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金像奖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奖项,每年的颁奖典礼的直播都会有上百个国家的人们观看。该奖项是史上历时最长的媒体奖,它在美国电影界的地位正如音乐奖的格莱美奖、电视奖的艾美奖、戏剧奖的托尼奖一般重要,而以上这些奖的设立也都是以学院奖为榜样而设立的。它的奖杯是由美国着名雕塑家乔治·斯坦利设计的一座高13.5英寸、重3.9千克的镀金男像。按照评选规则:每项奖的得主只能领取一个奖座,若一项奖两个人共获,则每人一座金像奖。
宽银幕的由来
宽银幕电影是指银幕比普通电影的银幕宽。它把放映的画面展宽,用来适合两眼的水平视角大于垂直视角,这使得和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景物十分相近,使观众的视野能够拓展,增加了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宽银幕电影的影像画面给人展现了一种广阔的印象,可以更好地突出艺术的表现力。自然景色、群众场面及战争镜头等更加受益于它。
1927年,法国着名物理学家享利·雅克·克雷蒂安就发明了一种变形镜头,该镜头能使影像横向变形,使得影像画面更加展宽。这种就称为CinemaScop宽银幕技术,它能产生特殊效果的镜头,它的高技术也为宽银幕电影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1952年,美国福克斯公司就最先预知到了这种镜头的重要性,于是出资购买了该项技术的专利,并将它应用于电影拍摄中。拍摄时,用变形镜头将2.35∶1的全景式画面压缩至1.33∶1的仅有35毫米的胶片上。将拍摄好的影片在放映时,也加上一个变形镜头,再对画面进行相反变形,使得画面还原,这便是宽银幕电影制作和放映的最初方法。次年,福克斯应用这一技术拍摄了名为《The Robe》的世界上第一部宽银幕电影,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后各大影院也都在放映机上安装了这种宽银幕变形镜头。短短一年,所有大制片厂纷纷采用了CinemaScope技术和4声道立体声,到1957年,美国有85%的影院都安装了这一技术设备。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别的宽银幕格式,其中大都采用了70毫米胶片来提升图像质量。一些有独特想法的人为了音效仍继续用这种格式。1997年,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大片《泰坦尼克号》是大制片厂出品的最后一部70毫米影片,但拍摄仍采用35毫米胶片,70毫米只是在发行上使用的。
宽银幕电影在放映一些场面恢弘的电影时给予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也广为世界各国影院所采用。
立体电影的由来
立体电影既是人们所说的3D电影,它在1953年5月24日首次出现。1839年,英国着名科学家查理·惠斯顿爵士依据“人类两只眼睛成像不同”这一现象发明了立体眼镜,它的原理来自于人的左右眼在看同样图像时有不同的影像。
世界上第一部3D电影是1922年上映的《爱情的力量》,可惜的是,这部影片很早就遗失了。早期立体3D电影的特点,常以正对着观众的枪、砸向观众的物体为卖点。而1952年《非洲历险记》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真正的3D长片。
20世纪50年代是3D片发展的黄金时期。1954年,世界上最着名的导演们,近乎都对3D电影很不看好,认为那只是一种不靠谱的魔术戏法,并非艺术。但希区柯克并不这么认为,1954年他拍摄了3D版的《电话谋杀案》,成为当时所有3D片中屈指可数的佳作。
1954年3月5日,最出名的3D恐怖片《黑湖妖谭》由环球公司推出,它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续拍的3D电影。
1962年,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我国第一部3D影片《魔术师的奇遇》,该片由桑弧导演,陈强担任主演。后来也出品了《欢欢笑笑》《快乐的动物园》《靓女阿萍》《侠女十三妹》等3D影片。1982年,《13号星期五》的第三部上映,它极大地带动了3D电影的复苏与发展。
次年,3D版《大白鲨第三集》一时反响热烈,放映第一周就创造了1300万美元票房的佳绩。但因电影本身水准不高,3D技术没有新亮点,很快也就下线了。而世界上的首部3D动画长片是1985才出现的《魔晶战士》。
2004年,首部IMAX3D长片《极地特快》诞生,其票房占全片总票房的30%。3D+IMAX完美结合,给发行方带来了巨大的商机。2005年,迪士尼出品的动画片《鸡仔总动员》采用新型投影技术,弥补了平时看3D电影时眼睛易疲劳这一缺点。2008年,第一部完全用3D拍摄的真人影片《U23D演唱会》被称为是音乐纪录片的先锋。2009年,第一部采用停格动画的动画片《鬼妈妈》由环球影片首次发行。
2009年,由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福克斯出品的堪称是制作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科幻大片3D电影《阿凡达》横空出世,该片票房创当时历史最高,过了5亿美元大关,它也是电影史上预算成本最高的电影。
好莱坞与电影工业
好莱坞本来是指美国加州洛杉矶的一个普通地名,这里气候宜人,风景秀丽,其常住人口约有30万,是世界闻名的电影城。这里云集了美国许多名气颇盛的电影公司,故而一听好莱坞众人就会联想到美国电影和影星,渐渐地“好莱坞”就直接变成了南加州电影工业的代名词。
