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名石鉴赏及收藏
26992600000005

第5章 名石的种类(4)

珊瑚属有机质珠宝类,在我国古代被称为“青琅纤”和“石兰干”。珊瑚的幼虫是白色的,长大后,由于吸收海水中的铁质,而使身体由外向内逐渐变红,有的则呈现粉红色。

珊瑚喜欢群居,对环境适应性并不强,仅分布在赤道两侧,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就是由珊瑚礁组成。珊瑚的外壁上有生长纹,几乎每天增长一圈纹路。珊瑚化石对研究古地理、古天文、地壳变动、大陆漂移都有很大意义,并且是一种常见的“古生物钟”化石。

珊瑚,可分为2500多个品种:有红色、粉红色、黑色、白色,在观赏珊瑚中,最为珍贵的是红珊瑚。在红珊瑚中又有多种:深红色的“辣椒红”,具有光泽;暗红色的“蜡烛红”,细腻;淡红色的“关公脸”,光艳;粉红色的“孩儿面”,稚嫩而富有青春。

海百合

属于棘皮动物,它有类似植物的根和茎,还有类似植物的花蕾。从研究中已知,从泥盆纪到石炭纪初,在两个纪元之间就出现了3000多种海百合。其中许多种类的茎、苞部分都是由碳质圆板所包裹。1886年在德国的庐林根地区发现了一块巨大的海百合化石,这种海百合的学名为次角鲢海百合,从侏罗纪前期的尖珠母层出土,连接茎的萼部很小,萼的左部由腕的下端生出,并以小板连接,形成了柔软的环境外皮。看起来像随波漂流,优雅地摇摆着。比较完整的海百合化石,给观赏者最深的印象是非常酷似含苞欲放的荷花在水中摇曳着,出于污泥而不染,姿态婀娜而抒情,其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极高,是观赏类化石之上品。

鱼类化石

在侏罗纪及白垩纪的棘鳍类中,发现了体形细长如剑和体形类似翻车鱼般短而宽的种类,这类鱼的体形除普通型外,还颇多歧异。鱼类外形的主要变化,发生于白垩纪前期和后期之间。以鲨鱼类而言,次齿鲛是中生代海洋中的重要鱼类,到侏罗纪时已达到繁荣的顶峰,脂鲛类、犁颈鲛类、银鲛类也是出现在侏罗纪中的鱼类;活跃在古生代泥盆纪和石炭纪的鱼类,它们体形肥大而肉质丰厚,在加拿大魁北克省泥盆纪的地层中蕴含着丰富的鱼类化石,一种长有装甲板似坚硬鳞片的甲胄鱼、体长44厘米的完褶鱼、处在用肺呼吸的盾刺鱼,组成了多姿多彩的鱼类世界;生活在三叠纪到白垩纪之间的,并广泛分布在欧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处的大皮齿鱼和大鳞齿鱼、湖中的法老鱼、古香鱼也繁盛一时。

除此之外,形形色色的鱼类化石和昆虫化石还有很多很多,如具有身长2.7米的海蝎化石、志留纪的礁瑚化石、蝗虫化石、飞蛾化石、虾类化石、蜘蛛化石、蛇类化石等,其中,蝙蝠化石极为稀有珍贵,是化石类观赏石之精萃。

恐龙化石

世界许多着名的自然史博物馆中,都以收藏各类恐龙骨骼而自豪,无论纽约自然史博物馆,还是日本的自然史博物馆都是如此。在欧洲各自然史博物馆中,最足以夸耀于世的收藏就是比利时王室自然史博物馆内的禽龙骨骼群。面对这些庞大恐龙骨骼的雄姿,不禁使我们联想到遥远的上古时代,也就是1亿年前人类尚未出现在地球上时,各种生命现象与景观。

恐龙的种类那么多,形态那么多姿,是观赏类化石之最。恐龙家族非常繁盛,曾在地球上代表一个时代的辉煌。它们当中有凶猛残酷、背脊如船帆的长棘龙,有攻击力极强的三角龙,节龙,雷龙,嘴龙,背甲龙和泽龙等。我国的恐龙种属也不少,如山东的鸭嘴龙,云南的禄丰龙,四川的峨眉龙,合川的马门溪龙,内蒙古的原角龙,组成了中国的恐龙世家。

恐龙化石中极其珍贵或少见的,就是恐龙木乃伊、恐龙的皮肤和恐龙蛋。在美国怀俄明州的白垩纪地层中,发现相当完整的鹅龙遗体,在具有干燥而微缩外皮的状态下而变成的化石。从这具木乃伊上可以发现许多有关恐龙的各种“美”的信息,如体魄健壮美、形体结构美、动态线型美等,这些都是值得研究和观赏的。

