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吴市吹箫
春秋时,楚平王听信谗言,将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及其长子伍尚杀死,又派人去抓逃亡的伍奢次子——伍子胥,并在各关口悬挂伍子胥的画像,以便将其捉拿归案。
伍子胥跑来跑去,也不知爬了多少山,涉了多少水,受了多少饥,最后跑到了楚国边境昭关,见楚军把守严密,自己无法过关,一夜间急白了头发、胡须和眉毛。
伍子胥遇到了一个名叫东皋公的老人。他很同情伍子胥的不幸遭遇,便让他在家中住下,帮他想办法混出昭关。后来,东皋公找到一个容貌与伍子胥长得很像的人,给他穿上伍子胥的衣服,让他先过关,结果假的伍子胥被守关将士抓住。关口士兵以为伍子胥已经抓住,放松了警惕。
伍子胥就趁这个时候溜了出去。他一路向东走,好不容易走到了吴国,但是身上的钱财已经用尽。伍子胥只好打扮成一个叫花子的模样,在大街上吹箫,乞讨度日。后来伍子胥被吴王重用,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使吴国兴旺,后来成为吴王阖闾的相国。
成语释义
指人才被埋没。
故事出处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鼓腹吹箎,乞食于吴市,卒兴吴国,阖闾为伯。”
出处译文
伍子胥带着行李逃出昭关,白天躲起来晚上行路……在大街上鼓起肚子吹箫,乞讨度日。后来伍子胥被吴王重用,他花了几年的时间使吴国兴旺,并帮助吴王阖闾成为霸主。
002鹿死谁手
东晋时期,我国北方出现了五个强盛的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国家,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被称为“五胡十六国”。十六国的国主各有一番经历,都不是轻轻松松就开创了基业。其中经历最为奇特的,当数后赵国主石勒。
石勒字世龙,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北)人,羯族。他身体强壮,胆子很大,从小就对骑马射箭感兴趣。他属于少数民族,在二十多岁时就被晋朝官吏掠卖到山东当了奴隶。后来,他与汲桑等人起来造反,聚集了一伙人。汲桑死后,石勒带领手下人投奔了匈奴人刘渊。刘渊认为石勒才能出众,就封他为将军。
石勒重用汉族官僚张宾,请他为自己出谋划策,结果终于形成割据一方的力量。公元319年,他自立为赵王,他所掌握的政权被后人称为后赵。公元329年,他消灭前赵,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石勒建都襄国(今河北邢台),与东晋、成汉三足鼎立,互争天下。
一天,外国使臣来到后赵朝贺,石勒设宴欢迎。在宴会上,石勒想到自己创下这么大的基业,连外国也承认,非常高兴,于是乘着酒兴向大臣徐光问道:“我的功劳与历史上哪个君王能够相提并论?”徐光是臣子,就趁机恭维他,说道:“陛下又有智又有勇,君王中的汉高祖、人臣中的曹操都比不上您。自古以来的帝王,哪个能和您相提并论呢!”
