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感动极了,哭着说:“陶……校长,您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打的不是坏人,而是我的同学呀!”陶行知满意地说:“你能正确认识你的错误,我再奖励你一块糖”。
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正是利用了椰壳效应。
在批评他人时,如果我们一味去用干瘪、苍白、没有生命力的语言去批评别人的错误,收效肯定甚微。为了达到批评的效果,同时又能照顾对方的自尊与面子,如果我们把批评的话用“一层蜜”包起来,对方肯定乐意接受。这是因为人人都喜欢听甜言蜜语。只要我们能正确使用椰壳效应,把批评变得可口,和对方沟通时就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那么,如何用“蜜”去包裹批评的话呢?这里的“蜜”就是指在谈话中运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比喻,或是其他修辞手法,来使自己的语言更完美,更容易让人接受。
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著名生物学家弗·奥·格瓦列夫有一次讲课,有个学生故意捣乱,学起公鸡的啼叫声,顿时引起哄堂大笑。这位教授却不动声色地看了一下表,说:“我的这只表误事了,没想到现在已是凌晨。不过,同学们请相信我的话,公鸡报晓是低等动物的一种本能。”顿时引起了学生的笑声和喝彩,犯纪律的同学也在这笑声中,认识了错误。
教师的幽默,不但可以化解矛盾,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和振奋学生的精神,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开启学生心智。
一般来说,如果用没有加蜜的方式来批评他人,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反感,而在批评时,恰当地使用各种手法,则能使对方在接受批评的同时,心灵受到震撼。这样不仅能让对方深刻认识到错误,还能促使其积极改正。
其实,在批评他人时,运用“一语双关”的方法也能照顾他人的面子,达到理想的批评效果。
一次,有一位二十几岁的作者把自己的作品送到某出版社编辑部,编辑看后问道:“这是你自己写的吗?”
“是的。”作者一本正经地说,“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构思,奋斗了1个星期才成书,真是太辛苦了。”
听了作者的话,编辑大发感叹:“啊!我心爱的契诃夫先生,您的思想终于找到了继承人。”听了这话,年轻的作者面部泛红,低着头走出了出版社。
这位编辑就是利用一语双关的方法,批评这位作者抄袭了契诃夫的作品。既含蓄诙谐,具有强烈的讽刺力量,又照顾了作者的面子。可以想见,这样的批评效果远比板着脸快语明言教训人要好得多,也更容易让人接受。
另外,批评他人时,用批评与表扬并用的策略,也能照顾别人的面子。
约瑟芬·卡内基19岁时来到纽约,给她的伯父戴尔·卡内基当秘书。那时候,她中学毕业刚3年。由于经验欠缺,在工作中常出差错。
为了让约瑟芬·卡内基的自尊心不受到打击,卡内基常常这样说:“你出了个错误,约瑟芬,不过老天知道,这比我曾经犯过的错误要轻得多。我对自己所做的傻事、蠢事很感内疚,因而并不想批评你或别人……如果这样做,你觉得是否更明智些?”
据说,柯立芝任美国总统期间,有一天,他对女秘书说:“你今天穿的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位迷人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这应该是沉默寡言的柯立芝对她的最大夸奖了。但总统话锋一转,“另外,我想告诉你,以后抄写文件时标点符号要注意一下。”
面对别人所犯的错误,而不得不批评时,卡内基和柯立芝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在批评之前先表扬对方,以表扬来营造批评的氛围,不仅能让对方在赞扬的愉悦中接受批评,而且还让听者“有面子”。因为一般人在听到别人对自己的某些长处的表扬之后,再听到他的批评,心里往往容易接受得多,并且理解了批评者的良苦用心,从而积极地配合。可以肯定地说卡内基和柯立芝都是批评人的高手。
需要注意的是,批评的前奏曲要自然、贴切,不要给人感觉牵强、做作、雷同。许多老师习惯批评学生前先表扬他聪明,脑子好使,时间长了有学生就公然对此嗤之以鼻。因此,这个“糖衣”还不能随便给,技术要过硬,令人信服,不要一捅就破。
我们可能常常碰到这种情况:还来不及给“批评”一张“包装纸”或者一个“糖衣套”,批评就发生了。这种批评火力比较猛,也很容易见效,但往往伤害双方和气以致影响往后的正常交流,而如果方法得当也能照顾对方的面子,对方会欣然接受。
范承祚是外交部的一名翻译,一次参加周恩来总理的外事活动。总理及友人谈到中国气候时,突然问范承祚:“你说台风来自哪儿?”范承祚嗫嚅道:“来自台湾海峡吧。”总理听完,神色严肃起来,当着外宾的面批评道:“我们外交部的官员,一不学历史,二不学地理,怎么行呢?”
