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姓起源于炎黄时代,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相传,我国远古时期有个少典氏部落,其首领是少典,生子二人:一是炎帝,另一即黄帝。炎帝居住在关中地区渭水支流的姜水流域(今陕西岐山西南),子孙依水而居,因水命氏,遂姓姜姓。后来传至伯夷时,正当夏禹时代,因帮助治水有功,被任命为主管四岳的长官,号为太岳,封于吕(今河南南阳西)。从此以后,炎帝的后代又称吕姓,或吕、姜并称。伯夷裔孙太公望在周初辅佐武王中兴,史称吕尚或姜尚,其原因就在这里。
据某些姜姓谱牒统计,炎帝之后姜姓的分支共有247个之多,亦即有247个姓氏,上述所及的吕姓,只不过是247个姓氏中的一个。
姜姓在得姓以后,有不少人从原始的居住之地迁出,也有些人留居下来,并奕世相继,而秦汉时还发展成为关中大族。由于其成为大族时的居住地属于天水郡(今甘肃天水),又称天水姜氏。直到今天,绝大多数姜姓人言及郡望时,仍称出自天水姜氏。
姜姓中也不乏着名人物。西周初年的姜尚,即人所熟知的姜太公、姜子牙。相传他曾在渭河边离水面3尺垂钩钓鱼,着名典故“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即由此而来。在章回小说《封神演义》里,他还被刻画成为神仙式的人物。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姜维,也是当时知名的军事家。他的某些事迹至今还被人们以戏曲、评书等形式进行传唱。
姜姓名人还有南宋词人姜白石、音乐家姜夔、清代直隶提督姜桂题以及中共红军名将姜镜堂等人。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姜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60位。
范姓
范姓是当代第61大姓,历史上本是唐尧、刘累的后代,在周代以前与杜姓同源,称唐杜氏,主要活动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一带。至周宣王时,杜伯在位,因故被杀,其子隰叔出奔晋国,后来担任了士师官,子孙也以官名为姓,改姓“士”。他的曾孙士会,在晋景公时担任上军主将。公元前593年,他领兵攻灭了甲氏、留吁、锋派等部落,升为中军元帅,执掌国政。晋景公为了奖赏他的功劳,把他分封在随(今山西介休),后又封于范(今河南范县东南),史书也因此称他为随会、范会,子孙也各随其姓,分为士、随、范三支,其中范姓是最主要的支派。又传至其子燮,便以范为姓,史称范权或范文子。范文子传范宣子,范宣子传范献子,世代担任晋国上卿之职,与韩、赵、魏、中行、智五家合称晋国“六卿”。至公元前493年,“六卿”内部因争夺权势发生战争,范氏被智、韩等联军所击败,迁出晋国,其食邑之地也被其他各家瓜分。从此以后,范姓人开始散居北方各地。
大约在秦汉以后,范姓人在高平郡(今山东金乡西北)发展成为望族,以至此后的范姓人言及祖居之地,无不自称是高平人。春秋时期,出身于楚国三户(今河南南阳)的范蠡是着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大商人。至战国末年,范雎又在秦国担任了宰相。秦朝末年,范增以70岁高龄追随霸王项羽,是当时着名的谋略家。从此范姓名人便史不绝书。汉代,范姓中有政治名人范滂。晋代,有经学家范汪。南朝,有史学家范晔、思想家范缜。宋代,有宰相范仲淹、名臣范成大。清代,有名宦范文程。当代,有名将范汉杰、政治家范寿康、史学家范文澜、新闻学家范长江、实业家范旭东等人。尤其是宋代宰相范仲淹,不仅其丰功伟业为后人传颂,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思想,还成为范姓人的千古绝唱。
