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地区的天保工程,使工程区森林资源获恢复性发展。在2011年自治区的“两会”上,昌都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吾金平措就当地天保工程建设近况作了专题发言。他介绍,2000年5月长江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2006年藏东南山地森林生态功能保护区被正式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建设原则,国家在昌都地区的江达、贡觉、芒康三县累计投资4.5亿元,保护了120万公顷天然林。主要措施及其成效撮要如下。
1.全面叫停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关闭了工程区木材加工厂18家、木材交易市场3个,封停使用林区桥梁12处、设卡点18个,乱砍滥伐现象被遏制住。
2.推行管护责任制,对工程区120万公顷天然林进行划片定点巡护。配备了责任心强、工作踏实的农牧民护林员,合理设置定点站(卡),采用集体管护、家庭管护、联村管护等方式,聘用森林管护人员16863人,落实管护资金超过了1.29亿元。
3.拨付专款完成高原生态屏障防护林建设4.9万亩,重点恢复了“三江流域”、国道214、317、318等生态地位重要地段,以及所有生态脆弱区域的林草植被;加快营造生态公益林,采取人工造林、人工促进更新、封山育林、模拟飞播等造林方式,完成生态公益林建设33万亩,植被恢复3.4万亩。同时,实施了昌都镇周边造林、妥坝沟火烧迹地造林绿化和绿色通道工程,增加新树39.6万余棵。
4.抓实苗木繁育项目,建立了以地区苗圃为中心、三县苗圃为支点的育苗基地,现有标准化苗圃4个、面积300余亩,年供树苗保证186万株。
5.细化深化高寒地区造林树种育苗技术研究,统筹推进高海拔地区优质树种引种试验、模拟飞播造林试点和能源替代项目试点,以及森林动态监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监督落实森林防火制度,加大森林防火宣传和火源管理工作力度,及时兑现护林防火资金。
6.实施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完成了芒康滇金丝猴、类乌齐马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项目,以及八宿县然乌湖湿地自然保护区项目招投标、芒康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等相关工作。
山南卡龙人治沙寻良方,西藏多地治沙工程见实效。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卡龙乡摸索出治沙方法,在海拔4500米的风沙盛行之地营造出一派绿色原野。
植树种草、扩充植被,是化解生态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这是生态学常识。陆地植物在净化空气方面,主要是通过叶片作用实现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吸收CO2、放出O2,维持大气环境化学组织的平衡;二是在植物抗生范围内通过吸收而减少大气中硫化物、氮化物、卤素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植物是天然的净化器。
小贴士
德吉新村,藏式民居的节材村。目前在昌都地区江达镇,住进了一批江达县天保工程的搬迁户。因为是个新村,取了个时尚村名——德吉(幸福)村。过去,江达县百姓盖房子要消费很多木材,砍伐一批大树。但是德吉村在安置房建造中,国家给予每户5万元补助,用于支持房主采用替代性的建筑新材料。于是,德吉新村的住房既保持了传统建筑风格,又省下大批木材。天保工程涉及生态搬迁居民2508户、15183人,他们全部得到了妥善安置,同时被鼓励树立绿色建筑理念,保护生态,建设环境。
比如SO2在有害气体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危害性很大。生长在被SO2污染地区的植物叶中,SO2含量比周围正常叶子含硫量一般高出5—10倍。树木对SO2有一定程度的抵抗能力,以独特的生理功能通过叶片上的气孔和枝条上的皮孔吸收与转化有害物质,在体内通过氧化还原过程转化为无毒物质,此所谓“降解作用”。当污染源附近SO2浓度达到0.27mg/m3时,在距离污染源 1000—1500 米处,非绿化带浓度为 0.16mg/m3,而绿化带浓度仅为0.08mg/m3。日本有资料报道,每公顷的柳杉每月能吸收SO260kg。
