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也有这么一种人,习惯于四平八稳地活着,一听到“披荆斩棘”、“开拓奋进”什么的,立刻想到“风险”,凡事“不敢为天下先”,人云亦云,人趋己趋;自己养胖发福不干事也罢,还在改革者背后指指戳戳,当“评判员”。这种人永远不会闪腰、绊脚和摔跤,正像黑格尔那句名言所说:“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这种“躺在坑里的”“永不仰望高空”而暮气沉沉,一无所感的人,同古时的泰勒斯,今时的锐意改革奋进、开拓新生活的强者相比,才是真正的糟糕呢!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
(1986.11)
悲伤谈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砍头只当风吹帽。”不知哪部歌剧中的女英雄唱的这一句,打动了多少人的心!这女英雄,好样的,身陷囹圄,苦别同仁老母之际还这么豁达乐观。倘若此刻她是哭哭啼啼寻死觅活的,人们也就不会对她肃然起敬了。
然而,人毕竟乃血肉之躯,难免有“七情六欲”的,“悲”便是“七情”之一。子路死,孔夫子“哭于中庭”;燕妮逝世,马克思悲恸,“我生命顿减一半”;飞夺泸定桥时,毛泽东为舍身冲锋、血染桥板的红军战士脱帽致哀,眼里滚下了一串泪珠……可见,悲伤是人之常情。
然而,悲伤过了头就不大妙了。林黛玉见了落花,就“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式的悲怆了好一阵子;听见宝哥哥、宝姐姐洞房花烛,鸾凤和鸣,竟也双流长泪,“焚稿断疾情”,“魂归离恨天”起来。还有咱们的祥林嫂,终日苦容掉泪,一提“我们的阿毛”便椎心泣血,那是有悖于养生之道,注定要损减寿命的。
过分悲伤固是容易“减寿”、“白头”,可真的丁点儿也“没有眼泪,没有悲伤”,怕也未必那么妙。未庄的阿Q先生,不配姓赵,只配住土谷祠,被闲人们任意揪打,娶不到吴妈……照样乐也融融;要杀头了,倒也泰然,还觉得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未免要被杀头的,还怨艾自己画押画得不够圆……这样的“没有眼泪,没有悲伤”,实在是哀之极至悲之莫大。
从“阿Q现象”看来,人生还是有些“悲伤”的好。花果山上的美猴王,在高居王位、饮酒品果乐也陶陶之际,突然滚下泪珠,想到要老、要死。这一“悲伤”有分教他渡海求仙,干出“大闹天宫”、“西天取经”什么的宏伟事业来。王羲之当年出席兰亭诗会,虽有“茂林修竹”,“流觞曲水”之极乐景致而难掩“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那样的悲怆,因而唤起文思,写出了《兰亭集序》式的脍炙千古的瑰丽篇章。还有那位刘皇叔,上厕所时忽见“髀里肉生”,竟慨然流涕:“日月若驰,老将至矣,大丈夫不纵横捭阖建奇功,悲哉!”正是这等“悲伤”,饱蕴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强烈追求,使之奋醒,予之鞭策,催之为“大丈夫纵横捭阖建奇功”而孜孜奋斗,永不驻足!可见“悲伤”也是人生的一种“大彻大悟。”
过去咱们怕言“悲伤”,以为是“缺少革命斗志”;今时看来“悲伤”亦可贵,“悲伤”亦难得,人生有这么一回二回壮哉足矣!当然,这“悲伤”须是美猴王、王羲之、刘皇叔式的“大彻大悟”,而不应是林黛玉、祥林嫂“终日哭泣”式的神伤减寿。相反,活着最怕的就是阿Q式的无悲无泪,乐也陶陶。
(1989.3)
沾光与掠美
自然界有些现象总是这样的有趣:不是光源的物体往往又能发光。譬如月亮,本身不发光,可偏偏又能将太阳的光“反射”出来,遍洒银辉照人间。又如镜子,这是明摆的不发光物体,却能在日光下射出耀目的光来。就说湖面吧,虽只是由无数水滴组成,可在太阳月亮底下又是那样的波光粼粼。不是光源然而又发光,有人戏之曰:“此乃非光源物体‘沾’了别的光源体的光。”
