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生活宜忌全书
27118700000051

第51章 儿童生活宜忌(8)

目前,有一些人以为给孩子打一针球蛋白就会增强抵抗力,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成年人大多数得过多种传染病,病愈后血液中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即丙种球蛋白,可以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不再得病。抗体在体内存在的时间有长有短,如伤寒、麻疹的抗体可终生存在,而感冒的抗体存在的时间很短。

球蛋白不能预防所有的传染病。目前,只用于密切接触麻疹、甲型肝炎等少数传染病的临时性预防,打了一针后,在体内仅能维持两周左右便消失了。

球蛋白的抗体效果不高,它可能减轻某些传染病的发病症状,也可能起不了作用。另外球蛋白本身是一种蛋白质,有的孩子在注射后可引起过敏反应。要增强孩子的抵抗力,重要的是靠合理的营养及体育活动,并按时注射各种疫苗。

男孩不宜穿拉链裤

在泌尿科急诊中,时常会碰到小男孩的阴茎包皮被拉链夹住的现象。拉链裤穿着方便,很受人们的青睐。

但是对于小男孩来说,特别是5岁以下的男孩不宜穿着。孩子的生殖器尚未发育,阴茎一般都被包皮所包裹,加上孩子贪玩,小便通常急急忙忙,就容易发生上述现象。

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家长切莫惊慌失措,可在拉链夹着部位上点油(如石蜡油、烧菜用的油类等),然后轻轻往后退。如整只拉链头都嵌入包皮时,可用尖头钳轻拉链头,然后退出,退不出时,可到医院请医生在局部麻醉下退出拉链。切不可硬拉或硬退,以免损伤包皮。

小女孩不宜烫发

有些年轻家长给自己的孩子烫头发,这样做对孩子是不利的。

因为小孩的头发细密娇嫩,烫发会损伤头皮,使皮脂减少,弹性程度降低,致使头发变黄变脆。而且烫发后头发容易黏在一起,不易梳理,影响汗液蒸发,妨碍头皮的新陈代谢。夏天容易长痱子,或造成皮炎,甚至可能会引起感染,损害孩子身体健康。

不宜轻易摘除儿童扁桃体

扁桃体是一种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组织,位于舌根部咽喉两侧,它能时刻防止细菌等外界感染因素的侵入。

倘若将扁桃体摘除,免疫力无疑会下降。偶尔发炎但还有防御功能的扁桃体不必摘除,但如果扁桃腺发炎较频,每次发热39℃以上,隐窝引流不畅,不能有效地排除细菌毒素时,说明这时的扁桃体免疫功能已很小或消失,可以考虑手术切除。

但5岁以下的健康儿童则尽量不要摘除扁桃体,这时,扁桃体往往对孩子有很大的保护作用。

儿童不宜侧身坐自行车架

有不少大人用自行车载小孩时,往往让其侧坐自行车架的横梁上,这样做是不对的。

小孩下身稍微扭转,时间长了,容易导致脊椎骨扭曲变形。而且,因下肢血管受压,血液流通受阻,可影响下肢发育,冬季还易导致冻伤。此外,自行车行驶时的震动通过脊椎骨迅速传给大脑,会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正确的方法是为小孩配置一把小藤椅,让小孩正身而坐。这样既安全,又舒适。

儿童不宜滥用滋补品

现在很多做家长的,为了使孩子身体素质得到增强,不惜花钱为独生子女购买所谓的这”精”那“粉”的各种高级营养品。其实,过度服用滋补品只会伤身。

儿童成长发育的阶段主要是7~14岁。如果这时营养过剩,免疫细胞就会过早发育,从而使中年时期细胞免疫力迅速下降。营养过剩还极易导致儿童肥胖。营养过剩的儿童成年后,无论是体质还是智力以及各方面的功能,都比正常人低不少。

