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27154000000046

第46章 慧言妙语(5)

子贡说:“这个要求太高了,那么次一等的应该是怎样的人?”孔子说:“次一等的,在宗族之间人们称赞他是孝子,在乡亲邻居中对人很友爱,也可以称为士。”

子贡说:“那么再次一等应该是怎样的人?”

孔子告诉他:“再次一等应该是‘言必信,行必果’,说话言而有信,做出的承诺一定能兑现,做事有结果,有始有终。不过这种人没有远大的胸襟和抱负,工作只是为了领几斗米,赚钱糊口,浅薄固执,一般常见。这种人太多了,自己做人还可以,要说处理国家大事,不一定能胜任,他们勉强可以叫士,但毕竟是胸无大志的人,不值得推崇。”

成语释义

指人说了就一定守信用,承担的事一定要做到。

故事出处

《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出处译文

(这种人)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但是这种人胸无大志。

043是可忍,孰不可忍

孔子是最讲究秩序的,有父子之理,君臣之纲。他认为任何事物都必须反映这些秩序。春秋时代社会的剧烈动荡,其中一个最为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就是“礼崩乐坏”。

当时,鲁国有一个正卿叫季平子,他在自己的家里用八佾歌舞。以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只有周朝天子可用八佾。

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

由于“乐”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周公之“礼”对“乐”的使用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到了春秋之际,礼制被破坏了,只有天子才可以使用的八佾的乐舞规格,一般的诸侯、大夫也开始滥用了。

孔子认为季平子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对此十分恼火:“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成语释义

绝对不能容忍之事。

故事出处

《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出处译文

孔子说到季平子时说:“竟敢在家中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如果能容忍的话,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容忍呢?”

044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南北朝时,东魏的丞相是高洋,他大权在握,却还不知足,对帝位垂涎三尺。公元550年,他终于撕下忠心为主的假面具,逼迫孝静帝退位,自己当了皇帝,建立了北齐王朝。高洋的心肠毒如蛇蝎,为了怕东魏残余势力东山再起,他在551年,把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杀死。此事传扬天下,天下人都觉得高洋做事太狠了。

高洋虽然坏事做绝,但他心里还是很害怕。公元560年的一天,天空出现了日食,他觉得这个现象恐怕是不祥之兆,东魏势力如果抬头,自己就会被他们千刀万剐,死得很难看。

于是,他就问自己的亲信:西汉末年王莽夺取了汉室天下,可是后来光武帝刘秀居然又有本事将汉室江山夺回,刘家的人依旧称孤道寡,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这名亲信对历史不熟悉,没法说明这些前朝旧事,就随意应付他,说是因为王莽没有把刘氏宗室的人全杀干净,结果刘氏宗亲才有机会反扑。高洋以为这番话是有道理的,于是把东魏的宗室近亲杀了个干干净净,连小孩都难逃一死。

高洋这么一干,使东魏的远房宗族感到非常恐惧,担心高洋的屠刀有一天会指向他们。于是他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讨论怎样才能免于一死。

宗族中有一个叫元景安的人,当时正担任县令。他出主意说,以后咱们改姓高,不姓元,不就逃过这场灾难了吗?他的堂兄元景皓听到后觉得不好,说用改姓的方法苟活,谁也不能够接受。他认为大丈夫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作为陶器保全下来。他宁愿高贵地死去,也不愿屈辱地活在世上。

元景安见堂兄不允,就跑到高洋那里,把元景皓的话全抖搂了出来。高洋大怒,将元景皓开刀问斩。

但高洋虽然以高压的方法对待元氏宗族,却没有给自己带来什么利益。三个月后,高洋病死。只过了短短十八年,北齐王朝就灭亡了。

成语释义

原意是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愿作为陶器而保全下来。常用来比喻宁愿为正义事业而死,也不愿苟且偷生。全:保全。