另外,树木对空气中的烟灰、粉尘有阻挡、过滤与吸收作用。云杉、松树、水青岗等树木,每公顷年阻尘量分别是32t/hm2、 34.4t/hm2、68t/hm2。树木因为形体高大、枝叶茂盛,可以降低风速,大颗粒灰尘因为风速减小而沉降于地面,叶子表面因为粗糙不平、多绒毛,有油脂和黏性物质,能吸附、滞留与黏着部分粉尘,使空气含尘量减少。有研究表明,在一个生长季节里,水泥厂附近的黑松林每公顷可以滞尘44kg。
从生态学角度讲,农田作物除了提供粮食及其他产品、为畜禽供给饲料外,还有维护土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其营养物质循环、同化废弃物、吸收CO2、固定氮等生态作用。
“西藏的天好蓝呀,云片低得仿佛触手可及,远处的云团快要跌落到地面了,这儿的景色太漂亮啦!”面对春风中摇曳的青柳白杨,草原上镶嵌的翡翠似的清澈湖水,像洗过一般澄澈的蔚蓝天空,来自上海的游客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卡龙的自然景观。置身在纯净的温润的天地之间,大口大口呼吸着绵绵软软的空气,感到从外到内从未体验过的舒服,人甚至变得松松垮垮,只想就地倒下不再动弹,浑然不觉这高原上缺什么氧了,可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但是几年前,这里的光景不是这样。那会儿经常遭受夏季山洪袭击,草场水土流失严重;秋冬时节风沙弥漫、黄尘滚滚……
卡龙乡位于羊湖、空母湖腹心地带,处在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势力范围内。一方面地处高海拔,一年中严寒天气多;另一方面受羊卓雍湖微型环境的良好影响,这里原是一片水草丰茂的草场,牛羊遍地。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不知什么原因,这里开始水土流失、风沙肆虐,草场退化、植被荒疏。199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万亩草场被洪水吞噬,从此荒漠署理了草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威胁着当地农牧民生命财产安全、阻碍了卡龙乡经济社会发展。
卡龙人对此绝不甘心,下决心修复生态、治理沙化,找回青青牧场。首先,拜师学艺,果断决策。“对于如何治理荒漠草场,当时众人各持己见,有人说填土种草,有人提出植树造林,还有人认为这些办法根本不可能。”当年议政的情景,卡龙乡党委书记旺堆至今记忆犹新。卡龙乡成立了“寻找妙方”小组,有的上访林业部门,希望得到专家点拨,有的下村调研,问计于民,还有的走访沿江区(县)视察取经。2006年卡龙乡的领导集体,把征集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筛选,结合实际,研究决定:植树搞绿化,造林堵风口,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决策得到了群众的响应与上级部门的支持,并争取到植树造林援助资金54万元。必要条件具备了,一场群众造林活动在卡龙乡就展开了。
其次,合理选种,科学种植,精心养护,创造高海拔绿色环境。在这样高海拔地区植树,幼苗儿能成活吗?很难说,没有先例。但是,卡龙人决心一试。初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和技术指导,造林成活率很低。好不容易栽下的上万棵树苗,一年下来只活寥寥数棵,还被风沙埋得只露树梢儿。其余的树苗,迎风处的被刮出了根,背风处被埋了全身。这着实让龙卡人丧气,却又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增强了信心。既然能种活一棵,就不愁种活十棵、百棵、千棵、万棵!
只要存在一线希望,就必须尽全力争取。经过反复试种,大家惊喜发现:树苗成活率的高低与树种有直接关系,北京杨、高山柳、左旋柳等树种适应本地的土壤和环境,成活率甚高。于是,这些树种被大量引种。同时,在跟风沙争夺树苗生存机会的反复较量中,摸索出一套有效做法:起初在荒漠深处种下北京杨,设法阻止风沙掩埋树苗,然后在周边插植高山柳、左旋柳等耐寒树种,形成了“小网格、窄林带、四周围起大围栏”的种护模式,大大提高了新植幼树的成活率。
树苗种下去了,随后的管护十分重要。在春季里,乡里安排专人定期浇灌树苗,有效解决了春季树苗嫩芽被风沙吹干的问题;全面实行封山禁牧,避免幼苗被践踏致死,指定村干部兼任相关责任区的护林员。目前,全乡植树造林面积达到1300多亩,树苗18万棵,成活率稳定在85%以上,初步形成了以“防风固沙、蓄水保土”为主要功能的小型林区。
植树种草是防风固沙的有效方法,这是众所周知的成功经验。这条经验和做法被处在高海拔的卡龙人成功“移植”了过去,被完全本地化了,创造了海拔4500米以上地区幼树成林的奇迹,有效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这个过程凝聚了卡龙人的汗水和智慧,增强了卡龙人乃至西藏人解决国土资源的水土流失、荒漠化、石漠化等问题的信心,为其他处在类似环境下的人们防沙治沙提供了经验和做法。