因此,家长应合理搭配餐饮结构,同时少让孩子服用所谓的营养滋补品。

小儿出麻疹的不宜

◎不宜盲目忌口。

如果孩子出麻疹时忌口,不仅容易引起营养缺乏病,还可能发生并发症,因此需要给孩子吃一些既易消化又富含营养的食品,不要给孩子吃油腻食品。

◎不宜不洗脸,不漱口。

出麻疹的小儿应经常清洁口腔、眼睛、鼻腔。

◎不让小儿受风寒,不保暖过度。

小儿出麻疹时,室内空气要保持流通,但注意不要让小儿直接吹风。同时,不要让小儿保暖过度,以免发烧的患儿因大汗淋漓而虚脱。

◎患儿住房不宜喧闹。

在患儿的房间内应保持安静,以免影响患儿。

儿童不宜长跑

由于儿童骨质比较脆弱,容易受伤。过重的训练,特别是超长距离跑,能量消耗很大的长跑运动会使儿童营养入不敷出,骨细胞生长速度减慢,妨碍正常的生长发育。因此,不宜让儿童不宜参加。

儿童不宜参加拔河

现在很多学校和幼儿园经常组织幼儿进行拔河比赛,其实拔河是不利于儿童健康的。

由于儿童的心脏发育尚不完善.当肢体负荷量增加时,主要依靠提高心率来增加供血量,因此心脏容易疲劳,对心脏功能极为不利,儿童骨骼也未完全骨化,拔河会导致手臂软组织受伤,足跟关节也会变形。因此,儿童不宜进行拔河比赛。

儿童不宜使用成人化妆品

儿童的皮肤柔嫩,皮肤各部分组织机能正处在逐渐生长发育阶段,皮肤中的蛋白质成分还缺少韧性,容易受侵蚀损伤。成人用的珍珠霜、人参霜、雪花膏等的PH值(酸碱度)较高,成人用的香水里含有80%左右酒精,花露水里含有70%左右的酒精。如果将它们用于孩子身上,容易阻塞毛孔,影响汗液排泄,皮肤会变得粗糙,严重的会出现皮肤过敏、红斑、疙瘩等。

另外,成人化妆品香精含量非常高,有些还有较多色素,这对孩子细嫩的皮肤刺激性都很大。

由于孩子皮肤韧性弹力不足,缺乏抵抗能力,家长可以在外出时适量搽些适宜孩子用的护肤防晒用品,而不可将成人用的化妆品给孩子涂抹。孩子一旦生了痱子,除了用温水勤擦洗外,还可用些酒精成分少的儿童专用花露水。

不宜亲吻孩子

许多家长常常亲吻孩子,以示对孩子的喜爱,这种做法看来没有什么,但是,从卫生科学的角度来看,接吻是不卫生的,对己对人均有害无益,特别是对于孩子。

儿童身体抵抗力差,由于很多病毒是通过各种分泌物不断排出的,特别是唾液中所含病毒更多,家长亲吻孩子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之间便将细菌传染给孩子,使其经潜伏期后引起发病,或成为又一个新的病毒携带者,尤其是肝炎病毒。

另外,婴幼儿的面颊部位肌肉张力低,如经常受到成人的用力亲吻,也很容易使局部软组织和血管神经受到机械性损伤。

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还是少吻或不吻为好。有些当父母的还喜欢让孩子亲客人,以表示其有家教、有礼貌,其实这并非是聪明的举动。

儿童不宜接触卫生球

有一些儿童,用了刚刚从箱子里拿出来的被褥或穿了长期放置箱中的衣服,会引起皮肤过敏或出现黄疸。这是因为箱子里放置了卫生球的缘故。

卫生球的主要成分是萘及萘酚衍生物,它可以防止箱内衣服被虫蛀,但是萘酚一类的物质也可以激发由于遗传缺陷而造成的溶血性贫血。

这种病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非常高,患病儿童平时没有任何症状,但如果接触到卫生球之类的化学物质后,红血球内的氧化还原过程就会受到阻碍,使红血球的细胞膜遭到破坏,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其症状为出现发冷发热、四肢乏力、全身黄疸,尿呈酱油样,严重的甚至还会出现惊厥、昏迷、死亡等症状。因此,儿童忌经常接触卫生球。

