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生活宜忌全书
27118700000041

第41章 体育锻炼宜忌(2)

夏季锻炼出汗多,如果此时大量饮水,会给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特别是心脏增加负担。同时,饮水过量会使出汗更多,盐分进一步流失。

◎锻炼后不宜立即冲凉。

夏季天气炎热,活动后体内产热量增加,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如果刚停止活动就冲凉水澡,会使体表开放的毛孔突然关闭,造成机体脏器功能紊乱。

◎锻炼时间不宜过长。

夏季锻炼一般以20~30分钟为宜,以免出汗过多,引起虚脱。锻炼场所不宜选在高架桥下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高架桥日渐增多。来往车辆在高架桥上走,高架桥下就出现了大片空地草坪。有不少人就利用高架桥下的空地来锻炼身体。其实,高架桥的空地虽能给人们一个方便的活动空间,但却不是一个合适的锻炼场所。

众所周知,机动车是城市中的“流动污染源”,在行驶过程中会排放出大量尾气,尾气含有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颗粒物及甲醛等。高架道路上,车辆行驶的车速较快,车流量也较大,会排放大量的氮氧化物。

此外,高架桥两旁的建筑物一般比较高,不利于废气的扩散。因此,高架桥附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比较高。如果在这样的场所进行锻炼,环境中的有毒气体就会随着空气经肺进入血液循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降低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引起缺氧,进而影响呼吸及心、脑功能。

另外,氮氧化物和氮氢化物结合后,在阳光中紫外线的作用下,可形成一种具有很强刺激性的淡蓝色烟雾,其中主要的成分有臭氧、甲醛等,对眼睛和呼吸道均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还会引发流泪、打喷嚏、咳嗽、呼吸困难、哮喘等症状。

步行不宜单纯追求运动量

步行健身可以在大城市和小镇中进行,也可以在农村或原野中进行。步行的路线上最好要有不少可供欣赏的去处,从而吸引你继续前行。

一次完美的步行至少要历时20分钟以上,因为要使身体放松而且有步行的心境,至少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步行的步伐要相当快,但这并不是说你不可以左顾右盼或采摘些什么,也不是说你不可以在途中停下来坐一会儿和谈谈天。

最重要的是,在一次完美的快速步行中,你会觉得自己精力充沛,身体轻松。

每天锻炼时间不宜少于20分钟

人的骨骼上长有400多块肌肉,要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必须让所有的肌肉都得到收缩与伸展。如果仅仅做四五个简单动作,只花几分钟时间,那是很难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的。因此,每天健身锻炼的时间至少不能少于20分钟。

不宜忽视傍晚锻炼

人体的各种活动都受“生物钟”的控制。在一天24小时内,人的体力最高点和最低点都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体力发挥到最高点的时间,多数是在傍晚。在这段时间里,人的肢体反应的灵敏度及适应能力都达到最高峰,心率及血压的上升率也最为平稳。

在这段时间内锻炼,引起心跳加速及血压上升率较低,对健康有益。研究还认为,傍晚运动距睡眠时间较短,所产生的疲劳能促使较快入睡。

青春期健身锻炼的不宜

◎不宜盲目追求运动量。

年龄处于青春初期的少年儿童,身体尚未充分发育:在生理方面,肌肉纤瘦、骨骼细嫩、内脏器官不成熟;在心理方面,则是人小心大、自我估计不足。若是凭一时冲动或兴趣,骤然进行强度大、负荷重、对抗激烈的大运动量活动,会造成运动损伤,如骨折、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

◎不宜缺乏针对性。

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发育都有各自的最佳期,健身锻炼应选择最有针对性的项目。如12~15岁(女11~13岁)是身高的突增期,平均每年增高7厘米,此时进行球类、游泳、奔跑等伸展性练习,有助于长高。又如15~17岁(女13~15岁)是肌肉迅速增长期,进行体操、负重等力量性练习,有助于强健肌肉。若是长高锻炼负重、长肌肉锻炼奔跑,健身的效果将大为降低、

◎项目不宜单一片面。

各种运动项目对青少年健康发育都有优点和不足,应全面锻炼。一般说来,足球运动对下肢和心脏的锻炼效果较好,对上肢和躯干的效果就差些;进行器械体操运动时,上肢和躯干锻炼多,对心脏和下肢的锻炼相应较少。因此,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特点,以一两项运动为主,辅以多项目的练习,是青少年进行锻炼身体的理想途径。

◎不宜逆反“生物钟”。

人体的兴奋与抑制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和人们常说的“生物钟”有关。早晨6时、上午9时和下午4时以后是青少年进行健身锻炼并促进学习效率的最佳运动时间,运动量可根据当时的心理和生理状态自己把握。如果颠倒运动量次序,扰乱“生物钟”,就会使内分泌和生活节奏不协调,于健康发育不利,于学习生活无益。

◎不宜环境卫生不适当。

清静幽雅的运动环境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获得“吐故纳新”的良好条件。不注意运动条件和体育卫生的锻炼,会给身体带来危害:如在水泥路等坚硬的场地上运动,吸入雾中混杂的多种化学物质,易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和眼角膜炎;在尘土多、空气混浊的环境里运动,会妨碍肺泡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供氧不足。

