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好活着(做最有品质的自己)
27015700000011

第11章 2013年首都的第一场春雨(4)

关于本分,希望不被大家曲解。本分不等于不进取,不等于只顾自己、只管自己,心中无他人。正确的理解是,本分是进取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了本分,才有条件和资格去担更重的担子,做更重要的事,才可以有进取的机会。“本分”一词被曲解,是近些年的事。过去说这个人很本分,是褒义词;现在的本分则生出了新意,跟窝囊意近。要回归本意。小的时候,我在家里,大人长辈们经常教育自己:做人要本分。上学的时候,爸爸常说,做学生就要认真学习,这是本分。我上小学、中学的时代,不是重视知识的时代。对于“**********”,70后、80后、90后的孩子们不会有多深的理解,那个年代至少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50和60年代的孩子们的人生轨迹。那时,知识分子都被打成了另类,人称“臭老九”;学校不像学校,学生也不像学生。那时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九年里,没有多少时间是在正常的教育秩序和环境里学习,玩和闹是经常的事,我们也开过化学课,但却连元素周期表都没学过,只学了怎样造地雷……我们经常性地要参加社会劳动,我们要去学工、学农、学军。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下矿井,帮助大人们搞高产会战……爸爸说,环境你改变不了,别人咱也管不了,但管住自己总可以。爸爸让我尽可能地读些书,做点儿本分的事。人在做,天在看,我获益匪浅。能上大学,于爸爸的教育有关,于本分有关。我下乡的时候,爸爸在我的箱子里放了好多的书!农村的活儿很累,但闲下来的时候,还能够看看书。那时,读书没功利,没目的,连充实自己都谈不到,只是消磨时间的一种方式罢了。那个时候,谁能想到会恢复高考制度呢?我上大学那年,在领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半月前已被煤矿招工,我已经拿到了下矿井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有劳动服、长腰儿的胶靴、帽斗、矿灯……走出矿区和留在矿区,我无意比较这其中个人价值的得与失,只就对国家而言,显见的,上了大学,来到北京,贡献要大一些,也更有意义一些。当下的社会,变化之大、之快,让人很难跟得上其步伐,社会往前走,人们的观念自然会有所更新、变化,但更新、变化不是赶时髦,不是随心所欲,更不等于我们过去提倡的一些东西过时了。人类最基本的一些东西,无论到什么时候,都需坚守。本分,就是人类最基本的东西,难道就不需坚守吗?坚守,东北话说,必须的!

2013-4-20

凭良心不如凭业绩

我在出版社干了有30年了,同事们比较了解我的性情,也多宽容地待我,故养成了我比较阳光和强势的性格。与同事打交道,一般我都是直来直去的时候多,很少隐晦地去表达自己的意见。我以为这样比较坦诚,也不耽误时间。都是多年相处的同事,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哪里来的那么多的顾忌和讲究呢?

最近常听手下的同事们说一句话:做事凭良心。初时,我没太注意,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细品品,还是觉得这话挺有捉摸头的。照常理说,良心这东西值钱。市场经济,什么事都爱跟钱搭界,人们仿佛成了习惯。其实,良心不能跟钱挂上,良心也不应该用钱来衡量。一个有良心的人,他很可能不爱钱。无论从史书还是从现实中,我都看到过很多我认为是有良心的人。他们一般不大谈钱,倘若谈钱,往往为了家国!

自小就看过《说岳全传》,知道岳飞的故事。我的潜意识中,说到有良心,第一个人想到的就是岳飞。岳飞精忠报国,对于南宋王朝,岳飞可谓鞠躬尽瘁,功勋彪炳。在宋室江山每遇危急关头,岳飞和他的岳家军都起到了砥柱中流的作用。为国尽忠,报效国家,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该是有大良心之人。岳飞有《满江红》传世: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首词,足见主人公忠于国家的一腔豪情。什么叫责任感、使命感,这才是,怎不让人自然联想到鲁迅诗《自题小像》中的名句:“我以我血荐轩辕。”

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国,就是家;家,就是国。忠于国家,尽责于家,自是每一个中华子孙天经地义的神圣职责。诸葛亮也该是有大良心的人,尽管他晚年碰上了扶不起来的后主“阿斗”,但他是为了西蜀的江山大业,谁也不敢否认他的忠心。《隆中对》指点江山,奠定三国蓝图;取荆州,占益州,联吴抗曹,草船借箭,舌战群儒,六出祁山,剿抚南方,七擒孟获……刘备白帝托孤,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刘备要儿子刘禅视诸葛亮为父。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死而后已,成为后世忠臣楷模。

