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花边
成语典故中有五马分尸。五马分尸,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或牛拉扯裂人的头和四肢。要说明的是,这种刑罚其真正拉扯的并不是活人,而是尸体,又称车裂。其引申之意为,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历史上,最惨的遭此酷刑的有名人物是秦时的商鞅。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卫国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卒,惠文王继位。因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被车裂而死。我们不去探讨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的悲剧,我们更多地把我们关注的焦点转向我们的身边,五马分尸的结果,无论如何都是残酷的,不好的,不被人所能接受的。于是,生活中,回避把完整的东西人为地割裂,避免坏的结果的出现,就成了我们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说回避、想回避,都是我们的本愿。有的时候,我们不自觉间就着了道、中了招。2011年,我们出了一套书,“档案揭秘:清代宫廷生活书系”,共6种,分别为:《文玩卷:大清皇室的多宝槅》《礼仪卷:大清皇室的祭典礼》《教养卷:大清皇室的龙凤梦》《服饰卷:大清皇室的走秀台》《宫闱卷:大清皇室的家庭秀》《颐养卷:大清皇室的延寿经》。这套小丛书,是编辑部在出版了“清宫档案证史书系”清朝12王朝12种图书后设计的。目的是想从日常生活的角度接近宫廷的生活,在了解宫廷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今天的生活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内容。相比于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这套小丛书更多地体现出生活的气息。丛书强调了知识性、可读性和一定的学术性。6本书,虽是6个角度,但共同体现了清朝宫廷日常生活的面貌,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的设计和想法,应该说是比较周到的,我们也希望在卖场能够整体呈现,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实际的情形,却让我们不得不感到一定程度的遗憾。因为我们自己的失误,在图书分类这样一个小细节上,给予的关注度不够,终究造成了“六马分尸”的情形。6本书,4个分类,分别归入G、K、R、T。G代表文化教育;K代表历史、地理;R代表医药、卫生;T代表轻工业。一套丛书,被这样一分类,在卖场中,自然被按类归于各处。“车裂”的结果,丛书的整体感没了,相互的拉动作用没了,丛书的效果大打折扣。这与我们的初衷是相违背的。由此,我们看到了编辑工作细节的重要性。图书分类,过去我们都很少关注,甚至根本就不关注。也许过去真的用不着我们来关注,但今天你就要关注,时代变了,形势变了,我们也要因时、因势而变,这是客观现实之于我们的新要求。倘若你不关注,现实就会抽你的耳光,给你难堪。
图书分类不准确造成后续不利于销售、图书很难产生效益的情况,不大容易被发现。但倘若我们认真一点儿地去看并做一次有针对性的调研,我们会发现此类问题很多,且不容忽视。比如,我在对卖场的调研中,发现如果我们把自己出版的实用旅游图书,简单归类为一般的游记类图书,其销售的结果就大不一样。以我社出版的一种图书《绝色俄罗斯》为例,可充分看到由于分类的不准确对于销售的影响。《绝色俄罗斯》是一本深度旅游类图书,在一定的实用攻略的基础上,该书适度强调了对于俄罗斯国家政治、历史、宗教、文化、民风、民俗等方面内容的解读。但在卖场上,由于我们自己的归类归到了D类,属政治、法律范畴。版权页上明确标注为“研究、文集”,销售自然会受到影响。
图书分类方面问题的出现,是图书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后出现的情形,与图书市场竞争的严酷紧密相关。试想,当图书市场产品供小于求的情况下,人们无论如何不会去关注什么分类的事情!要解决图书分类相对科学和准确的问题,并不难。重要的是,编辑要做有心人,要从无意识做到有意识,从被动对待到主动关心。具体在征订单上、图书内容的说明上,明示自己所编辑图书的归类,甚至于明示上架建议。在与职能部门的配合上,尽可能地要做到主动。能够做到这些,问题会消灭大半。
出版社前几年曾经出版过一种书,书的名字叫《你的形象价值百万》。这原是一本别家出版社出版过的图书,版权到期才到了我社的手中。虽然是出版过的作品,但我社并未因此而怠慢该书,编辑部根据图书内容,反复权衡,除在书的装帧形态上下了一番工夫外,还为本书新取了一个好听、有市场号召力的名字:你的形象价值百万。仅此变化,便起到了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一本已经出版过的老书、且在市场上销售业绩平平的情况下,突然就变成了抢手货,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一本畅销书就这样诞生了。发行到今天,超过30万册。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不能不说书名的作用之大。
