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晨窗集
27149400000015

第15章 尘世杂俎(杂文卷)(14)

不过,倘若艺术界中人为了挣钱、赚钱、暴富,便于艺德、脸皮而不顾,那就令人惊诧蹙眉了。譬如:“索价”、“罢演”之类的事吧,一出场要价×万,干不干?不干,对不起,拜拜拉倒。某大都市“××杯卡拉OK歌手大选赛”获奖名单公布了,一位很有实力但名落孙山的男歌手当场昏厥。乖乖!他受的刺激太大了,他不敢相信那不送红包,就登不上红榜的传言居然成了事实!而知情人说这又有什么奇怪,有些地方,别说歌手名次,就连编剧、导演之类的金头衔也可以买。倘若要“一花独放”,出个几万元不成问题。不仅“虚名”可以买,甚至“名(明)星瘾”出钱也可以过。某剧组制片和导演对话。导演说:“女一号不行,她读个台词都费劲”。制片说:“拍摄经费全是由她丈夫出的,谁有钱听谁的!”导演缄口了。有这么一位声名烜赫的年轻女歌星,应某埠数万元重金作出场费之邀前往演出,鼓乐声阵阵,开始演出了,可这女歌星仍坐在台后一个劲地点她那几万大钞,弄得台前黑压压的观念忍不住了大骂“你不配”。

我的天,这是在搞艺术,还是在做生意!这号人,钱是实实在在捞了一大把儿,可艺术被玷污得不成样子了。

艺术是圣洁、高尚的。艺术界中出现这号抢着大把大把的钱连同艺术幌子坠进了满是钱的粪坑之怪状,无疑令人痛心疾首。一位哲人说得好:再也没有什么比打着神圣的旗号去干肮脏的勾当更可悲的了。

(1996.11)

惜物意识

那天在一友人家发现了一盏15年前的曾照着“闹洞房”的台灯。那玩艺老得几乎掉牙了,灯罩斑斑点点,灯底盘有几许褪色,灯柱壁上有大块大块的锈。问之为何不换台新的,答曰:“能用的尽量用,惜物而家道兴。”

“惜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米千粒,酒一滴;蚕千头,绢一尺”;“惜衣有衣,惜食有食”;“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咱们祖先的这些诚世良言,说的就是要“惜物”。东汉荆江刺史陶侃,造大船时剩下不少木屑和竹头,也都舍不得丢掉,让人妥善保管。后将士开大会,积雪初晴,地面泥泞,便用木屑垫地。州府再度造船,缺少船钉,陶侃又下令将竹头削以代之。正因为陶侃节俭惜物,影响所及,其防区将士勤劳节俭蔚然成风。当代名人周恩来,身为共和国总理,可身上的大衣,脚底的布鞋,腕上的手表,总是敝帚自珍,补了又补,一直用了几十年,堪称惜物之楷模。

好的传统美德总是要流传光大的。近读农妇(著名美籍华人作家)的一则随笔,写的是当代中国留学生住宿都有沙发、地毯、书柜、落地灯座、吊盆植物,还有席梦思什么的,都是旧的。相比之下,有些美国青年学生却奢侈、浪费得惊人,床垫、沙发、报架、电视机什么的,旧了就丢,如果谁合用,尽管搬走,“惜物”与“不惜物”,反差何其强烈。

不过,美国公民中“惜物”者也相当众多。马利兰州的周末,总要举办颇具规模的“跳蚤市场”(Flea—Ma—rket),那些旧了或缺损了的生活或文化用品乃至家用电器都在这里折价出售,一些“惜物”者总要在这里送走心爱的用品,而另一些“惜物”者又总要在这里挑择中意的“破烂”。这种在熙熙攘攘的“跳蚤市场”中穿透着的“惜物意识”,不也难能可贵吗!

