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纸币、票券鉴赏及收藏
27012100000018

第18章 债券的鉴赏及收藏(4)

民国三十年滇缅铁路金公债30年5月18日1000万美金5厘伍、拾、伍拾、壹百、壹千美元

新疆省政府有奖建设公债30年500万元无息壹元、伍元、拾元、贰拾伍元、伍拾元

民国三十年粮食库券30年9月1日5厘壹市斗,壹、伍、拾、壹百市石

民国三十一年同盟胜利美金公债31年4月25日1亿美金4厘贰拾、伍拾、壹百、伍佰、壹千、伍千美元

民国三十一年同盟胜利公债31年6月27日10亿元6厘壹百元、伍百元、壹千元、伍千元、壹万元、拾万元

民国三十一年粮食库券31年8月10日5厘壹、贰、伍斗,壹、伍、拾、壹百市石

民国三十二年整理省债公债32年6月2日1.75亿元6厘壹百元、壹千元、壹万元(分1、2、3、4类债券回收各省债券)

民国三十二年同盟胜利公债32年6月3日30亿元6厘贰百元、伍百元、壹千元、伍千元、壹万元、拾万元

民国三十二年粮食库券32年8月12日5厘壹、贰、伍斗,壹、伍、拾、壹百石

民国三十三年同盟胜利公债33年7月5日50亿元6厘贰百元、伍百元、壹千元、伍千元、壹万元、伍万元、拾万元

民国三十六年短期库券36年3月29日3亿美元2分拾、伍拾、壹百、伍百、壹千、伍千美元

民国三十六年美金公债36年3月29日1亿美元6厘〖〗伍拾、壹百、壹千、伍千美元

民国三十七年整理公债37年12月5日15厘伍拾、伍百、壹百、伍百、壹千、伍千美元

民国三十七年整理公债37年12月10日5.23亿金圆券〖〗5厘壹、伍、拾、伍拾、壹百、伍百、壹千、壹万金圆券

民国三十八年黄金短期公债38年1月16日200万市两黄金月息4厘伍市钱,壹、伍、拾、伍拾市两三十四、日伪债券

日伪债券最早出现于日寇扶植的傀儡政权“满洲国”。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三省,随后推出溥仪出任“满洲国”皇帝,利用内奸、亡国奴为其“以战养战”策略效力,发行伪满纸币,收缴东北庞杂的货币,强行摊派各种债券,为侵华日军提供战争经费,以维持关东军庞大的军费等开支。为了对东北地区实行全面的金融控制,除了大量增发货币与公债外,还强迫企业和居民认购“战时报国债券”、“战时储蓄债券”、“大东亚战争割引国库债券”等名目繁多的各种债券,以达到从经济方面对东北同胞进一步压榨和剥削。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侵占了华北大部分地区的点(城市)和线(交通线),扶植汉奸汤尔和、王克敏、董康等成立“华北临时政府”。为了控制华北金融,掠夺资源以及供应日军军需,于1938年3月在北平成立伪“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准券”及多种债券,强迫民众购买,以货币战的手段对占领区人民进行经济掠夺。

在此之前,日本侵略者扶植的民族败类蒙奸德王拼凑“蒙疆联合委员会”,在张家口成立“蒙疆银行”发行伪“蒙疆券”,还强迫商业户和居民参加储蓄,强制推行“邮政储金券”,为其分裂祖国活动提供资金,为日寇推行“以华治华”政策效尽犬马之劳。

日寇占据华东地区以后,由大汉奸汪精卫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傀儡政权,1941年1月成立伪“中央储备银行”发行伪货币“中储券”,以套取物资和应付日军巨额军费支出,配合日军进一步贯彻“以战养战”的策略。除加大发行伪“中储券”以外,还推出多种名目的债券,如“华东商业株式会社株券”等,为日军的军费支出,日商收购军需物品提供了资金。

东北、华北、华东及华中伪政权的伪币和债券越发越多,使物价上涨了12000多倍,对人民生活的威胁,对社会经济的祸害更为严重。

随着日本战败投降,这些伪币、债券失去了昔日功能,它为我们留下了当年沦陷区经济畸形发展的缩影,更为研究当时金融状况保存了实物资料。

三十五、蒙古自治邦政府交通部邮政储金票

伪蒙古自治邦政府是由日本帝国主义扶植的蒙奸傀儡政权,1937年10月17日在绥远省(今内蒙古自治区)厚和浩特(今呼和浩特)成立。经日本关东军参谋东条英机指定由云王(端旺楚克)为伪自治政府主席,由于开会当天云王未来,由德王(穆楚克栋普鲁)宣誓就职,以成吉思汗纪元为年号,1937年为成纪732年,悬挂蓝地红黄白条旗为伪政府的旗帜,该政府下设政务院,德王兼院长,总揽该政府一切事务。以德王为首的蒙古上层反动分子,打着“保疆安民”和维护“民族利益”的幌子进行分裂祖国、出卖民族利益的反动行为。

