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大国海军
26995100000020

第20章 称霸百年,英国海军盛极而衰(3)

他将参战部队编成5个兵力群,即突击群、掩护群、侦察群、佯动群和战果扩大群。各兵力群的编成和任务区分是:一、突击群,由新型航空母舰“光辉”号、“鹰”号和担任警戒的4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组成。突击任务由21架“剑鱼”式舰载机担任。主要突击目标是停泊在塔兰托外港的战列舰。舰载机分为2个攻击波:第一波编有飞机12架,其中鱼雷机6架,每架飞机挂装磁性引信鱼雷1条;轰炸机4架,每架飞机挂装炸弹6枚;照明机2架,每架飞机除挂装4枚炸弹外,还携带照明弹16枚。第二攻击波编有各种飞机9架,其中鱼雷机5架、轰炸机2架、照明机2架。二、掩护群,由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12艘驱逐舰组成,配置在塔兰托港与突击群之间的水域,以截击驶离塔兰托的意大利舰队。三、侦察群,由驻马耳他岛的岸基航空兵组成,任务是对塔兰托港实施不间断的侦察,及时提供情报保障。四、佯动群,由3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代号为“X部队”,任务是在11日夜去袭击奥特朗托海峡的意海上运输舰队。五、战果扩大群,由驻希腊机场的轰炸航空兵组成,任务是在突击群行动后的第二天,去摧毁塔兰托港的船坞。

在1940年11月初,为了奇袭塔兰托,英军事先进行了一系列迷惑敌人的活动。除向亚历山大港增援一批舰只外,仍照常以护航方式,保持马耳他和亚历山大港之间的相对航行,以麻痹意方,英国驻直布罗陀舰队也采取了频繁的配合行动,以吸引意方的注意,使他们加紧对地中海西部的巡逻。与此同时,一支英国舰队却悄悄地向塔兰托逼近。

两支舰队一东一西,对塔兰托港形成夹击之势。

当月11日晚,英国两支舰队在地中海中部汇合后,向目标发起攻击。

从“光辉”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轰炸机,穿过意大利守军的高射炮火,朝着港湾里的意大利军舰以及基地里的油库、弹药库、飞机场,投下一枚枚炸弹和鱼雷。顿时,原本平静的塔兰托变成了一片火海。

此时,停泊在港内的意大利军舰有“加富尔”号战列舰、“威内托”号战列舰、“雷多利奥”号战列舰和其他各种军舰多艘。这些军舰不甘心成为英国轰炸机的靶子,开动全部炮火还击,使得英军的空袭效果打了折扣。战斗中,意军炮火击落了2架英国飞机。

尽管英国这次空袭没有大获全胜,但也取得了可观的战果:炸沉1艘战列舰,炸伤2艘战列舰、2艘巡洋舰和2艘辅助舰只,破坏了港口的油库和水上飞机场。这次空袭后,意大利被迫将舰队撤离遭到严重破坏的塔兰托港。

如此一来,便大大减轻了英军在地中海面临的压力。这以后,英国在地中海上的交通运输方转危为安。

英国奇袭塔兰托港,从军事上来讲并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战役,但它在世界海战史上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开创了航空母舰长途奔袭的先例,正式宣告海军航空兵在现代海战中已经取代传统的大炮巨舰。

可惜的是,空袭塔兰托的重要意义并没有引起当时各国军方的高度重视。包括英国海军自己,仍然迷信巨型战列舰、巡洋舰。整整又过去一年,直到日本成功地偷袭了美国珍珠港,在这无可辩驳的事实面前,全世界才终于承认航空母舰及其舰载飞机已经成为海战中的主力军。

马来海战:鹰群吞噬“Z”舰队

在1941年夏天的时候,尽管日本还未发动太平洋战争,但是,它入侵东南亚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东南亚有着英国重要的殖民地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北加里曼丹和香港,这些地方资源丰富,战略地位重要,英国哪能容忍日本来争抢这块肥肉。