方姓
方姓的来源最早与炎帝神农氏有关。相传,炎帝后代中有位名为榆罔的人,因为帮助黄帝讨伐蚩尤有功,被分封在方山(今河南禹州西北),他也因此被后人称为方雷。方雷的子孙以封国之名为姓,姓方。
周代中叶,周朝宗室中有位名为方叔的人在朝中任大夫,受命带兵平定南部的蛮人叛乱。他组织了一支拥有3000辆战车的军队,向蛮人进攻,结果大获全胜。在此之前,他还征伐过淮夷,并打退过北方少数民族猃狁的入侵。至此,周宣王数功并赏,允许他分邦建氏,并赐他姓“方”。此后,他的子孙也遵行不改。方叔原与周朝王室同姓,姓姬,夏阳,方叔只是他的字。
到了宋代,福建泉州人翁乾度生子6人,分别以洪、江、翁、方、龚、汪6字为姓。其中第4子翁处林,分得方姓,他的后代也姓方。
在上述3个来源中,以第2个来源影响最大,后来还发展成为方姓人的主体。因其发源地和后来的发展中心在今河南的河洛地区,古代属河南郡管辖,方姓人论及来源,常以“河南”为郡望。出自翁姓的方姓人由于是与其他5姓同时分化而来的,有“六桂联芳”之谊,后来也以“六桂”为堂号。
明清时期,居住在安徽桐城的方姓人以诗书传家,相继出了方式济、方孝标、方孝孺、方观承等着名学者。他们做学问极重史证,功力深厚,认真细致,与其他人一起,共同开创了学界的一个流派,史称“桐城学派”,而他们则是这一学派的中坚。
方姓在历朝历代都出了不少名人,除以上所及者外,又有唐朝诗人方干、宋代农民英雄方腊、元朝文学家方回、画家方从义、明代女诗人方维仪、清朝思想家方以智、文学家方玉润、民国将领方振武,以及现代革命家方志敏等人。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方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62位。
石姓
石姓是当代第63大姓,历史上出自姬姓,远祖与黄帝和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有关。西周初年,康叔被分封于卫(今河南淇县),建诸侯国,史称他为卫康叔。他的6世孙卫靖伯,有个孙子名公孙石昔,字石,史书又称石石昔。石石昔在卫庄公时是位着名的贤臣,庄公有位庶子名州吁,受庄公喜爱,手中握有强兵,石石昔认为他对太子是个威胁,劝庄公对他有所约束,庄公不听。不久,庄公去世,太子继位为卫桓公,州吁果然纠集党徒发动叛乱,刺杀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在这次变乱中,石石昔之子石厚也是同谋。由于州吁的王位得来的不正当,加上他一味好武,经常兴兵打仗,极不得人心。他想改变处境但又不知所措,便派石厚来征询石石昔的意见。石石昔假意说:“这很容易。国民所以不支持州吁,是因为他的王位得来的不正当。如果他派人求救于周天子,让天子下一道诏书来追认,他的位置便合法了。不过周天子是天下诸侯的盟主,并非是一般人所能见到的,州吁要想见周天子,可以通过天子宠幸的陈桓公去见,这样也就不难了。”石厚听后,回去告诉了州吁,州吁信以为真,便亲自带着石厚去求见陈桓公。哪知在此以前,石石昔早已派人通知陈桓公说;“州吁和石厚是杀害我国国君的凶手,等他们入境以后,请您一定要把他们抓起来,帮助卫国除掉祸害。”陈桓公依言而行,果然把州吁、石厚抓起来送回卫国。不久,两人被同时斩首示众。通过这件事情,石石昔为安定社稷而不念私情,大义灭亲,被誉为卫国的忠烈之臣,后来,石石昔的子孙便以石为姓。
石姓人的来源除石石昔一支外,又有出自春秋时期郑国的大夫石癸、宋国公子段(字子石)以及战国时魏国太史石申之后者,他们的得姓都与这些人的名字有关。北朝时,鲜卑人中有一些人以温石兰或乌石兰为姓,在北魏孝文帝改姓运动中,全部被改姓为汉字“石”姓。这些人的后代也姓石。