伪蒙古自治邦政府交通部邮政储金票是伪交通部于成纪739年(1944年)8月发行的,同年9月25日开奖,此项邮政储金票的经理单位是邮政储金汇兑局,该局直属交通部,主要经营项目:小额存款、贷款和汇兑,它是邦政府吸收大量储蓄存款和汇兑资金的工具。这种“储金票”不同于今日的债券自愿购买,当时在日寇占领下,名为发行,实为武力摊派,老百姓不得不勒紧腰带去“认购”。

该券面文左起:成纪739年8月发行,至成纪744年7月有效。右起:成纪739年9月25日开奖。券背文字说明由右向左,第一部分为日文,第二部分为中文:“一、奖金自举行抽签之日起,经过十五日后,开始支付。二、于领奖金时应将金额、住所;姓名添入左开栏内,并于盖图章后提交邮电局、领得奖金后该储蓄金票之存入票即仍行退还。三、本储金票抽签后请集齐五枚、十枚、十五枚、二十五枚、五十枚提交邮电局存入特别定额储金。”

三十六、伪满洲帝国政府储蓄票

日寇在战败前的1945年,已先后三次以“满洲帝国政府”名义每年发行必胜储蓄票,已发现有康德10年(1943年)、康德11年(1944年)、康德12年(1945年)券,面额为伍角、壹元、叁元、伍元和拾元五种。票面上明文规定,于发行的第二年12月31日有效,过期即作废,其中康德10年发行额为16亿元,康德11年为30亿元。如此巨大的发行额,靠自由认购非常不容易,只有采取强行摊派的办法,如实行商品、食品配售,以及在与生活、娱乐有关的各种场合搭发储蓄票等。以此种手段强迫民众参加储蓄,同时规定该储蓄票不得作为支付手段或偿还债务等。由此可以看出日寇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既便如此挖空心思,最终也难逃惨败的命运。

第六章商业钱帖的鉴赏及收藏商业钱帖起源于清代末期,当时民间交易大额用银、小额用钱。钱,是指方孔圆钱的制钱或铜元。为了携带方便,由私人商铺发行一种直形的纸质凭证,它是制钱或铜元的代用品,名为钱帖或钱票。钱帖的形式只有直形一种,它采用直形是与清末汉字书写方式有关。清末使用的钱帖多为木版印制,进入民国后各地方则采用石印。帖面由长条形图案组成,边框内上端第一行为地名,第二行为商店名称,往下即是竖排内容,由右向左:×字×号。这些冠字及序号使用时以毛笔填写,本店兑付不再加说明,如不在本店或本店分支机构兑付,还须注明代兑商店地名及字号,中间以大号字体标明——“凭帖兑取钱×××”或“凭票取××京钱×吊”。

商业钱帖有在当地名家大店代兑的,也有异地异店代兑的。商业钱帖只能到期兑现不能提前支取,有些钱帖还注明“灯下不付”字样,避免假票冒充。钱帖初期宗旨是为了方便商贾携带,凭帖兑钱,发展到最后竟演变成以帖换帖,钱帖可以购货、还债,却换不到现钱,如东北吉林省榆树县恒昌钱号票面注明“凭票兑付吉帖”字样,只能以票换票。它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现钱的缺乏。

钱帖的格式比较简单,看似容易仿造,其实它的防伪办法很巧妙。如利用复杂的边框设计,人物图案采用二十四孝图或八仙过海等典故作为装饰,内框满刻千字文、三字经或治家格言等一大段文字。这些文字与钱帖均无直接关系,刻制大量文字是为了防伪,不易仿制,并在细小部位暗留标记,兑现时以资鉴别真伪。

商业钱帖一经兑现或用新帖转换,旧帖即以墨笔在帖面写一较大的“消”或“肖”字圈批,以示付讫,不再入市,它和商业票之长期通用、反复流转不同。

钱币爱好者收藏商业钱帖,应选印章齐全者,只有印章齐全才是已经发出的正用品,没有加盖印章的如同空白支票,收藏价值不大,至于圈批“肖”字的废票已是面目全非,只可作资料保存,为研究者提供实物凭证。

一、吉林扶余县德兴福钱号

德兴福钱号的钱帖称债票。德兴福钱号的债票不能兑取现金,但可以兑换吉林省官钱局的吉帖。吉帖可在东三省自由流通,故这种债票面额为伍拾吊,在全国商业钱帖中,其面值是最高的。

吉林扶余县德兴福钱号券背面说明:“本号兹因地方钱法吃紧,市面艰难,小帖缺乏,往往找零殊多不便,特制少量小帖,通行市面,凡行使者,务请凑足伍拾吊或百吊,来到本号即以吉(指吉林省)省官帖兑付,诚恐未及周知,特此布告。”

二、吉林五常县天升粮栈

吉林五常县天升粮栈券,背面说明:“本号此种帖,专为乡镇存款各户便利起见,无论转到何人之手,票到即付官帖,特布。”从说明中可以看出,这个粮栈还兼营存放款,放款即是高利贷。

