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生活宜忌全书
27118700000070

第70章 药物使用宜忌(4)

前列腺肥大的主要症状是因膀胱颈被肥大的前列腺夹持阻塞而出现排尿困难、尿流柱变细或分叉、尿频、夜尿多等现象,重者甚至发生尿潴留或充盈性尿失禁。

阿托品、普鲁本辛、东莨菪碱、山莨菪碱、多虑平、三环类抗忧郁等药能影响膀胱逼尿肌和膀胱括约肌的功能,使肌肉松弛,引起或加重排尿困难,使病情加重恶化;吗啡、肾上腺素、麻黄碱,以及抗过敏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异丙嗪等也能产生影响排尿的不良反应,故也应忌用或慎用。

腰腿病患者不宜乱用激素药

有些患者只要腰疼,不经医生诊断,就认为是风湿引起的,便自行服用治风湿的激素类药物;有的患者虽被诊为风湿病,但却不经医生指导,自行服用激素类药物。其结果,由于应用不当而病未除,反而出现了激素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如股骨骨质变得疏松,导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据临床资料报道,引起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首位因素是应用激素类药物不当,而且多为双侧性,患者十分痛苦,因此对患有腰腿疼疾病的患者应及早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切莫乱用激素类药物。

胃舒平不宜同酵母片同服

家庭里常常备用胃药,有些腹部不适病人常把胃舒平和酵母片同时吃,这是不正确的服药方法。因为酵母片中含大量B族维生素,在碱性环境中,这些B族维生素易被破坏而失效,而胃舒平含有氢氧化铝类碱性药成分,服后在胃内溶解,中和胃酸,增强了碱性条件,两药同时服,显然使酵母片中有效成分B族维生素受到破坏而减效或失效。因此,两者不宜同服。

忌乳酶生与抗生素同服

乳酶生不能与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黄连素、先锋霉素、磺胺类等药同服。有些感染性疾病的病人,服抗生素同时,因腹胀、消化不良等原因,又服乳酶生,结果效果不佳。

这是因为乳酶生是一种活的乳酸杆菌制剂,与以上抗生素同服,会在肠道抑制了乳酸杆菌而影响乳酶生的效果。如果需要时,可把两药分开服,最好先服乳酶生再服抗生素,相隔时间1小时为宜。

忌四环素类药与制酸类中药同服

四环素类药物有土霉素、强力霉素,不能同制酸类中药牡蛎、蛤壳、龙骨、石膏、瓦楞子同服。四环素族药物是盐酸制剂,以上中药中均含有钙、镁、铝、硅、氧化铁等金属离子及其他化合物,混服时,盐酸盐与这些金属离子起化学反应生成无治疗效果的化合物。另外四环素类属酸性药物,影响上述中药治疗效果。

所以,有人认为中药和西药互不相干,混服没什么关系,而且看中医、看西医往往各分二处,医生多不了解用药情况,出现错误的服药现象。为了避免这类现象,就医时应主动讲清用药情况,尽量服中药时少服或不服西药。

服用阿司匹林的不宜

阿司匹林用途广泛,但是很多人对它的毒副反应不够了解,而常发生一些问题。下面就是一些不宜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值得注意。

◎溃疡病人不宜使用。患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会导致胃出血或穿孔。

◎凝血功能障碍者避免使用。如严重肝损害、低凝血酶原血症、维生素K缺乏者。

◎手术前1周应停用,避免凝血功能障碍,造成出血不止。

◎哮喘病人应避免使用。有部分哮喘患者可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出现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大发作。

◎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否则可引起眩晕、头痛、呕吐、耳鸣、大量出汗、听力减退、视力减退、昏迷、虚脱等,甚至有生命危险。

◎儿童服用阿司匹林有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危险。改用扑热息痛较为安全。

◎孕妇不宜服用。妊娠3个月内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定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较大出血的危险性。

◎饮酒前后不宜服用,因为能引起胃黏膜屏障的损害,严重者可导致胃出血。

◎潮解后不宜用。阿司匹林遇潮分解成水杨酸与醋酸,服后可造成不良反应。

◎不宜与某些药同用。与维生素B1同服,会增加对胃的刺激;与抗凝药双香豆素合用,易致出血;与降糖药D860同用,易致低血糖反应;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与呋塞米(速尿)同用,容易造成水杨酸中毒。

