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毕升总认为这种印刷术有很多不足,总想将其改进一番。事情是这样开始的:
有一次,作坊里要赶印一本书,但是一位刻字工人在一块整版上刻错了一个字,这样,这一个整版就报废了。毕升认为:“一个整版被扔弃了,不但耽误了工期,而且也浪费了人力和物力,如果整版上的每个字都是活的,那么,刻错了一个字就可以随时换了,而不用浪费整个版啊!”
他又进一步想到:“书一印完,版子就没用了,要是用一个个单个的字来排版,印完一本书,拆了版就可以排别的书,不是又省时又省力吗?”于是,毕升开始试着刻木头的活字,但效果并不很理想。
有一次,毕升去看一个窑厂的朋友,他看见工匠们正在制坯烧窖,制作陶器,毕升由此受到启发。他学着窑厂工匠制作陶坯的样子,先用泥土做成一个个小型长方体,把顶端切平后像刻图章一样刻上一个个单字,然后放到窑中去烧,使每一个字都像小巧玲珑的小瓷砖一样,烧好后,他又把每个字按韵排列好,以便查用。
每到印书时,他就将需要的字一个个拣出来,按书稿的要求一行一行排在铁板上,周围用铁框压紧。这样,就做好了一个活字版。
可是,这种活字版仍然有毛病。就是印书印多了的时候,字就“活”了起来摆不平整,有的字印出来了,有的字模模糊糊的看不清,甚至印不出来。
他又进一步研究起来,改进了组版的方法。为了使每一块活字版形成平整坚固的整体,版子周围除了用铁框外,预先还在铁框上放一些松脂、蜡等黏合材料。他将铁框放在火上烘烤,黏合材料就熔化了,这时,他趁热用木板把那些活字压平,冷却后,平整的活字就牢牢地固定在铁框里了。
印完后,毕升再将铁板烤热,松脂和蜡熔化了,他就可以将活字一个个拆下来,保存好,以后可以再用。活字印刷术也就由此而来。
并非一切都靠思想,你还必须付出实际行动。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要敢于实践。光想不做,光学不用都于己无益!
食鱼无反
春秋时期,齐景公到已经灭亡了的纪国的土地上游览。
看到纪国的废墟上到处瓦砾遍地,野草丛生,狐兔出没,乌鸦乱飞,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让人目不忍睹。
齐景公坐车正要离开这里,忽然有一个侍从举着一只金壶献给齐景公,齐景公问:“这么贵重的壶是从哪里得到的?”
侍从说:“从废墟中拾到的,不敢据为己有,特意献给君侯观赏。”
齐景公接过金壶,打开壶盖,往里边一看,发现壶中有用朱砂写的文字,这是两句铭文:食鱼无反,勿乘驽马。
齐景公看后称赞说:“太好了!铭文中有这样的话。‘食鱼无反’,是讨厌鱼的腥味,就不把鱼翻过来继续吃;‘勿乘驽马’,是讨厌马劣跑得不快不远。”
齐景公认为自己解释得很好,因而流露出得意之情。
这时,宰相晏婴说:“大王差矣,臣以为不是这个意思。”
齐景公见晏婴反对自己,心中不高兴,便问:“那你说是什么意思?”
晏婴回答说:“‘食鱼无反’,是留着鱼的下一面不吃,为的是不要耗尽民力;‘勿乘驽马’,是告诫君王不要把无德无才的大臣安置在自己身边!”
齐景公不相信晏婴的解释,于是反问道:“纪国既然有这么好的铭文格言,为什么灭亡了呢?”
晏婴回答说:“纪国的灭亡,是有原因的。我听说过,贤德的君王治国有方,把施政纲领、措施写成文字,悬挂在街巷的大门上,让民众遵守。可是纪国有好的治国铭文格言,却把它写在金壶里,不让民众知道,国家怎能不灭亡呢?”
齐景公点头称赞说:“还是相国见解高明!”