三、陕西洵阳蜀河商会券

陕西洵阳县城东70公里处是蜀河镇,汉江在蜀河镇以南流过,因发源于秦岭的蜀河在此与汉江汇合,故称蜀河口。蜀河镇虽然是镇的建制,历史却非常悠久,自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先后为口戍、兴晋县、清阳县、黄土县治所,至清中叶,由于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经济发达,为陕南东部第一商业集镇,曾有“小汉口”之称。

民国18年(1929年)陕西大旱,洵阳灾害尤重,当时尚无银行、钱庄、当铺等金融机构,流通货币多为银元,唯独没有银票、银元票。为了方便起见,由蜀河商会发行铜元钱票,以利周转。

洵阳县蜀河商会铜元券正面为蓝色,其上部盖有套印朱色“陕西洵阳县商会之钤记”条形阳文篆书印鉴。该券以商会名义发行,说明它不同于民间小票,信誉可靠。背面绿色,额部为旗帜、地球图案,其下条形框内,竖排《蜀河商会发行纸币条例》,文曰:“1.本会为救济钱荒,维持纸币信用起见,发行此种纸币四万串。2.本票按市价足一圆者,兑现洋一圆;不足一圆,暂不兑换。3.本票以本会指定之商号盖印兑换,以昭信用。4.本票已呈请县政府备案,完粮、纳税,公私交易,一律通用。俟国家银行发行辅币、足资(充足)流通时,即行收回。5.如有伪造者,送县政府以伪造货币论罪。”在“条例”的四角分别印有“信”、“实”、“通”、“商”四字,并在两侧竖书“感金融之困难使纸币代价”、“促商场于发达以信用为先”的联句,可见陕西黄土高原小县,虽处钱荒之中,仍不忘信实古风,使人敬佩。

各县商会券简表

年份(民国)名称面值省别

25蔚县白乐镇商会铜元存款证肆拾文河北省

赤城县商会钱票(宣统二年)贰吊河北省

27门头沟地方治安维持会商务股通用券肆枚河北省

18正定县商会救济市面兑换券贰角河北省

19石门商会救济金融兑换券壹角河北省

19藁城商会救济金融兑换券壹角河北省

22行唐县商界维持金融救济会辅币券贰角河北省

21定县商界辅币券贰角河北省

无马兰峪商会钱票(遵化县)伍吊河北省

5晋县商会钱票壹吊河北省

25良乡县商会铜元票拾枚河北省

无蓟县马伸格钱票叁吊河北省

27胜芳镇商会救济金融临时流通券贰角河北省

17山西大同商会流通券叁元山西省

无榆次商会铜元券叁拾枚山西省

16汾阳商会公益银局通用银元券壹元山西省

无广灵县商务会铜元券壹百枚山西省

无五寨县商会兑换券壹角山西省

26龙口商会券伍角山东省

27烟台商会临时维持金融券壹元山东省

29栖霞县商会流通券壹元山东省

无文登县商会辅币券伍角山东省

8满洲里商会临时存票叁元内蒙

无包头商会九行金融所兑换钱券捌百文内蒙

21多伦县商会流通券拾枚内蒙

8滨江商会临时存票壹角黑龙江

8哈尔滨总商会临时存票壹元黑龙江

23饶河县商会铜元券贰千文黑龙江

28川沙三四区商联会代价券壹角上海

23宝墟市商会找续券半毫江苏

29无锡工商联合会流通票壹元江苏

21邳县商会分所临时兑换券壹千文江苏

29丹徒县商会辅币券壹分江苏

无宝应县商会补助票壹角江苏

无镇江县商会临时分币券壹分江苏

28江湾镇商会各商号临时联合代价券壹分江苏

28大团镇商会辅币券伍分江苏

31泗泾镇商会代币券壹元江苏

无周浦镇商会流通券壹分江苏

无罗店镇商会代价券壹分江苏

无毛市乡商业联合会代价券壹分江苏

30马塘特别区商会辅币券伍角江苏

29宁波商会辅币券壹角浙江

无建德县商会辅币券贰角浙江

29宁波商会临时代用券壹角浙江

29余姚县商会代用券贰角浙江

20九江县商会临时辅币兑换券拾枚江西

25吉安县商会临时流通券拾枚江西

6常德总商会钱票贰拾文湖南

16常德总商民协会钱票壹百文湖南

5湘潭商会钱票贰拾文湖南

无湘潭县商会钱票伍拾文湖南

27梅县松口镇商会辅币券伍角广东

9威远县商会铜元券壹千文四川

24丹棱县商会铜元券贰千文四川

24犍为县商会铜完券壹千文四川

25大竹县商会辅币券贰角四川

24叙永县商会铜元券壹文四川

38乐山县商会银元券壹元四川

23万县商会铜元券壹千文四川

24巫溪县商会辅币券壹角四川

24乐山县商会兑换券壹钏四川

无贵州总商会商钱局兑换券贰百文贵州

37南郑县商会临时存条贰角陕西

18陕西洵阳县蜀河商会券贰串文陕西

24沔县商会钱票贰串陕西

注:本表按地区划分,非按时间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