故事出处

《北齐书·元景安传》:“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出处译文

大丈夫宁愿作为玉器被打碎,也不能作为陶器而保全下来。

045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春秋末期,晋国的朝政被智伯所把持。智伯横行无忌,向韩氏、赵氏、魏氏索取土地。韩、魏害怕智伯,只得献出土地,可是赵襄子却不肯照他的要求去做。智伯见赵襄子不听话,就联合韩、魏攻打赵氏。

赵襄子手下有一位大夫张孟谈,善出奇计。他知道韩、魏两家表面上顺从智伯,其实心里不服,就劝赵襄子暗中联合韩、魏,袭击智伯。赵襄子依计而行,结果活捉了智伯。

张孟谈为赵襄子立下盖世奇功,可是胜利之后,他却提出要辞职回家。赵襄子没想到世间还有建立功勋而不享福的,暗暗称怪,问他这是为什么。

张孟谈回答道:“我听别人说,从前君臣一起夺取天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后取得成功,这种事常有,而且很美好。可是成功之后,要想让君臣之间的权力均衡,给臣子一个好的归宿却断然没有。以前的事是这样,后人绝对应该引以为鉴。”

赵襄子起初还想挽留他,但见他把话说到这种程度,也就让他走了。

成语释义

记住以前的经验教训,将它作为今后做事的借鉴。师:师表、榜样,引申为鉴戒。

故事出处

《战国策·赵策一》:“臣观成事,闻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权均而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出处译文

我听别人说,从前君臣一起夺取天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后取得成功,这种事常有,而且很美好。可是成功之后,要想让君臣之间的权力均衡,给臣子一个好的归宿却断然没有。以前的事是这样,后人绝对应该引以为鉴。

04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位名叫司马昭的权臣,位居大将军之职。他见大权已落入自己手中,就处心积虑地想谋夺帝位。当时魏国皇帝是曹髦,他见曹氏越来越衰败,司马昭则专横跋扈,不可一世,心中非常忧愤。于是,曹髦写了一首题为《潜龙》的诗,将自己的苦闷心情倾泻了出来。

司马昭看到这首诗,非常生气,就在朝堂上大声斥责曹髦,说曹髦借写诗来讥刺他。曹髦年纪小,没有处世经验,所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一句话也不敢说。

曹髦回到后宫,觉得司马昭一定想谋夺帝位,现在他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了,长久下去,自己还要受他的欺负。曹髦不想继续受辱,就想果断地除掉司马昭,重兴魏朝天下。于是,他召集了几位亲信大臣,密谋诛杀司马之计。

他怒心不息地说:“司马昭想谋夺帝位的野心,是天下人都知道的。我不能坐着等他废我,今天咱们必须团结起来,大张旗鼓地讨伐他。”众大臣都觉得这样做没什么胜算。

可是曹髦等不及了,拔出宝剑,登上马车,将宫中侍卫、仆从三百多人编成军队,准备进攻司马昭的府第。可是,还没到达司马昭的府第,他就被司马昭的卫兵杀死了。

成语释义

司马昭心里想什么,大家都明白。形容人所共知的阴谋、野心。

故事出处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帝见威权日去,不胜其忿。谓曰:‘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译文

皇帝(曹髦)看到自己没有了一点皇帝的威严,非常恼怒地说:“司马昭想谋夺帝位的野心,是天下人都知道的。”

04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南北朝时期,东魏大将侯景率领十万大军,在河南驻守。后来他背叛东魏,向西魏投降,西魏不信任他,他又转而投降南方的梁朝。

南梁的大臣都认为侯景反复无常,不可收留。但梁武帝贪图土地,不听大臣们的劝谏,不但接受侯景的投降,还封他为河南王。这年八月,梁将萧渊明奉梁武帝之命对东魏发起攻势。九月,他的军队继续前进,气势汹汹地向彭城(今江苏徐州)扑来。

十一月,东魏高澄派高岳和慕容绍宗率军对彭城进行救援,杜弼被委任为救援大军的军司。南梁军队的战斗力真是太弱了,只打了一仗,萧渊明就被活捉了,梁军大受损失,伤亡、逃走的加在一块,竟然有几万人。