所以,儿童的衣物,尤其是婴幼儿的衣物不宜长期放到有卫生球的箱子里。如果无法分放,在穿用前一定要经过晾晒,去掉那种难闻的气味,因为苯酚物质晾晒后会很快挥发掉的。

儿童洗澡的禁忌

◎如果小儿发烧、呕吐、腹泻频繁时,全身水分减少,不能洗澡。因洗澡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引起血容量相对不足,易导致急性脑缺血、缺氧而发生虚脱、休克。

◎如果小儿表现为精神不好,不玩也不动,食欲不振,进食无味,甚至拒绝进食,有时还表现出伤心易哭,则为生病的先兆或已经生病了。在此时洗澡势必导致发烧或加剧病情发展。

◎因病退烧后48小时以内不宜洗澡。因发烧病儿在退烧过程中,毛孔开放,外卫不固,抵抗力极低,若马上洗澡,势必导致外感风寒而再发高烧,病情恶化。

◎烧伤、烫伤、脓疱疮、荨麻疹、水痘、麻疹等患儿不宜洗澡。因上述疾病,皮肤局部都有不同程度的炎症、水肿、破损、渗液等,如果洗澡,将会进一步损伤皮肤,引起感染,加重病情,甚至导致发生败血症。

不宜用酸性饮料送服药物

很多儿童都不愿服药。水果汁又甜又酸,许多家长为了减少小孩服药的困难,就用水果汁给孩子送服药物,这是错误的方法。

水果汁含有许多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或使糖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药物在小肠的吸收,影响药效。有的药在酸性环境中会增加副作用。许多碱性药物,如苏打、氢氧化铝等,与果汁同服后可被酸性物质中和而减低药效。因此,给小儿服药时,不宜用酸性饮料送服。

不宜让儿童睡懒觉

有人以为,充足的睡眠是孩子生长发育、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是孩子休息大脑的最好方法,于是便放任孩子睡懒觉。其实,这种认识和做法是错误的。

睡眠时,大脑的睡眠中枢处于兴奋状态,其他中枢则处于抑制状态。长时间的睡眠会使睡眠中枢发生疲劳,其他中枢则会因长时间受抑制,而导致恢复活动相应缓慢。这样,起床后往往会昏昏沉沉、无精打采。长此以往,便可能引起大脑功能障碍,出现理解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学习成绩下降等情况。因此,孩子不宜养成睡懒觉的习惯。

儿童不宜使用硬毛牙刷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牙刷大多是由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硬毛牙刷,这种牙刷毛韧性大,而且较硬,不适合儿童使用。儿童牙龈柔软、脆弱,如使用硬毛牙刷,会常因硬质毛束的碰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引起牙周炎等疾病。

因此,儿童应选用较柔软毛制的或中间硬四周软的多用牙刷,不宜使用硬毛牙刷。同时千万不要把大人的牙刷给儿童用,这很不符合口腔卫生,容易传染疾病,而且牙刷过大,也会造成儿童口腔皮肤的损坏。儿童应使用专用的儿童牙刷。

不宜让孩子久看电视

有些妈咪认为,宝贝多看电视可以让宝贝长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因此对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不加限制,看个没完没了。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研究发现,5岁之前是小儿视力发育最快的时期,他们在这一时期对环境中有害因素特别敏感。如果让宝贝久看电视,由于电视屏幕较小,光线又闪烁不定,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会使角膜受到不良刺激,降低晶体调节能力,引起角膜炎、近视和其他眼病。

因此,一定要注意控制宝贝看电视的时间。据专家研究,1~2岁的幼儿每天看电视不宜超过半小时,3~6岁的儿童每天看电视不宜超过1小时;7岁以上的儿童直至中学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不宜超过2小时。

不宜让孩子躺着看电视

有的家长害怕坐着看电视时间长了会累着孩子,便让孩子躺着看电视。岂不知,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

让孩子躺着看电视,虽然孩子的身体舒服了,但是眼睛却要付出更多的劳累。身体躺了下来,就不得不歪着脖子、偏转眼睛去看电视,这就很容易引起眼外肌肉和眼球内的睫状肌收缩,造成眼眶、眼球胀痛、结膜充血,甚至视觉模糊和视力下降。

