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是孩子的贴身医生
27108300000007

第7章 宝宝腹泻怎么办

1.什么是宝宝腹泻

婴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疾病。多发于2岁以下婴幼儿,特别是1周岁以下婴儿。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以夏季、秋季为最多。

腹泻的起病可缓可急,轻症仅有胃肠道症状,即食欲缺乏,偶有呕吐,大便次数增多及性状改变;重者大便次数要达1天10余次甚至几十次,大便可呈水样、糊状,黏液状,有的可解脓血便,同时出现较明显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烦躁、精神委靡等)。

2.宝宝为什么会腹泻

腹泻一般可以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种。

(1)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可由病毒(以轮状病毒为最多)、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肠道后引起。其中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因。对于肠道细菌感染而言,大肠埃希菌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2)非感染性腹泻:一方面,婴幼儿由于机体发育尚不成熟,消化功能不成熟,胃液酸度低,消化酶分泌量不足或者活性低,对食物的耐受力低下;另一方面,由于婴幼儿处于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对各种营养的需求高,相对而言,需要消化吸收更多的食物以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所以,喂养不当容易导致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如进食量的多少,辅助食品添加的时间,辅助食品的品种选择等,掌握不好均会导致腹泻。同时,婴幼儿进食过热、过凉、突然改变食物品种,气候变化等均有可能引起腹泻。

此外,由于婴幼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各种特殊食物的耐受能力差,很容易发生过敏现象,包括牛奶过敏、麦类食物中谷蛋白过敏,以及乳糖酶缺乏、双糖酶缺乏等引起的过敏均会引起腹泻。

3.腹泻对宝宝的危害

腹泻确实会对宝宝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1)腹泻能引起营养不良:众所周知,胃肠道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摄入的食物和其他营养物质在胃肠道消化和分解后,有用的部分被吸收,无用的残渣由粪便排出。腹泻时,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严重障碍,能量供给不足使人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四肢疲乏、心慌气短,甚至出现营养不良表现。

(2)腹泻可导致维生素缺乏:长期腹泻可直接影响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维生素的缺乏。有些人腹泻日久后出现皮肤、头发干燥,头发失去正常光泽和滋润,有散在性脱发而早秃,为缺乏维生素A所致;有些人出现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这是缺乏B族维生素的结果。

(3)腹泻可引起贫血:由于消化吸收的障碍,蛋白质及其他造血原料的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出现指甲、手掌、皮肤及口唇和睑结膜等处颜色苍白,疲倦乏力,头晕耳鸣,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甚至可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4)腹泻可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及维生素缺乏等可使人体对传染病及各种感染的抗病能力减弱,炎症容易扩散,也可使组织再生及外伤愈合能力减弱,受伤后伤口不易愈合。

(5)腹泻可减少人体对水分的吸收:小肠黏膜病变可直接影响人体对水分的吸收。肠腔内高渗透压会使血中部分水分向肠腔转移,最后由大便排出,使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当水分丢失不超过体重的5%时机体能代偿;一旦超过5%便无法代偿,从而出现一系列水、电解质失调和酸碱平衡紊乱现象。

(6)腹泻可引起机体电解质的丢失:腹泻时,机体不但丢失大量水分和营养物质,还会丧失大量对机体功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电解质,如钠、钾、钙、镁等。如果丢失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出现相应的机体功能紊乱。如缺钾时可出现心律失常、全身软弱无力、反射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呼吸肌麻痹及肠麻痹等一系列缺钾症状。

(7)腹泻可导致“酸中毒”:平时,体内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通过呼吸排出,其余的废物需要经过水的运送,通过肾脏由尿排出体外。脱水时尿量因机体内水分损失而减少,甚至无尿,这会使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排出减少而在体内蓄积,使机体发生中毒症状,称为“酸中毒”。其临床表现除呼吸改变外还可见疲乏无力及神经系统症状等。

(8)腹泻甚至会引发生命危险: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都会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如不及时抢救会有生命危险。