石姓人在发展中,不仅形成了“武威”、“渤海”等郡望,以及“三典”等堂号,而且还出现了一大批名人。在这些名人中,如战国时天文学家石申、西晋名宦石崇、十六国前赵皇帝石勒、五代后晋皇帝古敬瑭、宋朝学者石介、画家石恪、文学家石延年、词人石安民、名将石守信、金朝名臣石琚、元朝剧作家石君宝、打虎天神石明三、明代将领石亨、清朝名将“石佛”石廷柱、艺术家石玉昆、太平军名将石达开、当代政治家石瑛、医学家石筱山等人,无疑都是最知名的。
姚姓
姚姓出自虞舜,是一个由地名而来的姓氏。上古时期,虞舜担任有虞氏部落的首领,因为生在姚墟(今河南范县一带),便以姚字为姓。
西汉时,在我国的西部生活着一些羌族人,其中的一支又被称为烧当羌。烧当羌人的首领在两晋十六国时入主中原,为了更加有利于与汉族人民的融合,曾自称是汉族人祖先之一的虞舜的后代,因此也冒用汉姓姚氏。这支姚姓人中还出了一些统治中原地区的皇帝,建立了后秦国,称霸中国西北部达数十年。后来,他们所建立的国家被东晋灭亡,他们也慢慢与汉民族融合在一起。隋唐以后,如果不借助于家谱的话,很难再把他们从汉民族中区别出来。
上述两支姚姓人以出自虞舜之后者为正宗,历史上发展为“吴兴”、“南安”等郡望。十六国时期,姚弋仲、姚苌、姚兴等人都是羌族出身的部落首领和皇帝。入唐以后,姚崇是着名宰相,姚合是有影响的诗人,姚思廉是知名的史学家。元朝,姚枢是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姚燧是文学家。明朝,姚绶是画家,姚广孝是佛学家和着作家,姚长子是抗倭义士。清朝,姚鼐是散文家,姚范、姚燮是文学家,姚文田、姚际恒是学者。当代,姚文元是姚姓中影响最大的政治名人。
如今,以人口多寡计算,姚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64位。
谭姓
谭姓是当代第65大姓,历史上的来源主要有三支。影响最大的一支相传出自嬴姓,是伯益的后代。周代时,伯益后人中的一支被封于谭(今山东章丘西),为子爵,后来便留居于此,世代相袭谭子职位。直到公元前684年,谭国被齐桓公灭掉,末代谭子奔宫逃亡莒国(今山东莒县),其后便在莒国发展。为了纪念祖先和标明自己曾是谭国贵族的身份,他及子孙便由嬴姓改为谭姓。
谭姓的另一个来源出自大禹之后,原姓姒姓。据明人苏平仲《谭氏家谱序》说,“谭本姒姓,子爵,其分土在今济南、历城之间,实齐之附庸也。入春秋三十九年,周庄王之十四年,鲁庆公之十年,见灭于齐桓公,而谭子奔宫。谭自为齐所灭,子孙遂以国为氏焉。”这是说,谭姓出自姒姓谭子国,后来也被齐国灭掉。也有人说,历史上的谭子国只有一个,由于其历史为后人所知甚少,所以才会有出自嬴姓、姒姓两种说法,其实所指的是同一些人。如果这种说法可信的话,那么,谭姓的上述两个来源其实是同一个来源。
除上述两支外,谭姓中还有一支,相传是南方少数民族所尊奉的部落神盘瓠的后代。据《万姓统谱》记载,“巴南大姓有谭氏,盘瓠之后,望出弘农。”意思是说,在今四川南部一带,古时候生活着一批谭姓人,相传他们是盘瓠的后代,是由弘农(今河南灵宝西)迁去的。
上述三支谭姓人构成了当今谭姓的主体。在发展中,谭姓又形成了齐郡、平陵、弘农三大郡望。唐末五代时,谭姓中因出了名将谭全播、道学家谭峭而成为着名姓氏。此后,历宋元明清直到近现代,其姓氏中的名人屡有所出。其中最为知名者,有明代抗倭名将谭纶、名臣谭希思、文学家谭元春、清代词人谭献、名臣谭廷襄、维新派领袖谭嗣同、近代革命家谭延正、谭人凤、艺术家谭鑫培、当代军事家谭震林、艺术家谭富英、科学家谭锡畴、政治家谭冠三等人。
廖姓