另外,人躺着时,全身大部分肌肉已经放松,人体呼吸和血液循环减慢,大脑中枢神经系统逐渐进入抑制状态,而眼睛所看到的电视节目却要不断地刺激大脑,这就有损健康。

儿童不宜接触化学合成物质

喷漆、染料、色素等含氯碳化氢溶剂易使儿童患血癌。儿童通过呼吸或穿着沾上溶剂的衣物摄入了这种致癌因子,又因其自身代谢能力较弱,不能分解这些物质,它们就沉积在体内作祟,最终导致血癌。杀虫剂或焚香也会造成类似恶果。这些物质与淋巴瘤的形成有关,而淋巴瘤更是一种与血癌相关的肿瘤。

因此,儿童切忌接触各类化学合成物质,家庭刷漆或室内装潢时,应尽量让气味消失后再让儿童接触,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不宜用橡皮筋做儿童裤带

使用橡皮筋做裤带的裤子,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因为儿童生长发育比较快,橡皮筋长期紧束儿童腰部,会造成胸廓畸形,最为明显的是第八肋骨下陷,胸部呈桶状畸形,若不及时纠正,会造成肺活量减少,肺功能减退,影响孩子的健康。

因此,橡皮筋不宜做儿童裤带,而裤带用吊带为宜。

不宜训斥口吃儿童

口吃,是一种非器质性的语言障碍,又称“结巴”,难以用药调治。家长及孩子周围的人如果总是训斥口吃儿童,口吃不但得不到好转,反而会加重而难以纠正。口吃患儿受到训斥、讥笑,自尊心会因此受到损害,会更加紧张,其结果是结巴得更厉害,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不要对口吃儿童进行训斥和讥笑,应当给予教育、安慰和鼓励,让孩子放下包袱,轻松自然,尊重他的人格,使他感受到口吃是可以纠正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儿童口吃问题逐渐改变。

不宜忽视孩子的衣袋卫生

学龄前儿童乃至上小学的孩子,通常来讲,不少家长只重视孩子饮食卫生和衣装整洁,却忽略小孩衣袋的卫生。

小孩子的衣服口袋往往什么都装,吃的、玩的、用的,什么都有。医生对个别小孩衣服口袋检查和化验,发现口袋里生长繁殖了十多种致病细菌和寄生虫卵,包括霉菌、痢疾杆菌、蛔虫卵、黄曲霉素等。这对于抵抗力弱的小孩来说,极易染上疾病。

所以,家长不可忽视对小孩口袋卫生的清洗,平时也应教育孩子注意口袋卫生。

儿童不宜穿皮鞋

儿童的骨骼系统发育还不大成熟。由于皮鞋弹力差,硬度大,儿童穿皮鞋会因鞋帮、鞋底较硬而感到不舒服,还会影响骨骼的发育。皮鞋还会压迫儿童的脚部神经和血管,影响脚掌和脚趾的正常发育,甚至形成扁平足。因此,儿童应选用穿着软的胶鞋或布鞋,不宜穿皮鞋。

儿童不宜穿紧身衣裤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果衣服过小过紧,会紧紧束缚胸廓和呼吸肌的运动,限制了肺活量,而过紧的裤子则会束缚臀部和下肢,妨碍了儿童的肌肉、骨骼、关节的生长发育。

此外,儿童代谢旺盛,产热量多,紧身衣裤也会严重妨碍散热,影响体温调节。紧身裤子裆短,臀围小,会阴部不透气,同时裤裆与外阴部摩擦多,容易引起局部损伤或湿疹。

所以,儿童不宜穿着紧身衣裤。

儿童不宜使用塑料食具

许多家长都给孩子用塑料杯、碗盛食物或水,因为这些五颜六色的塑料食具,儿童喜欢,又不易损坏。但从科学的严格角度来说,儿童不宜用塑料食具。

制作这些食具的主要原料是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塑料,后者简称密胺塑料。在制造这些塑料时,如压制时间短,则有大量游离甲醛存在,这些甲醛可溶于酸性或高温的食品中,使人的肝脏受损害。

另外,在制造塑料制品时,常加入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抗静电剂等物质,有的含有铅等金属。当塑料制品老化时,易释放出这些添加剂。这些有毒物质对小儿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小儿吃饭、喝水最好不要用塑料食具。

儿童不宜与猫狗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