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大国海军
26995100000008

第8章 谁与争锋,美国海军独霸全球(7)

上述力量几乎超过世界海军在役主力战舰总数的2/3,仅仅从冷战结束到21世纪初的十余年里,美国就有“里根”号“斯坦尼斯”号“杜鲁门”号和“华盛顿”号4艘大型核动力航母服役,同期其他国家只有法国的“戴高乐”号中型核动力航母入役。而俄罗斯却在此期间有4艘航母退役和出售,英法两国也各退役一艘航母,使美国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在宙斯盾战舰和核潜艇等的建造数量上,相似情况也一再出现。美国军事专家因此得意地宣称,在广袤的海洋上已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挑战美国海军的地位,其优势仍在不断地扩大。

由于美国海军具有这些优势,其世界霸权地位得到了不断的巩固。目前,美国仍在持续加强海军建设,企图将所有对手都远远抛在身后。

追本溯源,美国的海洋霸主地位是从英国手中夺取的。在美国独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仅在北美沿岸使用本国海军,直到20世纪初期,也尚未决定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已经牢牢占据全球海军武器装备领域绝对领先的优势地位。当时的苏联也不甘示弱,尽管没有公开宣布谋求成为全球海洋霸主地位,却大力建设强大的舰队,与美国抗衡,确保自己的海岸不受任何外敌威胁。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不过,美国人扬扬自得的日子还没过多久,中国的持续强大就令其坐卧不宁,并不断抛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企图以“对抗中国新威胁”为名遏制中国的崛起。

事实上,美国海军当前的实力是无与伦比的,俄罗斯海军在所有方面都跟美方相去甚远,尽管中国海军也在迅速壮大,但在几十年内仍然无力挑战美国。也就是说,美国的海洋霸权在短期内不会遭受任何直接的威胁。

一言以蔽之,以美国海军目前的实力,依旧能够在世界各大洋及其上空独霸全球。

“海上恐龙”问世,

“超级航母”续写合众国大洋霸业

在2006年10月7日这天,美国海军最新一艘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乔治·布什”号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首次下水海试。美国时任总统小布什当天出席了以其父亲、第41任总统老布什的名字命名的航母下水仪式。“布什”号是美国“尼米兹”级核动力大型航母的第10艘也是最后一艘,在经过所有海试后在2008年正式服役,计划进驻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接替“小鹰”号常规动力航母在亚太地区的军事任务。但后来,这一计划被改变,由“乔治·华盛顿”号执行亚太地区的军事任务,“乔治·布什”号留在本土基地执行军事任务。

2008年服役的“乔治·布什”号满载排水量超过10万吨,这艘“海上恐龙”的问世,标志着新式大型航母的地位和作用仍在继续上升,同时也对在信息化条件下是否还有必要建造这样的庞然大物给出了一个肯定的回答。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全球霸权思想持续膨胀,插手全球事务的行径更为频繁。布什家族的军事遗产——两场亚洲的“反恐战争”,没有让新当选的奥巴马总统作为脱手的政治砝码,反而在“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光环中成了增兵阿富汗的“战争总统”。当下的美国无疑军力超强,但由于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手武器装备性能也正在增强,以致对其威胁程度日益加深。美国人强烈的危机意识,促使他们认为:尽管美国海军已经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性能最先进的航母,可现役的多艘“尼米兹”级航母已不足以应付日趋严重的危机反应和联合作战需要。所以,在“乔治·布什”号航母下水之后,美国并未止步,仍全力以赴地发展三艘更先进的“超级航母”,他们要为美利坚民族的后代谋求更长远、更坚固的霸权资本。

众所周知的兰德公司早在2004年至2005年就受美国海军委托,对大型航母在未来能够发挥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相关建议:一是未来各种战争使命任务不断扩大,特别是非战争使命任务的增加,使得航母能力亟待加强;二是在航母数量无法增加的情况下,仅靠通过增加前沿基地数量,或在航母上配备更多的舰员等措施已难以达成。因而,增大航母甲板面积,就成为最简便快捷的手段,因为大甲板可以搭载更多的飞机和起重机,所以,下一步不但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吨位和块头不会减小,甚至有可能增大,当然其他方面的性能也将增强。例如,“超级航母”的甲板长度就计划加到359.9米,超出当今最长的“企业”号航母飞行甲板40米。

另外,费效比也是美国海军发展大型航母的重点考量。美国海军经过全面分析与详细计算后证实,一艘大型航母的费效比要远远地超过两艘中型航母,且前者所搭载的舰载机数量和作战能力也要远远超出后者。鉴于此,美国海军的主流看法还是继续建造大型航母,不过性能必须上升一个台阶。以至于才有“超级航母”的一系列创新性改进:采用性能更先进的反应堆和电气化辅助系统,全面置换遍布全舰的蒸汽和液压管道系统,发电能力将提高到“尼米兹”级航母的3倍;用于舰载机弹射的传统蒸汽弹射器也将被改为功率更强的电磁弹射器;采用模块化设计与建造,在全寿命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作战需要更换部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性能。

前面提到的“乔治·布什”号航空母舰是“尼米兹”级的最后一艘,也是介于“尼米兹”与“未来航母”之间的一艘“过渡型”航母,美国军方要拿“布什”号航母做试验,为目前正在全力研制的下一代“超级航母”积累经验,并提供一个可供实验的平台。

“布什”号作为一艘“过渡型”航母,保留了“尼米兹”级航母的基本设计与构造,包括舰体与动力系统,但为了替未来“超级航母”的设计和建造作好技术上的准备,也采用了大量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工艺。“布什”号承前启后,将是新一代航母问世前美海军最先进的航空母舰。

