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27100700000027

第27章 军事科技(3)

苏军蓄势待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1945年4月16日清晨,苏军无数的大炮和火箭轮番轰炸德军阵地。4月18日清晨,苏军在消灭德军近3万人后,占领了泽洛夫高地,并继续向柏林逼近。在20日下午1时30分,苏军的地面炮兵群开始向柏林发起攻击。

1945年4月26号清晨,苏军又一次在柏林上空投下数以千万计的炸弹、******。4月27日,希特勒在苏军攻入柏林的第9区情况下拒绝离开柏林。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新婚妻子双双服毒自尽。4月30日下午6时,苏军向国会大厦发起总攻,21点50分,苏联的红旗插上了国会大厦的楼顶。

30日深夜,德军要求临时停火,与苏军谈判。1945年5月2日7时,德军司令官魏德林签署了投降令。到中午时分,柏林剩余守军全部投降。至此,苏、德最后一战——柏林会战结束。8月,日本投降,二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

柏林会战是二战末期的重要战争。它的胜利,代表了德国法西斯的彻底完结,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里程碑。德国法西斯的失败,促使苏军加速了与美国的合作,并迫使日本投降,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结。

《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投降

1945年7月17日,二战接近尾声。苏、美、英三国首脑在柏林波茨坦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发表了由美国起草,中国、英国同意的对日最后通牒式公告。

该公告被称为《波茨坦公告》,主要内容有:盟国将给日本以最后打击,直至停止抵抗;日本政府应立即宣布所有武装部队无条件投降;军队完全解除武装;战犯交付审判;不得保有可供重新武装作战的工业,但容许保持其经济所需和能偿付货物赔款之工业等13条内容。若答应上面要求,盟国占领军则立即撤退。然而,日本不接受公告内容,拒不投降。

1945年8月6日,为了避免造成大量伤亡的登陆战及预防苏联提前拿下日本,美军将第一枚原子弹投向了日本广岛。3天后,美国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弹。8月5日,从大琉球岛及硫磺岛基地出发的200架战机,轰炸了东京及机场还有九州。日本在炸弹与子弹齐下的状况下,又有12座城市受到重创。8月8日,苏联不甘落伍,紧跟其上,根据《雅尔塔协定》,发表对日宣战。当年8月9日零时10分,苏联百万军队越过中苏、中蒙边境,分四路向驻守东北的关东军发动全面进攻。此时,日本分布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的关东军兵力仅有70万人,而苏联红军却投入了多达150万的军力到远东战场,双方的装备差距悬殊,于是,在中国东北、苏联红军横扫日本关东军,与此同时,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阶段。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履行无条件投降的《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二战以世界人民的胜利而告终。1945年10月25日,中国政府在台湾举行的受降仪式成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大标志。

印巴分治

印巴分治,也称“印度分治”,是指印度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从英国统治下的英属印度诞生两个新生国家巴基斯坦自治领(即后来的巴基斯坦)、印度联邦(即后来的印度国)。

二战后,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思潮高涨。在1946年2月18日,孟买港的两万余名水兵发动了起义。到了2月21日,印度所有海军官兵全部加入起义。尽管英国殖民当局用军舰、重炮镇压起义,但也不得不开始思考印度的独立问题,后于22日同印度代表就印度独立问题进行谈判。

早在1930年,穆罕默德·伊克巴尔,这位着名的******诗人、思想家以及哲学家就为彻底解决存在多年的南亚次大陆的宗教冲突,首次提出了******要建立自己的国家——“巴基斯坦”的主张。这一主张的提出,得到了众多******的拥护和支持。

1942年,英国教授科帕兰,主张把印度分为印度教徒区、******教徒区和土邦三个统治区。这一计划因为符合英国当局想法,因而很快就被采纳,但是受到了甘地——印度共和国奠基者“圣雄”和国大党领袖尼赫鲁的强烈反对。

1942年3月,英国政府又提出“克里普斯提案”,要求建立新印度联邦,享有自治权,但同时又提出,不加入英属印度的士邦有权加入新建立的印度联邦。“克里普斯提案”成为后来的“蒙巴顿方案”的雏形。

1947年6月3日,蒙巴顿正式向外界公布了印巴分治方案。方案宣称将印度按宗教分为英属印度和巴基斯坦自治领。同时又规定,各士邦可以自行加入任何一个自治领。

印巴分治终结了英国对此地区近200年的殖民统治,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在独立的半个多世纪中,印度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印巴独立后也遗留了不少严重问题,如印度教徒和******之间不断的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更造成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产生了重大影响。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又称北约组织或着北约,是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它的建立标志着二战后资本主义在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和延伸,利于美国控制以英、法为首的欧盟防务体系,标志着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形成。它的宗旨是成员国共同努力做好集体防务,维护和平与安全,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繁荣发展。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等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希腊和土耳其、联邦德国、西班牙分别于1952年2月18日、1955年5月6日、1982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在冷战期间的主要战略目标是,防备华沙条约组织的大规模军事侵犯。北约安全战略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就是军事。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华约的解散、东欧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使欧洲大陆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北约发生了职能转变,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它所面对的议题不止是过去的军事威胁,还有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暖化、疾病、网络攻击等多元问题。

杜鲁门主义

德、意、日在二战中遭到惨重失败,同时英国和法国的力量也被大大削弱,然而美国却依靠战争强大了其经济以及军事实力,取得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苏联作为二战中的主要战胜国,也具有强大的经济及军事实力,在世界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可以和美国抗衡。

