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上学时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长得漂亮的学生总能够博取老师的好感,因为在老师眼里漂亮就等于学习好。而当我们长大进入社会后,依然有很多人持有这样的眼光:漂亮就等于人品好。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喜好原理在起作用,因为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从某一个正面特征出发,然后导出对这个人的整体看法。比如,某人长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通常人们就认为这个人将来准会出人头地。虽然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人应该全面和客观,但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喜欢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做这样的事情。然而,一个人的相貌是改变不了的(除了整容),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仪表、谈吐和举止,从而给别人留下好印象,你自然能受到对方的欢迎。
2.相似性
不是有“物以类聚”这个词么?一般而言,有着相同兴趣、爱好、观点、个性、背景,甚至穿着的人们,更容易有亲近感。所以很多推销员,总在寻找那些能够暴露顾客背景和兴趣的蛛丝马迹。如果销售员发现在客户的后备箱中有露营装备,那么他们就会提到自己只要空闲了就会到远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去;如果销售员发现客户汽车里摆放了一个足球,那么他们就会顺口说希望下午的天气没有变化,这样下午他就可以去踢场足球赛。所以,当你与客户交谈沟通时,不是你想卖什么,而是他想买什么;不是你想说什么,而是他想听什么。
3.接触与合作
通常情况下,接触过的事物能激起人们的好感,而熟悉的东西更能激发人们的偏爱。因为接触可以导致熟悉,而熟悉可以导致喜爱。所以,在运用投其所好策略前,我们要弄清楚对方平时喜欢去哪些场所,做什么事情,等等。
在很久以前,著名的罗马诗人西罗斯就说过:“当别人对我们产生兴趣时,我们就对别人产生兴趣。”所以,如果你要影响他人,赢得朋友,博取他人的好感,就应该学会投其所好,谈论他人最感兴趣的话题。投其所好从来都是隐蔽且有效的秘密武器,要知道人们的爱好是最容易取得突破的地方。
2—4、相似与互补是好感的来源
苏格兰圣安德鲁大学的认知科学家珀雷特认为,人类可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对和自己相似的人更有好感。
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他安排30名男生和30名女生进行了一个有趣的试验。每个人到达试验地点之后,就给他(她)拍张照片。然后,珀雷特把男女生照片按照性别分成两组,要求每位试验者从异性组照片中选出一个觉得最有好感的人。但是,他没有告诉试验者的是,他在这些照片上动了手脚。他利用一种特殊的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把男生照片女性化,把女生照片男性化,然后和其他照片混合在一起。
结果,很多人都会选中那张被电脑修改过的,实际上就是他们本人的“异性”照片。每个人都认为,只有这张照片上的人让他们觉得最好看也最有好感。由此可见,在某些方面与自己有些相似的人更容易给我们带来好感。
据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双方在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经历、职业、文化程度,尤其是立场观点、处世态度、追求目标上具有某种一致或相似性时,那么相互之间就容易吸引,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正因为如此,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爱好喝酒的人,一杯薄酒就能成为结缘的纽带;喜欢吸烟的人,一支香烟就可架起感情的桥梁;好斗者,一次偶遇就能变成死党。
心理学家对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将一部分特征相似的大学生安排住在一起,而将另一部分特征相异的学生安排住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发现,特征相似的学生大多能够彼此接受和喜欢,进而成为好友;而特征相异的学生尽管朝夕相处,但仍然很难相互喜欢并建立友谊。那么人为什么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呢?我们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与持相似观点的人相处时,更容易得到对方的肯定,会增加自我肯定的安全感。每个人都有获得认同感的愿望,想要找到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进行交流,所以才有了“知音”之说。第二,相似的人容易组成一个群体。人们试图通过建立相似性的群体,以增强对外界的反应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第三,人在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活动更容易进行。