“乔治·布什”号下水一年后,在对其利弊的总结与改进的基础上,开始建造的超级航母将能够单独部署使用,且具备在各种气象条件下的全天候昼夜作战能力,并具有适合核生化、电磁环境下抵御核武器攻击的能力。

如今,航母的意义已不仅仅是一艘战舰,它们除了拥有巨大的战争潜力外,还是一个国家力量的象征。正因为如此,每当地球上传出有关航母的消息时总会引起轰动。美国新一代航母计划早已被媒体炒作喧嚣多时了,但由于建造航母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军事工程,一般的国家无论从技术还是财力上都负担不起,就算是美国,面对设计建造新一代航母的挑战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

早在2005年8月11日这一天,新一代超级航母首舰的首块重达15吨的侧舷钢板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新港“新闻”码头切割,这标志着新一代航母的基本设计方案已经成形,建造工程正式提上日程,“海上巨无霸”的庐山真面目就要呈现在人们面前。

组建“千舰海军”,

进入历史上最强大时期

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发展,使美国的繁荣、利益和安全同其他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对美利坚合众国的海军力量就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美国日益凸显的国家利益新需求,美国海军、海岸警卫队和海军陆战队三方在2007年底出台了“21世纪海上力量合作战略”,其中的一个重要设想就是将构成美国海上力量的三方联合起来,捍卫美国本土的安全以及海外利益,美国海上力量的建设也由此进入了快车道。在这一大的军事形势下,美国第四舰队的重新组建就开启了。

在2008年4月底,美国宣布要组建新的第四舰队,其实也是以前撤编舰队的重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海军第四舰队在1943年3月正式创建,主要活动在南大西洋广阔的水域内,曾经是一支重要的海上作战力量,主要用于封锁和防卫敌军潜艇和袭击敌舰,在1950年海军力量压缩和调整时被撤编。在新的第四舰队组建后,将主要负责美国海军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行动。

冷战后第四舰队的重新组建,使美国海军力量结构的调整在一定时期内结束,从而,美国认定的全球所有关键和重要地区都有了海军舰队的存在,即第二舰队负责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美国利益,第四舰队负责加勒比海及拉丁美洲地区安全和稳定,第六舰队负责地中海地区、第三舰队负责太平洋东部和北部、第七舰队负责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第五舰队负责海湾地区。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海军本轮的力量结构调整结束之后,这种力量结构将在一定的时期保持下去。

第四舰队的重新组建能够更有利于促进“千舰海军”构想的实施。美国所谓“千舰海军”组建构想,并非传统意义上由一千艘美国军舰组成,也不是一千艘挂着同样旗帜的军舰构成的舰队,而是由美国主导,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其他国家的海军,组成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国际海军”。美国重新组建的第四舰队,负责南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地区,其目的是加快在拉丁美洲地区实施“千舰海军”计划,加大美国海军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军事存在,提升美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

由于美国在中亚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在中东地区发动伊拉克战争,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投入的“精力”相对减少,由此导致美国对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影响力下降。为了增强美国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扭转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逐渐下滑的态势,美国才决定重组第四舰队。

另外,第四舰队还会成为海军新生力量的安家地。自冷战结束以来,美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一个和平稳定的世界体系符合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在多方面增强海上力量的同时,也不想看到引起一些地区的局部动荡。我们可以设想,如果美国不断增强其他五支舰队中任何一支或随意几支舰队的实力,相关地区可能就会出现强烈的反弹,周边国家就可能大力增强军事力量。因此,美国海军未来的“新生儿”可能主要在第四舰队安家。

这主要是因为:加勒比海地区处于美利坚的家门口,其他人没有办法干涉。而且该地区全部是军事上的弱国,无力与美国分庭抗礼。美国海军的新生力量安家于第四舰队造成的“冲击波”能够被完全吸收,美国海军能够毫无顾忌地加强实力的提升。

美国宣布,第四舰队司令部的结构跟第五舰队相似。其实美国海军的第五舰队只是一支架子部队,舰队的组织和编成并不固定,弹性很大,既不存在固定的旗舰,也没有固定的军舰。由此可以预测,第四舰队的编制体制可能相当灵活。舰队可能会用舰种来编组舰艇,也可能以任务来编组舰只,也可能根据实际需要临时编组。

另外,第四舰队也将是其他舰队舰艇的“收容站”。自冷战结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没有了明确与其抗衡的敌手,由此也就没有了明确的防御对象。因此,美国要在一定程度上压缩海上力量。同时,美国海军提出的前瞻性战略任务是:充分利用在前沿部署的关键性海上力量慑止地区冲突和大国冲突、赢得国家战争、实施国土纵深防御,同更多国家建立和保持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地区性力量影响世界体系之前给以预防和遏制。为此,美国必须保持一支强大的海上力量存在。

怎样解决力量收缩和保持强大力量的矛盾呢?成立一支具有“海绵性”的舰队就是出路。第四舰队就是一支很理想的“海绵性”的舰队,它能够容纳其他舰队因力量收缩裁撤下来的舰艇,以保存实力。随着高科技武器装备投放各舰队,美国的第六舰队、第七舰队在作战能力提高的同时,将可能进行“瘦身”,以压缩规模,裁撤下来的军舰和潜艇将会编入第四舰队。

第四舰队部署的区域很特殊,它既能北上,增强美国本土的防御力量,也能够南下对“后院”发生的各种突发事件作出快速处理;既能够西进中太平洋,随之深入印度洋,还能够跨入地中海水域,威慑不安宁的中东地区;既能单独作战,也能派出军舰,返归原来的建制,提高前沿力量的存在。可以说,第四舰队的组建,有利于美国海军威慑力量的全球机动,为美国称霸世界增加一个重要筹码,而美国海军也会随之进入军事发展史上最强大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