光有好的理论是不够的,必须要实践它,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不鼓不陈列
春秋时期的宋襄公,一向以仁义标榜自己。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率领本国军队讨伐郑国,在泓水之滨与精锐强大的楚军遭遇,一场血战正在酝酿之中,宋军先到一步,已经排成战列,剑拔弩张。此时,楚军兵马还在乱糟糟地渡河。
宋军司马子鱼一见,劝宋襄公说:“主公,楚军在船上不便攻打我们,我们就趁此良机,放火箭烧他们的船,杀他们的兵,楚军一定大败。”
宋襄公不同意,说:“寡人听说有道德的君子不杀害受伤的人,不抓白头老者,不乘人之危,推人于险。楚军还未站稳就打,这违背仁义!”当子鱼还想再劝宋襄公时,楚军已经渡过河了,以至宋军错失了良好战机。
等楚军渡过了河,还在排列阵势,声音喧呼可闻时,子鱼又劝宋襄公说:“趁他们混乱的时候攻打他们,他们一定没有防备,我军必然会取得大胜。”
宋襄公还是不同意,说:“这也不是君子的作为,你不要破坏我的好名声。”子鱼气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在这双方剑拔弩张的关键时刻又不好和宋襄公理论,于是又错失了一次绝佳的战机。
结果楚军一切就绪,向宋军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宋军本来实力就不如楚军,宋襄公又不肯倚仗有利时机攻打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弃械逃跑,宋襄公也狼狈不堪,而且腿部还受了伤。
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会活学活用,不要死守教条,死抱书本。书本是死的,脑子是活的,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同一件事情的处理也要求用不同的方法,切不可像宋襄公一样愚昧。
更珍贵的东西
鲁国有个叫叔山无趾的人,他曾经因为犯罪而被砍去了脚趾。
有一次,他用脚后跟走路去见孔子,孔子对他说:“你行事不谨慎,先前因犯罪而弄成了残障,虽然现在来找我了,但怎么来得及呢!”
无趾回答说:“我只是因为不懂世故,而没有小心保全我的身体,所以失去了脚。现在我来这里,是因为还有比我的脚指头更珍贵的东西,我要尽全力保护它。天,没有东西不被它覆盖;地,没有东西不被它承载,我将您看得像天地一样宽大,哪知道竟连您也是这样的人!”
孔子听后,赶紧说:“是我见识浅陋,请你进来,讲讲你的见识。”但无趾却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孔子接着对弟子们说:“你们要努力学习啊!无趾是个犯过罪被断去脚趾的人,尚且知道努力学习,以弥补先前犯下的错误,没有犯罪纪录、德性完美无缺的人,更应该努力维护!”
凡事都有改过迁善的机会,怕的是自我设限,不肯努力,越错越深。
纪夫人解难题
有一次,乾隆要纪晓岚撰一句科场匾文,要将乾隆垂爱贤才,考官为国选拔贤能,并且鼓励举子读书上进的三重命意,一并蕴涵其中。
纪晓岚听后,立即拟出了几句,可是乾隆听了都不满意。纪晓岚只好接着搜肠刮肚地思索,可想来想去,却连自己满意的都想不出来,这一急将汗珠也急出来了。
乾隆一见,假装发怒道:“朕给你一天时间好好想想,要是还想不出来,朕要将你削官为民。”
纪晓岚只好唯唯诺诺地退出朝来,一回到家,他就搬书查典,绞尽脑汁地思索,可仍然想不出一条好语。
眼见天色已晚,纪晓岚还在书房忙碌。他的妻子马月芳一见,料知他必是遇上了什么难题,于是亲到书房来询问缘由。
纪晓岚长叹一声,将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夫人,谁知夫人听完,却咯咯地笑道:“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现成之语,为何不用呢?‘天子重英豪’这一句,岂不恰当无比吗?”