眼瞧着范承祚的尴尬,总理的批评点到为止,话锋一转,对外宾说:“范承祚同志是我的老乡,我对他很了解。我今天这样批评他,并不是他平时的工作没做好。他还是积极的,勤奋的。”
范承祚事后回忆说,总理这堂“气象课”上得及时,自己从此加强学习了,以免再闹出笑话。
周总理的这番话,就是先贬后褒的批评法。先在个别问题上给对方以严厉的批评,然后又在主流问题上给对方充分的赞扬。这种方法同样能使被批评者感动,收到批评者的预期效果。
7—11、早到交涉场所,让对方产生歉意
如果你请你的朋友看电影,你是习惯比她早到,还是按时到,或者比她晚到?想一想,在这些情况下,你的心理状态有何不同?如果你觉得早到、按时到和晚到都无所谓,请看看下面的故事:
彭芳本来住在北京的大兴区,由于工作调动,需要在朝阳区租房。某日,她和一位房主约好晚上九点半去看房。彭芳估算到达看房的地点,只要道路畅通,一个半小时足够了,于是她决定七点四十从家里出发。
八点整,她准时坐上了公交车。可是,事实和她想象的相差甚远,高速路上两车追尾,一车主大打出手,正等着交警来处理。结果,彭芳赶到目的地时,已经十点了,而房主准时到达,足足等了她半个小时。
一见面,彭芳就向房主解释了迟到的原因,并道歉。虽然房主脸上没有表现出不悦,但彭芳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
在看完房后,彭芳觉得房子不管从装修或是地理位置,都不错,就是价格有点贵。彭芳想房主适当减点月租,但房主以各种借口婉言拒绝了。彭芳心想自己已经让别人等了半小时,而且月租也只比别人贵一百五十元。于是,彭芳先付了一个月的定金,并答应明天晚上签合同的时候,余额一并付清。
在回家的路上,彭芳总是觉得和房主交谈时,忘记了什么,但又想不起来。等到签合同的时候,彭芳才发现,自己完全忘了其他的费用,比如暖气费、物业费,房主希望她全部承担,后来两人协商了半天,房主还是寸步不让,彭芳只好放弃租房的打算,白白地送给对方一个月的房租。
如果把彭芳租房看做一次交易,这次交易的输家是谁?毫无疑问是彭芳。为什么彭芳会白白损失一个月的房租?因为她迟到了,心理上产生了对房主的歉意,导致自己慌慌张张,原本该争取的却没有勇气去争取或忘了去争取。
从心理学出发,如果一个人在办事或者约会时迟到了,心理上容易处于劣势。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与人交往时,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迟到了,哪怕只是一会儿,他心里也会产生歉意。这样一来,很容易就被对方牵着鼻子走,结果,想说的不好意思说,该坚持的不好意思坚持。相反,如果自己比对方早到,则会心安理得,还能产生一种难以言表的优势感。因为你比别人提前到达目的地,那么就有时间让自己静下来,并对即将进行的谈话深思熟虑,在深思的过程中,成功应对对方的信心也就增强了。
先到的人有心理优势,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部队里的“新兵蛋子”和“老兵”之说;在单位里,老职员在新职员面前总有一种心理优势。
先到的人由于对环境、规章制度、潜规则都比较熟悉,因此,他们的人脉比较广,说的话有分量,遇到事情时也有人愿意帮。与之相比,新兵蛋子和新职员,刚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人生地不熟,人脉又不广,也没有什么业绩,哪怕你在学校的成绩再好,从心理上就矮了三分。
先到为大,先来后到,这是人际交往中的一条规则。我们应该深谙此道,并充分利用之。所以,不管是谈判,还是与人约会,我们都要争取比对方提前到达,哪怕只是一会儿,都能让我们在心理上占据优势。
在谈判、约会时,如果对方晚到了,你也可以采用某些技巧,利用心理优势,故意增强对方的不安,牢牢把握主动权。要知道,人人都不想迟到,更不想放人家鸽子,他们迟到了、失约了也是无奈之举,你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对方这种无奈之举。比如,在对方急冲冲地赶到目的地时,你只字不提他迟到的事,在对方还没来得及道歉的时候直接进入主题;对方解释自己为什么迟到了,你故意表现出爱听不听,或者根本不吭声。如此做法会让对方心里更加不安。带着某种不安来参加讨论和交涉时,心中总在挂念这种过失,精力也不集中,对自己迟到和对方的态度总感到歉疚和委屈。这样,对于本来可以力争的事往往也不想提了。当然你也不能表现得太过分,如果对方调头就走,你就得不偿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