1922年,世界上首次发现了恐龙蛋和恐龙巢穴,充分显示了恐龙的繁殖和孵化,与现代鳄类、蜥蜴类等爬行动物极为相似。此后恐龙蛋在我国的内蒙、广东、江西、湖南、山东、宁夏、黑龙江等地都有发现。近年来,在我国河南西峡一带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其规模之大,震惊世界。如今恐龙蛋化石也成为了国内外藏石家竞相寻觅的化石类观赏石之一,因为它既是珍贵的观赏石,又是极其珍贵的“将门文物”。

假化石

大自然蕴藏着许许多多的奥秘,一种与天然树枝十分相似的化石,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化石,而是一种名叫“模树石”的化石。因为它的形态很像细密、参差的树枝,是我国分布十分广泛的观赏石。

模树石是由含有氧化锰的热水溶液或地表水溶液,沿着岩石的裂隙渗透,并沉附于岩石面上,从而形成色差,呈现出树枝状或松柏状的各种图案,很像一幅幅腐蚀版绘画。在许多岩石的节理、裂隙和层理面上都有形成模树石的可能。在我国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中曾记载有:“蜀中有石,解开自然,有松杉,形成三五十株,行则成径,描画所不可及。”

模树石是我国重要的观赏石资源,尤其大块面的模树石并不多见。由于它的“叶脉”平和,“枝叶”繁茂,“树形”变化万千,色泽尚有微妙的金属感,因而模树石在赏石圈内独树一帜。

四、宝石和玉石

有人说:“每一颗珠宝,在它的晶莹与幽邃之中都隐藏着一分深情……”;有人说:“小小的钻石戒,诉说着天荒地老,永恒的爱情……”;有人说:“佩带宝石,不仅凭添仕女们动人风颜,也彰显了她们内涵的气质与坚贞”;古训中,宝石被赋予五德:“仁、义、智、勇、慧”,因此人们常以“君子之德比于玉”自命。这些均是训示人们对理想的执着,对永恒的向往,对做人的警世。

广义上,被人们认可的宝石有90多种,除少数几种属有机物的生物化石(珊瑚、黑玉、琥珀、珍珠等)外,大部分都是来自无机物的矿石家族,在矿物中能构成重要宝石元素的有20几种。现代宝石学,将宝石分为两大类,一种属“无色系统”的钻石,另一种是有色宝石。宝石除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外,对于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群体的审美情趣以及对宝石天然特色的评估,都有很大区别。钻石的品质可以从净度来分级,有鉴定标准;对于有色宝石的品评,却要以矿物元素含量不同、晶体构造不同以及主观视觉对不同颜色的喜好而定层次。如果说钻石以内含物愈少愈好的话,那么有色宝石中内含物的存在,有时反而增加其价值。但无论怎样,要称得上宝石者至少要具备3个条件:坚硬而玉澈琼玑、柔嫩而色泽雅丽、稀有而接近唯独。若用宝石学的专业术语来讲,要具备:化学特性,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

蓝宝石

蓝宝石(SAPHIRE)由希腊文和拉丁文演变而来,意思是指蓝颜色。因SAPHIRE泛指蓝色矿物,所以SAPHIRE,也一直被泛传为蓝宝石。蓝宝石和红宝石,在19世纪被证实为属同一种矿物,即刚玉(CORUNDUM),其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铝。虽然自然界中各色刚玉很多,有蓝、粉红、黄、绿、红等,但最纯正的刚玉是白色或无色的,如在结晶时有其他元素渗入,才会呈现各种不同颜色,如渗入铬则呈红色、渗入钛和铁则呈蓝色、渗入铬和铁则呈橘红色、渗入氧化铁则呈黄色。

蓝宝石当中还有一种叫“星石蓝宝”、“变石蓝宝”和“微紫蓝宝”;较贵重的蓝宝为“矢车菊蓝”,它既朦胧,又有丝绒般的感觉。蓝宝石在西方传统习惯中被认为是信实和智慧的象征;东方人则认为蓝宝石会给人带来好运,具有避邪、健身作用,象征着幸运。

红宝石

红色的刚玉被称为红宝石(RUBY)。因为它给人热烈、富丽感觉,所以博得大家的喜欢。红宝石的基本组成物是三氧化二铝(Al2O3),因渗入少量的铬,而形成了红色本体。铬在自然界中存在较少,而铝比较普遍,因此氧化铝和铬结合的机会极少,这也是红宝石较稀有的原因。红宝石摩斯硬度为9。

最佳的红宝石颜色被称为“鸽血色”,非常难求。人们对缅甸的红宝石很感兴趣,原因是那里的红宝石偶系比较符合标准。所以,一般称最好颜色的红宝石为“缅甸红宝”。与红宝石伴生的常有红尖晶石、石榴子石等。人们认为红宝石商贾佩之,事业兴旺;航海佩之,一帆风顺;老人佩之,福寿双全;情人佩之,情意永恒。

绿宝石——祖母绿

中国人称祖母绿(EMERALD)为绿宝石。其实,绿色而透明的宝石很多,祖母绿是绿宝石(BERYl)群中的一种,属绿玉的族系。其中,中色调到深绿色的才叫祖母绿;绿玉族系中,淡绿略偏蓝色的叫做海蓝宝石;淡绿略偏粉红色的为摩根石。