近十年来,全区多地实施治沙工程均取得可感可视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若干年前,山南地区、日喀则地区被认为是西藏风沙最大的两个地方。山南民间有这样的民谣:“泽当风沙之地,幸亏不是我家;我等不住此地,可怜当地人们。”经过持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拉萨—山南—日喀则雅江防护林体系基本建成,保护了沿江一线数万亩农田、草场。
气象部门统计显示,拉萨、山南、日喀则三地(市)的风沙天数明显减少,与30年前相比,拉萨、泽当风沙天气各减少了32天,日喀则减少34天。亲历30年拉萨环境变化的一位“老拉萨”说:“上个世纪80年代,拉萨的风沙还是很大的,春季里经常出现大风扬沙天气,出一下门嘴鼻会吸入很多灰尘。”
治沙工程也给工程区农牧民带来可观的劳务收入,参加项目建设的农牧民吃上“绿色工程饭”和“生态饭”,治沙工程也成了致富工程和民心工程。
扯休农民让荒滩变绿洲,地区领导挥动环境建设大手笔。扯休乡位于日喀则地区萨迦县东部,平均海拔3900米;全乡共有12个行政村、988户、5153人口,耕地23314亩,年人均纯收入为2906元,属于地区贫困乡。在藏语中,“扯休”的意思是位于山岩尾部。地势平坦开阔,有开发潜力的扯休荒滩却是当地最为强劲的风口之一,原生植被稀疏、生态脆弱,被列为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对象。扯休乡生产落后,生活水平低下,与当地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小贴士
现代生态学研究表明,可以利用植物的克隆生长来固沙。比如沙鞭和羊柴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植物,它们适合在贫瘠的流动沙地上克隆生长,地下茎交织在一起固定沙土,从而为很多其他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这类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属于克隆植物。
所谓克隆植物,是指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通过营养繁殖(又称克隆生长)产生与其母株个体在基因上完全一致的新个体的植物,新个体的产生不通过减数分裂和遗传物质的重组。克隆生长可以不断产生新的分株,迅速扩大克隆植物在新地区的分布,对微环境施加积极的生态影响。羊柴是一种岩黄芪多年生草本植物,茎横卧在地面上,开黄花,根可入药。因此培植羊柴防风固沙,还可以美化环境,额外有经济收益。
西藏沙漠地区风沙大、土地贫瘠,地表植被十分稀疏,植树造林难度大,甚至树木无以存活。而生命力顽强的沙漠地区先锋植物,就成为增加沙漠地区植被的首选。恰当选择与克隆沙漠地带的先锋植物,可能成为境内某些地区防沙治沙的关键措施。
既然生产发展条件是由当地自然条件决定的,要改善生产发展条件就要改善自然条件。2010年8月,当地开始实施国家投资扯休乡的重点区域造林计划,包括农田林、机耕道、绿色通道、成片造林、机井、蓄水池、引水管道等基建项目,涉及扯休乡及相邻的吉定镇共13个行政村,造林面积1.6万亩、封育1.5万亩,树坑68.5万个、幼树68.5万棵,分解为318国道公路沿线、乡村公路沿线、农田、水渠林网等部位的绿化,以及封山育林、成片造林等定点任务。
在此期间,原日喀则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许雪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畅谈了地区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的思路。他风趣地说:谋事如下棋,心里装整体。搞水土治理和环境建设工程,脑袋里必须树立大农业意识、生态系统观念,放眼工程的综合效益和持续效益,把社会行为置于区域环境里加以考量,依据当地生态条件和自然规律来构建人造生态系统,这叫作“小处入手、大处着眼”。
既要充分考虑大环境总体制约作用及其对全局的影响,又要准确评估集体行为对所处的大环境、大系统的辐射和改造作用。具体讲,现代生态农业注重把农林牧副渔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倡导农作物和林木、果树间作,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套种,农作物品种之间轮作,这样一来,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及彼此之间的物质循环,构造植物间营养传递链条。若把特定地点上的绿化工程作为一枚棋子纳入大农业合理规划之中,纳入当地小型生态环境之中,就能发挥工程项目的综合效应,奏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