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姓氏
27088600000012

第12章 中国各大姓氏起源及主要人物(9)

杜姓是当代第53大姓,历史上出自远古的陶唐氏部落,相传是其部落首领刘累的后代。刘累的祖先是被后人尊为三皇五帝之一的唐尧。帝舜时,尧的儿子丹朱被封在唐(今山西翼城西),子孙在夏商时为诸侯国。周成王时,唐国因故被灭掉,其地被分封给成王弟叔虞,原来唐国的国王则被改封于杜(今陕西西安东南),史称唐杜氏。至周宣王时期,唐杜国国君桓在朝任大夫,人称杜伯。后来,他因故被周宣王宠妾女鸠诬陷,被杀。他临死时说:“我无故受冤,死不瞑目。若上苍有眼,一定要让冤杀我的人受到惩罚。”相传在他被杀3年以后,周宣王在一次出猎时恍惚看到他出来索命,受惊落马,不久便死去。

杜伯被杀后,子孙中除一部分出奔逃难外,大多在当地留居下来,以杜为姓。至周平王东迁时,一些杜姓人随驾东来,在周朝国都洛阳以南的南阳(今属河南)定居下来。秦代,杜姓中有位名为杜赫的人被赐食邑于南阳衍邑(今南阳一带),在当地发展成为大族。南北朝时,一支自边疆地区入居中原的少数民族独孤浑氏在北魏改姓运动中改姓杜氏。

唐朝末年,杜姓中有位名为杜让能的人任山南节度使,遇乱后迁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至南宋末年,其裔孙杜仁避元乱又迁福建同安安仁里马銮乡,谱称马銮杜氏始祖。至于杜姓人的其他迁徙和分布,也大抵如此。

杜姓人在历史上形成了京兆、南阳、汉阳三大郡望,也诞生了以“诗圣”杜甫为代表的一大批名人。此外,杜姓名人还有东汉名臣杜密、科学家杜诗、西晋政治家杜预、唐代宰相杜如晦、诗人杜牧、杜审言、学者杜佑、明代画家杜琼、回民领袖杜文秀、当代名人杜聿明、杜月笙、杜凤瑞、杜孟模等。至于被造酒行业奉为鼻祖的杜康,相传是黄帝时期的人物,以时代先后论,应该算是杜姓第一名人。

戴姓

戴姓是当代第54大姓,历史上发源于今河南东部一带,主要源流有两支。其中的一支是由戴国而来,其旧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这一国家是在西周初年分封而来的诸侯国,国君姓姬,与周朝王室同宗。春秋时期,戴国国小民弱,并与较为强大的宋国为邻,宋国灭掉。亡国后的戴国贵族为纪念故国,便相继以国名为姓氏,改姓戴。

戴姓的另一支出自西周末年的宋国国君宋戴公之后。宋戴公是宋国的第11位国君,子姓,远祖是商朝的建立者商汤,近祖是周朝初年被分封于宋的微子启。他共在位34年(公元前799-前766年)。此时,犬戎为患,诸侯强盛,周朝统治即将分崩离析。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如犬戎攻入镐京(今陕西西安)、杀周幽王,秦国被正式承任为诸侯等,都发生在他担任国君的时候。到他去世后,他的长子司空继宋国国君位,史称宋武公,次子及以下的子孙则成为宋国贵族。其中的一些人为标明自己的血统所出,便以他的谥号“戴”字为姓。

上述两支戴姓人,在发展中,以宋戴公的后代中姓戴者为正宗。数传至戴云升时,由宋国迁居谯郡亳州(今安徽亳州),其后世代留居于此,以“谯郡”为郡望。约在两晋之际,戴姓人中的一支为避乱由亳南迁,渡江至广陵(今江苏扬州),称“广陵”戴氏。另有一些人居住在今山东半岛某地,因这里原是齐国故地,有济与黄河交汇,这支戴姓人又以“济会”为郡望。