(1991.10)

推车者、青蛙及其他

写下这个题目,是因为那部记不住什么名的电视剧使然。

那电视剧说的是几十位旅客同乘一部长途客车,半路上汽车熄火抛了锚,售票员请诸位旅客下去推车帮助机器发动,谁料竞招来一阵臭骂。当几位干部、士兵陆续下去推车时,车厢里便传出那“嘘一嘘”的一阵讥笑声:“嘻嘻,看,活雷锋出现了!”“喂,大兵,快加把劲,立功机会到了!”车上哄然大笑。

一位搂着公文包的胖干部,见此情景,喟然叹曰:“风气不正啊……”说完却靠在座位上闭目养神。

车终于发动了。当这几位推车者到河边洗手时,车上的乘客急不可耐地嚷着开车(他们明知这几位推车者还要上车)。于是,车真的抛下了几位推车者,飞驰而去……

看完电视剧,那心真怦怦突跳。

我们这个社会就像一部大客车,有不少甘愿为大伙淌汗拼力,可敬可爱的推车者,但也有那么一些自私自利,且乐于讥笑“活雷锋”的人儿。“人上一百,五颜六色”,这本是意料之中的事,然而令人惊诧的是那位闭目养神躺在坐位上长叹“风气不正啊”的胖干部。因为此公毕竟不同于那些专门以挖苦“活雷锋”为乐事的人,他已觉察到这“风气不正”并为之“忿忿”而摇头喟叹,然而这仅仅是“忿忿”然后“摇头喟叹”而已,“忿忿”,“摇头喟叹”后便安然闭目养神,任凭人家如何“活雷锋”,“风气”如何“不正”去。

由此,不禁想起了一则古老的寓言:从前龙王与青蛙相遇,各叙自己的喜和怒。龙王说:“我喜时,便普降甘露,使大地滋润,五谷丰登;怒了,先吹暴风,再发霹雳,继之打闪放电,使千里之内寸草不留。”青蛙说:“我喜时,面对清风明月呱呱叫一通;怒时,先瞪眼,再鼓肚皮,最后气消肚瘪,万事了结。”想来上面那位闭目喟叹“风气不正”然后意守丹田的胖干部便多少有点像这能喜能怒的青蛙,遇到“风气不正”虽也忿忿,发发牢骚,但也不过是青蛙式的瞪眼鼓肚皮,嚷嚷几声而已,最后还不是“气消肚瘪”,闭目养神拉倒。

同青蛙式的人相比,那些“推车者”显得特别可贵可敬。在“污浊世风”袭来之时,他们不是鼓气瞪眼,牢骚喟叹,闭目养神了事,而是默默地做着自己应做的一切,用自己的懿德茂行去影响周围的不良风气,去感化那些拨污养浊的人们。

朋友,在社会这辆“大客车”上,你是一位“推车者”,还是一只“青蛙”?

(1989.10)

吻的规则与风范

不晓得别的动物怎么样,万物之灵长的人大概总要有一个动作:吻。夫吻者,“用嘴唇接触人或物表示喜爱”也。既是喜爱之动作,那么“吻”时之心境理当“最佳”,说白了便是最甜。譬如母亲吻小宝贝儿,心里是甜滋滋的;又如按西方礼节,绅士吻女士之手,彼此心里也都是愉悦的;再如热恋的情侣之吻,那更是“金风玉露”,掉进蜜缸了……

吻是甜蜜的,然而有时却例外。前些日子有家杂志刊登,某村有老李大李小李三个年轻镇长在一起喝酒解闷,忽见有一美少女走来,便打赌看谁敢吻之。于是小李大李逞雄争着上前甜甜地响响地吻了人家一记,哪料那少女是位“尤三姐”式的人物,对此卑劣行为不依不饶,一口气揪住小李大李的衣襟告到县里省里。结果镇长们撤职的撤职,警告的警告,罚款的罚款,这种“吻”可谓自食其“苦”。可见,不甜不纯洁之吻那是要惹出麻烦或“风波”来的。今时有些年轻的女士先生对吻有点“开放”、“摩登”,香港男歌星陈百强在广州献艺,便有成群的妙龄女郎登台求吻,弄得陈大歌星窘迫至极;香港女歌星刘美君在穗演唱,亦当场有许多男士争先恐后扑将上去亲额强吻,弄得刘小姐招架不迭,厉声喝叫;“休得无礼!”这等“吻”的行径实在令人蹙眉咋舌。

今时“开放”了,但文明礼仪不可丢弃,物质的进步应与精神文明同步共进。诸君吻之欲念油然萌动之时,还应三思绅士淑女之风范。

(1990.4)

大狗与二牛

“人上一百,五颜六色”。生活就是个大舞台,各类人等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让人们去赞去骂去怨叹。