在近些年的编辑工作中,我们经常的会碰到书名的问题,责任编辑们也比以往更加重视书名的作用,常常为此而煞费苦心。确实,好的书名会给图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2009年,我社出版了一本反映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发生深刻变化的纪实性作品《命根——三十年记忆(1978—2008)》。本书的角度比较独特,不同于大处着眼、宏观切入的作品,它从一个与改革开放同步成长起来的农村青年的亲历所感切入,具体表现了30年来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的乡村生活,可触可摸的农村生活细节,使人感到非常的真实和亲切;与此同时,作者对这种变化,进行了宏观的思考。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出版物中,反映农村题材的作品,此书称得上是一部上乘之作。刚接触书稿的时候,实事求是地说,书稿本身内容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写实与文学的关系。这部书强调的是写实,唯有真实,才会让人感到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真正发生的变化。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思考和总结,才会让人感到真实和有说服力。文学的东西及其要素,要尽量地回避。经过与作者沟通,修改后的书稿达到了我们的要求。但书的名字迟迟定不下来。原名:三十年记忆(1978—2008),过于普通、平实。责任编辑为了一个响亮的书名,一直很纠结。
“命根”的书名诞生在一个小饺子馆。那天的中午,责任编辑及编辑部的另一位同事,加上我,共3人,吃中午饭到了单位东口的一家小饺子馆。中午的阳光很暖,透过窗后,照在我们吃饭的餐桌上。吃着聊着,我们谈到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变化,谈到了中国的农村、中国的农业和土地的重要性。关于要出版的图书,我们最初想到了“根”的概念,但简单的一个“根”字,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多少有些“泛”,且也有名著用过做了书名。我们苦思冥想一阵,最后,我说,不知你们能否认同,在“根”的前边加上一个“命”字吧,叫“命根”如何。我又生怕他们误会,加重语气补了一句话,“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业,是国家的命根子。”3个人粲然一笑,书名由此诞生。图书出版后,很多人很认可书名。尤其作者受此启发,后续又在策划《命脉》《命运》的写作,拟以此构成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生活的三部曲。还有两种经管励志的书,原名翻译都是团队和骨干如何如何的书名,既不准确,也很泛泛。后经我们认真琢磨,反复考虑,最后改为《没有做不成的事》和《结果第一》,图书出版后的效果都很好。
在书名上下工夫的例子,不再举。说多了也没用,其真正的意义不过两点。一是要重视,二是要与市场对接。一味哗众取宠不好,过于普通泛泛也不好。要根据书的内容,针对目标读者群,深入研究读者的购买心理,以及需求,从而选择一个具有号召力、影响力,让人记忆深刻的名字。如果在书名的环节上,我们漠视,编、发两个环节的图书出版工作,都会为此受到不利的影响。
谈这个话题其实自己的心里很沉重,因为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看,谁没有血性?作为担负着社会角色的出版人来说,谁又不想有勇气与担当呢?但现实是,我们的出版人中就有相当多的人没有勇气与担当。
没勇气不担当有多种情形:
其一,是素质问题。我们必须承认,出版这支队伍里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有一部分人,由于先天素质太差,不具备有勇气和担当的素质,即便这些人主观上有担当的愿望,客观上也做不到。
其二,是能力不够。出版行业是一种建设性的劳动,需要知识和智慧,一般意义上的适应工作还不行,要担当,最好把事情做好、处理好。敢去担当但做不好事情,处理不好问题,那是莽夫。
其三,是有能力,但顾忌太多。比如,这个事情我去做,做好了会得到什么,做不好会有什么结果。如果是问题,我若担了,会否影响个人的前程……思虑前后,还是能躲就躲吧,得不到好,也不要落不是。至于部下怎么看、领导怎么想,在自身利益面前,全顾不得了。
其四,是人品问题。这种人抢名夺利,绝对有勇气,敢想敢做,可以不要脸。但遇到需要自己多做些事情,尤其是遇到问题时,有些担当,你别想。人家在做人的准则里,根本就没有这一条。同享受可以,共患难怎么可以!