自然界这种“沾光”现象,是一种物理现象,大可以用光学中“折射”原理来解释,然而“沾光”不知怎么的被弄到人类社会中来。譬如落后小山村附近建了个现代化矿山,于是乎有了电灯、自来水,这便是小山村“沾”了矿山的“光”。“小子参军,全家光荣”,这是“一家子”沾了“小子”的“光”。“一人当官,鸡犬升天”,这是“鸡犬”们“沾”了那位“当官的”的“光”。“沾”人家的“光”者,不论本身有“光”与否,只要是“沾”上了些“光”,于是乎自己也“光”了起来。
“沾”他人之“光”者往往自己也“光”,于是某些国人乐于迷于醉于那“沾光”的事业。汉时的张道陵弄道教。弄道教就弄道教呗,可却偏偏嫌自己的“光”不足,便将死去数百年的老子拉出来尊之为“教祖”,于是光辉大增,自己也顺理成章“沾”了人家的“光”。《儒林外史》中那位蘧公孙,看见那马二老先生编撰的文选,便急着要与人家一道“站封面”,“沾光”的思想可以说是“膨胀”了。就像我们现代的一些人士,口中老挂着诸如“某某官是我当年的老同学,我们同吃过一锅饭的”,“××明星是我的学生”,“我与××长熟,我们常在一块碰杯呢”。而到底是不是“老同学”,“同吃一锅饭”,是不是“学生”,“一块碰杯”,还很难说。
生活中有些君子,光“沾”别人之光使自己发“光”已觉得不过瘾,往往要“更上一层楼”,“掠人之美”。战国时大政治家吕不韦豢养着一班文人墨客专为他写文章,那年此公集合门客共同编写一部以阐述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农及阴阳家言的巨著,起名为《吕氏春秋》,正儿八经地在封面上署上自己的大名,“掠”了诸位门客先生的“美”。“掠美”“掠”得丧心病狂者恐怕要算唐代诗人宋之间了,其外甥刘希夷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便使他“求之不得,日夜思服”,一心要攫之为己有,竟设以巧计而杀之!今时有这么一些人士,喜欢将下面所做的一切归为自己所为,更擅长于将秀才们的“文字”说成自己的“作品”;身为“名作家”、“大编辑”,也总喜欢在那些“无名小卒”们的文稿的“最佳位置”上署上自己的大名……
忽然想起了两个人。一位是北宋的欧阳修,另一位是十九世纪德国音乐家门德尔松。前者主编《新唐书》而硬要同署上其属下宋祁的大名,以为宋的贡献不可抹杀。后者红着脸在英国女王面前陈说名曲《伊塔尔兹》不是他所作而实乃其妹的作品,署他这名是因为当时他的家庭不赞成用女人的名字发表作品。这等不“沾”人“光”,不“掠”人“美”的品德与那些见“光”就“沾”,见“美”就“掠”的人士相去又何止天壤?
不“沾光”,不“掠美”,“光”要自己发,“美”要自己创,此乃人生之至美至德也。这一点,何不学一学咱们的欧阳公和西洋的门德尔松?
(1989.5)
“味”考
大凡食物都有点味。饮一杯“茅台”或“味美思”,顿觉甘醇爽心;啃橄榄,清香久蕴,余味未尽;喝蜜浆,生甜昧;尝黄连,知苦味;呷老醋,见酸味……当然也有无味的,如白开水,喝下去有啥味?不过这等食物应用孔乙己的话来描述:“多乎哉,不多也。”
食物有味,于是便出现了品“味”能力之差异。日前,小时的“扑克友”自乡下来,当然是要格外款待的了。不料那清香诱人的“茉莉花”刚饮了一口,便连声叫道:“无味,无味!不如浓咖啡好。”菜碟里摆有香菇,他则认为:“不过像吃芋头干罢了。”捧上“人参可口可乐”,以为他要说声“好”,谁知他却脸苦眉皱叫一阵:“活像‘十滴水’!”想来这我这朋友的味觉细胞真有点与众(首先是我)不同了。
饮食的味各有迥异,当然是常事,可非饮食性的“味”之迥异,里头就有点文章了。《东坡志林》中说有两个穷措大在一起谈心。一个说:我平生之愿望就是吃饭和睡觉,如果有一天得志,我一定吃饱就睡,睡后接着又吃;另一个则不以为然,说:“我与你不一样,应当吃了又吃,哪里还顾得上睡呢?”同是穷措大论吃睡,其“味”觉竟有如此之异?一个家庭中也有“味”觉迥异的:丈夫爱下象棋、打桌球;妻子爱逛大街、看电影,两口子常为“味”不同而拌嘴儿。隔壁单身汉宿舍有两位青工,一个爱论齐白石的“虾趣图”、徐悲鸿的“奔马画”;另一个却爱讲女人的大腿或有关大腿的风流韵事。“味”之迥异于此可见一斑。
