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27015700000004

第4章 把我的爱深深地藏在心底(4)

人生事业第一,尤其男人。倘没了事业,真的不敢想象怎样在生活中立足。我们虽不希冀如何光耀门庭、光宗耀祖,但也不希望自己落魄。由此,人生平台的重要性,便愈发凸显。在我事业的一个重要阶段,有一个人的出现,其作用不一般。那个人姓崔,名波,是我们单位的主管书记。多年来,我们单位的班子建设有问题,一直不能由本社党组自行解决。组织最终决定,崔波书记带队,蹲点中青社,搞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竞聘上岗。经逐层筛选,我得已上位。其实,我知道,我并不是本社主要领导青睐的人物,之所以顺利当选,是因为这样一种方式,是因为主管书记的督战。我本不熟悉崔波书记,更与书记没有交情。时至今日,我们也没有丝毫的个人来往。也许,没有也许,崔波书记不会记得,当年有一个人,是沾了他的福荫,走上的领导岗位。但我却死死地记住了崔波书记,那是我命中的贵人。

人要常怀感恩之心,不知感恩的人,也就不是人。

病了的时候,常常想到过往岁月中的美好事物。

人生四大喜: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要说的美好的事物,虽不及上述四喜的烈度,但于我却有深深的印记。

儿时故乡清清的小河,一直流淌在我的心里。那条河说小,确实不怎么大。河水不丰沛的时候,虽未曾断过,但确也没不过膝。河水很清,清澈的河水中,有小鱼小虾自由来去。或几条,或成群,人近不怕,一味的悠哉游哉。河水也有发脾气的时候,北方多是季节河,夏季一场豪雨,往往就会带来山洪,那时,河水的水位就猛涨,眼看着,河岸就有坍塌,河上的木桥常常也会被冲垮。记忆中,来洪水的日子并不多,多数的时候,还是那清清的水,水中的天,水中的生灵,还有我们的笑脸。现在那小河早就没有了,至于怎么没有了的,我不想说。说又有什么用呢?已经没有了,本就很受伤,干吗还要去在受伤的心上撒盐呢!

儿时的记忆中,有几个有性格的女生还是忘不掉。说来也怪,上学的时候,男生除了淘气和不务正业的印象外,基本上没有多少其他的印象。反是女生,留下的一些印象倒生动。小学时,我们班的女生体育项目特别突出,她们大多能跑,学校一开运动会,我们班的女生就成了学校其他学生瞩目的焦点。鼓声咚咚,女生英姿飒爽,班级的成绩多由女生创造。女生之所以能跑能跳,是因为她们很早就担负起了帮助父母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一般地,她们都在小小的年纪,便背起了捡煤、剥树皮的筐。在矿区的煤矸石山、有轨炭车线上、煤场上和木场上,常常会有她们敏捷的身影。她们常常被撵,因为她们去的地方,有些是不允许去的。运动会上,我们男生就剩拉后腿的份儿。那时,学校校队中,我们班女生常常会占好几位。因为她们,我们很是沾光,很是自豪。

到了中学的时候,学校经常要搞文艺汇演,班级要排演节目,这个时候,班里就会打破过往的惯例——男女生不说话。节目排练完,已是天晚,男生要打着手电去送女生回家。一路上,大家并不说话,但似乎男女生都很在意送的过程,一颦一笑,一个动作,仿佛都很经意。于今看来,人之交往,是一种天然的要求,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什么可以扼杀得了。

忘不了的事有很多,有一件事,是我参加工作后的事情,我一直记着。这件事情的主人公是个老者,事情的起因,是给我爱人和刚刚两岁的女儿办北京的户口。那时,北京的户口很难办,每年上级机关并不会给直属单位几个名额。即便给了,被调动之人的单位若是不放或搅局,你也没法办成事情。出版社好不容易从上级单位要来了一个名额,时间很紧,我们务必要抓紧办。这个时候,我说的那位主人公登场了。他是我爱人单位的书记,真真的可爱,在办理调动的过程中,不但未设任何障碍,还替我们跑上级单位,那种真诚让人感动。现在还有这样的领导吗?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真、善、美,真实的人,与人为善的人,心地美好的人,我相信,必有好报。

