

姜楂茶

用料 生姜3克,焦山楂、红糖各30克。

制作 将生姜、焦山楂、红糖加水适量,水煎取汁。

功效 温通散寒,祛淤止痛。适用于寒凝血淤所致产后腹痛。

兰花粥

用料 泽兰30克,粳米50克。

制作 先水煎泽兰,去渣取汁,再放入粳米煮粥。

功效 活血、解郁、行水。适用于产后淤滞腹痛、颜面水肿。

当归煮猪肝

用料 当归15克,胡椒、红花、肉桂各9克,猪肝1具(约1500克)。

制作 将当归、胡椒、红花、肉桂合在一起碾为粗末。再在猪肝上切挖数孔,装入药末,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约2500毫升,上火煮1小时左右。

功效 温经散寒、暖肾回阳、养血活血、化淤止痛、养肝明目。对于产后寒凝经脉所致的腹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清蒸木耳猪肉

用料 黑木耳30克,猪肉100克,湿淀粉、葱段、生姜片、精盐、味精、黄酒各适量。

制作 将黑木耳用温水泡发,择洗干净。猪肉洗净后切片,用湿淀粉、葱段、生姜片、精盐、味精、黄酒拌匀。之后将拌好的猪肉和黑木耳同放在碗中,于锅内隔水蒸熟烂即可。

功效 滋阴润燥,活血止血。

海带豆瓣炖猪蹄

用料 海带100克,猪蹄2只,豆瓣酱适量。

制作 将海带洗净后用冷水泡发,再洗净,切成菱形片。猪蹄拔净残毛,除去猪蹄壳,刮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再将海带、豆瓣酱放入,用旺火烧开,再改用文火炖至猪蹄烂熟即可。

功效 养血益阴,软坚化淤,止痛。对产后腹痛属血虚血淤、脉络不通者均有疗效。

桂皮红糖汤

用料 桂皮6克,红糖20克。

制作 将桂皮洗净,用刀斩成末。接着往锅内加适量水,烧开,放入桂皮末及红糖,煮约20分钟后,取汁饮用。

功效 此汤温经散寒、化淤止痛,养血活血。适用于寒凝血淤、经脉不畅所致的产后腹痛者。

羊肉羹

用料 当归15克,羊肉100克,面粉150克,生姜3片,精盐、葱各适量。

制作 将羊肉用开水洗净,去膻味,切片。生姜、葱洗净,生姜切成片,葱去皮切成葱花。之后将生姜片、葱花、羊肉、当归同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放入精盐拌匀,置火上煲2~3小时。之后从汤中捞出当归、生姜,留羊肉片,继续烧沸,加水、面粉搅拌,至面粉糊熟即成。

功效 羊肉温中补血,益气补肾,能壮筋骨、厚肠胃。当归温润活血,行滞止痛。生姜温中散寒,兼行滞止痛、补血虚、温脾胃。对产后虚寒腹痛者疗效颇佳。

山药羊肉汤

用料 羊肉500克,山药150克,精盐5克,料酒20克,葱15克,姜10克,味精5克,胡椒粉0.5克。

制作 剔去羊肉筋膜,洗净,略划几刀,再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姜、葱洗净后拍软待用。之后将山药切成0.2厘米厚的长斜片,与羊肉一起置于锅中,注入适量清水,加入姜、葱、胡椒粉、料酒,先用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再移小火上炖至烂熟,捞出羊肉凉凉。最后将羊肉切成片,装入碗中,再将原汤除去姜、葱,略加调味,连山药一起倒入羊肉碗内即可食用。

功效 养血益气,暖肾温中,健脾开胃。对于产后血虚,经脉失养所致小腹疼痛甚为适宜。亦可用于治疗血虚乳少、恶露不尽、腰膝酸软、虚冷腰痛等。

产后身痛

黄芪当归鸽子汤

用料 黄芪30克,当归10克,大枣6枚,鸽子1只。

制作 将鸽子宰杀,去毛及内脏,与黄芪、当归、大枣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至鸽肉熟烂。

功效 益气补血。适用于产后血虚所致遍身关节、肢体酸疼。

枸杞生姜排骨汤

用料 猪排骨1000克,枸杞子、生姜片各20克,小茴香、花椒各3克,八角、茴香5克,食盐10克。

制作 将猪排骨剁块,与生姜片、枸杞子及其他调料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炖至排骨肉熟烂,加食盐调味即成。

功效 补气血,续筋骨。适用于产后气血亏虚所致遍身疼痛。

香附去痛粥

用料 香附12克,鸡血藤、益母草各15克,当归9克,川芎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 先将上述5味中药放入沙锅水煎,取汁去渣,加入洗净的粳米和红糖,再加入适量的水煮为粥。