东魏大获全胜之后,杜弼给梁朝写了一封檄文,指责梁朝不该贪恋土地,接受侯景的投降,破坏多年友好的两国关系。

文中还说:“侯景的品质非常恶劣,只要得到机会就会作乱。恐怕楚国的猴子逃亡,灾祸会蔓延到林中的树木,宋国城门失火,会连累池中鱼儿遭殃。将来长江、淮河流域以及荆州、扬州一带的官员百姓,会因你的错误决定,遭受战争之苦。”

果然,到了第二年八月,侯景发动叛乱,将梁武帝围困起来,导致梁朝政局动荡,人民饱受战乱的折磨。

成语释义

城门着了火,人们用护城河里的水灭火,河里的鱼受连累而死。常用来比喻无辜者受到连累。

故事出处

《全北齐文·为东魏檄梁文》:“但恐楚国亡猿,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出处译文

怕只怕楚国的猴子逃亡,灾祸延及林中树木,宋国的城门着了火,人们用护城河里的水救火,鱼受连累而死……

048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中国历史上最为着名的历史学家,莫过于司马迁了。司马迁的父亲病危时曾对他讲,自己想写一部流传后世的史书,希望儿子替自己完成这个心愿。后来,司马迁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太史令,就开始创作《史记》,想把上迄黄帝,下至汉代的历史记载下来。

公元前99年,汉将李陵吃了败仗,投降匈奴,司马迁好心为李陵辩护。汉武帝盛怒之下,将司马迁抓入监狱,要对他实施腐刑。司马迁是个清廉的官员,没有钱来为自己赎罪,结果受了腐刑。

受刑后的司马迁感到受了非常大的耻辱,内心异常痛苦,甚至想到用自尽来了结生命。可是《史记》还没有完稿,为了写完史书,他忍辱含垢,顽强地活了下去。出狱后,司马迁担任了中书令之职。他在悲凉的心情下,继续创作史书,想给后人留下一部可信的历史。到了公元前91年,《史记》这一浩大的工程,终于完成了。

司马迁曾经给好朋友任安写信,在信中谈到对死的看法。他说,人都会有死去的那一天。有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人的死却比鸿雁的羽毛还要轻。

成语释义

比喻人生价值的轻重悬殊。泰山:在山东省中部,五岳之一。鸿毛:大鸟的毛。

故事出处

汉朝司马迁《报任安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出处译文

人固然有一死,有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人的死比鸿毛还轻,这是因为他们的追求不同啊!

049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公元960年,赵匡胤做了皇帝,建立北宋王朝,历史上称他为宋太祖。当时全国还没有统一,从南到北,还有不少割据政权。宋太祖采取“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先后消灭了南方的几个小国。

公元974年秋天,宋太祖借口南唐后主李煜没有进京朝见,派遣十万军队,攻打南唐。李煜见势不妙,一方面组织军队抵抗,另一方面派人向北宋进贡财物,并派大臣徐铉去请求宋太祖停止进兵。

徐铉到达宋朝都城汴京后,立刻参见宋太祖,言辞恳切地说:“我们南唐国势弱小,你们宋朝是个大国。小国服从大国,与儿子听命于父亲是一样的。我们对您向来很恭顺,哪里有丝毫的罪过。陛下竟然一意要讨伐我国,这实在太令人伤心了。”

宋太祖斩钉截铁地说:“你不要多讲了。江南有什么罪过?可是从古以来天下一家。我睡觉的床边,怎么能容忍别人在旁熟睡呢?”

成语释义

在自己的床边,怎么能容许别人呼噜呼噜地大睡。比喻不允许别人侵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榻:床。鼾:亦作“酣”。

故事出处

宋代岳珂《桯史·徐铉入聘》:“不须多言,江南亦何罪?但天下一家,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耶?”

出处译文

不要多讲了,江南有什么罪过?可是从古以来天下一家。我睡觉的床边,怎么能容忍别人在旁熟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