生活中往往这样,有些事中的“味”,尝似甘香而却使人心衰体弱,神志恍惚;有些虽“味”苦涩倒却令人耳聪目明,长有裨补。就说前面那位爱谈女人大腿,爱捧女明星画像“飞吻”的青工吧,其“味”可口,舒爽得很,但毕竟是“风月宝鉴”,弄得神经衰弱或飘飘然什么的,于建功立业毫无益处;倘若那“味”浓得出格,学起阿Q捏小尼姑面颊或出有“吻的风波”什么的来,那就真有点不妙了。还是那位兴味于画草画花的好,虽说不上成名成家,但业余修身养性,陶冶情趣,那益处受用不尽。报载一位农桑妹子对“剪纸”颇为得“味”,农活之余便埋头其中,十载不渝,其作品居然被选送出国办展览去了,那才令人艳羡的呢。
人之“味觉”并非生与俱来不变,而是有一定的“可变性”。阿Q看女人,开头觉得是异端,“贱货”,“味”之甚“恶”,谁知自从捏了小尼姑那面颊之后,也害得飘飘然了,倒觉得这“味”香了起来,甚至还想:“应该有一个女人了!”高尔基年轻时有一阵曾同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为伍,以为有“味”,后来读了书,那书中之“味”使之醒悟,顿觉前“味”甚臭不可取也,于是潜于书斋觅“味”,而后竟投身于文学,伏笔熬夜伴青灯,终成一代文豪。我那位写杂文的朋友,先前嗜上了赌“味”,昼夜泡于其中常常浪个精光,“气跑老婆又败家”,这时才知不是个“味”,一咬牙重操杂文业,笔耕数载,现已出有一部《晨露集》……
食物百味,欲“考”不难,难“考”的是这人生之“味”,非要你开动脑筋反复品尝不可。一“味”当前,总得“三思”此“昧”属何种?是喜欢谈女人大腿或阿Q捏小尼姑面颊式的,还是爱欣赏“虾趣图”、“奔马画”,空余翰墨画花草式的?是醉生梦死如赌徒嫖客扒手式的,还是“拥书面壁,挑灯笔耕”更夜不倦式的?倘若发觉不对“味”,还是趁早学一学高尔基或我的那位写杂文的朋友为好。
(1988.5)
贺“忧”
生活中不少事值得庆贺。譬如“结良缘”、迁新居、儿孙上大学,还有校庆、厂庆、新公司开张……何以贺之?盖在其中之“喜”也。这种美景良辰、欢歌笑语式的“贺”,人们习惯成自然。而我却发现还有一种与“贺喜”相反的“贺”,名之日“贺忧”。
“贺忧”,依我之见解,是人家有了不快之事或什么“不测”,而去庆贺。《国语》中载晋国正卿韩宣子因贫困而忧,大夫叔向却为之祝贺。叔向以栾武子(晋子卿)和欲昭子(正卿)为例,来说明“贫而有德,长治久安”和“位尊身危,财多命殆”的道理,为韩“虽贫而有栾武子之德”而大力庆贺一番,说得韩宣子大为折服,跪拜顿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闻友人进士王参元家中失火,不仅不去信慰问,反而写信这样道贺:以前“京城人多言足下家有积贷”,“士之好廉名者皆畏忌不敢道足下之善”,今日,“幸为火之所涤荡,凡众之疑虑,举为灰埃”,然而今“以示其无有,而足下之才能乃可以显白而不污”,日后,“发策决科者(负责推荐选拔的人),授予而不栗(授予你官职再也没有顾虑了),是以终乃大喜也……”更是别具一格。
人家有忧或不测,你却跑来道贺,这是何等道理?我说他这是凭着大道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便是“贺忧”者们的哲学基础。“贫”虽然是件坏事,然“贫而有德”,就能“长治久安”;家中失了火,虽算倒霉,然而能烧去人们的谣言和疑虑,为你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叔向、柳宗元这类“贺忧”派,都无疑比那些平庸的安慰派看得更深,更远,都在揭示“福倚于祸”,“祸伏于福”,坏事可以变成好事的道理。“贺忧”的另一种积极意义是使困顿、罹难的亲人朋友摆脱忧伤痛苦,从中看到光明、希望的一面,使之锤炼品性,砥砺意志,励精图治,去将“祸”转化为“福”。光这一点就够振聋发聩了,应得思想教育工作之“金奖”。
叔向、柳宗元“贺忧”,虽然只是为他们那些封建士者文人的仕途腾达,长治久安计,但他们的那种充满着辩证法原理和思想教育艺术的“贺忧”,在今天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当你的“千金”高考落榜,终日泪下;当你的公子误踏迷途,犯了过错;当你的朋友所承包的公司亏损、破产;当你的同事某项科研项目失败……你是否也来点“贺忧”呢?
