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27108300000008

第8章 宝宝消化不良与积食

1.按摩调理宝宝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是宝宝经常出现的疾病,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家庭按摩进行有效的调治。下面介绍几种简单的按摩方法。

推拿按摩适当的穴位,具有较好的调理脾胃的功效。治疗宝宝消化不良的常用穴位有两个:一个是足三里穴,位于膝眼下三寸的胫骨外大筋内。中医学认为,足三里穴是全身性的强壮要穴。常按摩此穴,可使幼儿的消化功能旺盛,消化吸收率增加,营养不良的情况得到改善;另一个是中脘穴,位于脐上四寸,属于任脉穴,常按摩能行气活血,清热化滞,健脾和胃,对于宝宝食积疳积、腹痛胀满、便秘泄泻等有很好的作用。另外,按摩时如果配合一些手法效果会更好。常用的手法有揉、推、摩、按等。在给宝宝按摩时力度要适中,每天早、晚各1次。若再配合捏脊法,效果会更好。

2.宝宝消化性溃疡低龄化的原因

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出现低龄化趋势。据调查,近年来从婴幼儿到学龄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宝宝患消化性溃疡的几率不断上升,发病率每10万宝宝达13.7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以下几种原因。

(1)不良饮食习惯:越来越多的宝宝有偏食、挑食的习惯,特别喜欢吃冷饮和零食。这样会使胃窦部扩张,胃泌素大量分泌,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反流,从而破坏了胃黏膜的正常结构,发生溃疡。而且零食中的防腐剂对胃黏膜有直接损害作用。

(2)传统餐桌习俗:我国绝大多数家庭的餐饮习惯是一起就餐,不分碗筷。如果其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人,宝宝就很可能被感染。有时带养宝宝的成年人特别喜欢将自己咀嚼或咬下的食物喂给宝宝,更是直接把病菌带给了抵抗力低的宝宝。

(3)疾病继发:新生宝宝也会得消化性溃疡,主要是在全身感染、大手术、重度营养不良或脑部疾病后。新生宝宝的消化系统很柔弱,如果某些药物损伤胃肠,也会引起消化性溃疡。

(4)被动吸烟:现在吸烟的人与日俱增。如果家中有人长期吸烟,宝宝经常被动吸烟,吸入的烟雾会引起血管收缩,抑制肠液分泌和胆汁的反流而导致溃疡病发生。

就是这些原因造成了宝宝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高。

3.防治宝宝胃溃疡方法

宝宝常常会说肚子痛,疼痛的部位大多指在肚脐附近,有时还会反复呕吐吃下去的食物或酸水,甚至伴有呕血、黑粪。

(1)预防、调理很重要:合理的饮食调理对消化性溃疡有着重要的作用,柔软、温和的食物不会损伤胃。宝宝在急性发作期,可给予牛奶、豆浆等流食;症状减轻后给予面条、馒头、面包、稀粥等。

(2)禁忌食物:冷饮、油煎、辛辣、刺激食品。

(3)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不用手拿东西吃,餐具经常消毒,宝宝的餐具要与成年人分开,家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应采用分食制。

4.益生菌与宝宝胃肠健康的关系

营养指南:益生菌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的总称。益生菌可抑制有害菌生长,对于幼儿常见的厌食、偏食、挑食、消化不良性腹泻,营养发育不良等症状有较好的作用。幼儿常见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是腐败菌生长所致腹泻。益生菌分解肠道食物以利于消化吸收,并促进多种维生素(如B族维生素、维生素K、维生素E、烟酸、辅酶A等)的合成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所需。复合酵素直接分解肠道未完全分解的食物,不仅洁净胃肠,同时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正常。合理的营养物质配伍与良好的消化吸收功能是营养发育良好的必备条件。

所以,平时家长们可以适当给宝宝饮用一些含有益生菌的饮品。使“食欲缺乏”“发育不良”“免疫力低下”“脑力不足”宝宝的胃肠功能得到提高,从而增强宝宝的免疫力。

5.仔细辨别宝宝呕吐的原因

(1)发热引起的呕吐:宝宝突然呕吐时家长要先摸摸他的头,看看有没有发热。由发热引起的呕吐,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注意不要扔掉呕吐物,把呕吐物一并带到医院,让医生进行检查。

(2)积食引起的呕吐:有的宝宝会在饭后出现呕吐,而且呕吐后精神转好。这种呕吐往往是宝宝吃得过饱积食的缘故,妈妈们不用过多担心。仔细观察宝宝的情况就可以了。

(3)外伤引起的呕吐:宝宝的头部受到了意外的打击或碰撞也会引发呕吐。妈妈要仔细检查宝宝的头部有没有伤痕,同时还要询问宝宝最近几天有没有摔跟头。如果有上述情况发生,妈妈一定要立即送宝宝去医院做检查,检查宝宝的头部是否出现了病情。

(4)腹部疾病引起的呕吐:如果宝宝呕吐且说肚子痛,妈妈就要考虑宝宝是不是肠梗阻。如果是有疝气的宝宝,家长就要考虑是不是肠套叠,应尽快就医。

(5)咳嗽引起的呕吐:有时宝宝咳嗽得很厉害,也会把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这种情况的呕吐多半是在宝宝因痰不易咳出而剧烈咳嗽后发生的。

6.宝宝腹痛可能是溃疡病

不要以为只有中老年人才会发生溃疡病。现在医学科学研究提示,溃疡病可发生于宝宝各个时期甚至胎儿期。幼儿期溃疡病大都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

