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27015700000014

第14章 2013年首都的第一场春雨(7)

唐德宗算不得有大作为的帝王。经过了安史之乱的德宗李适,在大唐由盛而衰的历史进程中,继承了唐朝帝业。在位26年的德宗,登基之初,大有图强复兴的雄心壮志。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实施革新方略,果断而有作为。但大唐毕竟时移事转,德宗的所作所为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收效甚微。安史之乱后的唐帝国积重难返,德宗的改革遭遇挫折后,其雄心壮志遂如流水般消失。人评说,德宗一生中无论性格还是行动,都充满了矛盾和悲剧的色彩。

德宗《罪己诏》颁布于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其诏虽由翰林学士陆挚代笔,但德宗的深切忏悔之状依然溢于言表,人评“其辞痛切沉郁,其情挚诚感人”。主要文字如下:

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失守宗祧,越在草莽。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于将来。明征其义,以示天下。

小子惧德不嗣,罔敢怠荒,然以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致泽靡下究,情不上通,事既壅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遂用兴戎,征师四方,转饷千里。……或一日屡交锋刃,或连年不解甲胄。……然怨气凝结,力役不息……转死沟壑,离去乡里,邑里丘墟,人烟断绝。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驯致乱阶,变起都邑,贼臣乘衅,肆逆滔天,曾莫愧畏,敢行凌逼。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罪实在予!

…………

皇帝罪己,说到底是皇帝犯了错,为了江山社稷,不得已才要做的,更多的是为了安抚人心,大臣们的心,老百姓的心,以期社会向自己希望的方向改变。当然,有的帝王的罪己收到的效果比较好,有的则差一些,这与帝王们的诚意与否及当时的客观社会条件紧密相连。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我有了解,但不深入。我的粗浅认识是,传统文化中有糟粕,也有精华。这样的认识,其实有点儿国学底子的人都知道,等于没说。但我想由此出发,往前探寻一下,到底具体到某一细节,传统文化当中是否是该继承的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还是该扬弃的糟粕呢?这样,我们就不会被人说成只会就理论而理论了,也不会说我们只会鹦鹉学舌而无半点思想了。就我个人看到的今人的一些解读古代文献的文章中,一般很少有把中国古代帝王罪己当作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来对待的事情。也许是罪己出自帝王的缘故,也许是在我们的意识中,封建帝王都是与人民为敌的恶人的原因,也许与我们长期的民族意识淡漠有关系,更有可能与我们机械的宣传和狭隘的理解有关。不管怎么说,我们还是把罪己这样一份优秀的好的民族文化遗产忽视了。我去过俄罗斯,到过圣彼得堡。在一处纪念公园,有一座俄式风格显著的建筑,建筑前的草坪上,有人恭立的一座铜像,是彼得大帝,是美国人赠送给俄罗斯的。铜像正视前方,呈坐姿,挺胸,两腿分开与肩平,手抚座椅,头微仰,目光炯炯。整座铜像比例稍显失衡,头微小,身材却健硕。导游说,人传是美国人故意为之,意思是说彼得大帝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我以为此绝对为笑谈,因为整座铜像正是因为这样的设计,才让观赏者有更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彼得大帝的英雄气质得以更为传神的体现。俄罗斯人很崇拜这位民族英雄,彼得大帝在俄罗斯的历史上,有他突出的贡献。谈及此人,多半俄罗斯人都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反观我们,则缺少对于民族中杰出人物的敬重。唐德宗李适,我们不敢说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多大,但起码汉武帝刘彻该在中国的历史上,给予浓墨重彩的一笔。试想,中国的历史上,如果没了秦始皇,没了汉武帝,没了唐太宗,没了宋太祖,没了成吉思汗,没了康熙大帝……中国的历史会少去多少的生动!我们不否定人民创造历史,但假如我们把皇帝也当作人来看,当作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来看待,我们是不是就有了本该有的敬重。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振兴,起码需要对自己民族历史的尊重,对在民族发展中有过或者这样或者那样贡献的杰出之士,要有顶礼膜拜的尊敬。皇帝罪己,本是好事,我们偏要说“流于形式”“有欺骗性”。我们为什么不能更多地从积极的社会意义上去考虑呢?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则改之,这是一种正确的态度。帝王是谁?帝王是天子,天子也可以有错,更可以通过罪己来改正自己的过错,何况我们草民乎?

我们有这么好的文化遗产,我想当然地在脑海中就出现了一幅让我感动的画面:在东方,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不分贵贱,聚在一起,互相在检讨个人生活中、工作中的过错,发誓在日后的岁月中去努力消除。我知道这只是一种愿景!想当然的事情,总是难免让人失望。现实生活中我经常见到的是,大家在一起尽可能地把自己伪装起来,戴上面具,说一些假话、虚情假意的话、不关痛痒的话、阿谀奉承的话……国人大多患上了一种病。这种病就是从来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高看自己、低看别人,罪己和自省的意识、自我救赎的意识极其淡漠。

度人度己,想想历史,想想他人,当然也要想想自己。我这个人多少有些自命不凡,总觉得自己凭借个人的能力和人格魅力,可以影响别人。故对别人要求就高些,批评人也多些,总希望别人悟性要好,希望别人能自觉自律,能够举一反三。别人反应慢些,木讷一些,便总会受到我的白眼,严重时会训人,骂人的时候虽不多,但也不是没有过。跟周围的人比较,自己律己算是严的,但在对待别人的问题上,方式方法都有待提高。

不自省、不罪己的人很多,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有人喜欢听好听的话,而不愿正视现实。譬如我了解的一家文化单位,企业效益本来脆弱,利润构成问题严重,主营业务中长期存在贡献不大的问题。近些年来,基本上靠政策和一些非主营业务的收入,来支持企业的生存与运行。比较那些经营不善,日子不好过的文化企业,这家单位说得过去,但那些已经不行了、苟延残喘的同行企业的致命毛病和问题,这家企业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严重了说,别人的现状,很可能就是这家企业的将来。问题是严重的,需要有忧患意识,更需要有解决问题的紧迫感以及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比之他们,我们的日子算是好过的,但居安思危总是对的。何况,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老本可供我们挥霍。我们的脸上要少些喜色,多些忧虑,我们的管理,要更务实一些,而少些表面文章……这样,我们的明天才可能无忧。

有人知道自己有毛病,但就是不改;有人不认为自己的毛病是毛病,所以长期存在;有人知道自己的毛病,但讳疾忌医。

大学里学过党史,党史里讲中国共产党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在****七大报告中首次高度概括并总结出来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三大作风,中国共产党才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又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严重地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改革开放后,党用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了全面的恢复和重建。三大作风,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以往的岁月中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在未来的民族振兴、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中,三大作风仍是根本的保证。

这篇文章的出发点是古代帝王的罪己,立脚点却是我们今人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其自省和自我批判的意识十分重要。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才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要想事业有成,我们就要真的做到:时刻不忘我们是谁?要到哪儿去?怎么去?我们该怎么做?

201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