1947年2月21日,英国声称因经济困难停止对希腊和土耳其的援助,同时希望美国继续援助。3月12日,美国召开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总统宣读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这一咨文通篇暴露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指导思想,这是一次完全敌视社会主义国家的讲话。国会两院经过辩论后,分别于4月22日和5月8日通过关于援助希腊、土耳其的法案,拨款4亿美元援助希腊和土耳其政府,帮助它们镇压人民革命运动。

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新转变,实质上是为了干涉他国内政。也被视为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事件。杜鲁门主义与马歇尔计划构成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础,标志着美、苏冷战的开始,同时也确立了美国第一霸主的地位。杜鲁门主义在此后的30年间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

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西欧国家进行经济上的援助计划。这一计划官方称为欧洲复兴计划。这一计划对世界政治的格局以及欧洲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战后,欧洲的很多国家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尤其是工业生产。但美国因参战较晚并且本土损失有限,所以其基础设施没有遭到明显破坏。此时,共产党的实力和声望在一些西欧国家得到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马歇尔计划出台了,旨在帮助因二战遭到破坏的欧洲以及遏制共产主义在欧洲的扩张。此项计划是由美国国务卿乔治·马歇尔提出的,也由此而得名。

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8年4月3日签署马歇尔计划,并设立经济合作总署来负责这一计划。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正式实施,持续了4年,1951年宣告结束,但美国依旧对欧洲国家进行其他形式的援助。

马歇尔计划使欧洲从战争的破坏中走出来,稳定了社会公民以及政治形势,加速了欧洲经济的发展,同时有利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东欧国家拒绝参加此项计划,因此该计划也成为了欧洲分裂的重要征兆。

古巴革命

20世纪50年代,古巴革命战争爆发,它是一场反对亲美独裁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战争。从1953年7月,古巴人民开始武装起义,历经5年多的武装斗争,于1959年1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拉丁美洲第一个摆脱帝国主义统治的社会主义国家。

古巴处于加勒比海西北部,属于西印度群岛中最大的岛国。古巴在1492年被哥伦布发现后,即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争取独立和解放,古巴人民在19世纪,分别进行了第一次独立战争和第二次独立战争。

19世纪后期,美国资本主义迅猛发展,逐步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为了维护美国在古巴的经济利益,在古巴第二次独立战争即将胜利时,美国对古巴进行了武装干涉。

1933年,巴蒂斯塔发动政变,并担任古巴总统,但在1944年的大选中落选而下台。1952年3月,在美国政府的扶持下,巴蒂斯塔再次夺取了政权,然后继续对古巴实行独裁统治。1953年7月26日,卡斯特罗反对巴蒂斯塔政府率领一批革命者进行革命,但惨遭失败。1954年11月,卡斯特罗在大赦获释后,返回哈瓦那,继续组织起义活动。1957年1月,起义军袭击了普拉塔兵营,歼敌12人,首战告捷。1957年5月,卡斯特罗率部队进攻乌贝罗,歼敌53人。此后,起义军明确提出:推翻巴蒂斯塔的反动统治,建立人民革命政权,进行土地改革,释放******,恢复公民政治权利等口号,赢得了各个阶层人民的广泛支持与拥护,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1959年1月1日前一天,巴蒂斯塔仓皇出逃。1959年1月1日,卡斯特罗和弟弟劳尔·卡斯特罗率领的起义军占领了东部省会圣地亚哥。1月2日,起义军进攻首都哈瓦那,政府军投降。至此,人民革命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1959年1月3日,临时革命政府在圣地亚哥成立,自由资产阶级的代表乌鲁亚蒂担任临时总统,卡斯特罗担任武装部队司令。1965年,古巴共产党由革命统一组织改名。古巴革命战争取得了胜利,翻开了古巴历史的新篇章。

万隆会议

万隆会议,又称第一次亚非会议,召开于1955年4月18日到1955年4月24日,是部分亚洲和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国际会议,也是有史以来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大型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各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万隆会议主要目的是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并共同抵制美国与苏联的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活动。

万隆会议的召开是时代使然,有深刻的历史背景。二战后,美、苏之间日益严峻的冷战对峙格局,使亚非地区由于帝国主义对中间地区的争夺成为世界矛盾和冲突集中区。出于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许多亚非国家在对外政策上,坚持和平、中立以及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任何侵略性军事集团,反对在国家领土上建立任何外国军事基地。越来越多的亚非国家也逐渐认识到,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并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及发展友好关系来维护政治独立,并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

1954年6月,中印建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此举得到亚非拉以及欧洲国家的广泛支持与响应。这大大有利于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同时,奠定了亚非会议召开的基础。1954年12月底,南亚五国总理在印尼茂物举行会议中决定邀请我国在内的25个亚非国家及地区,于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举行会议。

1955年4月18-24日,在冲破了帝国主义的重重障碍后,会议终于在万隆隆重召开,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的有色人种洲际会议,成为亚非两大洲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宏伟的国际意义和深刻的影响。亚非会议所推行的独立、和平、友好与合作,形成了着名的万隆精神。这个精神在会议中贯穿始终,并产生了深刻影响。万隆会议提出:加强亚非之间的互助合作、共同争取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平等地位,尽管它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它明确指出了亚非国家经济发展的正确方向以及发展前景,奠定了日后第三世界经济合作以及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础。

布拉格之春

1968年1月5日,捷克斯洛伐克爆发了一场政治民主运动,也就是布拉格之春。1968年8月20日,苏联和华约成员国入侵捷克宣告了此项运动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