◎不宜急起急停。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是青少年在进行健身锻炼时存在的主要缺点之一。有的人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有的人在剧烈运动后不做整理活动,甚至在运动后大汗淋漓时,跑进室内后便马上就餐或学习,前者易造成肌肉、关节的拉伤和扭伤,并引起腹痛;后者则会因大脑缺血发生头晕、呕吐,甚至昏厥现象。此外,饭前饭后半小时进行剧烈运动有碍消化。

患感冒后不宜进行锻炼

有人说,患了感冒,加强锻炼,出身汗就会好的。这种说法其实并不科学。

感冒是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体为了抵御入侵的细菌或病毒,会动员体内防御体系应战,表现为体温有所升高,白细胞增多,细胞吞噬作用、抗体的生成、肝脏的解毒功能等增强,体内的代谢也加剧,以加速组织的物质交换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这时要为机体创造有利与细菌和病毒战斗的条件,适当休息就是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这时进行锻炼,体内就会产热增加,代谢更旺盛,造成体温过高。体内的能量物质消耗过多,会削弱抵抗力。所以,感冒时应服药、休息,而不宜进行锻炼。

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

由于春季的气温与夏季相比还比较凉,出汗过多容易让毛孔开泄,凉湿之气乘机侵入体内,容易使身体受风寒而诱发感冒,从而诱发呼吸道疾病,后果可能很严重。

中医还认为,汗与心和血有莫大的关系,适量流汗有排毒作用,但如果汗液排泄过多,则会带走体内一些珍贵的微量元素,会耗伤心血,损人阳气,不利于养生。

因此,春季锻炼不宜出汗过多,以刚出汗就结束为宜。锻炼结束时还要立即擦干汗液,换上干净衣物,以防着凉。

冬泳前不宜饮酒

一些人认为,饮酒可使全身发热,因此在冬泳之前或之后,常以酒暖身去寒。实际上,喝酒之后,一方面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会使全身发热,有温暖的感觉;另一方面,体温散失也相应加快了。因此,冬游前不宜饮酒。

不宜忽视爬楼登梯

从科学家的研究中得知,如果一个人体重60千克,住在五层楼,每天上下楼5次,就要消耗较多的热量,比散步多4倍(同一单位时间里)。

爬楼梯时,由于腰背部和腿部不停地活动,这些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力量便可以得到增强,关节功能也可以得到改善。随着登楼梯时呼吸的加快,肌肉有节奏地收缩和放松,能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人体能量代谢,增加心肌的供氧量,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

不宜锻炼后立即洗澡或游泳

人在剧烈运动后,往往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于是赶紧洗澡或游泳,认为这样既可洗净汗污,又可消除疲劳。这样做不仅危害健康,而且容易发生意外。

因为,人在激烈运动时,肌肉内的血流量增加,一旦停止运动,增加的心率和血流量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如果此时洗凉水浴或游泳就会影响汗孔开张,使热量不得散发,则引起肌肉风湿病。

同时,剧烈运动后,肌肉皮肤血管扩张,以适应散热及清除代谢产物的需要。若此时洗凉水浴或游泳,皮肤肌肉血管遇冷就会收缩,大量血液回流到心脏,减少了肌肉血液供应而加重了心脏负担。

此外,剧烈运动后体温升高,突然受冷刺激,冷热温差大,容易引起鼻咽部毛细血管急剧收缩,使局部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感冒、咳嗽、咽炎等疾病。

中医学认为,汗为心之液,大汗易伤阳;凉水为阴寒之品,也能伤阳。故出汗后立即洗凉水浴或游泳易引起人体阳气的损伤,导致阳气虚弱等全身性疾病。

运动后不宜多吃糖

运动量越大,消耗能量越多,剧烈运动后一般会有又渴又饿的感觉。有些人认为运动后,多吃甜食能尽快恢复体力,其实这是不对的。吃糖不但不能解除劳累,还会引起倦怠、食欲不振。

人体剧烈运动后,如果食用过多的糖或甜食,会在体内转变为能量而补充消耗。摄入的糖类越多,在转化为能量时就需要消耗更大量的维生素B1,这可造成维生素Bl的大量消耗,从而会使人感到倦怠和食欲不振等,并且影响体力的恢复。

因此,运动后不宜多吃糖或甜食。

不宜轻视空气浴

空气浴是利用气温和皮肤温度之间的差异,使低于体温的环境气温对人体产生“寒冷刺激”,通过神经反射机理,加速机体的产热过程,使人体能够迅速适应和抵御外界气温的急剧变化,从而增强人体健康的一种健身方法。

当人们脱去衣服裸露部分躯体进行空气浴时,人体即以传导、对流、辐射等方式向周围散热。而机体为了维持体温平衡,通过神经反射与体温调节机制,机体就会加强产热活动,减少散热。

空气浴的方法颇多,如开窗睡眠、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从事体力活动时少穿衣服或者裸露部分肢体等。

不宜海水浴的人

大海使人心旷神怡,海水浴使人身体健康。但要知道,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

有严重的脑血管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冠心病,近期内有心绞痛症状者、精神病、癫痫以及对海水过敏者不宜进行海水浴。