关于廖姓的来源,一般认为有四支,其中最早的一支出自颛顼的后代廖叔安之后。廖叔安,又作叔安、蓼叔安,出身也与名字一样由来不一。一种说法是,“廖”是春秋时一个小国的名字,这一小国在今河南唐河或河南固始北部一带,“叔安”就是这一小国中一个国君的名字,其子孙以国名为姓,姓廖;另一种说法是认为廖叔安出自子姓,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他在商朝时被封于汝南(今属河南),建廖国,后代也姓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廖叔安是黄帝的裔孙,原出姬姓,因封于廖而改姓廖。上述诸说莫衷一是,各有所据,看来也言之成理。况且,透过这些说法的背后,我们可知廖国和廖叔安的确与廖姓的来源有密切关系。
廖姓的另一个来源是出自伯廖之后。相传,伯廖是周文王的儿子,姬姓,子孙以他名字中的“廖”字为姓。
廖姓的第三个来源是由缪姓改姓而来的。据《小溪廖姓祖祠房谱》载,商朝末年,因为纣王昏庸无道,有缪、颜两姓官员辞官而去,入略阳山谷(今甘肃天水西)避难,后来便由缪姓改为廖姓。
最后一支廖姓出自张姓,是因张姓人入赘廖家而改姓廖氏的。据《廖氏大宗谱》记载,明朝初年,居住在福建诏安官坡一带的张姓人中有位名为张元的人,入赘于同乡廖家,改姓廖氏。后来,他的子孙虽世代姓廖,但也未断绝与张姓的联系。如他们在堂号上,取张姓堂号“清河”和廖姓堂号“武威”各一字,称廖姓“清武堂”。至今,清武堂廖姓不仅是廖姓中的一大支派,而且还与一些张姓人联合成立有“廖张同宗联谊会”。
廖姓尽管来源众多,但大抵与商周时期的廖国及廖叔安、伯廖等人有关。在发展中,廖姓除形成上述“武威”、“清武”二郡望外,又有“钜鹿”、“汝南”、“清河”等郡望,以及“崇远”、“垂裕”、“承佑”等堂号。至于其历代名人,如三国名将廖化、宋代文学家廖正一、廖行之、名臣廖刚、明朝开国功臣廖永安、廖永忠、清代文学家廖燕、经学家廖平、民国政治家廖仲恺、将领廖耀湘、当代政治家廖承志、军事家廖荣标等人,无不知名于世。
今天,以人口多寡计算,廖姓在百家大姓中排名第66位。
邹姓
邹姓的“邹”字,上古时期与“驺”通用,主要来源有四支。最早的一支出自蚩尤之后。据晋人王嘉《拾遗记》记载,“黄帝败蚩尤,迁其民于邹屠,以地命族为邹屠氏。”后来,邹屠氏又分为邹、屠两姓,子孙相继繁衍至今。
西周初年,上古帝王颛顼皇帝的裔孙曹挟被周武王封于邾国,史称邾娄,其国家所在地即今山东邹县一带。春秋时期,邾娄国因国小民弱而沦为强邻鲁国的附庸。至战国初年,鲁穆公取“邾”字与“娄”字的合音,强行将邾娄国更名为“邹”国,邾娄国也被迫接受这一新名号。后来,邹国被楚国灭掉,邹国贵族和黎民百姓也随例以国名为姓氏,姓邹。这样,邹姓人便有了第二个来源。
春秋时期,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有个越国,国王名勾践,他的姓氏原本是“驺”,后来因为笔误而被写作“骆”或“邹”。因此有人认为,越王勾践也是邹姓人的祖先之一。如流传在闽越一带的某些志书记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其先皆越王勾践之后,姓驺。”《中国姓氏集》也说:“驺亦作邹。”由于越王勾践及其后代姓驺,并且“驺”字与“邹”通用,于是,邹姓便有了第三个来源。
与上述三支情况不同,邹姓中还有一支出自商朝王族之后。西周初年,商朝末帝纣王的庶兄微子被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建宋国,数传至宋纟昏公,有后代正考父食采于邹(今山东邹县),再传至叔梁纥,便以食采的名称为姓。这样,邹姓便有了第四个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