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青少年人生规划(你在为谁读书系列)
27033600000007

第7章

所谓学业规划,是指为提高求学者的成才效率,结合其特点和意愿,对其各成长阶段的学业、身心发展等方面进行规划。在童年(小雪)、青少年(中学)、成人早期(大学)三个成长阶段中,逐渐了解自我特点(包括优势智能、性格、价值观、兴趣),了解职业(专业)的相关信息,结合个人背景,初步确定其人生目标,并明确阶段性目标,设定学业路线(包括专业和学校),以确保学习的事半功倍,获得实现目标所必需的素质和能力。

而这种规划,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却是非常陌生的。

学校教育的缺失

孩子们,你们在学校里也待了十几年了,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学校教给你们很多知识,比如语文、数学、物理,却很少和你们说,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大家似乎心照不宣:高中是为考大学,大学是拿文凭。可是,拿了文凭之后呢?你会说,找工作呗,挣钱,舒舒服服过日子。或者说得更伟大一点:为社会做贡献。这都没错。但是,我们要知道,只有在最能发挥潜能的位置上,我们才能挣到钱,才能做出最大的贡献,才能活得有价值,也生活得更快乐。

这就是在社会中定位的问题。

怎样定位?我们的老师似乎都忘记说了。

当然,你可以说,中学生太忙了,光一个高考,已忙得焦头烂额,哪有时间管其它问题。到大学就好了,可以开始琢磨人生目标的事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身兼两职,既在大学教书,又自己开公司,与年轻人接触很多。我很遗憾的是,即便是名校学生,也有许多人没有人生目标,学习敷衍了事,整天喊着郁闷,到我的公司实习,也是拖拖拉拉。

在中国,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教育是笔巨大的投资。全家人勒紧裤带,花了十几年功夫,好不容易培养出了个大学生,可是因为没有设计人生目标,大学读了不喜欢的专业,毕业时却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了也不喜欢,整天郁闷度日。如果是这样,这笔投资真是不太划算了。

但现实情况就是这么糟糕。

我们随处可见这样的例子。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比如填高考志愿、大学毕业找工作,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走向何方。问他,你以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摇摇头,不知道。问他喜欢什么?也说不知道。

这很好理解,人生目标并不是寥寥几天就能树立的。每个人都各有所长,要想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必然需要长期的探索与磨合。

所以,高中生以忙碌为由,不管日后出路,这是不对的。我的观点是,恰恰因为中学生学习很苦,压力很大,更要有个人生目标,让他们低头走路的同时,偶尔也抬头看路,明确学习并非只为高考,而是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再辛苦也会甘之如饴。

所以,我们更要进行人生目标设计。让学校老师去传授知识吧,而家长和学生自己,则要开始设计未来。

那么,到底该怎样设计呢?

知己知彼,设计人生

教育的黄金年华很短,一刻都不能浪费。很多人觉得,小学初中不懂事,等到大学再挖掘兴趣,构思人生目标。但已经无疑是太晚了!因为进入大学之后,专业基本确定。同时,超过半数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想要转专业。所以,国内目前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只是一种“临时抱佛脚“的短期行为,很难收到真正的效果。

所以,人生是一定要提早设计的。旅美学者高燕定在《人生设计在童年》中,曾经写过这样的话:

“在一个日趋完善和规范化的社会里,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有了科学、理性的人生规划,人们完全可以不凭机遇、不靠伯乐,按部就班地、可预见性地获得自我认识意义上的、必然的成功。”

可现在许多家长提倡孩子自由发展。很多中年人会说,你看我,小时候没人帮我设计,现在不也挺成功的吗?这话是没错,但成功率太低了。以我自己为例,能走到今天,有这么点小小的成就,走了多少歪路,浪费了多少时间啊,现在想想都很心疼。

所以在这个时代,提出“人生设计在童年”的理念非常及时。不过高燕定的具体做法我并不赞同。他给女儿从小就设定了方向——以后当律师,然后创造种种条件,大学毕业考入法学院,现在拿到了法学博士学位。但这个事例还是没有普遍性。因为普通的家长没有高燕定的学识,也没有高燕定的条件,过早设定了目标,等孩子努力了许多年,突然感觉天赋不在这里,兴趣不在这里。那时候怎么办?家长孩子都痛苦。

