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每天读一点世界文化常识
27100700000025

第25章 军事科技(1)

军事和科技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柄双刃剑。军事本身不是武器,但可以制造战争,能杀死成千上万的人,也能保护国家和百姓,给弱小群体带来安全感。同时,科技发展的目的是让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幸福,但科技也能够威胁人类自身的安全,最终将人类引向毁灭。因此,军事和科技在世界文化中是两个特殊的存在,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能令人类充满惊喜,同时也让人类面对恐惧。

施里芬计划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了应付将来俄国和法国的夹击。德国总参谋长施里芬元帅率领总参谋部制订了一套作战方案,这就是施里芬计划。施里芬计划是日后着名闪电战的雏形。在施里芬计划中,为了迅速打击敌人,在战场上可以用炮火掩护步兵的冲锋。

“施里芬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法国。普法战争失败后,法国为抵御德国进攻,从瑞士阿尔卑斯山开始,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堡垒,只在厄比纳尔和土尔之间留有一个很小的豁口以通法德边境,并在豁口的两翼部署了大量的交叉火力。如何绕过法国漫长而坚固的防御体系,是施里芬计划出台的历史背景。

“施里芬计划”的基本内容是:将德国全部作战兵力分为对俄国的东线和对法国的西线。其中,西线部队79个师,东线部队则仅有10个师夹杂一些地方部队。西线又分为左右两翼,右翼部队为68个师,左翼部队11个师一部分配在凡尔登中央地段,这里是巴黎的西北入口,距巴黎仅仅135英里,也是法国对德防御体系的重心所在。而集结于西线的右翼以凡尔登地区为轴心向西南方向旋转,取道欧洲的中立国比利时,由比、法边界进入法国,并可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巴黎,从法军背后包抄其主力。施利芬计划要求德国速战速决,在6-8周的时间内彻底击败法国。

在施利芬看来,全线的胜利远不及决定点上的胜利更为重要。他认为只要能以大部兵力迂回到敌人侧翼和后方便能够取得胜利。这有些铤而走险,并忽视了当时作为中立国的比利时。同时在政治上有极不利的负面影响,这个计划会立刻让英国和法国走到一起。

施里芬计划影响深远,不仅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东西两线的部署以及进攻法国的计划,而且也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在西线进攻法国计划的制订。但由于德国发起战争的非正义性及施利芬计划的种种不完善。纵然机关算尽,最终德国还是失败了。1913年,80岁的施里芬临终时仍一再叮嘱:“仗是一定要打的,只要确保右翼强大就行。”这一嘱咐随着德国战败的落幕,而成为军事史上颇具悲剧色彩的名言。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帝国主义国家为瓜分世界和争夺殖民地,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战争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土耳其和保加利亚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31个国家卷入,6500万人参战,1000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战争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战争的起因是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进行视察时,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这次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个月后,奥匈帝国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为借口,在德国的支持下向塞尔维亚宣战。紧接着英、法、德、俄等国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另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以及支持国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以及支持国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

日本为了侵略中国及在东亚扩张势力,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并迅速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战争持续了四年。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第一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实质上来说,是一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分赃不平衡的战争,尽管最初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参与战争当中,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浩劫,给参战各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另一方面,这场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这是历史的进步。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和法军于1916年2-12月在法国凡尔登筑垒地域进行的战役,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德法两国投入100多个师,超过20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共计100多万。

1914年,德国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意图速战速决。但这个计划非但没有得逞,更使自己在欧洲战场的西线形成胶着的战壕战,交战双方谁都无法前进一步。德国骑虎难下,于1915年,又发动了几次进攻,依旧未能奏效。德国将军冯·法金汉认为如果对法国加强打击,逼迫法军投入所有兵力,会使法国筋疲力尽,最终因消耗而亡。他选择了位于默兹高地上的凡尔登要塞作为主要进攻点,凡尔登是法国东北部的一座小城市,但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协约国军防线的突出地带,对德军深入法国、比利时有很大威胁,它又是通往巴黎的强固据点和法军阵线的枢纽,有“巴黎钥匙”之称。德国认为,一旦从这个地点进攻,可使法国“流尽最后一滴血”。

1916年2月,凡尔登战役打响,这场战争是典型的阵地战、消耗战,双方伤亡非常惨重。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凡尔登以东的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1917年,德、奥阵营日益衰败,终于在1918年战败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随即结束。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和转折点,它让德国企图一举击败法国的目标再次遭受重挫,损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又无法及时弥补。它标志着德国军事进攻能力已从顶峰跌落,战争主动权逐渐转移到协约国手里,德军未能实现夺取凡尔登包抄巴黎南路的计划,山穷水尽之后再也找不到出路,最终功败垂成。