石勒明知这是夸大之词,就笑笑说道:“你的话太夸张了。一个人要紧的是有自知之明。我如果遇到汉高祖刘邦,一定不会和他作对,而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部下,为他效力,和韩信、彭越一样建立功勋。我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则会与他争个高低,看看谁的本事强,可就不知道鹿死谁手,天下被哪个得到了。”
后赵的臣子听到石勒的这番话,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君主既不自傲,又有远大的志向。
成语释义
不知政权落入谁的手中。常用来形容不知谁能取得最后胜利。
故事出处
《晋书·石勒载记下》:“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脱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出处译文
我如果遇到汉高祖刘邦,一定不会和他作对,而是心甘情愿地做他的部下,为他效力,和韩信、彭越一样建立功勋。我如果遇到汉光武帝刘秀,则会与他争个高低,看看谁的本事强,可就不知道天下被哪个得到了。
003大义灭亲
春秋时期,卫庄公的小儿子名叫州吁,为人专横无礼,但卫庄公非常宠爱他。庄公死后,州吁与石厚勾结在一起,杀掉卫桓公,由州吁当了卫国国君。
石厚的父亲是老臣石碏,他对州吁说,只要周天子能够信任他,卫国人就不会起来造反。而要得到周天子的支持,必须请陈国国君来帮助。于是州吁、石厚二人便带着很多礼物去找陈桓公。
没想到石碏早已给陈桓公写信,让他逮捕并处死州吁和石厚。所以州吁他们一到陈国就被抓起来,人们早就厌恶州吁,将他杀死。卫国人觉得石厚是石碏的儿子,虽然坏事做绝,但看在石碏的面子上,尚可饶他一命。可是石碏觉得石厚手上沾了卫桓公的血,不能不死,就派家臣将石厚处死。
《左传》将石碏这种大公无私的行为称为“大义灭亲”。
成语释义
为了维护正义,扞卫国家利益,对犯罪的亲属不徇私情,进行严厉的惩罚。
故事出处
《左传·隐公四年》:“石碏纯臣也,恶州吁而厚与焉。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出处译文
石碏真是忠臣啊,他讨厌儿子石厚与州吁一起做坏事,就将石厚处死。大义灭亲,不就是这样吗?
004励精图治
公元前74年,汉昭帝刘弗陵驾崩。昭帝一生英明,可惜年纪轻轻就死了,没有留下子嗣。于是重臣霍光立昌邑王为帝,又因昌邑王为人昏暴,霍光就把他废掉,另立刘询为帝,史称汉宣帝。
公元前68年,霍光因病去世。汉宣帝开始掌握大权。他发现霍光的亲人想谋反,为了自保,他果断地采取行动,将霍氏一门逮捕入狱,满门抄斩,诛灭九族。
在平息霍氏谋反一事后,宣帝振奋精神,力求把国家治理好。他直接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对各级官员进行严格审查,还降低盐价,提倡节俭,鼓励发展农业生产。贤臣魏相恪尽职守,宣帝就充分信任他,让他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造福。
成语释义
振作精神,尽心尽力地治理好国家。励:同“厉”,振作的意思。图:谋求,力图。
故事出处
《汉书·魏相丙吉传》:“宣帝始亲万机,厉精为治,练群臣,核名实,而相总领众职,堪称上意。”
出处译文
宣帝开始亲自处理国家大事,尽心尽力地治理好国家,对各级官员进行严格审查,核对名实;贤臣魏相恪尽职守,宣帝就充分信任他。
005外强中干
秦国和晋国之间发生了战争。在反击中,晋惠公要使用郑国赠送的马来驾车。
大臣庆郑劝告惠公说:“自古以来,打仗时都要用本国的好马。因为它土生土长,熟悉道路,听从使唤。用外国的马,不好驾驭,一遇到意外,就会乱踢乱叫。而且这种马外表看起来好像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怎么能作战呢?”
可是惠公没有听从庆郑的劝说。战斗打响后,郑国的马很快便乱跑一气,陷入泥泞,进退不得。结果晋军被秦军打得大败,晋惠公也被秦军活捉了。
成语释义
形容外表强大,内里空虚。外:外表。中:中间、内部。干:干枯、空虚。
故事出处
《左传·僖公十五年》:“今乘异产以从戎事,及惧而变……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
出处译文
大王用外国的马去打仗,遇到意外时马就会受到惊吓,乱踢乱叫……这种马看起来很强壮,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能耐,到时候大王会进退两难,没有办法战斗,您一定会后悔。
006从善如流
春秋时,楚国是个大国,不断兼并周围小国。郑国是个小国,它夹在楚、晋两个大国之间。郑悼公时,郑国同晋国签了盟约,受到晋国的保护。
楚国进攻郑国,晋国便以栾书为元帅,率领大军,前去援助郑国。两军遭遇,没想到楚军不敢与晋军厮杀,打都没打,就撤退了。晋军不想白跑一趟,准备乘机侵入楚国的蔡地。
楚国得到了这个消息,就立刻调动附近申、息二地的驻军,准备迎击。这时,晋将赵同、赵括认为应该仗着优势兵力,进军南下,占领蔡地,因此催请栾书赶快下令。栾书将要表示同意时,中军佐知庄子、上军佐范文子和中军将韩献子三人却都不同意。
他们一致认为:“我们是为了援救郑国、反对侵略来的,是正义之师。现在侵略者既已撤退,我们却借此攻蔡,这样引起的战争,必然使我们担当不义的罪名,也就不一定能取胜。我们大军去打楚国两个小地方的部队,即使打胜了,也没什么光荣的,但如果失败了,那就丢人了。”
栾书觉得他们说的话很有道理,便决定停止攻蔡,撤军回晋。当时主张南侵攻蔡的将士占多数。有人问栾书:“主张撤兵的只有知庄子三人,而大部分人都想打,您为什么不听从多数人而听从少数人的意见呢?”