“贺忧”是照亮和温暖困顿者心坎的一道阳光,是一种高妙的教育艺术,它同“贺喜”一样重要,有益,不可或缺,然而更难得,更可贵。
(1988.8)
“人比人”思辨
中国有句谚语:“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你这瓶是假茅台还是真茅台?得拿出正宗茅台来“比”一“比”。你这是正宗的“王麻子”还是冒牌的“王麻子”?也有待于拿出正宗货。
做生意是货比货,做人则是“人比人”。你那“功夫”是否“万夫莫当”,得在比武场上“比”一“比”。《水浒》中那位假厉害的洪教头与真厉害的林教头一“比”,立时高下分明。你是真好汉还是假好汉,钺斧架在颈脖上便可分晓。不过“人比人”可不像“货比货”那么简单,比什么,怎么比,又往往要因人而异,因内容而异了。
有一类是“向上比”的,即工作事业上与强者比。《庄子·秋水》中那位河伯目睹大海“无边无际”之风采,顿时“旋其面目,望洋而叹”,大愧弗如,就像有些人感慨的那样:“我和他都是同时搞科研的,人家已是成果累累出名成家了,可咱……”当然还有另一种“向上比”的,但不是工作上事业上“向上比”,而是在生活待遇上。“同时从政出仕,人家已官至‘县处’、‘地专’,还坐上‘皇冠’、‘蓝鸟’,可咱……”“他凭什么比我高?我哪点儿不如他?”
有一类是“向下比”的,在事业工作上与弱者比,“论职称,咱是‘副高’,学术著作,少说有厚厚五大本,他小子呢,打三鞭也追不上!”还有这么一种“向下比”,即在生活上、待遇上“向下比”。彭德怀身居高位,可在衣食住行上处处“向下比”。他有一句口头禅:“常与老百姓比。”
“人比人”,由于各类“比”的内容、方法、出发点不同,其“效应”和“作用”也就各有迥异。在工作、事业上“向上比”,往往是“人比人,愧死人”。“愧”,本身是一种大彻大悟,催人反思,奋发和振作,快马加鞭追上去。在生活、待遇上“向上比”,只能是“人比人,气死人”,忿懑牢骚骤增,乃至颓丧沉沦;在工作上“向下比”者,往往是“人比人,骄死人”,一“比”之下,飘飘欲仙,长此以往,怕要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而在生活待遇上“向下比”者,则往往是“人比人,警策人”,越“比”心越“明”,“气”越“顺”,牢骚越少,吃苦耐劳,奋发干事业。
我衷心赞美“在工作上向上比”和“在生活待遇上向下比”,盖因这两类“比”是人的一种辩证的对照,是一种正确的“自知”和“彻悟”,人的奋发振作往往滥觞于此。
(1993.5)
“言之教”与“无言之教”
大凡教书育人,恐怕离不开语言。在一般情况下,倘若教师上一堂课或家长给子女讲述某个道理,不用语言而比手势,那恐怕就不成其“教”了,而只能是引人发笑的哑剧。因此,教育首先是“言之教”。
“言之教”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孔子家语》中说,子路见孔子,对孔子说:“南山有竹,不揉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说:“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一席话说得子路心悦诚服,再拜而受教。试想,倘若没有孔夫子这一番精辟入里之“言教”,那位顽皮任性的子路是决不会醒悟的。当年诸葛亮如是诫子:“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样的“言之教”的重要教育作用,恐怕是谁也不能否认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