患有传染性肝炎、传染性皮肤病、红眼病、痢疾等病症的人在彻底治愈好以前不宜海水浴,否则会传染给别人。

肾结石、肾炎、支气管哮喘、肝硬化、出血倾向、中耳炎、鼓膜穿孔等病患者不宜洗海水浴,否则可能使病情加重。

年老、身体过度虚弱、高热者以及妇女月经期、妊娠期都不宜进行海水浴。

不宜以劳动取代运动

有的人认为做家务劳动就可以代替锻炼身体,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体力劳动对健身无疑是有作用的,但是体力劳动大多表现为一种单一重复的活动,时间长了容易出现疲劳,如长期重复弯腰的动作可使腰背肌群疲劳而产生腰痛。

所以,为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无论家务劳动如何多,都需要进行体育锻炼的。在劳动过程中能做几节工间操,弯弯腰,伸伸腿或转转颈,这样对身体健康才有好处。

练气功的禁忌

◎忌酒。

因为酒易乱性,使性情紊乱,难以修持,更易使人丧失本性。

◎忌色。

因为色易伤精,而练功关键在于养精保气,一旦精伤气泄,练功则变得毫无意义。所以一般情况下应在一百天内停止性生活或者严格控制,即使体质健壮也要节制。

◎忌气闷。

气闷气壅则易致病。

◎忌各种功同练。

因为各功法均有自己的特点,如果同时练习,可能都练不好,反而容易出现偏差。

◎忌过劳。

忌初练时过劳、次数过多,以免伤气耗精。

练气功时不宜过饱或过饥

人们在练习气功时往往要求调心、调身、调息、调神,这就要求身体处于相对的稳定状态及较好的功能调适状态,但食之过饱必严重影响气感的调整,并使身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中,达不到松弛的心理条件,从而影响气功练习。

同样,练功者肚中过饥将使身体处于一种气血衰弱的不稳定状态,腹中嘈杂也易使练功者精神不集中,产生许多困难。

更年期者不宜常打保龄球

保龄球是一项集娱乐休闲、游戏、竞赛为一体的体育运动,深受许多人的喜爱。其运动量不大,但全身肌肉都参与了活动,可以提高神经工作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从而能使神经系统得到锻炼,使大脑的兴奋和抑制交替,避免神经过度紧张,保持头脑清醒和思维敏捷,并有消除疲劳等优点。

然而,保龄球运动量或运动姿势及方法未能掌握好,则极易引起运动损伤。尤其是更年期者,由于体内激素的减少,骨骼易疏松,肌肉易劳损,在参加保龄球运动后常出现手腕、足踝和肘关节的慢性损伤。

从这一点看,更年期者常打保龄球不妥当,更不宜运动时间过长,每次控制在1小时以内为佳。

游泳七不宜

◎饭前、饭后不宜游泳。

空腹或刚吃过饭游泳会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空腹时游泳容易头昏乏力发生意外情况;刚吃过饭游泳则容易发生胃痉挛、呕吐、腹痛等症状。

◎剧烈运动后不要游泳。

剧烈运动后马上游泳,会加重心脏的负担,使体温下降,抵抗力减弱,容易导致感冒、咽喉炎等疾病。

◎女子月经期不宜游泳。

月经期间游泳,病菌容易进入子宫、输卵管等处,引起感染,可导致月经不调或经量过多、经期延长。

◎太阳暴晒下不宜游泳。

如果长时间暴晒,则会产生晒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为防止晒斑的发生,上岸后最好用伞遮阳,或到有树阴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披在身上保护皮肤,或在身体裸露处涂防晒霜。

◎酒后不宜游泳

酒后游泳会使体内储备的葡萄糖大量消耗,容易出现低血糖。此外,酒精能抑制肝脏正常生理功能,妨碍体内葡萄糖的转化及储备,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

◎游泳后不宜马上进食。

游泳后需要休息一会,然后再进食,不然会突然增加胃肠的负担,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

◎游泳时间不宜过久。

皮肤对寒冷刺激一般有三个反应期:刚入水时,身体受冷的刺激,皮肤血管收缩,呈苍白色;在水中停留一定时间后,体表血管开始扩张,皮肤由苍白转呈浅红色,肤体由冷转暖;如果停留过久,皮肤则会出现鸡皮疙瘩和寒战现象,这时应及时出水。游泳持续时间通常不应超过1.5~2小时。

哪些人不宜海水浴

大海使人心旷神怡,海水浴使人身体健康。但是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

◎有严重的脑血管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近期内有心绞痛症状者、癫痫、精神病以及对海水过敏者不宜海水浴。

◎患有传染性肝炎、传染性皮肤病、红眼病、痢疾等病症的人在彻底治愈好以前不宜海水浴,否则会传染给别人。

◎肾结石、肾炎、支气管哮喘、肝硬化、出血倾向、中耳炎、鼓膜穿孔等病患者不宜洗海水浴,否则可能使病情加重。

◎年老、身体过度虚弱、高热者以及妇女月经期、妊娠期都不宜海水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