为了保护自己的殖民利益,英国首相丘吉尔应美国总统罗斯福的要求,决定向新加坡派一支舰队,给日军以震慑,杀杀它的锐气。尽管对德作战已很棘手,可是日军在太平洋咄咄逼人的态势,也使丘吉尔放心不下,最后还是决定抽调海军舰队到远东。派兵先点将,丘吉尔任命海军少将托姆·菲利普斯爵士为舰队司令,舰队代号是“Z”。

在1941年12月7日这天,菲利普斯指挥的“Z”舰队,进入中国南海,以袭扰日本人的海上运输。

第二天凌晨,日军派出大量兵力袭击珍珠港后,正式宣布对美、英开战,太平洋战争打响了。同时,日本派出另一支舰队载着登陆兵部队向马来西亚的暹罗湾进发。菲利普斯得到情报后,决定率舰队从新加坡港出发,截击日本登陆部队,准备给日军一个下马威。这时英国在新加坡的机场已经被日军占领,在新加坡附近的森巴旺机场还有英国战斗机,已经受命做好准备,可随时为“Z”舰队提供空中掩护。可是菲利普斯对于日军在越南西贡的鱼雷轰炸机没放在眼里,认为他们不会飞越400海里来攻击他的舰队。因此,菲利普斯没有请求空中支援,率2艘巨舰和4艘驱逐舰去冒险。

实际上,日军的情报很灵通。“Z”舰队前一天晚上刚离开新加坡,第二天早上就有一架日本侦察机飞到新加坡上空侦察拍照。大概是日本侦察机的照相水平太差,竟把停泊在港口内的2艘大型货船误认作“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日本方面这下以为“Z”舰队还在按兵不动,随即下令在越南西贡的攻击机作好空袭新加坡的准备。

没想到到了下午,一艘日本潜艇突然发现了在公海上航行的“Z”舰队,赶紧报告给设在西贡的日军司令部。日军司令部大吃一惊,立即下令刚刚登上马来半岛东岸的部队疏散,同时紧急出动50多架作战飞机,去搜索“Z”舰队。

而此时,天色已晚,海面上能见度极低。日本飞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找到目标。折腾到半夜,有架日机模模糊糊地发现海面上有东西,于是投了一颗照明弹。其他飞机看见照明弹,都赶了过来,这才看清下面原来是自家的巡洋舰队,险些“大水冲了龙王庙”。

可是凑巧的是,“Z”舰队这时距离日本巡洋舰队仅有5海里,他们也清清楚楚地看见了日机发射的照明弹。菲利普斯少将据此断定,日本方面已经发现了“Z”舰队北上的企图,突袭日本登陆部队已不可能,于是又调头南下。

而这次,日本人再也不会让这条英国大鱼轻易溜回新加坡了。12月10日中午刚过,一直在南海上空苦苦搜寻的日本轰炸机群终于发现了目标。立刻,日机一架跟着一架俯冲下去,投掷炸弹,英舰四周掀起了一个个水柱。

没多久,日军2个鱼雷攻击机中队也赶到。第一轮攻击中,它们就向敌舰发射了十几枚鱼雷。“威尔士亲王”号和“反击”号左射右闪,好不容易防过了大部分鱼雷,但仍分别被击中了两枚和一枚。

随后的战斗中,日军集中火力,先攻击“反击”号,先后有五枚鱼雷命中目标。这艘舰龄很老的战列巡洋舰再也无力挣扎,被敌机炸沉到海底。

接着,“威尔士亲王”号成了日军的重点打击目标。在透不过气来的轰炸中,这艘英国人曾引以自豪的战列舰挨了数不清的炸弹和鱼雷,苦撑到最后一个锅炉舱也被炸毁,军舰完全失去了动力,最后,带着300多名没能逃生的官兵,其中包括菲利普斯少将和舰长里奇上校,永远地沉睡在了马来半岛以东的大海深处。

