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的诡计大全集
27000400000039

第39章 拿捏心理脉搏,进行心理操纵(3)

男孩又一次没有回寝室。老师把这件事情告诉了他的父母。不过这次他的母亲没有像以前那样进行苦口婆心的劝告,只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太令我失望了!”之后,便一言不发,不再理他。虽然母亲的话只有7个字,但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彻夜不归寝室过。

也许你不相信这样的结局。但日常生活中,这样的事情真的到处都是。

当孩子不用功学习考试没考好时,父母会在批评过之后,觉得批评得不够,不足以使孩子改正错误,于是在饭桌上、电视前、亲戚朋友面前等不同的场合重复地批评,这样就有了屡教不改的孩子和不近人情的父母。

一位班主任为了规劝一名上课喜欢睡觉的学生,不惜口舌,可就是“对牛弹琴”,毫无用处。后来这名学生跟随他的父亲来到一座新的城市,遇到了一位新班主任。对这名学生,新班主任没有进行苦口婆心的规劝,只说了一句话:我相信你一定行!结果,这名学生上课真的不睡觉了。

当妻子不喜欢丈夫某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时,尤其是诸如爱喝酒、不讲卫生这些看起来无关紧要却难以忍受的小问题,没有选择“好好谈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是直接劈头盖脸地批评;而当妻子发现丈夫没有完全改掉坏习惯时,往往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批评,于是就出现了顽固不化的丈夫和喋喋不休的妻子。

孩子的奶奶总是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她的话,孩子总不放在心上。孩子的爷爷从不唠唠叨叨,孩子却对他言听计从。

许多时候,你跟朋友三令五申的事情,他往往做不到或者做不好。你唾沫横飞地跟他反复强调的意见,看他的表现,似乎是充耳不闻。

这似乎和那句俗话“话说三遍无人听”如出一辙。没完没了地说服,往往让人反感。相反,言简意赅的批评能避免激起被批评者的反感情绪,使其更乐于接受!

在心理学上,这种现象被称做“超限效应”。所谓超限效应,就是指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这种效应非常普遍,伟人也不例外。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刚开始的时候,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让人感动,便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便改变主意,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如此气愤,做出不但没有捐钱,反而偷钱的举动?显然是因为牧师演讲的时间太久,以至于让马克·吐温非常厌烦。的确,即使是动听感人的演讲,在把事情说清楚之后,还要再三地重复唠叨,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的。

超限效应提醒我们:在和他人沟通的过程中,言简意赅往往比喋喋不休更有说服力。因为人的心理对任何情绪都有一个承受的极限,简短的话语不会超越这个极限,也不至于让对方心烦,反而令其深思,经久难忘。而喋喋不休会让对方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非但没有效果,对方反而可能被“逼急”了,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前面提及的那位孩子的母亲慢慢懂得了孩子的心理,她知道以往对儿子的劝告已经让他麻木不仁。于是,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她反其道而行之,用一句言简意赅的话代替了以往的罗唆。

这个孩子原本以为,老师把事情告诉母亲后,她肯定要唠叨一顿,却没有想到只有一句话。他震惊,震惊之余又有感激。母亲没有像以往那样教导他,他不习惯了,开始反思:我是不是真的让母亲失望了?他把自己的所做所为前前后后想了一遍,终于发现自己真的错了,于是下定决心痛改前非。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逆向运用超限效应。也就是不要触发别人的极限。

身为领导或年长的同事,千万不要以自己经验丰富、能力强等资历来教导年轻的同事。要知道年轻人的逆反心理比年长的人更重。如果你想以领导、长辈的口气来说服他们,他们会以为你是在卖弄自己。即使你的建议非常有用,他们也听不进去。

当然,不可否认,有些年轻人由于经验不足,在处理事情时不是十分的细致,以至于出现错误,甚至把事情办砸。不过他们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喋喋不休的教训和指手画脚的批评。这样做只会让超限效应发挥作用。所以,在面对犯错的下属或晚辈时,说明你的想法或你想说的道理就行了。正所谓响鼓不宜重敲。

任何一个谈话高手都知道,“指点一二”,更能令其醒悟,“点拨两下”,更能令其深思。没有必要把对方置于死地,因为我们的目的是“治病救人”,是为了帮助别人。一个人犯了错误,有了深思,便有了悔过与改进的可能。

9—7、当面指错,错更错

你相信自己的判断比别人的高明吗?不要轻易下断言!当罗斯福入主白宫的时候,他这样说:“我如果每天有75%的时间是对的,对于我就是达到了最高的标准。”如果这最高的标准是20世纪一位最受人爱戴的人所希望的,你我又该如何呢?

据研究证实,如果你在一天内能够确定自己的判断中有55%以上的正确率,那你在华尔街就能日进百万元,跻身于华尔街那些名流之中了。如果在一天内不能保证55%的正确率,你又有什么权力来指责别人的错误呢?

你是否曾经以某种方式——用你的言语、眼神、音调,或者手势——指出别人的错误,并为此感到骄傲,但是,请你回想一下,当你指出别人的错误的时候,你的观点得到了别人的认同吗?

