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新编婴幼儿喂养一本通
27090000000026

第26章 0~3岁婴幼儿的喂养(21)

给宝宝喂硬食时,即使宝宝的牙还没长齐,爸爸妈妈也不用担心,实际上,宝宝的进食能力往往都高于爸爸妈妈的估计。宝宝早在第一年就能凭牙床和舌头把块状食物碾烂咽下,何况现在已有10颗左右的乳牙了。当然,这时候讲的所谓硬食绝对不是指那些黄豆、核桃、松子等坚硬的食物,而是指那些相对于软食而言较硬的食物,像面包片、馒头片、红薯片等。

继续教宝宝自己吃饭

1岁的宝宝喜欢跟成人在一起上桌吃饭。父母不能因为怕宝宝“捣乱”而剥夺了他的权利,可以用一个小碟盛上适合宝宝吃的各种饭菜,让宝宝尽情地用手或用勺喂自己,即使吃得一塌糊涂也没关系。

如果宝宝总喜欢抢着拿勺子,妈妈可以准备两个碗和勺,一套自己拿着,给宝宝喂饭;另一套给宝宝,并在其中放一点食物让他自己吃。

妈妈也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能自己拿着吃的食品,如一些切成条或片的蔬菜(土豆、红薯、胡萝卜、豆角等),让孩子自己拿着吃,以便宝宝感到自己吃饭是怎么回事。另外还可准备一些香蕉、梨、苹果和西瓜(把子去掉)、熟米饭、软的烤面包、做熟了的嫩鸡片等。

当宝宝自己吃饭时,要及时表扬,即使他把饭吃得乱七八糟,还是应当鼓励他。如果妈妈确实不愿意把饭吃得满地都是,可以在宝宝的椅下铺一张塑料布,这样一来等他吃完饭后,只要收拾一下弄脏了的塑料布就行了。

注意不要在宝宝面前议论某种食物不好吃,某种食物好吃,以免造成宝宝对食物的偏见。几乎所有的宝宝都会认为爸爸妈妈认为不好吃的东西一定不好吃。

还要培养宝宝良好的进餐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吃饭时要安静,少说话,不大笑等。宝宝进餐时间不宜过长,不能养成边吃边玩,边吃边看电视的坏习惯。

宝宝吃饭时可以喝水吗

宝宝吃饭时最好不要喝水,原因有以下两点:

吃饭时喝水会造成胃液稀释,使胃的消化能力暂时变弱,消化过程延长,给胃造成额外负担。

如果夏天吃饭时喝水,宝宝肚子里装满了水,会影响食欲。

所以,吃饭时一定要控制宝宝喝水,如果宝宝很想喝,给宝宝用小杯子喝。平时,两餐之间要督促宝宝喝水,他到吃饭时就不会那么渴了。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偏食、挑食等坏习惯,会给幼儿生长发育带来严重后果,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呢?

食物要多样化

有的宝宝长大后,只吃自己喜欢的,对于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即使营养再好也不感兴趣。其实这就是他小时候养成的挑食习惯造成的。因此,从小就应该教育孩子吃各种各样的食物,不论是鱼、肉还是豆腐,不论是水果还是蔬菜,不论是细粮还是粗粮,都应搭配着吃。不能只吃某些食物而不吃其他食物,以保证孩子获得全面的营养。

在固定而安静的环境中进餐

不要在吃饭前或吃饭时责备孩子,也不要强迫他进餐,避免孩子情绪紧张,影响其大脑皮质的功能,使其食欲减退。更不要催促宝宝吃这、吃那,也不要总盯着宝宝,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他情绪紧张,一到吃饭时就感到不舒服和恐惧。这样对宝宝的发育很不利。

吃饭要定时、定量

饮食要定时,按顿吃饭,食量要基本固定,少吃零食。一般安排每天三顿正餐,上午、下午加一次点心,每顿饭间隔四小时左右,如果每天坚持按这种规律进食,孩子就会养成按顿吃饭的好习惯。