当首相丘吉尔得知2艘战列舰沉没的消息后,大为震惊。珍珠港事件之后远东和太平洋的形势,已经使丘吉尔焦虑不安,“Z”舰队的全军覆没更是他没有预料到的。

庞大的“Z”舰队于1941年12月10日全军覆没之后,日军在太平洋、印度洋的气焰日渐嚣张,咄咄逼人。日机动部队兵分两路,4艘航空母舰已驶往锡兰西岸的科伦坡英国海军基地,由南云亲自率领;而“龙骧”号航空母舰和其他水面舰艇,由角田海军少将指挥,开往印度东岸,以搜索和攻击盟军的战舰。

为了捍卫英国在远东地区的利益,保卫海上运输航线,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丘吉尔决定再组织一支舰队去远东,而且仍然定名为“Z”舰队,非给日军点颜色看看不可。

第二支“Z”舰队的司令是詹姆斯·萨默维尔海军中将,下辖3艘航空母舰、5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复仇级重型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比第一支“Z”舰队的力量有所增强。3艘航空母舰是“不挠”号、“可怖”号和“竞技神”号,载有大约40架“管鼻燕”式和“飓风”式战斗机,并将“厌战”号战列舰作为旗舰负责指挥。

到了1942年3月,萨默维尔海军中将率领第二支“Z”舰队向东开往太平洋。萨默维尔中将接受菲利普斯的教训,一路上小心翼翼,不断和英国海军情报系统沟通,随时了解日军的动向,并不停地派侦察机再去侦察敌情。

在4月4日的傍晚,萨默维尔获悉,有一支日本舰队向科伦坡驶来。萨默维尔命令舰队趁天黑离开科伦坡,到锡兰南面约600海里的马尔代夫隐蔽。马尔代夫由19组环礁和1200多个珊瑚小岛组成,萨默维尔的舰队就隐蔽在阿杜环礁海域。可是,这一天日本舰队没有来到科伦坡。到了第二天清晨,从日军“赤城”号、“加贺”号和“苍龙”号起飞318架各式飞机,黑压压地向科伦坡上空扑来,但是扑了个空。日军飞行员一怒之下,对科伦坡港内的货船和岸上设施进行一番狂轰滥炸。攻击仅仅持续了30分钟。皇家空军的“飓风”式战斗机和海军岸基航空兵的“管鼻燕”式战斗机,进行了拦截,击落6架“九九”式俯冲轰炸机和1架“零”式战斗机,英方损失飞机16架。

此时,远离战场600海里的萨默维尔推断,日本航母舰载机都飞离了航空母舰去科伦坡了,这正是攻击日本航空母舰的好时机。于是,萨默维尔命令舰队火速前进,搜寻日军航空母舰。可是老舰航速慢,跟不上,不一会,“康沃尔郡”号和“多塞特郡”号2艘巡洋舰掉了队。可巧,一艘日本潜艇发现了掉队的2艘巡洋舰,它不像德国潜艇那样,招呼“狼群”,而是呼来一群“飞鹰”——80多架鱼雷机和轰炸机,不到10分钟的轮番攻击,2艘巡洋舰就被击沉了。日本只损失1架飞机。萨默维尔只顾让航速高的舰快跑,得知2艘巡洋舰被击沉的消息后,大吃一惊,但是已经无法挽救。遗憾的是,萨默维尔高速搜寻了十几个小时,连个日本航空母舰的影子都没有看到。为了避免不测,萨默维尔命舰队高速返回马尔代夫隐蔽起来。

到了4月9日,南云的航空母舰起飞280架舰载机,去攻击锡兰东岸的亭可马里港。而在4月8日,英皇家空军的1架“卡塔林娜”式侦察轰炸机,提前发现了日本机动部队的动向,亭可马里基地在遭到轰炸前15小时得到报警,疏散了基地的舰船,同时,皇家空军的16架“飓风”式战斗机和6架“管鼻燕”式战斗机升空拦截,所以亭可马里港损失不大,只击沉1艘商船。英国方面损失8架“飓风”式和1架“管鼻燕”式战斗机,日军被击落1架“九七”式鱼雷机和1架“零”式战斗机。