病了的时候,会想到一点儿晚年的事情。美国有部经典影片,我们翻译成中文的名字叫“金色池塘”。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对老人。过往的岁月,于他们更多的已是美好的回忆,年轻一代人的生活,折射着当年他们充满生命活力的影子。居所前的池塘,池塘边的座椅,老人相携着走来,落座。沧桑的面孔,银丝白发,池塘的水面,太阳照着,有风吹来,池塘便极生动,仿佛有人给池塘撒了大把的金子,金光耀眼。老人并不怎么说话,他们缄默着。那个画面常让我思考人的晚年应该是什么样子,既然晚年是我们生命历程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阶段,那么,我们该怎样面对和设计我们晚年的生活?我们这个社会,老龄化现象愈来愈重。几十年计划生育的结果,不能不说有效地控制了人口的增长,但另一面的问题也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未来年轻人和社会的负担愈发地重。4个老人甚至于8个老人,需要儿女们操心,这怎么可以!政府要想,我们要想,怎样才能不给儿女们增添麻烦,怎样才能不给社会增添麻烦……有个好身体吧,有了好身体做保证,我们才有资格设计我们以后的生活!

初四的上午,自生病以来,我第一次走出户外,来到了楼前的一个小小的绿化广场。今天的空气还好,天不那么阴霾,有一丝的暖阳的感觉。有人遛狗,几只宠物狗撒着欢儿,不时地叫几声。有鞭炮零星地炸响,“砰”“啪”,让人不自禁地感到一种生命的感动。

这一次患病,让我想得最多,就权作一次自省——生命原本需要。人忙着,静不下来的时候,什么都忘了。偶或地有个机会自省一下,反思一下,就当作是一次对自己生命的维护和保养。我们还要赶路,还要继续我们的人生旅途,思考与反思,有助于生命质量的提升,不是吗?

2013-4-1

尝试的乐趣

中国人讲究吃,在此领域,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只能望中国人的项背。中国人之于吃,发展到了文化的高度,所以“有舌尖上的中国”的说法。我对饮食方面的所谓文化研究甚少,只在一般的概念上知道有八大菜系,中国菜讲究色、香、味、美。

一般我不进厨房,东北人,有一点儿大男子主义,总认为,进厨房、围着灶台转的应该是女人。而男人自当主外,去赚钱,干事业,养家糊口。后来有机会偶尔地进一进厨房,不外两种情况。一是有时女儿说,老爸,想你做的菜了,是不是该表现一下了。有的时候老婆也说,给你闺女去做个菜吧。这种情况一般不推托。家嘛,就得有一点儿天伦之乐的感觉;二是有同事或朋友来,亲近的同事或朋友,凡知道我还可以做几个能品一品的菜的,多数不愿上饭店。他们多希望在家里,做几个上口的菜,喝点儿酒,享受一下随意的光阴。朋友之间嘛,就得营造一种亲近如自然的氛围。

有几道我做的菜,蛮好吃,家人和同事充分肯定,戏称“韩氏私房菜”。一起小聚,吃得舒服、喝得尽兴之时,他们也敢说,算了,早一点儿退休,就给大家做做饭菜吧,那样,对大家的贡献更大。我知道,这里有溢美的成分。活到我这个年龄段的人,见过的事多了,不会为大家善意的表扬而得意忘形,但会做几个菜还是真的。

进厨房,真的跟女儿直接相关。女儿考高中,我做了一个月的饭;女儿考大学,我做了一个星期的饭。做了一个月的饭,女儿发挥绝佳,考上了北京市的重点学校:日坛中学的英语特长班;做了一个星期的饭,女儿发挥一般,考上的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到现在,只要提起这件事,老婆有时还半真半假地埋怨说,如果还像考高中时做一个月的饭,没准女儿会考得更好,说不定就进了北大或清华。这种时候,一般我多不言语。不管怎么说,孩子上学,我是做出过贡献的,在孩子人生成长的路上,有我发挥作用的一笔,当该满足。其实,做饭只是形式,背后隐藏着我自己的想法。我以为,教育孩子的方法,可以千千万万。考试时候,正是孩子心力交瘁、压力极大之时,做饭就是一种无声的激励,比说无数的话唠唠叨叨管用,效果也好。老婆是医生,给人看病可以,但哪里懂这些心理学范畴的内容!