我们扯得太远了,读者可能会感到不亲切,那我们就说个近一点儿的事,一个平凡的小姑娘的事,相信你我、我们大家都会为之感动。在2012年2月评选出的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个年轻的姑娘,叫孟佩杰,她之所以获评,是因为她从8岁起就承担起了照顾瘫痪在床上的养母的重担,12年,养父都因不堪生活的重负而离家出走,孟佩杰却是一步一步艰辛地撑起了家里的那片天。最让人感动的,是当她的学业需要离开县里到市里去读书的时候,她毅然决定“带上母亲去上学”。颁奖词是这样说的:“在贫困中,她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坚守清贫,让传统的孝道充满着每个细节。虽然艰辛填满四千多个日子,可是她的笑依然灿烂如花。”养母深情地回忆说:“12年来,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帮我穿衣服、刷牙、洗脸、换尿布、喂早饭,然后一路小跑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做饭、喂饭,给我擦洗身子、活动筋骨、敷药按摩、洗漱更衣、倒屎倒尿、浣洗床单和被褥,再匆匆忙忙去上课;放学回来,匆匆忙忙赶回家做晚饭、做家务,服侍我睡觉。每次全部收拾完都得到9点以后,然后她才歇下来做自己的功课。我照顾了她3年,她却要照顾我一辈子,我下辈子还给她做母亲,我一定报答她。”网友写了一首诗《致最美丽的女孩》,赞美她:

他们说你是一个安静的女孩,

有着一张清丽的脸。

年少的你,

是否该在母亲的怀中细语呢喃,

是否该在少女的梦中绽放笑颜?

他们说你是一个柔弱的女孩,

有着瘦削却有力的肩。

年少的你,

是母亲的手,

是母亲的腿,

是母亲头上的那片天。

他们说那间陋室,

四壁空空,

只有真爱环绕在里面。

年少的你,

是黑夜里母亲床前的那盏灯,

是寒风中母亲心里的那份暖。

孟佩杰则说:“我只不过是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知道感恩的她,在收到关心她的人的生活用品的时候,说:“谢谢各位!在这样落寞现实和浮躁的社会里,也许,你们更让我感动。”

生活中的暖色调不少,感动人的事情很多,我们的人却有个坏习惯,常常不往光明处想,不学好,只愿比坏。不知敬畏,不懂感恩,已成了社会通病。有良心是做好人、干好事业的基础,日前央视报道,河北沧县环保局党委书记、局长被免去党委书记职务,并提请县人大撤去其环保局局长职务。因为什么?这位“红豆局长”在出现环保问题被访问时的表现,实在令人作呕。企业排放的本来就是污染了的废水,事实面前你怎么着也该有个正确的态度吧?此人不这样想,更不这样做,反说:有颜色的水不一定就是污染了的水,好比在水里加上红豆,水变色了,但并不等于水被污染。这些年,我们国家的环境污染到了不治理已经无法容忍的地步。为了一己之利,为了一个企业的一己之私,我们的人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被当世和后世的人永远戳脊梁骨的事!和谐全面的发展,才是我们的终极追求,我们怎么会仅仅为了经济的单纯发展,而去做牺牲我们生存的环境的事情呢?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老路的教训,我们还历历在目,不要昧良心做事。

我们一定明白,良心是基础,是做好人、干好事情的基础。但我们还要说,光有良心还不够,良心不代表业绩。好人、有良心的人不一定是干好事情的人,但没有良心的人、坏人,绝干不出好事情来。因此,要做好人、做好事情,要有良心,还要真投入、真干!打个简单的比喻,农民种树,光有良心和愿望不行,还要下功夫真去种树,还要下功夫去管理,还要让树结出丰硕的果实。从这一点说,凭良心只说了道理的前半句话,没有下面的后半句话,意义便不完整。我们不妨补上那后半句话:还要凭业绩。