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二年,即1919年。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解决战争所造成的问题以及奠定战后的和平,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实质上是战胜国的帝国主义分赃会议,完全由战胜国的大国操纵,德国等战败国及苏、俄被排斥在外。会议由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主导。这次会议被称为“巴黎和会”。

在这次会议上,签订了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奥、匈、土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它们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一战后由美、英、法等主要战胜国主导的国际政治格局。会议通过一系列措施来重塑现实政治格局,企图遏制德国等战败国以及苏俄,又通过筹组国际联盟来试图建立理想的国际外交规范。

巴黎和会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维护国际秩序有一定的意义,对协调参战国国家之间的矛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霸道的强权政治,并没有很好的协调各国的争议,各国之间的矛盾并未彻底解决,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地雷。历史也证明了《凡尔赛和约》的局限性,因德国一直不满巴黎和会上的苛刻条款,终于在20年后,又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威斯敏斯特法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英国殖民地大致分为:直辖殖民地、保护国、自治领。其中自治领由殖民地部管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统治削弱,殖民地的独立运动思潮高涨,自治领的独立意识加强,英国与各地殖民地关系的法律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1925年6月,英政府专设了自治领部,管理自治领。1926年10月19日至11月18日,伦敦帝国会议通过了被称为《巴尔福宣言》的一系列决议,宣称英国和自治领都属于英帝国的自治共同体,地位平等,它的内政和外交事务互不从属,共同效忠于英王,在英联邦中它们属于自愿联合的成员。1931年11月21日,英国会制定了联邦宪章,就是《威斯敏斯特法案》。

法案规定:白种人统治的自治领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联邦、爱尔兰共和国及纽芬兰与联合王国组成英联邦;自治领是“独立和平等的主权国,共同拥戴英王为国家元首。英国的自治领都是联邦内自由、平等的国家,各个自治领的议会与帝国议会平等,有权修改和废除过去帝国议会通过的任意法案,享有内政及外交自主权。由此可见,英帝国对自治领的政治控制已遭到削弱。

《威斯敏斯特法案》是历史的进步,它肯定了各个自治领的独立地位及宗主国的平等立法权,这成为现代英联邦的法律之基,被称为《英联邦的大宪章》。

慕尼黑会议

1938年3月,德国并吞了奥地利。接着,希特勒以支持“民族自治”、保护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德意志少数民族的利益为借口,对其提出领土要求。面对德国法西斯咄咄逼人的侵略,英、法两国采用绥靖政策,打算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来换取自己短暂的和平,与希特勒达成协议,并希望把战火引向苏联。

1938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在德国的慕尼黑开会,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的情况下,签订协议,强行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历史上把这次会议称为“慕尼黑会议”,也被称作“慕尼黑阴谋”。至此,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慕尼黑会议使希特勒看清了英、法的自私和软弱可欺,便得寸进尺,于1939年3月快速出兵向布拉格长驱直入,很快便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这让德国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大增,战略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侵略野心更为狂妄,随即把侵略矛头指向波兰。随后不久,又入侵法国、英国。慕尼黑阴谋完全是“以损人的目的开始,以害己的结果告终”。这种为了一时和平而牺牲他国利益的“绥靖政策”,在战争史上臭名远扬。

慕尼黑会议是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它严重侵犯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国家主权,助长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这一事件让苏联对英、法两国更加不信任,出于自己国家的安全考虑,苏联与1939年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也可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于1939年9月1日,结束于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覆盖极广,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从欧洲到亚洲,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将近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

这次战争的起因从根本上来说,是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遗留及累积下来的问题。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几乎一个也没有得到完善解决,反而又增加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一战后签订了《凡尔赛和约》,德国对合约中的严酷条款怀有怨恨。1933年初,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希特勒开始秘密武装德国,试图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同时,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从国际局势来看,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盘,使美国经济陷入绝境,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了。西方国家经济大萧条所带来的****,使法西斯主义迅猛发展。纳粹党很快膨胀为德国第一大党。希特勒上台后,便建立起集权统治的法西斯体制,并且加紧扩军备战。与此同时,日本也走上了战争和法西斯化的道路。在日本以军部为中心,从发动侵略战争着手,然后通过天皇制机构,自上而下的逐步法西斯化,以适应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1933年11月,法西斯运动遍及23个国家,半年后增至30个国家。这一切都为二战的爆发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它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在这场战争中,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界的能量结合在一起,战争的破坏力空前增大、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灾难。人类的战争活动从此由盲目走向自觉、由幼稚走向成熟、由浮躁走向理智,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法国沦陷

法国沦陷又称法国战役,指的是二战期间,德国占领法国后迫使英军和法军从敦刻尔克撤退至英国本土这一事件,该事件在二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