正确的设计与规划,应该按部就班地进行,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小学和初中时,需要综合学习,做到见多识广。家长要细心观察,从中发现孩子的兴趣和天赋所在。当然,此时孩子变数很大,只需明白个大概即可。到了高中,孩子的自我意识完善起来,知道自己的特长何在,同时也了解大学专业的状况,就能为填报高考志愿做好准备。到了大学,通过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逐渐为日后就业确定方向。总而言之,目标是渐渐细化,逐步明确的。

说得通俗一点,这人生规划,就如果寻找人生伴侣。两个小孩青梅竹马长大,彼此知根知底,情投意合,自然是天赐良缘。但大多数人没有这种机遇,所以应该多结识异性好友,多问问自己,心仪的异性应该是怎样的。等到这样的女孩出现,彼此吸引,用心经营,才能成就美好婚姻。否则一直对异性不闻不问,到了结婚年龄,这才仓促地找一个,那能幸福吗?

所以人生目标的设计,要分三个阶段进行,著名的职业选择理论家吉乌茨伯格将职业选择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空想阶段。11岁以前的孩子对将来从事什么职业的考虑很理想化,不受个人能力及能否实现所限制,没有真正的职业兴趣;

所以,这是人生规划的预备期,要尽可能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从中发现孩子的特长所在。

这不是件容易事。大家都希望有一顶《哈利·波特》里的分班帽,往五六岁的孩子头上一扣,就检测出他的特质与潜能,然后大嘴一张,说:“贝多芬,你头脑里音乐细胞很多,以后就当音乐家。你呢,毕加索,一脑子图画,当画家去吧。”这样多省事。

但这只是童话而已,现实生活中,孩子的大脑就像未开垦的处女地,要想知道里面哪些肥料含量多,种什么庄稼好,不可能拿到实验室化验,而只能种上各种庄稼,看哪些长势良好,以后就多种植这些作物,以备获得好收成。美国教育学家加德纳曾说:

“在童年的这一时期(8岁到14岁),儿童想掌握自身文化和特定职业或业余爱好的规律;想准确地运用语言而不是仅仅通过比喻;想画出像摄影照片一样清晰的美术作品,而不满足于幻想和抽象的绘画。”

所以他提议,在儿童中期,8岁到14岁,教育应该有一定的专门化。在他们学习掌握必要的读写能力外,还应根据特长兴趣所在领域,获取一定程度的技能,比如一种艺术形式,一种运动项目,一两个课程科目。我们都相信,如果一个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职业或副业,就可能获得满意的人生:为社会作出贡献,并实现自己的价值。

第二,尝试阶段。11—17的孩子们在读中学,职业的选择主要受个人兴趣和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他们的心理产生了微妙的变化。在发展心理学上,对青少年时期有这样的描述:

“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人?我要怎样过我的一生?我和别人有什么不同?我自己怎样才能实现一切?这些问题在儿童时期基本不会被考虑到,在青春期则逐渐显露出来,成为普遍关注的话题。”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针对这个时期,提出“自我同一性”理论。所谓“自我同一性”,就是指知道自己是谁,以后要成为怎样的人。同一性是自尊的根基。具有高自尊的人自信自爱,反之则自轻自贱。青少年如果没有实现同一性,没有探究自己是谁,并坚持走自己的路,则缺乏对自身的认识,成年之后很难找到生活的意义,也不会承担责任,焦虑、抑郁、空虚,是这类人的通病。

孔子也曾经说:“十五而有志于学。”这句话与埃里克森的观点惊人一致。十五岁之前,孔子当然也学习,但都是被动的。十五岁时,人有了自我意识,开始想人生的问题,懂得为自己学习,为将来学习,于是焕发了强大的动力。

所以,青春期是人生非常关键的时刻。此时一定要正确认识自我,思考日后的发展之路。

一般认为在初中(14岁左右),人具有了职业兴趣,并逐渐趋于稳定。

第三,现实阶段。即17岁至成年,这时能将主客观因素一起考虑,根据自己的天赋、兴趣、性格、价值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大学专业,毕业后找到合适的职业。

这样树立的理想远大而务实,会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出类拔萃的学生和表现平庸的学生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前者热爱追求宏伟理想过程中的激动和兴奋的感觉,因而活力四射,斗志昂扬,会为达到目标不断地探求更好的途径。而表现平庸的学生却目光短浅,只停留在分数上,忙忙碌碌,却也抱怨不停,而一旦略有小成,就小人得志,裹足不前,人生的格局始终这么狭窄。