至于居住在今山东临清一带的人,则以“清河”为郡望。

戴姓中的谯郡一支,传6代至西汉中叶时,以文化知名,其中戴德还是当时着名的经学家。

他曾把传世的《礼记》加以删订,编为85篇,被后世称为《大戴礼》。此后,他的侄子戴圣亦精经学,又把他编订的《礼记》进一步削减为46篇,人称《小戴礼》,亦即现在的通行本《礼记》。由于二人学识广博,贡献巨大,后人为加以纪念,便以“注礼”作为堂号。从文字上看,戴姓的“戴”字共有18画,旧时也有人以“18画”代指戴姓。

戴姓历史悠久,名贤亦很众多。除“大戴”、“小戴”外,又有晋文学家戴逵、唐诗人戴叔伦、画家戴嵩、宋诗人戴复古、元文学家戴表元、诗人戴良、明画家戴进、清思想家戴震、画家戴本孝、戴熙、文学家戴第元、史学家戴名世、当代风云人物戴季陶、戴笠等人。

夏姓

夏姓是我国当代百家大姓中排名第55位的姓氏,其来源与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有关。早在虞舜时期,夏部落的前身有崇部落活动在今河南嵩山一带,其首领崇伯鲧曾帮助虞舜治理过洪水。鲧死后,其子禹继位,继续帮助虞舜治水,历时13年,3过家门而不入,最后终于平定了水患,中原百姓也得以安居乐业。由于他功高无比,致使虞舜在临去世时,遗命让他继承自己的位置。禹继位后,又称大禹或夏禹,初都阳城(今河南登封郜城镇),再迁阳翟(今河南禹州),曾“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左传·哀公七年》),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至他儿子启时,便正式登上夏王之位,建立了夏朝。

夏朝立国约500年,16传,在公元前16世纪时被商朝灭掉。亡国后的夏朝王室中便有人以“夏”为姓。至西周初年,周武王、周公等人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封大禹的后代东楼公于杞(今河南杞县),让他奉祀夏朝的香火。此后,由东楼公数传至杞简公,杞国被楚国灭掉,简公弟佗出奔鲁国。这时,鲁国正是鲁悼公在位的时候,见他是大禹的后代,便分封给他一块采邑,让他享有侯爵的职位。而佗也为了纪念祖先,以“夏”为姓氏。

除上述一支外,当今的夏姓中还有一些人出自妫姓陈国,是虞舜裔孙陈胡公满的后代。西周初年,胡公满被分封于今河南淮阳一带,建陈国,数传至陈宣公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子夏有孙名征舒,为纪念祖父,便以子夏字中的“夏”字为姓。史书称他为夏征舒,他的子孙皆姓夏氏。

夏姓人后来在会稽一带(今浙江绍兴)发展成为望族,史称夏姓“会稽”望。其姓族因为有名人开基,所以在得姓以后,很早就有名人见于史籍。如在周代,有名为夏黄公者,是着名高逸之士,曾在高山避难,被后人誉为周代“四皓”之一。此后,秦山都尉夏恭亦知名于东汉初年。晋代,夏姓中有名人夏统。此后,夏姓中又有宋画家夏圭、明名臣夏原吉、学者夏寅、清学者夏曾佑、出版家夏瑞芳、以及当代考古学家夏鼐、文学家夏衍等知名人物。

钟姓

钟姓是商朝建立者商汤的后代。西周初年,商汤裔孙微子启受封于宋(今河南商丘南),建宋国,数传至宋桓公时,有子名敖,任职于晋国。后来,敖孙伯宗任晋国大夫,因忠直敢谏而得罪于执政的谷阝氏,被杀。伯宗子州犁出奔楚国,仕子楚,官至太宰,食采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子孙也以钟离为姓。秦朝末年,其裔孙钟离昧随项羽起兵反秦,为名将。项羽失败后,他遭刘邦追杀,自刎而死。其子钟离接为避父难,迁居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改姓钟氏,史称钟接。他也是当今大多数钟姓人所尊奉的始祖。