磺胺药不宜单独服用

常用的磺胺药有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等,它们都有很好的消炎抑菌作用。当有些人发生咽喉肿痛、肠炎、痢疾等炎症时往往自己服用一些磺胺药,偶然服用一两次尚且无妨,若多次服用就应当注意严重的不良反应。

因此,患者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务必加服等量的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增加磺胺药及其乙酰化物的溶解度,并且尽量多饮水,以降低尿中的药物浓度,这样便可以避免肾脏出现磺胺结晶,防止各种不良反应发生。

不宜与避孕药同服的药物

◎抗生素药物。

四环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都能使血中避孕药物浓度降低,影响避孕效果,故不宜与避孕药同服。

◎利福平。

可促进口服避孕药物中激素的代谢,使它从体内很快消失,影响避孕效果。因此,正在服用利福平的妇女,应选用其他避孕方法。

◎抗惊厥药物。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扑痫酮)、卡马西平,苯琥胺等药物,能加速避孕药物在肝内代谢,使其在血中浓度降低,同时还能引起出血,故不宜与避孕药同服。

◎甲丙氨酯(眠尔通)。

可增强避孕药的代谢,降低避孕效果。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妇女,不宜同时服用安宁类安眠药物,必须服安眠药时可用安定代替。

◎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安替比林、咖啡因等。

这些药物与避孕药同时服用,避孕药能促使这些药从体内排出,降低药效。甚至使其失去作用,因此不宜同服。如必须同时使用时,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等药物必须加大剂量。

◎降压药物。

避孕药能破坏降压药和利尿药的作用,引起血压升高并伴有低血钾,故不能同时服用。

◎灰黄霉素。

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在开始服用灰黄霉素以后的l~2个月经期,会发生经血量减少、闭经,或使避孕失败。

◎麦角制剂。

使用麦角制剂同时服用避孕药,可能引起血管收缩并影响周围血液循环,使深部静脉发生血栓,故不可同时服用。

◎降血糖药物。

避孕药能使胰岛素、苯乙双胍等降血糖药物作用减弱。若同时服用时,必须增加降血糖药物的用量。

◎抗凝血药物。

避孕药能使抗凝血药物降低效果。若同时服用,必须增加抗凝血药物的剂量。

不宜滥服人参蜂王浆

滥服人参蜂王浆将产生不良的后果,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宜服用的人群有下面一些:

◎小孩不宜服。

现在有不少家长,孩子不足周岁时就给补人参蜂王浆,以使孩子长大有超凡的智力,如中小学生的家长,盼望子女在学业上能荣登榜首。这种做法可以理解,但后果事与愿违。殊不知,孩子服人参蜂王浆后可促使性早熟:男性阴茎变粗,须毛早现;女孩在8~9岁乳房隆出,12~13岁出现男性化唇须,外阴发育,阴毛丛生,这种性早熟是无药可救的。

◎孕妇不宜服。

孕妇虽应加强营养,但不可补人参,人参以补气为主,容易上火;蜂王浆刺激子宫收缩,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低血压和低血糖患者不宜服。

蜂王浆中含有类似乙酰胆碱的物质,有降血压的作用。人参蜂王浆可以产生低血糖反应。

◎手术期不宜服。

患者在手术初期,由于病患者失血过多,体质严重虚弱,此时如补品过多,会使患者肝阳亢盛、气阻热旺而引起五官出血。

◎发高热、大吐血、黄疸病等肝阳亢盛及湿热阻滞者不宜服。

◎过敏体质者不宜服。

人参中含有一定量的刺激物质,而蜂王浆中含有激素、酶、异性蛋白质物质。因此,平时有食物和药物过敏史的人应忌用。

中药汤剂不宜过夜

有些人煎煮中药,喜欢把药液分成几次吃,当天服不完,就留到次日服,从医疗卫生角度来看,这样做是不好的。

中药方剂大多数由多味中药配合而成,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在这个系统中,各种化学成分之间可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产生沉淀物,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便为发生沉淀反应创造了条件,沉淀物越多,相应的有效成分就减少。可见,过夜的中药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还是当天服完为好。

司机不宜在出车前服药

司机不仅酒后驾车容易发生车祸,而且服食药物后驾车也容易导致车祸的发生。科学家研究发现,某些药物如组胺类药物和镇静剂,可以引起嗜睡、疲乏、头沉、眼涩、精神错乱及反应迟钝的症状。