祖母绿多为上升的熔岩与变质岩形成的,因此矿脉多在伟晶岩附近发现,大部分是原生母岩,相对密度接近于水晶。造成祖母绿之绿的元素是渗入其中的铬或钒。通常祖母绿都有肉眼看得见的内含物,这是区分天然和人造祖母绿的根据,宝石专家称这些如“面纱”或“渴流”的内含物花纹为JARDIN,意为“花园”,因而博得人们的喜爱。

最好的祖母绿颜色不但要够绿,而且色泽要浓厚。因为绿色是黄与蓝的混合,故有些偏蓝,但蓝得要清澈;或偏黄,但黄得要味厚。

绿宝石——海蓝宝石

海蓝宝石(AQUAMARINE)如海水般的蓝色而得名,是绿宝石的一种,又称“水晶玉”或“绿柱石”。形成海蓝色的主要原因是其中渗入了铁元素。有的海蓝宝石含有细长中空的纤维状物质,如果这些纤维积淀到一定量,还可造成猫眼或星光现象。由于海蓝宝石恬淡雅致的颜色,人们都把它作为幸福与青春的象征,佩之可带来智慧与远见。

海蓝宝石被收藏的也很多。在英国的大英自然博物馆,就收藏有一方879.5克拉的方型海蓝宝石;在美国的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也收藏有一方638克拉的海蓝宝石,纽约自然史博物馆则收藏有许多巨型海蓝宝石的原石,供人们观赏。

绿宝石——摩根石

摩根石(MORGANITE)呈粉红或淡紫色,是绿宝石中的一种。形成粉红色的主要原因是石体中渗入了锰元素,有时也有淡橘红色的。摩根的名称出自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里的摩根纪念厅。

摩根(1837~1913)商会是全美乃至世界最大的财团之一,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在当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上,买下了一系列第凡尼收藏的世界宝石极品(有着名的印度之星、深夜之星、德龙之星等),作为摩根纪念馆的收藏珍品。1901年,摩根将自己购买的全部第凡尼藏品如数捐赠给美国纽约自然史博物馆。以后,这间陈列室便被命名为“摩根纪念厅”。1911年,美国在加州发现的粉红色绿柱石也就被命名为摩根石。

在纪念厅的一系列收藏品中,有一颗58.79克拉的产于马达加斯加的“心”型摩根石和一颗来自中国,经过雕刻的,约11.7厘米高的摩根石工艺品,均是摩根石中最佳品种。

翡翠

西方人称之为皇家玉(IMPERIALJADE),属辉石族类中渗入钠、铝元素的一种,称为硬玉。常呈绿色或白色,大多属单斜晶系,少数为斜方晶系,常呈短柱状,集合体成致密块状或粒状。辉石一般呈绿黑色,玻璃光泽,硬度为5~6。在辉石族中,若呈翠绿色,就成为极其珍贵的翡翠了。

翡翠,东方人对它特别钟爱,是饰品中的华贵一族。所谓“翡”,是指翡翠中由浓渐淡的红色;所谓“翠”,是指翡翠中由浓至淡的绿色。选择翡翠的四大原则是:晶位(质地与透明度)、成色(净度与瑕疵)、造型(形状与切工)、观赏(色泽与内涵)。虽然翡翠主要产地在缅甸,但最大的喜好者还在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所以欧美人士常常把翡翠称为“中国玉”。

钻石

即金刚石,化学式为C,由碳构成的自然元素矿物,等轴晶系。晶形常呈八面体,或菱形十二面体,通常以圆柱状或碎粒状产出。金刚光泽,具有强色散性,琢磨过的金刚石(钻石)能散射晶莹夺目的虹彩,硬度10,是已知物质中硬度最大者。金刚石是岩浆作用的产物,见于金伯利岩中。世界着名产地为南非,刚果(金),我国山东、辽宁、贵州都发现有金刚石的原生矿床。

钻石,雍荣华贵,佩带之,既体现富有,又显现丽质,惹人观赏。

总之,宝石家族是一个“大户人家”,除上述列举的以外,还有很多品类,如柘榴石、尖晶石、黄石英、石英、猫眼石、亚历山大石、蛋白石、碧玉(电气石)、土耳其石、尖晶石、橄榄石、锆石、月光石、日光石和坦桑石等,它们五光十色,集世界之美和华丽之最。

五、延伸石

在观赏石类型中,一些种类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审美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比如宇宙天体坠落物,地球重大事件,令人赞叹、惊叹和感叹的特殊雕塑(亨利·摩尔作品)等,这些石类不仅扑朔迷离,似朦胧、似抽象,似人为、似神秘,但确实又是具有审美和观赏特色的石文化。所以,本书将事件石、纪念石、意向石(包括禅石和抽象石类)收归延伸石范畴,是有一定意义的。

意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