记得十年前,居住的是城中大杂院,左邻右居,密密匝匝。

隔壁的大狗,每星期逢一、三、五便到厂里上夜班。这儿离他那厂子很远很远,可他不愁,有那辆“本田”125C摩托车。傍晚开出去倒没什么,可深夜你正酣睡时,他却“突突突”地开着那玩艺回到家门口,把你从甜梦中惊醒。别的人倒没什么,而我这个高度神经衰弱者一经这么一醒,那下半夜就够熬的了。说他两句吧,总难启齿,小家子气,让人笑话。况且人家上班,有啥错。

对门有个二牛,是个公安干警,也是个开摩托车上夜班的后生,不过那时间正好与大狗相交叉:每逢周二、四、六晚他开夜车回家时,我总是照样轻梦悠悠春眠不觉晓。何也?原来这二牛每当摩托车快到院子时,便关了发动机,轻手轻脚地推着进家门。

大狗和二牛,都是骑摩托车夜归的,可那“归”法大相径庭。总觉得二牛难能可贵,啥时都惦记着咱们这些酣睡入梦的邻居,“于细微处见真情”。而那大狗则不同,“突突突”的如入无人之境,你就是睡得似烂泥,也要将你从梦中拉醒。

人总要在左邻右舍中生活。你我他做邻居容易,而做个好邻居就难了。古人云:“百万买宅,千万买邻”。其实做好邻居有何“难”?学一学二牛就行。至于“大狗”式的做法,你最好与之绝缘,越早越好。

(1989.1)

唉,农民工……

现在拥进城市的农民工越来越多了。施工中的马路、厂房、楼房、码头、住宅区,到处都可以看见来自农村的正在挥汗劳作的农民工。由于农民工的猛增,也就有了诸如《中国民工潮》,《百万流动建筑大军》之类的纪实文学。

农民工说起来有点可怜。在车水马龙、金碧辉煌、灯红酒绿的大都市,农民工过着与之有巨大反差的生活:住工棚,着粗衣,一箪食,一瓢饮,粗饭淡茶,臭汗涔涔,终日劳作。农民工吃得苦,耐得劳,具有当年阿Q“舂米便舂米,割麦便割麦,撑船便撑船”的品德。那天采访一位来自四川的民工,他说他每天挖土方10个小时,可挣30元,每月省吃俭用花去200元,剩下700多元全寄回家养妻小老母。

农民工生活工作条件原本就差得叫人摇头,偏偏还要加上一些人为的折磨。做最苦、最险、最脏的活也罢,得到的报酬也往往受克扣,遭拖欠。在称呼上,农民工往往被呼之为“盲流”,“乡佬”,甚不雅听。农民工到医院看病,往往看不到好脸,拿不到好药,大夫们的“工作效率”往往最高,三两下子便打发了事。甚至有连病也看不上,跑了一大圈然后垂头丧气而回。有些君子见了农民工就皱眉头捂鼻子,动辄对之呵责训斥,不干就请走开!那道理还总是硬梆梆的,谁叫你没文化,素质低!

人,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忘记了将心比心。这些见了农民工就要拉长睑的君子可曾想到:偌大的城市建设,诸如挖臭水沟、搬石头、扛水泥、下坑道这类脏活重活,倘若没有农民工去干,那又该是什么样子?自古以来,没有农民种田,大家都得饿肚子。如今,农民背井离乡,进城同我们一道建设城市,倘若对人家拉长脸捂鼻子,恐怕就有点绝情了。

歧视乡下人,歧视体力劳动者,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旧观念旧意识。儒家头号圣人孔夫子说过:“耕者,馁在其中也。”又把小人(劳动者)和女人一样归入“最难养的人”之列;儒家亚圣孟轲也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之说。旧时刘姥姥、阿Q们进城,难免要做一番处处受奚落,处处受冷遇的“下等公民”。就是新社会的陈奂生进城,还得挨城里人的笑。

可现在不同了,在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的城中干活挣钱,享受劳动、生存、发财的权利,人人平等。你坐办公室,我在工厂开机器,他搬石头、水泥、搞建筑、挖马路,同样都是建设现代化都市,同样是新生活的开拓者。

倘若我要唱赞歌,少不了要有农民工,这是心里话。

(1993.12)