除上述一支外,钟姓人还有其他一些来源。虞舜时,出自嬴姓部落的伯益负责驯养鸟兽,至大禹时又辅佐治水,因功而得以受姓命氏。此后,嬴姓部落又分为14个小部落,其中的一个部落就是钟部落,这一部落的人后来也姓钟。《湖南蓝山钟氏族谱》载,居住在湖南蓝山一带的钟姓人,其祖先原是周朝负责钟吕乐器的乐师之后。按周礼规定,在春官大宗伯以下,有一负责钟吕等打击乐器的属官,称钟师。担任钟师的人多是与周王同姓的王族成员,其职位因具有极强的专业性,故世代相袭。春秋时,由于周朝的礼崩乐坏,钟师之家失去了世代承传的职位,出亡到诸侯国谋生。为标明自己原有的身份,他们从此也都以钟为姓。如楚国就有一位名为钟仪的人,他的家族就是一个世代相继的乐官之家。

钟姓尽管来源不一,在发展中仍以钟接之后影响最大,其所居住的颍川长社被尊为钟姓人的唯一郡望。至西晋末年,颖川钟姓人的一支因避“五胡之乱”渡江南下,后定居在今广东海州和福建长汀等地。清朝嘉庆以后,两地的钟姓人又渡过台湾海峡或南海,到台湾和东南亚等地谋求生存,遂使钟姓人的势力达到了大陆以外。如今,钟姓不仅在中国大陆百家大姓中排名第56位,人口较多,影响较大,在海外华人中也有相当的影响。

钟姓中,自古以来人才辈出。春秋时音乐家钟子期、三国书法家钟繇、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元代戏曲家钟嗣成、明代文学家钟惺、当代军事家钟赤兵等人,无不都是彪炳史册的人物。

汪姓

汪姓是在当今百家大姓中排名第57位的中华大姓,从起源上看,主要来自两大派系。一支汪姓人出自远古的汪芒氏部落。相传,汪芒氏部落是一个巨人部落,其首领防风氏的身高超过3丈。大禹时,防风氏受命驻守封禺之山(今浙江武康东南)。有次,大禹东南巡狩至会稽(今浙江绍兴一带),在当地大会诸侯,防风氏因得到消息较晚而迟到,引起大禹的误会,被杀。消息传回汪芒氏部落,因担心大禹前来讨伐,便离开封山,相率西迁到今浙江湖州一带的山里,仍称汪芒氏。战国时,汪芒氏受越国的统治,越亡后则再度西迁,到达今安徽南部的歙县一带,并在姓氏上去繁就简,单姓一个“汪”字。

汪姓人的另一支出自鲁国公族之后。鲁国本是一个与西周王朝同姓的诸侯国,远祖尊奉黄帝、后稷、周文王,近祖则是鲁国开国君主周公之子伯禽。史载,自伯禽19传至鲁成公,赐支子满食邑于汪地(今山东西南部一带)。此后,在汪地发展的鲁国贵族便改姓汪氏。

汪姓除上述两大支外,还有一个影响较小的来源。据《六桂堂丛刊》载,宋代初年,福建泉州有位名为翁乾度的人,生子6人,分别以洪、江、翁、方、龚、汪6姓命氏,从此便一分为六。其中第6子翁处休,因分姓为汪,又名汪处休。他与5位兄长都以才学知名,同中进士榜,历代贵显,时人有“六桂联芳”之誉。此后,汪处休的子孙便以“六桂”为堂号,称汪姓“六桂堂”。

上述3支汪姓人在发展中,以出自汪芒氏之后者影响最大,其发源之地在今浙江。约在东汉末年时,其中的一些人在汪文和的率领下迁居安徽。至唐代,汪文和裔孙汪华仕为显宦,封越国公,其家也发展为安徽歙县一带望族。此外,如宋代政治家汪伯彦、文学家汪藻、诗人汪无量、元朝文学家汪元亨、明代文学家汪廷讷、汪道昆、权臣汪直、清哲学家汪中、医学家汪昂、文学家汪琬、画家汪士礻真、名臣汪由敦、汪康年、艺术家汪桂芬、当代风云人物汪精卫、中共中央原副主席汪东兴等人,或家于浙江、江西、安徽,或祖居江苏、湖北、广东,都是历代汪姓人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田姓