培养宝宝良好的就餐习惯

每次吃饭前用肥皂仔细洗手,让孩子坐稳,细嚼慢咽。且不可边吃边玩,边说边笑。这些习惯都是要经过长期强化才会逐渐养成的。所以妈妈不要性急,只要大人在进餐的时候给宝宝做出榜样,久而久之,宝宝就会习惯成自然。

妈妈要按食谱安排孩子每日的饮食,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季节选用多种食物,培养孩子爱吃各种食物,不挑食、不偏食。饭桌上特别可口的食物应根据进餐人数适当分配,培养孩子关心他人、不独自享用的好习惯。要注意桌面清洁,餐具齐全、卫生,饭菜冷热适度。

妈妈照顾孩子饮食时,应该细心讲解或提问各种食物的名称、颜色、烹调方法,使孩子既获得知识,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父母应注意幼儿饮食卫生

父母在给幼儿制作食物时,如果不注意卫生或消毒不彻底,就可能导致一些有害细菌(如痢疾杆菌、病原性大肠杆菌等)侵入幼儿体内,极易造成腹泻。为了减少幼儿患病的机会,父母在给幼儿制作食物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食物一定要新鲜

不新鲜的食物有时会引起腹泻、痢疾等疾病,更严重的还会引起中毒。

食物要煮熟煮透

有些食物如秋扁豆、豆浆等,如不煮熟煮透后给幼儿食用极有可能发生中毒症状。因此,父母一定要保证在烹调时将食物煮熟煮透后再给幼儿食用。

少吃生、凉拌食物

由于目前的饮用水有些尚未达到卫生标准,而且很多蔬菜仍多施用人畜肥,使食物易带有病菌或虫卵。因此,幼儿不宜食用凉拌食物,非吃凉拌食物不可时,父母应用凉开水清洗食物。

父母在家中还要注意:淀粉类食品不要放置过久;每日的米饭吃多少做多少,尽量避免剩饭过夜;食用剩米饭必须加热到100℃并持续10分钟以上;各种食品,特别是营养丰富适宜细菌繁殖的乳类、肉类食品,必须冷藏;要经常打扫环境卫生,保持厨房清洁整齐,并妥善地保管食品,使之不被苍蝇、蟑螂及鼠类侵染。

宝宝过食该怎样运动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小胖墩越来越多。如果宝宝比较胖,就应该节制宝宝的饮食,并且帮宝宝加强运动。若宝宝是轻微肥胖,只要适量运动就可以了。

每天摄取过多的热量就会造成肥胖,因为过剩的热能变为皮下脂肪积于体内。为了消除肥胖,就应该控制宝宝的热能摄取量,在饮食上要少让宝宝吃高热能的食物,使宝宝需要的热能与供应平衡。

至于运动,这么大的宝宝一般还不会走路,可以帮宝宝做做幼儿体操,或让宝宝多爬一爬。如果宝宝开始学走路,要让宝宝经常进行户外活动。

控制宝宝的饮食,就要做到,少给宝宝吃米饭、面包、糕点等甜食类,而尽量让宝宝多吃低脂肪的鱼、瘦肉、豆腐和蔬菜类。

如果宝宝吃得很多,可以在饭前半小时,先喂些苹果、沙拉等,也可以喂些加了蔬菜的汤。

另外,要注意宝宝的进食速度,不要让宝宝吃得太快,这样宝宝就不会过食了。

宝宝爱吃零食怎么办

宝宝爱吃零食,适量给宝宝吃一些零食,可及时补充宝宝的能量以满足机体需要,也给宝宝带来快乐。但如果零食吃得太多,就会扰乱宝宝胃肠道正常的消化功能,减弱了对正餐的食欲。长此下去,对宝宝的健康很不利,宝宝就会出现营养不良、消瘦,严重的还会影响生长发育。

如果宝宝已经养成了爱吃零食的习惯,爸爸妈妈一定要纠正这种不好的习惯。

首先要逐渐减少给宝宝的零食,不要一下子全部断掉。

其次要耐心给宝宝讲零食吃多了的坏处,不要错过任何的正面宣传,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杂志上的正面宣传,父母都应该与宝宝一起分享,一起了解多吃零食会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三要将宝宝吃零食的时间和次数逐渐固定下来,特别是饭前不能给零食。