像城里人那样生活

如今城里人也够令乡下人羡慕的了,穿的、吃的、玩的、做的样样都要比乡下人高雅、“摩登”和来神。别的不说也罢,单说生孩子,就比乡下人强得多:晚婚晚育、计划生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妇只生一胎,生女的与生男的一样兴高采烈。由于“独苗”,父母周到地养精心地教,小孩子自然聪明伶俐有教养,一家人轻轻松松欢欢乐乐好不潇洒。

城乡总是要交流渗透的。城里人生孩子的新风尚越来越被“进城里闯”的姑娘或小媳妇所接受所认同。她们看见城里与自己同龄的少妇怎么谈恋爱,怎么生孩子,怎么打扮,怎么下歌舞厅玩卡拉OK,那心早羡慕得痒痒的。“看人家城里人多会生活,咱也得学着点儿,不能把大好光景都白白消耗在生孩子上。”“一样的人,为什么人家那么年轻、漂亮、潇洒?”不少“刚过门”的少女居然真格的学起城里的同龄人来了:“出门在外,生不生孩子自己说了算,丈夫、公婆管不着……”

时代在变化,人也总要跟着变。这些有心智的农村少妇总算是跟上了时代的步伐。改革开放的春风,刷新了她们的脑筋。老实说,倘若她们抱田守舍“扎根农村”,恐怕至今还在大生特生,或者当“超生游击队员”呢。

马克思曾提出要消灭城乡差别。在生孩子问题上,城乡还总有点差别,而今城里人时兴生一眙,而乡下的人却拼命地生,不生个“传宗接代的”决不罢休。“少生优育”对某些乡下人来说往往是“春风不度玉门关”。有一幅漫画,画几个小女孩对当“超生游击队”的妈妈喊:“妈妈,你回来吧,别再生了!”便是其写照。有行家结论说,生孩子的问题已成为乡下人精神文明建设最棘手的问题。

看来,很有必要提倡乡下妇女到城里走走,看看城里人如何工作、如何谈恋爱生小孩子、如何打扮得漂亮玩得潇洒活得轻松,使之有所感有所悟才是。

(1992.8)

摩托车情结

这个时代变得真快。记得小时,能有手表、晶体管收音机、缝纫机和自行车的家庭算是一流的了。可现在,这老掉牙的“旧四大件”早已不吃香了。取而代之的是90年代的“四大件”住宅电话、大哥大、摩托车、空调和私家卧车。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趋时些不行。“鱼我所欲也,四大件亦我所欲也”,摩托车自然是我心中喜爱而又企盼的“四大件”之一。

是的,谁不想有辆够威够力够神的摩托车?每当吃力地蹬着那老“凤凰牌”自行车而看到人家骑着“铃木王”、“大黑鲨”、“雅玛哈”什么的风驰电掣而过时,那心里直痒得难受。如今城区扩大,城乡交通四通八达,还是有辆驰骋的摩托车好。去采访,去拜会亲友,骑着这玩艺够威够力够神气!相反,推着自行车到高级宾馆会客,自然羞涩寒酸,不敢与客人道。据说现在不少人评人家富不富,标准是看他有没有一辆像样的摩托车。因此,有时梦里都想有辆摩托车。曾看过这么一部小品,说的是某公酷爱摩托车,但因“安全问题”被妻子“缴了械”——硬给卖给了人家阿贵,每当阿贵骑着此公那红色的摩托车在从他楼下过时,此公总要对着消失了摩托车发愣。此公对妻子说:我要恨你一辈子。这则故事,我常侃给夫人听。

不过想归想,有时想起来总是心头发颤:那可是件玩命之物!这些日子里,常看到血溅铁骑的摩托车祸。友人H伉俪半年前就开着摩托车钻进了一辆大卡车肚子里,命归黄泉。还有同事B,夜里开摩托车碰了一块石头翻了个个儿,断了两根肋骨,至今还躺在床上呻吟呢,更叫人惊悸的是不知哪家报刊的消息:某市办理第一批摩托车执照者已全出车祸无一幸存。本单位有一子弟,其父亲系城里有名的富豪,他说父亲金银财宝汽车别墅样样都给,就是不答应给他买摩托车。几次壮着胆儿试探问妻能否让我买辆摩托车,但见妻双眼一瞪打来连珠炮:要车就不要我,要我就不要车!听得我血压骤升,心鼓咚咚。看来怕是没门了。

盼呀盼得发狂而又怕买怕得血压骤升,还有“人和”问题,好难解摩托车情结哟!

(1992.12)

陪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