所谓理想,其实源于自我,是最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比尔·盖茨的理想,就是用电脑来改善全人类的生活。他后来确实做到了,加速了世界文明的进程。现在还有许多生态学家,正在苦苦地为地球寻觅道路,为解决能源危机殚精竭虑。他们的胸怀和责任心,让人生目标变得崇高而辉煌。他们被自己的理想感动着,激励着,因而他们是幸福的。

而每个阶段又要分三步走,即“知己”——发现特长、“知彼”——与发展前景的结合,而后逐渐确定目标。由此滚滚向前,根据年龄与心理的变化,不断发掘,反省,调整,让目标越来越具体精细,最终学生在结束学校教育时,已经明确坚定的人生目标。

若能做到这点,毕业生踏出校门时,肯定是胸有成竹,斗志昂扬。这样的青年,才会是社会的栋梁。

这样的教育方式,我称之为“人生炼金术”。

当然,你们都已是高二的学生,也许错过了童年时兴趣的培养、天赋的挖掘。不过不要紧,当务之急,乃是从现在开始,发现自我,了解社会,设计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将目标细化,就是先解决文理分科的问题、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从五个方面来设计人生目标。它们是:责任、天赋、性格、兴趣、价值观。

具体到余振,他说喜欢经商。可他真的适合经商吗?这还是未知的,需要在实践当中去检验。况且,现在经商得靠知识。说到底,经商处理的其实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种能力,虽然可以在社会中磨练出来,可是毕竟很慢。倒不如趁着读书时多看些文史哲的书,那里面谈论的,可都是人与人的关系啊。更不用说大学里还有经济学、管理学,都是经商必备的资本。只有厚积,才能薄发。他现在弃学去做生意,最多只能混个买卖人,小本经营,要想做企业老总,那还有很长的距离。

今天先说到这里吧,接下来的课程中,我将对天赋、性格、兴趣、价值观、责任一一进行解读,并设计一些测试题,让你们通过测试和实践,了解自我,才好设计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杨爸爸讲解的时候,葛怡听得入迷,目不转睛地盯着看,不时插嘴,提出一些疑问,得到满意的答复后,就侧过脸,低声对杨略说:

“你爸爸懂的真多。”

“教育,原来还有这么多道理……”

杨略自然得意。

余振的神色,从最初的怀疑,渐渐到了信服,然后是共鸣。他说:

“杨叔叔,你说得没错。之前我是昏了头了。看了本《80后亿万富翁》,就以为发现了明路,一头扎进去,碰得头破血流,这才知道,人家李想和茅侃侃等人,虽然没上大学就做了老总。可人家有专长啊,不是电脑专家,就是策划能手,看了一堆的书。可我呢?一天到晚喊着经商啊经商,却毫无行动,脑子一热,还打着赤膊呢,就到商场冲锋陷阵了。”

余爸爸神色缓和了,说:“你看,遇到了这事儿,问题都发现了。”

余振终于露出微笑,许多忧愁释怀了。

凌霄突然说:“说起来吧,我的问题也是一样,号称对电脑很有兴趣,但付诸实践得也不多。前段时间还荒唐得很,整天玩游戏。现在我也得反省反省了。虽然目前学校教育制度有缺陷,可咱靠自己去弥补其中不足啊,是不是?”

杨略说:“猴哥说得没错。考试也许很累,但因为是必由之路,所以只能迎难而上了。”

葛怡说:“不过也有人喜欢考试的。陈高照就是一个,他是最刻苦。据一个住校的同学说,考试前,他时常大早起来,就着路灯看书。”

大家的脑海中都浮现出那张瘦削苍白的脸,头发蓬乱,永远穿着大一号的灰色夹克衫,站在路灯下一边跺脚,拿着书的手背在身后,嘴里念念叨叨,而眼睛却瞄向灰蓝的夜空,偶尔忘记了,才拿书看上一眼,手已冻得发青。

余振伸了舌头,说:“不会吧。用得着这么拼命吗?那他的成绩应该很冒尖吧。”

杨略说:“那还能不冒尖?这回期末考试,他是全班第二名。被英语老师夸得那叫天花乱坠。每次上课提问,要是没人回答得上来,这才叫他。瞧见没有,都成秘密武器了。”

余振说:“他第二名?那第一呢,不会是你们两个其中一位吧?”

杨略说:“她第一,我第三。女士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