4.如何护理患腹泻的宝宝

(1)母乳喂养的宝宝应减少喂奶次数及每次喂奶时间,并暂停辅食;母亲宜少吃油腻物以减少奶中脂肪,并且不宜在夏季断奶。

(2)合理安排饮食,讲究卫生、消毒食具。

(3)添加辅食时,每次只限一种且渐渐加量。

(4)将患儿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5)细心护理,做好口腔护理和各种清洁消毒工作,勤换尿布,便后要用温水清洗肛门,防止发生红臀。

(6)患儿的腹部要保暖以减轻因肠蠕动过快而引起的腹痛。

(7)急性腹泻时最重要的是避免脱水及电解质失衡的发生。

(8)严重时,医生会给予止泻、输液治疗。止泻药与抗生素的使用与否,医生会根据病情判断。

(9)在医生的治疗之余,家长可以做适当的护理。如暂时停止添加新的辅食;喂食配方奶的小孩子,父母可依其严重程度暂停或减半配方奶的喂食,待腹泻缓解后再逐渐调整。

(10)当婴儿呕吐厉害无法进食,或是腹泻严重已有脱水现象时,必须以输液来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了,否则会有休克、肾衰竭的危险。

5.宝宝腹泻脱水有哪些表现

当婴儿出现以下症状表示有脱水现象,须赶快送医院治疗。

(1)嗜睡。

(2)嘴唇及皮肤干瘪,失去弹性。

(3)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

(4)嚎哭的时候流不出眼泪。

(5)囟门凹陷。一岁半以下的小儿囟门尚未关闭,脱水严重时会出现囟门凹陷的情形(须以直立姿势来判断)。

6.宝宝腹泻时要合理喂养

宝宝腹泻是很难受的,父母的心情我们都可以理解。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治疗腹泻。

当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婴儿腹泻时,除了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诊断治疗外,对于由于消化不良而致的腹泻还要特别注意婴儿的膳食,以防止病情恶化。合理喂养关键在于根据婴幼儿的消化吸收能力进行喂养,只要合理喂养就可达到控制腹泻的效果。

腹泻婴儿原则上不主张禁食,一般应继续膳食,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进食。因为腹泻时胃肠功能紊乱,禁食后婴儿一直处于饥饿状态,得不到足够营养胃肠功能就不能恢复。长期禁食还会发生营养不良。

母乳喂养的婴儿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缩短喂奶时间,延长两次喂奶的间隔时间就可以。一般来说,3个月以内的婴儿每3小时喂1次,夜间停喂1次;3~5个月的婴儿每3个半小时喂1次;5个月大后每4小时喂1次,每次喂奶15~20分钟。喂奶时间以外,婴儿啼哭可以喂白开水或5%葡萄糖水。缩短喂奶时间后(一般正常喂奶时间是每只乳房喂10分钟,可减为5~7分钟),应将剩余乳汁挤掉,因为后一部分乳汁脂肪含量高,会加重婴儿腹泻。也可以减少1~2次母乳的哺喂使婴儿胃肠得到休息。

用配方奶喂养的婴儿腹泻,要根据腹泻、呕吐、食欲和消化的情况确定膳食治疗的方法。如病情较重,每日腹泻超过10次并伴有呕吐,应暂停牛奶,禁食6~8小时,最长不超过12小时。禁食应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可喂葡萄糖、淡盐水、胡萝卜汤、焦米汤、红茶水等。间隔的时间和量可以根据婴儿的需要随时少量哺喂,以减轻婴儿胃肠负担,待病情好转逐渐改服米汤、冲淡的脱脂牛奶、稀释的牛奶、高钙奶等,至健康后再恢复原来的膳食。

如婴儿腹泻不严重,仅比正常多2~3次,无呕吐,可暂时喂1~2日米汤,尔后喂水或用米汤冲淡的奶。奶量可视病情先按1/2后按1/3等,使肠道逐步适应。当大便正常后可改服全奶。如婴儿偶然出现腹泻,家长可将奶冲淡喂1~2天即可恢复正常奶量。冲淡奶可用米汤,因米汤没有发酵作用,可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而且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有利于腹泻患儿的恢复。