纪晓岚一听,立即喜出望外,觉得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了。第二天上朝,纪晓岚就将这句话献给乾隆。乾隆果然大喜。原来这是人们熟知的一首诗中的句子,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用了这头一句,下面这三句之意,自然就联想起来。皇上所限之意,也尽在其中了。
接着,乾隆又问纪晓岚是怎么想出来的,纪晓岚不敢隐瞒,如实相告。乾隆一听,打趣道:“爱卿学识超群,全在你勤学好问,得益于有众多师友。只是今日朕方才知晓,爱卿原来还是夫人马氏一门生啊!”
纪晓岚正色回答道:“古人云:圣人无常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乾隆听后,不禁连连点头。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老师,所以在学习中,一定要不耻下问,以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向身边的人学习。只有博采众人之长,才能真正做到学识超群。
二人学弈
在《孟子》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个名叫弈秋的人,他的棋艺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他有两个徒弟,虽然他们的智商旗鼓相当,但是学习的态度却完全不一样。
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听弈秋讲课。按老师教的方法来下,进步很快。另一个人则不是这样,表面上来看他好像也在听老师讲,其实却心不在焉。这个时候他的心思根本不在学棋上,早就飞到别的地方去了。他在心中想象着有一只天鹅从远处飞来,自己正准备拉弓来射这只天鹅。
结果,两个人的学习效果也是大不相同。前一个徒弟成了弈秋棋艺的传人,后一个徒弟什么也没学会。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心思集中,专心致志,就能干好。如果三心二意,整天心猿意马,那就什么事都做不好。
江淮大儒
清朝嘉庆年间,凌曙出生在江苏江都一户穷困人家,虽然他十多岁时曾进过私塾读书,可是只念了一年多的书,就因为经济原因而被迫休学了。
他为了赚钱贴补家用,只好去当童工。凌曙虽然已经休学,但是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将曾经读过的书,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默念。但是他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一直苦思不解。
当时刚好邻居有一户富贵人家,为儿子请了家教,凌曙就每天晚上蹲在教室外面,偷听老师讲课。没多久,被那位老师发现了,就要将他赶走,不准他再来听课。
凌曙并不因此而气馁,他省吃俭用攒下一些钱,到书店里买些旧书回来,利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间自修苦读,加倍用功求知。
数年之后,凌曙不但靠自修将书读通了,还办起私塾,教起学生。他一边教书,还一边不断自修,最后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学者,后人尊称他为“江淮大儒”。
就算没有良好的环境,只要是不气馁、不轻易放弃自己,立定志向,不断努力奋发上进,就一定能够为自己开创出一条成功的道路。
祖莹之才
祖莹是北魏时期范阳(今河北涞水)人,他从小就非常聪明而且喜欢读书,八岁时即能背诵《诗经》、《尚书》,十二岁时入中书省求学,被人称为“圣小儿”。
祖莹念书从小就不需别人督促,总是自动自发,经常念书念到深夜。父母不准他看书看那么晚,就把他的灯火收了起来。但祖莹为了能够继续在深夜里读书,就在尚有余烬的炉子里偷偷放置几块炭,等父母就寝以后,在炉子里加上干树枝,让火重新燃起来,利用火光来看书。
后来这个方法还是被家人发现了,但他勤奋好学的事迹也因此而声名远播。
当时学堂的一位中书博士非常欣赏祖莹的才华,因此想试试他的学问,就要他第二天上午为同学讲解三篇《尚书》。事出突然,祖莹只能在当晚准备,他一直读到深夜,最后疲倦了才睡着。
第二天早上,祖莹不知道天已经亮了,同学急忙叫醒他,他匆忙起来,随手拿起书本就赶去上课。到了课堂之上才发现拿错了书本,他已经不可能再返回去拿了。
他只好定下心来,一字不漏地将《尚书》背诵出来,又逐句将内容作了解释,意思都讲得非常清楚明白。老师上前赞许他的时候,才发现桌上放的竟是《曲礼》,于是对他更佩服了。后来祖莹为孝文帝所赏识,任命为太学博士。
要想拥有扎实的学问,经年累月用心苦读就是唯一法宝。学问是一种最大的财富,自己所拥有的真才实学,是任谁也偷不走的。
吴下阿蒙
三国时期,吴国有一位将军叫吕蒙,他自幼贫穷,没读过什么书,只能苦练武功,后来为孙权所重用。
孙权有一次对他说:“你现在是一位将军,应该多读点书,以增加自己的学问才对。”
吕蒙回答:“我军务繁忙,恐怕没有时间读书。”
孙权告诉他:“又不是要你成为满腹经纶的学士,你只要多看些前人留下的经历之类的书籍就可以了。你说你事务繁多抽不出时间,想想汉光武帝吧!他在戎马生涯中,还不是照样手不释卷?你为什么就不能呢?”