所以,在人生道路上,我们不妨处处留意和自己有关联的人的爱好和兴趣,利用他们共有的心理特征,博取对方的好感,拉近和对方的关系,从而为自己铺平道路。
张津津是北京某公司的业务员,一次到某工厂找厂长联系签订供销合同。刚走进厂长的办公室,她就发现墙上挂满了字画,而且每幅字画上面都盖有厂长的印章。看到这样的情景,张津津心里暗喜,原来厂长喜欢自己作画。于是,张津津走到一幅立轴前面,仔细一看,便说:“厂长,看得出您是一位挥毫泼墨的高手呀。唔,这幅书法写得好,称得上‘送脚如游鱼得水,舞笔如景山兴云’。妙!看这里悬针垂露之法的用笔,就有多样的变化。好,好极了!”听了张津津的话,厂长大吃一惊,心想这么多人来求自己办事都不能说出悬针垂露之妙用,此人真是书法同行。这时,厂长无形之中已把这位“书法同行”视为自己人了,当他问清了张津津的意图后,主动地提出了签订合同的事。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还会发现,不仅特征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而且彼此之间差异较大的人也能够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比如,脾气暴躁的人和温和而有耐心的人能友好相处,活泼健谈的人和沉默寡言的人能成为要好的朋友,独断专行的人与优柔寡断的人也会成为好朋友,心直口快的性情中人则与谨小慎微的“套中人”成为莫逆之交……
对这一现象,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两人相处,对双方都有助益,或彼此都有友好的意愿,或彼此发现有类似的态度时,两人的交互关系就有继续维持的可能。也就是说,当双方的个性或需要及满足需要的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这就是互补性,表明人不仅有认同的需要,也有从对方获得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
2000年,比尔·盖茨把自己设定为微软“首席软件架构师”,并将CEO一职让位于鲍尔默。鲍尔默说:“比尔以其独有的才华为产品和技术战略调制配方。但是CEO的职责并不仅于此。我们达成默契,认为他应该集中精力完成这些别人无法完成的工作,而我则更为高效地扮演CEO的角色。”比尔·盖茨和鲍尔默之间就形成了很好的能力互补,共同造就了微软帝国的神话。
每一个人各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平衡的,必然有所长和有所短,有优点也有缺点。一项事业,往往需要不同种类的人才,形成互补,才能使事业整体上获得健康的发展。
生活中的互补一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弥补其某种短处,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比如A所具有的长处正是B所不具备的,而B所占据的优势正是A所没有的,他们对对方的互相倾慕造成A与B的相互吸引。因为A和B各自都能满足对方的缺憾,双方一拍即合,这是以需要补足为前提的。这源自于心理依赖性和自我完善的愿望,交往双方都具有异于对方的长处,才能产生对对方期待的心理。期待是被吸引的直接基础。
第二,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一个人的理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的喜欢程度。如一个看重学历,而自己又失去拿高学历机会的人,就会比较看重高学历的朋友,等等。
总之,掌握人际关系的互补规律,对建立和保持彼此间的和谐融洽,以及铺平自己的人生道路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社会是一张网,每个人都是组成这张网上的点,不管你做什么事,都会与周围的那几个点发生某种关联。只要你愿意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就会收到同样的回报,因为一个人的成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他人际关系的成功。
那么,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配合默契呢?林左辉先生在其所著的《处世要懂心理学》中给出了答案,他认为有以下几点:
1.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有优点的,要想与他人和睦相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即使在我们不喜欢的人身上,也具有很多优点,而这些优点也许就能弥补我们的缺点。
2.尊重异性同事
在工作中,男女同事搭配干活时,某些男同事总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认为自己无论在哪一方面都处于优势,因而容易对女同事“另眼看待”。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女性身上所具有的优点,有时正好能弥补男性的不足,如女性的温和可以更好地融洽工作气氛;女性的细腻可以弥补男性的粗心。
3.主动迁就他人
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因此尊重、认可对方的性格,是和睦的前提。所以,在工作中不要拒绝和自己性格不同的人共事,更不要幻想着改造他人。
2—5、空间距离可以缩短心理距离
回想一下在上学时,同学之间选择座位的情景。你会发现,在选择座位时,每一位同学坐的位置并不绝对固定但却相对固定。以你自己为例吧,是不是有时候坐在前面,有时坐在后面,但总是跟某几位同学坐在一起,总会不自觉地避开某些人?