一和二,都可以接受,你总不能强人所难吧。三和四的情况,你就很难容忍了。职责所在,道德底线也在,你总不能委委琐琐,不要尊严吧。
常听到业内的人谈论一些这样的事情。某某领导够差劲,关键时候溜肩膀,遇到问题,跑得比兔子都快,明明主要是他的责任,与你只是间接相关,也绝不会站出来替你挡挡风、遮遮雨。每当这样的时候,我都会会心地一笑——这样的事我听得多了。有一次,总署检查图书质量,一家出版社上报的书中有一种不合格,其责任编辑恰恰是该社的一位编辑部的领导和所在部门的编辑。应该说,此事不算大,不涉政治,怎么着,都好处理。然该领导却让部下把责任全部担下来,以此洗清自己。再说一事,一家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图书,因为格调问题被总署问责。出版社当然重视,搞不好被业界通报,太丢人不说,也影响业界形象!兹事体大。从责编到部室领导,一路检讨下来。风声鹤唳之气氛中,分管社领导竟稳坐钓鱼台,任凭风浪起,我自岿然不动。但谁都知道,总署有规定,政治、导向问题归社领导管,你怎逃得了干系!终究还得检讨,如此何必硬扛?担了就担了,能咋样?何况现在的领导机关也很开明和包容!
有勇气有担当的重要性:
其一,当今社会,中国的现实,需要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来支撑。中央有要求,社会又客观需要。缘此,决定了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须有社会责任感。使命使然,混肯定不行。
其二,出版工作的性质决定,出版人要有大担当。业界是一个知识含量高的行业,要在业界有所作为,就要有勇攀高峰的理想和追求。要有目标,要有建树,要有作为,离不开勇气和担当。于今天看来,在整个行业刚刚完成转企的大背景下,在我们离现代文化企业管理还有很大距离的情况下,客观要求我们要做好出版工作,在机制、体制、产品等方面均需做到创新。创新不是闹着玩,创新会有困难,会有风险;按部就班、墨守成规没有风险,但与创新就远了;与我们的事业追求也远了。如此,我们还有必要做这份工作吗?
其三,出版人的业务性质决定。出版人是做产品的,图书编辑是做书的。我们要通过产品,让产品走向社会,从而实现图书的认识、教育、审美功能,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客观上,要求我们的书要有高质量的内容和品位。但要做到这样,需要我们下工夫研究读者、市场,需要学识、胆识,否则,你做不出好书来。
1999年1月,我们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及图书市场的需求,设计了一套6种《野百合花丛书》。图书以王实味、胡风、王造时、顾准、罗隆基、储安平为对象,对其一生及其主要学术思想和创作成就进行了解读。我们的想法:毋庸置疑,雷锋对我们的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是一种忠诚;但王实味、胡风、王造时、顾准、罗隆基、储安平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也该是一种忠诚。所不同的是,他们的忠诚形式不一样;他们各自与当时社会需要的契合度有别而已。雷锋精神不仅与当时的社会道德需要紧密一致,直到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另外6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见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那是他们个人的悲剧。但于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事业,于今看来,是不是另有一层深意。其实,忠诚的形式,是多样性的。由此认识出发,我们设计了《野百合花丛书》。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图书,走近他们,走近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特殊作用的人们。
丛书出版后,还是比较受欢迎的。说实话,我个人策划或出版过的图书中,有的品种早就被我扔掉了,但“野百合花”一直盛开在我的书架。
2011年,我们出版的一部图书《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入选了******纪念建党90周年全国200种图书名单,继而,在******的安排下,该图书在全国各地参加集中联展,活动的声势颇大。对于各入选图书的单位而言,既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同时也是一次扩大业界影响力、促进图书销售的机会。其后的实践证明,一切和我们的预判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