职业司机中,许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患有胃病。所服用的胃药中含有组胺剂,尤其是含有抑制胃痛的镇静剂,能使全身的肌肉松弛,减弱瞳孔的收缩力,降低视觉功能等,对司机来说,这是一种很可怕的副作用。

还有一些抗痉挛药、止痛药及抗抑郁药,也都可以引起思想不集中、神志模糊和嗜睡现象。服降压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会导致头晕、目眩、神志恍惚,服用后都应避免驾车。

有些抗胆红素药物,可影响视神经,使眼睛对颜色的感觉性以及对黑暗环境的适应性减弱,以致降低驾车者的判断能力,从而导致车祸。

综上所述,司机在出车前不宜服药。

服用苯妥英钠不宜饮酒

苯妥英钠是治疗癫痫病的常用药物之一,疗效非常可靠,但一般需要长期服用。如果服药期间饮酒,则可导致癫痫病发作。

因为酒中的乙醇(即酒精),具有加速苯妥英钠的代谢的作用,从而使其疗效降低,甚至招致癫痫发作。

服用维生素C不宜吃猪肝

一般认为。大量服用维生素C防病、治病的患者不宜吃猪肝或其他动物的肝脏。

原因是维生素C是一种烯醇结构物质,在空气中、日光下都易氧化变质。维生素C在体内与食猪肝带入体内的微量金属离子,如铜、铁离子等元素相遇后迅速氧化,特别是铜离子能使维生素C氧化加速千倍以上。

维生素C被氧化以后的毒性作用,比原药高了很多,对机体也是不利的。在药物管理中如维生素C变成浅棕色(氧化)后即不能服用。在肝脏内氧化后就增加了肝脏的负担。

因此,服用维生素C时不宜吃猪肝。

服四环素不宜吃豆腐

四环素是常用的抗菌药物,而豆腐营养非常丰富,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被誉为“长寿菜”,蛋白质含量比同量的羊肉还要多。但服用四环素期间,如果食用豆腐则会使四环素失效。

因为豆腐中含有钙质,用卤水点制的豆腐还含有镁。四环素遇到钙、镁离子就会发生络合作用,产生络合物,从而影响四环素的吸收,甚至降低四环素的杀菌能力。其他豆制品以及咸鱼、牛奶、螺、荠菜等都含有较多的钙质,也不宜食用。

碘酒与红药水不宜合用

碘酒与红药水不能同用,因为红药水中所含的汞与碘酒中所含的碘会引起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的碘化汞,不仅使药物失去杀菌效能,而且对皮肤黏膜及其他组织有强烈刺激作用,引起皮肤红肿起泡,伤口溃烂。这种碘化汞被人体吸收过多,还会导致汞中毒。

不宜用95%的酒精消毒、杀菌

95%的酒精浓度高,吸水力强,能迅速使菌体表面的蛋白质变性、凝固而形成坚固的包膜,阻碍酒精继续向菌体内部渗透,甚至影响杀菌作用。虽然70%~75%的乙醇浓度比较低,但它能使菌体蛋白质变性、脱水、沉淀的过程较缓慢地进行,因而渗透性特别强,能不断地渗入菌体内部,作用于菌体内蛋白质,最后达到杀死细菌的目的。

不宜忽视中药的过敏反应

中药并非就是安全无毒副作用的。一些临床上应用的中药,本身就含有毒性。植物类,如半夏、天南星、川乌头、草乌头、附子、巴豆、天仙子;动物类,如蟾酥、斑蝥、红娘子、青娘子;矿物类,如砒霜、水银、雄黄、红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载的药材中,有大毒的40种、有中性毒的35种、有小毒的20种。

此外,常用的千里光、鱼腥草和鹿茸精三种注射液都可引起过敏性休克;鸦胆子外敷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并造成胆、肾、血液和神经系统的改变。

应用某些中药外敷,还可引起荨麻疹、皮炎等疾病。

因此,患者一定要了解自己的体质和个体差异后再选择用药。为了避免中药的过敏反应,可以口服给药的患者最好不使用注射液;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在长期用药前需做皮肤敏感试验;不可将生品与制品相互代替或混用;在使用中药注射液前要准备好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