功效 活血化淤,通经止痛。适用于产后血淤所致身痛、腹痛。

五加皮酒

用料 五加皮100克,米酒1000毫升。

制作 将五加皮洗净切碎,放入米酒中密封,浸泡1周。每次饮15~30毫升,每日3次。

功效 利湿消肿,强腰膝,壮筋骨。适用于产后风湿痹痛、腰膝疼痛、脚软无力等。

五加皮炖猪瘦肉

用料 五加皮15克,猪瘦肉150~200克。

制作 将五加皮用清水稍泡,猪瘦肉洗净切块,同置瓦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煮至肉熟烂即可。

功效 祛风除湿,滋补阴血。适用于产后风湿痹痛。

薏米粥

用料 薏米200克,白糖20克。

制作 将薏米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清水800毫升置火上,用手勺不断推转薏米,以免糊锅,待沸后改用微火慢熬,至薏米熟烂成粥。食用时将粥盛入碗内,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 祛风、除湿、止痛。适于产后风湿所致的肢体疼痛。

乌鸡汤

用料 乌鸡1只(约1500克),葱末10克,姜末10克,花椒5克,料酒10克,精盐10克。

制作 将乌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之后将乌鸡放入锅内,加水(约2000毫升),放在炉上煮,撇去血沫,放入葱末、姜末、花椒、料酒、精盐,烧开后改用小火煮至肉熟烂即可。

功效 养血生精,益气补肾,增补脏腑,填精益髓。对于产后血虚或肾虚者均可选用。

枸杞羊肉羹

用料 枸杞50克,羊肉250克,葱3克,姜2克,盐2克,胡椒粉0.5克。

制作 将羊肉洗净,切碎;加水约800毫升先煮羊肉,煮至半熟,下枸杞,煮至肉烂熟,下葱、姜、盐、胡椒粉即可食用。

功效 滋阴益肾,补肾益精,温暖肾气。适用于肾虚身痛者食用。

产后食欲不振

大枣冬菇汤

用料 红枣15枚,干冬菇15个,生姜、熟花生油、料酒、食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 先将干冬菇洗净泥沙;红枣洗净,去核。然后将清水、冬菇、红枣、食盐、味精、料酒、姜片、熟花生油少许,一起放入蒸碗内,盖严,上笼蒸60~90分钟,出笼即成。

功效 益气、开胃。

黄鱼参羹

用料 大黄鱼肉、水发海参各125克,火腿末10克,鸡蛋1个,肉汤280克,料酒、精盐各5克,熟猪油、植物油各15克,葱末3克,干团粉2克,味精1克,胡椒粉0.5克。

制作 将火腿末蒸熟;将大黄鱼肉及水发海参切成小方厚片;将鸡蛋打入碗中,搅拌均匀。锅内放植物油,烧至5~6分热时,放入葱末爆香,随即加入料酒、肉汤、海参片及黄鱼片、胡椒粉,煮开后放入精盐、味精略煮,之后缓慢倒入鸡蛋,待全熟时倒入水团粉(干团粉加水调匀)勾成薄芡,离火,倒入碗中,淋上熟猪油,撒上火腿末即可食用。

功效 益气养血、养肝明目、补肾填精、和肝理气。可增强食欲,补充营养。

鲫鱼豆腐汤

用料 鲫鱼1条(约250克),豆腐400克,盐、食油、葱花、姜片、料酒各适量。

制作 将豆腐切5厘米厚的薄片,用盐沸水烫5分钟后沥干待用;鲫鱼去鳞、肠杂,抹上料酒,腌渍10分钟。锅放炉火上,放入食油,烧5分钟,爆香姜片,将鱼两面煎黄,加水适量,用小火煮沸30分钟,放入豆腐片、盐,调味后撒上葱花。

功效 益气养血、健脾胃。豆腐富含蛋白质,对于产后康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荔枝山药莲米粥

用料 干荔枝5枚,粳米30克,山药20克,莲米20克,白糖30克。

制作 将干荔枝去壳;粳米淘洗干净;莲米去芯;山药去皮,洗净,切成小片或小丁块。之后往锅中加水约500毫升,加入荔枝、粳米、山药、莲米,置炉上煮,先用大火烧开,再改中火熬,至米烂汁黏稠时放入白糖,稍搅拌,片刻后离火即可食用。

功效 健脾开胃、温养脾肾、滋阴养血、养心安神。此粥对于产后胃口不开有良好的增进食欲作用,同时还是用于阴血不足、产后贫血、体质虚弱的补益之品。

番茄牛肉

用料 番茄150克,牛肉100克,卷心菜150克,料酒3克,精盐4克,味精1克。

制作 把番茄、卷心菜、牛肉分别洗净,番茄切成方块,卷心菜、牛肉切成薄片。之后将牛肉放入锅内,加入清水至能没过牛肉为度,旺火烧开,将浮沫撇去,放入料酒,烧至牛肉快熟时,再将番茄、卷心菜倒入锅中,炖至皆熟,加入精盐、味精,略炖片刻,即可装盘食用。

功效 健脾开胃、活血化淤、调理气血、生津止泻。对于产后胃口不开有开胃纳食、激发食欲之效。

番茄酿肉

用料 番茄100克,猪肉50克,绿叶蔬菜50克,植物油5克,淀粉10克,精盐3克,姜汁3克,葱花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