(1)宝宝的溃疡病主要症状:宝宝常常自感腹部疼痛,呈间歇性反复发作,有时为上腹部或局限于脐部周围疼痛,有时疼痛还与进食有关。

(2)分类:其实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都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①急性溃疡。大都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儿,多由自主神经功能尚未健全所致。主要表现为呕吐、频繁哭闹、拒食、消瘦、嗳气、便秘,严重时并发穿孔而危及生命,常常伴发营养不良、败血症、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②慢性溃疡。多见于年长儿,主要与其精神因素相关,如情绪激动、精神刺激、季节气温(特别是寒冷)、饮食不节和家族史等均可诱发。

(3)溃疡病信号:发现宝宝有下列表现,就应提高警惕。

①家族中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

②经常出现与进餐有关的呕吐。

③在空腹、进餐后或夜间时常自觉上腹部、脐周部疼痛、压痛。

④营养不良性贫血、不明原因的呕吐、便血、休克、胃穿孔,以及大便检验隐血试验阳性等。

⑤长期食欲减退,体质消瘦等。

7.宝宝积食的症状

(1)宝宝口臭、手足发热、皮色发黄、精神委靡。

(2)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3)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4)宝宝常说自己肚子胀,肚子痛。

(5)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而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6)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厌食、腹胀、腹痛等症状。

如果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可能是积食(消化不良)的表现了。

8.宝宝积食的饮食疗法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治疗宝宝的积食。大家一起看一看。

如果宝宝太小可将3~5个鸡内金焙干,研成粉末,熬水或熬粥连服2~3天。情况严重者可适当增加数次。以下是一些应对积食的小药方。

方1:糖炒山楂。清肺、消食,尤其是因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儿。

方2:山药米粥。调补脾胃,滋阴养液。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用白糖调味。

方3:白萝卜粥。开胸顺气,健胃。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方4:取白豆蔻3克,用保温杯泡水饮服,可治吃生冷果品引起的伤食。

方5:吃生冷果品引起伤食时,可取丁香2克,神曲15克,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方6:用一把干稻草煎浓汤饮服,可治吃牛肉过多而引起的伤食。

方7:吃谷类食物过多引起厌食、腹部胀痛,可取麦芽10克,神曲30克,萝卜子10克炒加水煎服,每日2次。

方8:吃面食品引起的伤食,可将萝卜子12克炒熟捣烂后煎水饮服,即可逐渐治愈。

方9:当吃面食引起伤食时,可取麦芽20克煎水饮服,每日1剂,分3次服。

方10:荸荠、萝卜助消化。取生荸荠20只,萝卜250克,捣烂挤汁热服,能帮助消化。

方11:槟榔、焦三仙消食。取槟榔10克,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合称“焦三仙”)各15克,加水煎汁饮服,消食效果好。

方12:蚕豆皮助消化。炒焦蚕豆皮泡水代茶饮用,能促进消化,健胃止渴。

方13:儿童饭前饮水助消化。饭前1小时左右让孩子饮1杯水,可以及时补充到全身各细胞组织,促使消化器官分泌出足够的消化液,有益于食物的溶解、消化和吸收。

方14:高粱治小儿消化不良。取高粱碾的第二遍糠,炒至褐色、有香味,除掉上面多余的壳,每日服4次,每次1.5~3克,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方15:锅巴消食。常食少量锅巴能消积食、止泄泻、治脾胃虚寒。中医以锅巴为主药配制的“锅焦丸”就专治小儿消化不良。

方16:胡椒、大枣助消化。胡椒10粒捣成粉状,与去核大枣10枚,生姜5片一起煎汤服,有助于消化。

方17:胡萝卜治小儿消化不良。取胡萝卜150克,切片煎服,每日数次,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方18:黄瓜豆腐治小儿消化不良。将黄瓜250克与豆腐500克一同加水煮熟,适量饮汤吃瓜,每日多次,可治小儿消化不良。

方19:橘皮、生姜消食。取橘皮7克,加生姜1块与适量的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可治消化不良。

方20:柠檬治消化不良。用适量腌柠檬送服稀粥,早、晚各1次。可治消化不良。

方21:山楂、麦芽消食法。取生山楂9克,炒麦芽9克,加水煎服,可治积食及消化不良。

方22:鸡蛋伤食的宝宝,可用一汤匙醋兑米汤喝;吃了太多油腻的食物,宝宝觉得恶心时,可喝几口醋,小口、慢咽会觉得舒服些。

9.宝宝积食的按摩疗法

(1)捏脊:让患儿面孔朝下平卧,家长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宝宝的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捏3~5遍,每晚1次。

(2)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1/2处,即是中脘穴位。家长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日2次。

(3)摩涌泉:足底心即是涌泉穴。家长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30~50下,每日2次。

10.宝宝积食的药物治疗

(1)小儿化食丸

功效:贪食受凉引起腹胀,恶心呕吐、烦躁口渴、舌苔黄厚、大便干燥时,宝宝可服用小儿化食丸。

用法: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日2次,大于1岁每次服用2丸,每日2次。用开水溶化后服用。

(2)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功效:当宝宝因积食引起咳嗽、喉间痰鸣、腹胀如鼓,不思饮食、口中有酸臭气味时,可服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用法:小于1岁每次服用5毫升,每日3次;1~2岁每次服用10毫升,每日3次;2~4岁每次服用15毫升,每日3次;5岁以上每次服用2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2岁以上的宝宝可直接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