7.宝宝腹泻膳食禁忌

网友询问:宝宝腹泻时什么样的食物不可以吃。

(1)宝宝腹泻时要禁食高脂肪膳食。脂肪不容易被消化,增加消化道负担,而且脂肪润肠的作用会使腹泻加重。

(2)宝宝腹泻时肠蠕动增强,肠内常有胀气使腹泻加剧,所以牛奶、甜食、豆类物质及豆制品等易导致胀气的食物不宜食用。

(3)腹泻病人肠道的腐败作用很强,所以应尽量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如鸡蛋、奶类、肉类食物等。

(4)富含纤维素的水果会促进肠道蠕动从而加重腹泻。因此,患病时应忌食此类水果和蔬菜,如菠萝、西瓜、白菜、辣椒、韭菜、红薯等。

(5)为了避免加重胃肠负担,也应忌食生冷、油腻的食物。

8.宝宝腹泻别乱用药

在儿科常见到这样的病例:孩子生下没几天就开始腹泻,大便稀薄,呈黄色或黄绿色,每天少则二三次,多则四五次,时间长达几个月,甚至半年。孩子虽然腹泻很长时间,但一直吃得很好,人也不见瘦下去。不过,父母还是难免为此焦虑不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病在医学上称为“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一般由孩子胃肠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引起。随着年龄的增长会不治自愈,不必用药。

生理性腹泻的特点是:大便稀薄,每天4~6次,有奶块或少量黏液,常在喂奶后立即排便,除腹泻外没有其他异常情况,精神愉快、食欲正常、睡眠安稳,体重按正常速度增加,无脱水表现,大便化验无异常。

而病理性腹泻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多伴有发热现象,有些孩子会出现呕吐,粪便有异常臭味,呈蛋花汤或豆腐渣样,含有黏液或脓血,如不治疗会持续加重。出现这种情况,父母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

9.如何照料生理性腹泻的宝宝

生理性腹泻的宝宝比较常见,这里提几条建议。

(1)保证进食量。因为孩子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所以摄取量一定要大于消耗量,要让宝宝吃饱。

(2)孩子最开始出现腹泻不知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时,家长要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检查。

(3)家长不要私自给孩子用药。随便用药会破坏婴儿胃肠道的内环境。

(4)如果大便次数突然增加,大便水分增多,有臭味,要及时寻找原因。

(5)家长要及时给孩子换尿布和清洗臀部,否则可能引起红臀甚至局部感染。

10.如何预防幼儿腹泻

腹泻是宝宝的常见病、多发病。那么究竟如何做才能预防呢?

(1)注意卫生:为防止宝宝发生腹泻,食品及食具的卫生相当重要。特别是较早添加辅食的宝宝,应注意饮食卫生及水源卫生。保证食品制作过程的清洁卫生,食具必须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喂食前还应用开水烫洗。清除了食具上附着的病原微生物,宝宝就能少得腹泻病了。

(2)科学添加辅食:幼儿腹泻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喂养不当所引起的。幼儿的胃肠道比较柔弱,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宝宝在添加辅食时都应慎重。注意:一要按时添加;二要遵守“从少到多”的原则;三要避免同时添加几种食品。这样,就可有效防止因喂养不当造成的腹泻。

(3)生病时喂养要得当:幼儿消化道原本娇嫩,患病(如发热、呼吸道感染、食欲缺乏等)时消化功能会明显降低,在喂食时应减少奶或食物的量,稍大的宝宝应给予容易消化又营养丰富的食物,切忌生冷油腻之品。病情需要时还可用口服补液盐配制成饮料,随时口服,以避免患病时因喂养失误发生腹泻,加重病情。

(4)科学护理以防传染:感染性腹泻如大肠埃希菌、伤寒、副伤寒或轮状病毒腹泻的宝宝,除服用医生给予的药物外,家长要特别注意家庭中的消毒、隔离,以免传给他人。消毒时可采用消毒剂擦拭桌面、地面并洗涤宝宝接触过的用具、玩具等。

(5)积极进行卫生宣传教育,培养宝宝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要洗烫,告诉宝宝“病从口入”这样一个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