栾书说:“他们三人的意见都很正确。正确的意见,就是真正代表多数人的意见。我听从他们的意见,难道不对吗?”于是下令退兵。
过了两年,栾书偷袭了楚国和郑国,大获全胜。由于他善于采纳部下的意见,于是有人赞扬他:“听从好的主意就像流水那样顺当而自然,这样做是多么恰当啊!”
成语释义
形容乐意倾听正确的意见和接受别人的好主意。
故事出处
《左传·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出处译文
君子说:“听从好的主意就像流水那样顺当而自然,这样做是多么恰当啊!”
007沧海遗珠
唐朝时,有一位历任高宗、中宗、睿宗三朝的老臣狄仁杰,他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对大唐的兴盛起到重要作用。后来,武则天掌握了政权,他协助女皇处理朝政,以不畏权势闻名中外,深受人们的钦敬。
狄仁杰虽然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但他的从政道路布满了荆棘。他青年时代参加明经考试,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结果被委任为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参军。这时就有无赖的官吏对他进行诬告,于是皇上派大臣阎立本对狄仁杰的问题进行处理。
阎立本召来狄仁杰,见他相貌不凡,气质高雅,心中先有了几分喜爱。狄仁杰回答讯问时,从容不迫,安详镇定,这使得阎立本惊奇起来。而狄仁杰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他的言辞中得到充分表现,又感动了这位钦差。
讯问刚结束,阎立本将狄仁杰的大手紧紧握住说:“过去孔子曾讲:‘查看一个人的过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贤愚。’今天我的眼前就站着一位贤人!照我的看法,仁杰兄实在是一颗大海里的珍珠,只是没有进入采珠人的视线罢了!”
成语释义
常用来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或难得的人才。
故事出处
《新唐书·狄仁杰传》:“狄仁杰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
出处译文
狄仁杰考中明经科,被委任为汴州参军,遭到官吏诬告,黜陟使阎立本受召处理狄仁杰的问题,阎立本非常惊异于狄仁杰的才能,对他说:“孔子曾讲:‘查看一个人的过失,可以判断这个人的贤愚。’你就好比是采珠人遗漏的大海里的珍珠一样。”
008民不聊生
战国末期,各诸侯国连年征战,都想多占土地,增加实力。秦国将韩、魏两国军队打得大败,杀死二十四万人。被杀士兵的家属非常难过,痛不欲生。从此以后,秦军经常带领军队,攻打韩、魏,到处烧杀掠夺。
后来,秦国攻打魏都大梁没有成功,就把气撒到楚国身上。秦将白起率领大军攻入楚国,将楚顷襄王赶跑,楚地百姓受尽了战争之苦。一年之后,白起大军再次进攻魏都大梁,又没有攻下。在这种情况下,秦昭王提出与韩、魏两国修好,三国起兵,共同讨伐楚国。
楚王听到这种情况,非常着急,就派使臣黄歇到秦国求和。
黄歇到了秦国后,就写了篇文章,向秦昭王说明:“现在秦国的心腹之患是韩、魏两国,而不是楚国。因为这两国的百姓被您所杀者数也数不过来,活着的也都无以为生,流离失所。韩、魏两国同秦国仇深似海,一定会找机会进行报复。您如果联合韩、魏攻打我们楚国,等于给他们提供发展机会,让他们强大起来。加上大王的军队肯定要借韩、魏两国之道,一旦他们的军队对秦军发动袭击,秦军的失败会很快到来。所以不如我们两国联合起来,共同攻打韩、魏。这样一来,秦国才能长治久安。”