正在这时,从“榛名”号战列舰弹射起飞的1架“零”式远程水上侦察机,在亭可马里南面海域发现了萨默维尔的舰队。轰炸亭可马里的日军飞机,没有把所带的鱼雷和炸弹全扔光,以备万一返航时遇上英国舰队。可巧,日机真的遇上了英国的“Z”舰队,也使萨默维尔措手不及。日军飞行员屡屡扑空,早就憋着一肚子火,于是把剩下的炸弹和鱼雷,一股脑向防空火力薄弱的“竞技神”号航空母舰丢去。不一会,“竞技神”号便沉入大海,其他的航空母舰也受了重伤。

与此同时,角田率领的由“龙骧”号航空母舰和4艘重巡洋舰组成的机动部队,在加尔各答以南海域搜寻时,“龙骧”号的一架“九七”式鱼雷机,发现并击沉了1艘5万吨的大型商船。

对于日军的进攻,英国科伦坡和亭可马里的两个海军基地,给予积极的抵抗,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日军的锐气。但是,几天来,第二支“Z”舰队几乎被全歼,剩下几艘伤痕累累的舰只返回科伦坡。从此,英国在这一地区失去了海空主导权。

本次马来大海战,英国两支舰队的覆没,充分说明了海军航空兵和岸基飞机在海战中重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巨型战列舰,装甲再厚、火力再强,也难以抵挡来自空中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飞机机群的攻击。再强大的舰队,若无航母舰载机或岸基飞机的空中掩护与支援,也难逃死亡的命运。

猎潜大战:海上飞鹰捉游鱼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上,德国海军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惨败给英国始终耿耿于怀,于是便有目的地大力发展潜艇部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打响,早有准备的德国陆军节节获胜,德国海军也频频得手。

战争爆发后没几天,德国潜艇就击沉了英国“勇敢”号航空母舰。不久,德国潜艇又偷偷溜进英国海军基地,在英国人的眼皮底下击沉了“皇家橡树”号战列舰。

其实,德国自身的海岸线并不长,并且都局限在北海和波罗的海一隅。随着战争的持续,德国先后占领了荷兰、比利时、法国和挪威等大西洋沿岸国家,德国占领区的海岸线一下子延长了好几倍,德国舰队有了众多可以自由出入大西洋的基地,真可谓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在纳粹潜艇的猖狂袭击下,英国及其盟国损失惨重,仅1940年一年就被击沉各种舰只和商船471艘。

为了打击法西斯的嚣张气焰,英国想尽一切办法,研究如何能有效地对付神出鬼没的潜艇。他们制造出一种新型雷达,能够在很远的距离就发现目标,不等敌人靠近自己,便先发制人地发射鱼雷或投放深水炸弹。德国潜艇往往连对方的影子还没瞧见,自个儿先成了大洋深处的冤魂。

而德国海军岂肯轻易败下阵来,他们千方百计要找到对付雷达的办法。经过一番折腾,他们还真的捣鼓出一种接收装置,只要英国军舰的雷达一工作,这种装置就能接收到雷达的波长,这样不等炸弹临头,德国潜艇就能够逃之夭夭了。

但英国人也不是傻子。当他们得知敌方潜艇有了护身符后,立刻改进雷达,使它更先进、更完善。另一方面,通过实战检验,他们发现航空母舰的反潜效果很好,于是组成以航空母舰为核心的特混舰队,终日巡游在自己的运输船队所要经过的航道上。只要雷达一发现敌方潜艇,航空母舰上的作战飞机就立刻起飞,前去把它消灭。潜艇跑得再快,哪里能跑得过天上飞的家伙,大半都成了飞机的“美餐”。即使有小部分侥幸逃脱,也早已丧魂落魄,哪还有胆量再敢去骚扰往来的船只。

从此之后,德国海军的日子便一天不如一天,有时一个月都逮不到一“猎物”,自个儿反倒要报销10来艘潜艇。到大战结束前一年,德国潜艇全年只击沉英国及其盟友的舰船131艘,付出的代价却是有264艘潜艇出师未捷身先死,损失竟是对方的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