没有!因为你这样向对方指出他的错误,就等于是对他的智力、判断、自信、自尊,直接地给予打击,在他面前显露出你的优越感。他不但不会改变他的意志,而且往往会引发一场争端,甚至还会引发一场冲突。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你千万别这样说:“你不承认自己有错,我拿证明来给你看。”你这话,等于是说:“我比你聪明,我要用事实来纠正你的错误。”

如果你这样做了,那就是给对方提出了一个挑战,对方会对你产生反感,不需要等你再开口,他已准备应战了。即使你用了最温和的措辞,要改变别人的意志,也是极不容易的。

你完全可以悄无声息地、技巧性地去做,就像诗人坡普所说的那样:在你要去教导别人的时候,要做得好像若无其事一样,事情要在别人不知不觉之中提出来,就像已经被他人遗忘一样。早在300多年前,科学家伽利略就已经提出过:你无法教别人什么,你只能够帮助他们去发现。

吉士爵士也这样教导自己的儿子:我们要比人家聪明,可是你却不能告诉他,你比他聪明。即使苏格拉底也不忘教导自己的门徒:我所知道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相信大多数人都不比吉士爵士、苏格拉底更聪明,所以我们也要避免告诉人家他错了。

如果你认为有些人的话不对,知道他说错了,也最好这样讲:“好吧,让我们来探讨一下……不过我有另外一个想法,不知道对不对。如果我错了,还希望你能够纠正我……现在让我们看看这件事情吧。”

普天下的人,绝不会责怪你说这样的话,相反你会奇怪地发现,你被拒绝、被反驳的概率少了许多。而且别人受到你的影响,也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有一次,卡内基请了一个室内装潢师,替他配置一套窗帘。等到这位装潢师把账单送来,卡内基吓了一跳。几天后,卡内基的一位朋友来拜访,看到那套窗帘,问多少钱。知道价格后,朋友幸灾乐祸地说:“什么?那太不像话了,恐怕你自己不小心,受了人家的骗吧!”

事实确实如此。卡内基的朋友说的都是实话,可是听到朋友这样说,卡内基颇为不满。所以,他竭力替自己辩护:“价钱昂贵的东西,总是好的。”

第二天,卡内基另外一个朋友到他家中做客,他对那套窗帘,诚恳地加以赞赏,还说自己也想买一套。卡内基听了这话后,跟昨天的反应完全不一样,他说:“说实在的,我觉得我的窗帘太贵了,可能是被人骗了。”

一般来说,人人都有面子,人人都好面子。对自己的错误,心里会感到后悔,会自己承认,但是如果有人当面指出自己的错误,自己会无法接受。

9—8、让每一个人的责任都一目了然

某公司刚刚成立,由于招聘工作没有完成,导致人手紧张。经理和7名员工每人负责两项业务,还有一项业务找不到具体的人负责。于是,经理让大家谁有空谁负责。

一个月过去了,有专人负责的业务都做得非常漂亮,而那没有具体负责人的业务业绩越来越差,开始拖公司的后腿。鉴于此种情况,经理想了一个办法,改变以前那种“谁有空谁负责”的方式,让7名员工轮流负责,一个月一换。经理还说,这项业务的好坏与奖金挂钩。

结果大大出乎经理的意料,只经过两个员工的手,这项业务的业绩就有了明显提高,当然,后来接手的员工也不甘落后,你追我赶,这项业务当然被做得越来越好了。

一圈轮流完后,原本没有人负责的业务竟然成了公司业绩最好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转变呢?

按照社会心理学的说法,这项业务在开始的一个月业绩之所以会越来越差,原因在于责任分散不明确,由于经理让责任落实到每位员工的头上,致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是“责任依从”起了主导作用。

对“责任分散”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项实验:

让年轻人分别以单独、两人,三人……直至八人小组的形式拉绳,测量记录下他们在不同群体规模下用力的情形。结果显示,当他们单独拉绳时以平均63千克的力气拉。如果依此类推,两人组应有126千克拉力,三人组应有l89千克拉力,八人组应有504千克拉力,但实际上,在两人一起拉时只有118千克的拉力(减少了8千克),三人组只有160千克拉力(减少了29千克),而八人组仅使出了256千克的拉力(减少了248千克)。

这说明,群体活动过程中存在一种损耗现象,当群体合作完成一项共同任务时,由于“过程损耗”现象,群体共同使出的力气就可能低于这些人单独活动时使用的力气的总和。可见,角色群体蕴含着一种“责任分散”原则。这往往会对发挥每个个体的智慧和创造力产生一种阻抑作用。“三个和尚没水喝”之类的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

“责任依从”是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来的,他认为群体关系高度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责任依从关系”。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则进—步阐明,“责任依从关系”的发展程度是群体整合和分化过程到达一定水平的结果。

这种“责任依从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表现在个体在群体中接受群体的影响,可以产生三个方面的心理效果: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群体的支持力量。所谓归属感,即群体内各个成员发生相互作用时,行为上表现得很协调,同一群体成员能一致对外,彼此都体会到大家同属某一群体。

与归属感紧密联系的是认同感,那是指群体内各个成员对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问题,都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认识对个体的认识具有某种约束力。

而群体的支持力量是什么呢?就是说,当一个成员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的行为时,群体就会给予他赞许与鼓励,以支持其行为,从而进一步强化他的行为。

总而言之,群体的归属感是个人情感的依据,群体的认同感给予个人认知,群体的支持则给个人以力量,使个人的行为能坚持下去。所有这些群体的心理效果,都体现着“责任依从”。

上述的故事就是这样。在经理没有改变方法之前,剩下的那个业务人人有责任,也就造成人人都没有责任。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把这项业务做好了和没做好都不与那7位员工挂钩。因此,他们谁都不会太在意。从而出现了“责任分散”。

而责任明确之后,虽然一月一换,但毕竟有责任在肩的感觉。从而让“责任依从”中的“群体支持力量”起了作用。

把这项业务办好,不仅在同事面前有光、自豪,还有奖金;办不好会让经理看扁,自觉丢脸、惭愧。责任自然由心而生。这项业务成了公司业绩最好的业务也就顺理成章了。

作为管理者,应该让每一位员工的责任明确,一定要注意责任分配到户,不同的工作由专人负责,这样才能让“责任依从”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