秦昭王觉得黄歇的话很对,便把白起召回,暂时停止对楚用兵,并与楚国结成了联盟。
成语释义
人民无以为生,没法生活下去。常用来形容人民生活非常困苦。聊:依赖。聊生:赖以维持生活。
故事出处
《史记·春申君列传》:“人民不聊生,族类离散,流亡为仆妾者,盈满海内矣。”
出处译文
人民没法生活下去,亲族流离失所,流亡后成为别人的奴仆和女奴的,天底下到处都是啊。
009心腹之患
越王勾践在姑苏大败吴军,伤吴王阖闾,使他染病而死。死前,阖闾对太子夫差说:“不要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三年后,两国再战,越国大败。夫差本可以灭越国以绝后患,但太宰伯嚭接受了越国的厚礼,为越国说好话。夫差耳软,准备接受越王的求和请求。
伍子胥上谏说:“越王为人能够忍辱负重,现在不灭,以后一定追悔莫及。”夫差不听。过了五年,齐景公去世,大臣们争权夺势,而新君又很稚嫩。吴王夫差想兴师北伐。
伍子胥又规劝说:“齐国只是一片不长庄稼的土地,得到了也用处不大。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一定是想有所作为。此人不死,后患无穷。越国对于吴国,是心腹之患。弃越而伐齐,是不是太荒谬了?”但是吴王不听。
吴军在对齐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伍子胥在吴王夫差心目中的地位就降低了。又过了四年,吴王夫差又想率军队北伐。已被吴王疏远的伍子胥又一次搬出他那“心腹之患”的理论。
夫差很恼火,但顾及他是先王驾前的老臣,又为吴国立了不少功勋,就打发他出使齐国。伍子胥知道吴国必亡,于是把儿子托付给齐国人鲍牧照顾,伯嚭乘机大进谗言,说伍子胥要叛国。
吴王夫差赐剑让伍子胥自刎。死前,伍子胥还对他的门人留下遗言:“把我的头悬在吴京东门之上,好让我看着越国的军队进城。”夫差后来果然被勾践战败,自杀身亡。
成语释义
比喻威胁到要害关系的祸害。
故事出处
《左传·哀公十一年》:“越在我,心腹之疾也。”
出处译文
越国对于我们,总像心中的疾病一般危险。
010斩草除根
春秋时期,有一次卫国与陈国合兵一处,进攻郑国。郑庄公吃了败仗,就向陈桓公提出两国讲和。陈桓公说什么也不答应,他的弟弟陈五父对他说:“与善良的人亲近,与邻国和睦相处,是最宝贵的东西,不可失去。我看郑国既然服软了,就跟他们讲和吧!”
听了弟弟的话,陈桓公很生气,说:“宋国和卫国国势强盛,我对它们有几分畏惧,恐怕它们为难我;可郑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我去攻打它,它还能把我怎么样呢?”于是命令本国军队继续攻打郑国。
两年以后,郑国终于强大起来,派遣军队攻打陈国,大获全胜。陈国的邻国眼看陈国吃亏,却不来救助。
人们纷纷议论,说:“陈国国君真是自找苦吃,他长期做恶事不知改悔,当然会有这个结果。古书有言,做恶事容易,但恶事如同燎原的烈火一样,无法扑灭,最后还会将大祸引到自己头上。
“周朝的大夫周任讲过这样的道理:作为一个国君,对待恶事应像农夫对待杂草一样,将它们铲除干净,连根拔掉,从而使它们不再生长出来,只有这样做,善事才会渐渐多起来。”
成语释义
除祸要除掉祸根,以免留下后患。亦称“剪草除根”。
故事出处
《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
出处译文
作为一个国君,对待恶事应像农夫对待杂草一样,将它们铲除干净,连根拔掉,从而使它们不再生长出来。
011千载难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