田姓是远古帝王虞舜的后代,西周初年,虞舜的裔孙胡公满被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陈国,为公爵,史称胡公满或陈胡公满、妫满。数传至陈桓公时,陈国发生内乱,桓公因乱被杀,其弟陈佗被推举为国君,史称陈厉公。后来,桓公之子陈林和陈杵臼联合起兵作乱,杀厉公,厉公之子陈完(字敬仲)自陈国出奔齐国。这时,齐国正是桓公在位,见他前来投奔,打算用他为上卿,他坚辞不受,最后只担任了工正(负责管理工匠)一职。尽管如此,齐桓公仍把一块形似“田”字的土地赐给他作为食邑。由于当地人读“陈”字如“田”字,陈、田不分,他也入乡随俗,改姓了田氏。后来,他也因此被称为田完。

田完的子孙在齐国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势力。至7世孙田常时,已是一个能够左右齐国朝政大权的家族。特别是在田常孙田和当政后,不再甘心做齐康公的臣仆,便把齐康公放逐到海上,自立为君,建立了田姓的齐国。此后,田姓齐国还发展成为战国时期的东方霸主,直到公元前221年才被秦国灭掉。亡国以后,齐国王公贵族中又有更多的人改姓田氏。

秦朝末年,原齐国贵族田横也参加了以项羽、刘邦等人为首的反秦起义,自立为齐王。汉初,田姓人的一支初迁阳陵,后迁北平,史称“北平田氏”,发展成田姓的一大郡望。唐代宗时,有田承嗣被封为雁门郡王,其子孙以封地为郡望,称“雁门田氏”,是田姓另一个着名郡望。

田姓除有北平、雁门两大郡望外,又有“紫荆”堂号。明朝英宗时,发生了“土木之变”,英宗与卫士们离散,眼看就要被乱兵所俘。这时,幸好有田项母子赶来救驾,他才幸免于难。此前,田项宅前的紫荆树死而复活,家人认为怪异,至此才知是个吉兆。英宗复位后,田项受命建造了一座府第,名为“紫荆堂”,他的后代便以“紫荆”为堂号。

田姓作为天下着名姓氏之一,今天是百家大姓中的第57大姓,历史上也不乏知名人物。战国时田单是着名军事家,田光是着名的侠义之士。此外,又有战国时军事家田忌、政治家孟尝君田文、思想家田骈、西汉名臣田虫分、田千秋、唐朝权臣田悦、田弘正、田令孜、明朝名臣田尔耕、着作家田汝成、清代名宦田文镜、当代文学家田汉等名人。

任姓

任姓是当代第58大姓,也是我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它的历史可以直接追溯到黄帝。相传,黄帝有子25人,最小的一个儿子名禺阳,被封任国,其后便以国名为姓氏,姓任。此外,禺阳的兄弟中还有13人得姓,除去其中的4人合得两个姓氏,共得姓12个。这些包括任姓在内的12个姓氏,一向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批姓氏。

任姓尽管得姓极早,以发展中,由于一直衰落不显,所以其早期历史很难让人知其详。于是,历史上又出现了其他一些关于任姓起源的说法。有人说,任姓是由古老的“妊”字衍化而来的;有人说,任姓出自风姓,因太昊氏的后裔被封于任国(今山东济宁),此后便姓任;有人说,历史上南方少数民族中有姓任的人,他的后代也姓任;有人说,元朝时,王信之子王宣,为避难改姓任氏,他的后代也姓任。

上述各支任姓中,影响最大者是出自黄帝之后的一支。据某些任姓家谱记载,黄帝之子禺阳在得姓以后,6传至奚仲,再封于薛(今山东滕县南)。春秋战国时,魏国有任座,秦国有任鄙,他们都是禺阳的后代。由于任姓主要得姓于今山东半岛,后来便在得姓之地发展为“乐安”郡望,这也是古今任姓人中最有影响的郡望。

任姓在得姓以后,不仅出现了许多名人,关于他们的故事也大都脍炙人口。汉代的任棠是一位着名征士,他拒不做官,终生以读书为业。有次太守来拜访他,他不加寒暄,只带着清水和青草相见,太守起初不解其意,后来转念一想,方知他这是在勉励自己,做官要清淡如水,除暴要斩草断根,急忙躬身拜谢。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任棠之情”的故事。

除任棠以外,任姓中还有东汉名将任光、御史中丞任奕、三国名将任峻、南朝文学家任日方、唐明州刺史任侗、宋朝画家任从、明代御史任洛、清朝进士任大椿等知名人物。

姜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