现在再回想一下,那些经常与你坐在一起的同学,肯定是与你较为亲密的人,现在还与你保持着频繁的联系,或者现在很少联系但在学校的时候,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而那些你总会不自觉地避开的同学,要么你俩成绩相差很远;要么平时接触少,感到陌生;要么不欣赏甚至不喜欢他们平时的做法。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说明空间距离是人的心理距离的外在表现,而且空间距离会影响人的心理距离。
不是这样吗?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某些原因,你可能与某人坐得很近,彼此感觉不错,下一次,由于同样的原因,你们又坐在了一起,结果你们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成了朋友。
如果你认为,这还不足以说明空间距离会影响人的心理距离,那么你再想想每年春节回家坐在火车或飞机上的情景。在火车或飞机上,你通常喜欢与谁交谈,感到谁更亲密?相信大多数人都喜欢和邻座的人交谈。比如,自己的上下铺或对面铺位的人,绝对不是过道上来来往往的其他车厢的乘客或离自己座位较远的乘客。其实,并不是邻座之间更投缘,而是由于座位距离相对较近,空间距离缩小了心理距离的缘故。
下面的有关实验也许更具体、更耐人寻味了: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调查。这是些两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纯属偶然,哪个单元的老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搬进去,因此具有随机性。调查时,所有住户的主人都被问道: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统计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层楼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概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只有10%。多隔几户,实际距离增加不了多少,但是亲密程度却有很大不同。
另有一名社会心理学家在警察专科学校也进行了十分有趣的研究。他把学生们的名字按其字母顺序排列起来,然后再按这个顺序安排教室座位和宿舍房间。六个月后,要求学生说出三个最亲近伙伴的名字。他竟然发现,学生的朋友都是在名字字母顺序上和自己相近的人,确切的数据是平均相差4.5个字母。
这些实验和研究表明,在社会心理领域,存在着一种“邻里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亲密程度与对方的距离有很大关系。一般而言,空间距离越近,心理距离也越近,相反,心理距离则越远。因为,缩短空间距离会让双方的戒备心理得到放松,从而产生亲密感的心理倾向。
理解邻里效应得以产生的“为什么”,似乎并不太难。
第一,因为人们普遍存在一种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邻近者友好相处,所以会尽量避免让近邻感到不愉快;同时,人们看待对方,也倾向于多看积极的方面,忽视消极的方面,这样,各自便为邻里效应的产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前提。
第二,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总是不由自主地力图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酬。和邻近者交往,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所付出的代价小。这主要是了解对方容易,只花相对小的工夫,就能获得关于对方的某些信息,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能够预测对方的行为,就可以在和他交往时产生一种安全感。人们愿意和使他感到安全的人打交道。
此外,和近邻打交道时,往往付出较小的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比如向近邻借东西,最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康恩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该实验是为了验证与异性团体谈话时,一般人会对多大距离的男女产生好感。在康恩的实验中,如果被试者是男性,康恩就会安排两位女性与之谈话。这两位女性都很漂亮,谈话时态度也完全相同,不同的是她们与被试男性坐的距离有远近之分,其中一位女性坐在距离他五十厘米处的沙发上,另一个则坐在距离两米远的椅子上。实验结果显示,大多数被试男性对距离自己较近的女性的好感较大。如果被试者是女性,结果则是:大多数女性对距离自己较近的男性的好感较大。这个实验再次证明:空间距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彼此间的心理距离。
正因为如此,心理医生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咨询地点往往选择空间小而隔音的房间;商务交谈时,主方会选择小小的酒吧而非一流的饭店;一项生意即将成交时,业务员会从你的对面坐到你的身边。
选择空间小而隔音的房间对患者进行咨询,就是让患者心里产生安全感的同时缩小彼此的心理距离。因为只有缩小医生与患者的心理距离,患者才会更加翔实地把心中的烦恼甚至是秘密吐露出来,而医生也只有在全面真实地了解了患者的问题后,才能给出最实用、最准确的解决方法。
商务交谈也是如此。如果把洽谈的地点选择在面积大的会议室或接待室,那就不利于洽谈的进展,对说服对方也没有太大的帮助,相反把对方从会议室拉到饭店甚至是小小的酒吧,就缩短了心理距离,有助于洽谈的成功。试想,在饭店里甚至是一个小小的吧台边,空间就这么大,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身体靠近了,心也近了,不知不觉中双方的洽谈氛围轻松了,警戒心也消除了,无论对哪一方,对方的说服力都得到了加强,洽谈自然容易成功。业务员从你的对面坐到你的身边,也是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