吕蒙听了以后,开始发奋好学,有时他独树一帜的见解,连专家都甘拜下风!
后来鲁肃前来和吕蒙商讨事情,听完他的解释后,不禁拍着他的背说:“以前我以为你只懂得武功,想不到今日相见,你的学问变得如此渊博,看来你已不是昔日的吴下阿蒙了。”
吕蒙笑着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越是有地位的人,越是不能偷懒,一定要更加努力充实自己。所谓任重而道远,就算没有很多时间,但是如果能好好利用每天空闲的时间,不断努力去学习,日积月累也会有成果。
两小儿辩日
孔子到东方游说,路上遇到两个小孩子在争论,就走上前去问道:“你们为什么争论呢?”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近,而到了中午,太阳就离我们远了。”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比较远,而中午时离我们近。”
孔子很有兴趣地问道:“你们能说说自己的理由吗?”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好像车的盖篷那么大;到了中午,它就只有盘子、碗口那么大了。这不正说明离我们远的看起来就小,离我们近的看起来就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使人感到还有些凉凉的;到了中午,就热得像泡在滚汤里一样,这不正说明离我们远的就感觉到凉,离我们近的就感觉到热吗?”
孔子听了他们的话,一时也判断不出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的知识很丰富呢?”
一个人懂得再多,也有许多不知道的东西,因为知识是没有穷尽的。
李贺作诗
我国唐朝时的著名诗人李贺,从小就有很高的文学天赋,他在七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很精彩的诗歌、文章,受到很多人的称赞,被认为是小神童。尽管李贺非常聪明,但他仍然十分努力,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他作文、写诗都非常严肃认真,从不马虎草率。
李贺在写诗和作文时,总是十分注重搜集材料、积累心得、捕捉灵感,他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实地考察。他差不多每天早上都会骑着家里那匹瘦马外出游览,每每有了什么见闻或心得体会,便当即记录下来,装进随身带的绣花锦囊之中。当太阳落山的时候,李贺再往回家的路上走去,到家常常已是掌灯时分,家里人早已吃过晚饭了。
李贺回到家,他母亲心疼他,赶紧叫仆人端上热过的饭菜,但是李贺仍然不忙着吃饭,而是将白天写的那些草稿从锦囊中取出来,及时修改、整理,然后誊写清楚,集中放入另一绣花锦囊之中,这才吃饭、休息。李贺天天如此、坚持不懈,只要不是因病或家里办重大的红白喜事,他都从不停止这样做。
一天晚上,待李贺回家做完这一切躺下睡着后,他的母亲来到他的房间,取过锦囊将里面的东西全倒出来,一看,竟都是些诗稿、笔记,除此以外,再没有什么其他的东西。他母亲想到这孩子一向体弱多病,再看他倒床便睡的疲惫不堪的样子,十分心疼又担忧地叹息道:“这孩子真是非要把心呕出来才肯罢休啊!”
虽然李贺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可他的很多诗作却成为人们喜爱的传世佳作,为了这些佳作,他真正是到了呕心沥血的地步。
李贺的故事告诉我们,天赋再好也一样需要后天的勤奋努力,做文章不能凭主观想象,而是要仔细观察生活、体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