我们家里一般不大买熟食,只有一样比较特殊,就是烧鸡。老家有一名特食品,称“沟帮子烧鸡”。沟帮子是地名,烧鸡不同于熏鸡,更不同于扒鸡,烧鸡肉有咬劲,味重,很香。在老家的时候,吃过数次,印象很深,即便到了北京工作,心里也常常念起。后来偶然吃到三河熏鸡,感觉味不错,有“沟帮子烧鸡”的韵味,于是,就偶尔买回来尝尝。我记忆比较深的我来做的一道菜的食材,就是用的三河熏鸡。往日里,买回来的熏鸡吃法基本上就是打开包装,撕一下就可以上桌了。那一日,冰箱里还剩了一盘子前一天晚上没有吃了的熏鸡,以往,都是端出来就上桌。那一日,我心血来潮,干脆把熏鸡端到厨房,准备了一些葱、姜、蒜和作料,尤其是挖了一小勺的郫县豆瓣。油烧起,煸香葱、姜、蒜,再加上豆瓣酱,略略翻炒,出锅前,丢几枚红红的干辣椒。及端上桌,女儿连叫好吃!一顿饭,风卷残云,盘子里的熏鸡被一扫而光。我没有想到这样的结果,也没有想到一顿饭会给家人带来如许的快乐。打这以后,我多少对下厨房不那么排斥了,也对做菜逐渐关心了一些。举手之劳就能给家人、同事、朋友带来快乐,何乐而不为呢?原来不清楚,现在清楚了,厨房也有别样情怀。

我做菜不守常规,带有一定玩着做的心理,都是家常菜,敢下手,敢尝试,是我的强项。如果是什么海参鲍鱼、燕窝鱼翅一类美味珍馐,我会躲得远远的,一是咱们吃不起,二咱也真不会做!能做那些菜的人,不是咱这样的平民。我就喜欢用最普通的食材去做最普通的有味道的菜。我做得比较有创意的一道汤菜,是青倭瓜汤。主料不言而喻是最常见的倭瓜,是那种青绿带一点儿白色斑点的倭瓜。这种食材水分略大,不那么甜和干,煮出来的汤比较有青菜特有的清香。做这个菜,配料主要有海米和土豆。海米为了提鲜,当油下锅,稍微热了,便把泡好的海米下到锅里煸一下,及至泛白色,接着要把葱、姜、花椒面等作料下到锅里,再之后,加温水,烧开即把倭瓜、土豆下进去,倭瓜要切成稍厚一点儿的片,土豆也如是,否则不禁煮。待倭瓜和土豆熟了,汤该当漫过食材,而食材此时当也正好是我们要的熟的程度,不散不烂,既成型,又有一定软硬度。这样的汤,一大众,二鲜美,不能说没有东西可比,但确有独到之处。做这个菜最大的难点在食材上,一般而言,现在种青倭瓜的农民不多,市场上真正的青倭瓜也少,我们常见的都是橘红皮泛黄瓤的倭瓜。青倭瓜汤菜,我让家人和同事、朋友品尝过,他们都说好,我也深以为是。北方人一般不擅做汤菜,我却非常喜欢做汤菜。有一道鱼汤菜,我做得也不错。主料为嘎鱼,产地人据说称黄辣丁。配料为卤水豆腐和少许的香菜末,其他就是一些作料了。做这道菜我就不强调它的实际操作步骤了,我需强调的是豆腐一定是卤水豆腐。如果换了别的,不是卤水豆腐,那此菜绝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