第四要给宝宝安排好一天的活动,不要让他把注意力总放在零食上。只要慢慢调整,宝宝爱吃零食的习惯是能够改变的。

家长在给宝宝零食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控制好零食量,最简单的例子,不要把一大盒子的零食让宝宝看见,否则宝宝知道还有很多,吃了自然还会要,家里可置放一些装零食的小罐,一次装少许,让宝宝知道吃完就没有了,宝宝自然也就不会缠着要了。此外,不要为让宝宝达到某些要求而用零食去哄骗他,吊他的胃口。

宝宝吃完零食后,最好喝几口温开水,以清洁口腔,防止龋齿。

宝宝可以不吃早餐吗

早餐是很重要的一餐,宝宝应该按时吃。

不过,宝宝吃不吃得下早餐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前一天晚上什么时候睡的觉,临睡前有没有吃东西,早晨醒来没起床前有没有在被窝里喝牛奶、吃糕点,都会影响宝宝吃早饭的食欲。

为了保证宝宝吃早餐时有旺盛的食欲,家长必须合理安排宝宝的生活,让宝宝吃饭活动都有规律,白天尽量让宝宝多活动玩耍,晚饭后不要再吃任何食物,9点钟按时睡觉。早晨尽量跟父母一起起床,这样宝宝早餐就会有胃口了。

宝宝的早餐应该怎样吃

对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的宝宝来说,早餐一定要“吃饱、吃好”。现在,有些人总认为早餐简单吃一些无关紧要,有时因时间来不及就马马虎虎喂上婴幼儿吃一点就完事,这是不行的。

由于宝宝的胃容量有限,上午的活动量又比较大,所以早晨这顿饭尤为重要。宝宝早餐要吃饱吃好,并不是说吃得越多越好,而是应该进行科学的搭配。

一般来讲,早餐的热能要占全天总量的20%~25%。早餐应吃较多的谷类及部分蛋白质。如果早餐供给的热能不足,机体就要动用体内储存的脂肪或蛋白质,如脂肪代谢不完全可在体内产生酮体,长期下去会引起婴幼儿消瘦、易疲乏、不活泼、不爱活动。

举例来说,光喝牛奶吃鸡蛋还不够,这里已经有了脂肪和蛋白质,但缺少碳水化合物,即提供热量的淀粉类食品,如果除牛奶鸡蛋外再吃几片面包,营养就全面了。油条加豆浆的早餐缺少蛋白质,应该加一个鸡蛋。只吃馒头咸菜的早餐就更不科学了,倒不如鸡蛋挂面更好些。

补锌最好从食物中摄取

婴幼儿缺锌的情况比较普遍,这是因为很多食物中含锌量很少,而且不易被人体吸收。在人体内,锌是由胃肠道吸收,由胰腺、胆囊分泌的消化液消化的。

诊断婴幼儿是否缺锌,应作血清检测,用药物补锌最好在医生指导和监督下进行,要有一定的疗程。这是因为体内锌过多也是有害无益的。所以,最理想的补锌方法是吃含锌量较高的食物。因为食物含锌量少,食补不会出现副作用。

含锌较多的食物有:麸皮、地衣、蘑菇、炒葵花子、炒南瓜子、山核桃、酸奶、松子、豆类、墨鱼干、螺、花生油等,另外,鱼、蛋、肉、禽等动物性食物中的含锌量高,利用率也较高。

怎样给宝宝补钙

钙,享有“生命元素”之称,它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人体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1%存在体液内。一个婴儿生下来身高约50厘米,一岁时约75厘米,两岁时约为85厘米,以后又以每年5~7厘米的速度增高。这其中就少不了钙的作用。

幼儿如果钙摄入不足,再加上缺少维生素D,就容易患佝偻病,幼儿易惊厥、夜啼,出现枕秃和一系列骨骼改变,如串珠肋、脚镯征和手镯征、“O”形腿或“X”形腿,学坐后可致脊柱后突成侧弯,对体格生长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父母要注意给孩子补钙。其中合理膳食,多吃含钙多的食物是预防幼儿缺钙的最理想的方法。

日常有许多食物可供钙源补充。这里介绍一些富含钙的食品:

乳类与乳制品

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炼乳。

豆类与豆制品

黄豆、毛豆、扁豆、蚕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

海产品

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肉类与禽蛋

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猪肉松等。

蔬菜类

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红、黑木耳、蘑菇等。

水果与干果类

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橘饼、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葚干、花生、莲子等。

除注意从食物中摄入钙外,父母也可以给幼儿适当补充钙制剂。现在市面上的钙制剂很多,父母在选择时一方面应遵从医嘱,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钙的含量及其在体内的吸收情况。

食物保鲜贮存可减少钙耗损,牛奶加热不要搅拌,炒菜要多加水、时间宜短,切菜不能太碎。菠菜、茭白、韭菜都含草酸较多,宜先用热水浸泡片刻以溶去草酸,以免与含钙食品结合成难溶的草酸钙。乳糖可贮留较多膳食钙,高粱、荞麦片、燕麦、玉米等杂粮较稻米、面粉含钙多,平时应适当吃些杂粮。

我国膳食构成主要是以含钙成分低的谷类食物为主,同时蔬菜供应量较大,植酸、草酸及植物纤维等摄入量相应较多,影响钙在肠道内的吸收,造成钙摄入量不足。因此,给幼儿补钙,最重要的是调整饮食结构,注意饮食多样化,多吃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鱼、海带、虾米、豆类、紫菜等,并避免同食或少食经水焯后的含植酸、草酸的蔬菜,如菠菜、苋菜、空心菜、竹笋等。

幼儿应如何补充铁质

铁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铁缺以及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常见的营养缺乏病。

铁在食物中的存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另一种是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

血红素铁在人体内吸收率较高,而且受膳食因素的影响比较少,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其吸收率高达22%,是铁的良好来源。非血红素铁在消化过程中,易受膳食中草酸、植酸等因素的影响,铁的吸收率一般在10%以下,较难被机体吸收利用。

预防幼儿出现缺铁性贫血的有效办法,是适当增加含铁质丰富的食品。动物性食物中动物肝脏和血液的含铁量最高,其次是瘦肉、鱼肉和肾脏等。此外,鸡蛋、鸭蛋等蛋类食品中也含有一定数量的铁质。

植物性食物中以豆类及豆制品的铁含量比较高,如豇豆、绿豆和油豆腐等。蔬菜中,马铃薯、芹菜、南瓜和番茄的含铁量较高。水果中含铁高的有酸枣、山楂、橘子等。

另外,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食物中的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有利于铁的吸收。

动物血中含有大量的血红素铁,易被人体吸收,是一种价廉物美的补血佳品。市场上常见的动物血有猪血和鸭血。父母可将新鲜的猪血、鸡血或鸭血,蒸熟切丝煮羹,加入粥内喂给宝宝,或做成鸡、鸭血汤,血豆腐汤给宝宝食用。不过,动物血制品一定要烧得十分熟才能给宝宝吃。

幼儿怎样补充维生素C

维生素C是连接骨骼、结缔组织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素,能维持牙齿、骨骼、血管、肌肉的正常功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促进外伤愈合。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必须从膳食中获取。

当婴幼儿缺乏维生素C时,就可能患坏血病,并有毛细血管脆弱、皮下出血,牙龈肿胀流血或溃烂等症状。

一岁多的幼儿由于喂养缺乏维生素C的食物引起坏血病,尤应引起父母重视,必须及时合理地给幼儿补充维生素C。

幼儿可多食蔬菜和水果,因为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新鲜蔬菜与水果。新鲜的蔬菜如青菜、韭菜、菠菜和柿子椒等深色蔬菜含维生素C较多。柑橘、酸枣、猕猴桃等水果中也富含维生素C。给幼儿多食此类食物,可有效地预防维生素C缺乏症的发生。

很多父母给幼儿服用维生素C剂,以补充维生素C。但服用维生素C剂时有很多禁忌,一定要引起注意。

维生素C剂不要与其他维生素同时服用,否则会失去原有的生理作用。

食虾后不要服用维生素C剂,维生素C剂也不能与茶叶、牛奶等碱性饮料同时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