好莱坞地处美国洛杉矶郊外,由寻找外景的摄影师发现。20世纪初期,大量的拍摄者被依山傍水风景宜人的好莱坞吸引纷纷来此地取景摄影,再后来部分为了节省成本的小公司和片商也涌了进来,慢慢地这里变成了一个电影拍摄中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小段时间内,像卓别林这样的一批电影大师为美国电影挣到了世界名誉,华尔街大财团见此情景便开始将手伸向了电影业,好莱坞电影城因此迅速膨胀。因为电影产业符合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腾飞的需要,电影理所当然的要被进一步纳入经济机制,成为赚取利润的工具。
由于美国资本家资本雄厚,影片的产量也“嗖嗖”地往上涨,而这一点也保证了美国电影市场向全世界倾销的形势。最终洛杉矶郊外普通的小村庄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庞大电影城,好莱坞也不知不觉变成了美国电影的代名词。
好莱坞不仅是全球音乐产业、电影产业的中心,而且也是全球时尚的发源地,它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奢侈品牌和娱乐产业的驻扎地,引领着全球时尚的走向,比如梦工厂、迪士尼、环球影片公司等电影巨头。在这里时尚与科技互相牵制以维持平衡,相互促进以谋求发展,在这里导演、编剧、明星、特技人员相处和谐,为拍电影奉献自己的汗水,这里的一切自然而不造作。因深厚的时尚底蕴和雄厚的科技力量做支持,电影成品震撼人心,使人印象深刻,这里被全球各地争相模仿。
蒙太奇的由来
蒙太奇最初是用在建筑上的学术语,用来指代构成和装配。蒙太奇也可以释意为一种对时空的拼贴剪辑手法,其最早在电影艺术中运用,后来逐渐在其衍生领域沿用。
蒙太奇最开始指影像与声音的关系,影视业发展后蒙太奇开始在影像、声音、色彩、光影上综合运用。现如今蒙太奇的用法众多,没有拘束,所以也没有明确的规范及分类,但影视界认为蒙太奇分为叙事、抒情和理性这三种类型。
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是蒙太奇的主要构成方面,画面剪辑各种画面图样经过统一后做出的图画作品。电影将不同地点、距离、角度,以不同的摄影手法将各种镜头组合来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采用这种手法写作也叫蒙太奇手法。在电影文学中,刘猛是运用该手法的代表。
通过各种电影场面镜头选择取舍并对其进行分切与组合来表现电影内容的主次来达到概括集中的效果就是蒙太奇手法运用的体现。这种手法可以引导观众的注意力、情绪、心理,激发观众想象力,引起观众的思考。蒙太奇分类很多,如叙事蒙太奇、抒情蒙太奇、交叉蒙太奇、对比蒙太奇、隐喻蒙太奇等。
复活节岛的巨石雕像
巨石雕像是在距智利海岸3900千米,位于太平洋东南角,面积达117平方千米,居民仅有2300多人的复活节岛上。
当地波利尼西亚语称复活节岛为“拉帕·努伊”,意为“地球的肚脐”,以示自己是地球的中心。岛上被称为“露天博物馆”的是颇具神秘色彩的历史古迹。全岛发现包括600尊在石岛海边排列整齐的共1000多尊巨大的半身人面石像。这些石像有的倒在地面上,也有的竖立在草丛中,竖在祭坛上的巨大的石雕像多在海边。
这些巨石雕像一般高7-10米,重达30-90吨,甚至有的一顶帽子就重达10吨多。这些石像的头和耳朵较长,深眼窝,高鼻子,下巴突出,面部表情颇为丰富。所有的石像外形大同小异,全部都是双手放在肚皮上,双臂垂在身躯两旁,没有腿的半身像。有的石雕像身上刻着符号,有点像文身图案;有的戴着帽子形状像个圆柱。石像均用整块的暗红色火成岩雕凿成的,并用闪光的贝壳或发亮的黑曜石镶嵌上的眼睛,炯炯有神。所有石像都神态威严,表情冷漠地面向大海。远看,神似一队备战出征的武士,蔚为壮观。
据有关学者考证,公元1世纪人类登上复活节岛,公元7世纪始建石像的底座祭坛,一世纪以后开始雕凿石像。前后持续四五百年的雕凿活动于12世纪时进入鼎盛时期。雕凿工程停工于1650年前后。从现场环境看,突然遇到火山喷发,或是地震、海啸之类的自然灾害,是当时忽然停工的直接原因。多数学者认为,石像代表已逝的大酋长甚至是宗教领袖。
浮世绘的艺术特色
浮世绘,即日本的风俗画和版画。浮世绘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是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也是具有代表性的花街柳巷艺术。主要描绘题材是关于人们的日常生活、风景以及表演剧。
江户时代处于日本封建社会晚期,由于经济的增长,市民文化水平的提高,日本浮世绘顺时产生,因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浮世绘的作者都出身民间,并无御用画家,但到了19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盛行,导致这种艺术失去了健康内容,作者开始追求色情和低级趣味,迫使其最终渐渐地走向衰亡。如今,现代印刷术虽已取代浮世绘,但各国人民依然很重视浮世绘的丰富艺术成果。
从制作手段上看,浮世绘可分为木版画和肉笔画两种。顾名思义,木版画是经刻制印刷而成,而肉笔画则是手绘而成。在江户时代,肉笔画的产量比版画的产量少得多,所以肉版画受得了更多人的追捧。而所有这些画题材的基调则是体现新兴市民的思想感情。一些追求自由恋爱和讽刺封建礼教的作品在民间流布极广。在江户时代,浮世绘几乎是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的题材广涉各方面,其作者既有从事民间传说、历史典故、社会时事、戏曲场景和古典名着,也有专事描绘妇女生活、记录战争事件、抒写山川景物等。
在亚洲乃至世界艺术中,呈现出特异色调与风姿,历经三百余年的浮世绘,影响远及欧亚各地。从古典主义到印象主义的19世纪的欧洲诸流派大师,无不受到此画风的启迪,因此,浮世绘极高的艺术价值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