细细观察,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凭良心,往往被当成了某种借口。凡是好好干事的人、努力的人、有敬业奉献精神的人,一般在他们的嘴里,你很难听到“凭良心”这样的话。有良心、能干之人即便受了委屈,他也不会说!说“凭良心”的人,往往是那些工作中不给力、不发力的人、业绩一般或不大好的人。这种人往往活得比较夹生,既不愿多做、干好,也不愿承认自己的不作为。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是其根源。生活中,没听过哪个干事的人,嘴里老是嘀咕“凭良心”。良心要要,业绩更得要。近几年,企业加强了管理,对于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些懈怠和散漫现象有所抑制,但也因此有议论,说领导管得严了,甚至有人说不人性化了。我们权且不说到底是严还是不严这个问题,我们只说,企业总是要创效益的吧,企业总是要给员工发工资的吧,还要去研究发展生产、想方设法扩大再生产吧……你总想着自己舒服,总想着不投入,总想着遂你个人愿的“人性化”,怎么可以呢?我们的员工,有多年来晚来早走甚至于无故旷工的,借口是家里有事!当编辑,有常年不策划选题,不提交选题,但还昧着良心说“选题老是通不过,影响工作情绪”这样的情况;做营销,有上班网游不做业务,反说是“图书市场不好不是自己不努力”这样的情况;身为企业员工,有多年来完不成定额指标、需要部门和单位来养着这样的情况……但越是这样的人,说道还越多,事儿多托辞也多,全然没有自尊与廉耻。近来好些了,人们终于发现,混日子的年月到头了,浑不论、发横也没市场了。因为大家都明白了,混来混去,混的只是自己。自己酿的苦酒,只有自己喝。何况,企业里那么多的想干事且能干事有业绩的人,也不愿因为你而受到名誉乃至利益上的牵连。企业终归要按企业的规矩来,任谁跟企业的游戏规则都较不得劲。不信,你就试试,后悔的准是你!

在我的心头,总有一段小时候温馨的记忆:姥姥家,姥姥和几个年龄相仿的老太太在一起。无论冬夏春秋,常聚着聊天。她们都抽烟。东北的老一辈人,抽烟的女人多,留下的印象很深。尤其是冬天,她们多盘腿于炕上,几个人围着一个装着炭火的、用纸和泥坯糊的炭火盆。火盆由于糊得厚实,不用担心烧透了。几个老太太手里拿着有长长烟杆儿的大烟袋,装上烟,拨开炭火盆里上面浮着的一层白色的火灰,烟袋凑上去,使劲嘬几口,便有烟从嘴里冒出,很惬意的表情。姥姥也如是。少数的老太太抽烟卷,烟不是太好的,但也不太差,有营口产的“大前门”等,偶尔出现的差一点儿的烟,是“红大刀”和“握手”等牌子。她们一般有点儿身份,都是矿区各级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的女人。她们的聊天,海阔天空,从东家长西家短,从自家到矿区,话题无所不包。兴浓处,笑声可冲破屋顶。姥姥与她们不一样,性情使然,一般不言语,只是听。一次,我去姥姥家,正赶上午时,我自然要吃饭。姥姥很疼爱我,找出吃的来,给我。这时,一老女人抽着烟卷便说了一句话,“外甥是狗,吃了就走,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因为小,我听不明白是何意。回家问母亲,母亲说,那是玩笑话,别当真。及至长大后,我才明白,那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东北人,很讲究香火传承,所以家家重视男孩儿。一般而言,男孩儿才是本家人,至于外甥,那是女儿嫁出去后生的人,是外姓,怎么着也喂不熟。显然,在当今,这是一种极过时的理论,但在当时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因此,老太太们才说得振振有词。姥姥那个时代,哪儿有什么计划生育?故家家人口都多,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是常事。那会儿的工资都不高,物质生活贫乏,儿女们叨扰老人的事不少。由于不富裕加之也确有不懂事的孩子,“吃了就走”的事情当然就容易引起公愤。不过,这句话,有时具有一种玩笑的成分,虽不能说是多好的意思,但也绝跟恶意无关。东北话,尤其在民间,听时,一定要跟当时、当地的环境和谁说、什么表情、什么语气等因素结合起来,才好真正理解、明白。

我不相信那句话:“外甥是狗,吃了就走,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人与人相处,我相信,只要你真诚,有良心,肯付出,无论到哪里,你都会受欢迎!把这层意思放到工作中,可换成,只要你真诚,有良心,肯干,你就会是个好的职业人。因此,对于工作,我们该提倡,凭良心不如凭业绩,这样,会少误解。

2013-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