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国学
26991100000016

第16章 中国史学,浩如烟海(5)

《金史》不但记载了金建国以后120年的历史,而且专门叙述金太祖先世的生平事迹,回顾女真族建国之前的历史,因此保存了大量女真族早期历史的珍贵材料,受到后世史学家的重视;在《本纪》的末尾,设立了《世纪补》一篇,专门记述了金朝几位没有做过皇帝,而被后代追认为皇帝的皇族成员的大致事迹,这在体例处理方面表现得非常得体,为后代修史者所继承。

另外,《金史》在全书末尾还专门写了一篇《金国语解》,用汉语标出了官职称呼、人事、姓氏、物象等的女真语称谓,它是参照阅读《金史》以及研究女真族语言文字的重要资料。《金史》还根据实际需要,创立了《交聘表》,用编年体表格的方式详细记述了金国与自己的邻国(宋、西夏、高丽)的和战以及来往关系,形式新颖,内容清晰。

在史料剪裁以及记述方面处理得比较得体,而且所载内容在真实性方面也是有保证的。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表和志使用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将金朝的典章制度比较系统、全面地记录了下来。

都是朱元璋催的——速成的《元史》

《元史》是由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朝灭亡的那一年(公元1368年)下诏修撰的,由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第一任丞相)监修,宋濂(明初大文学家、史学家)、王祎(明初史学家)主编。《元史》全书只用了188天的时间就编写完成了除元顺帝一朝以外的本纪37卷、志53卷、表6卷、传63卷,总共159卷。这次修史的材料主要是大将徐达从元大都缴获的元朝十三位皇帝的实录和元代编修的《经世大典》(为典章制度史)。

由于这次编纂的时间太过仓促,缺乏元顺帝时的史料,所以并没有完成全书。随后明太祖就派人到全国各地搜寻、调集元顺帝时候的史料,然后命宋濂等人继续修撰,又用了143天的时间增编元顺帝纪10卷,增补元统(元顺帝年号,公元1333年是元统元年)之后的《五行》、《河渠》、《祭祀》、《百官》、《食货志》各1卷,三公和宰相表的下卷,《列传》36卷,共计53卷,然后把前后两书合并,按照本纪、志、表、列传进行划分,合并后的《元史》共210卷,历时331天完成,主要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

《元史》的本纪以记录忽必烈事迹的《世祖本纪》和记载元顺帝事迹的《顺帝本纪》最为详尽。《元史》的志书对元朝的典章制度作了比较详细的记述,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史料。其中以《天文》、《历志》、《地理》、《河渠》四志的史料最为珍贵。《元史》的列传有类传14种,它们大多沿袭以前的史书,没有什么新意,只有《释老》一传是《元史》的创新。《元史》的列传部分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所叙述的事都有详细的年、月、日记载,这就更增加了它的参考价值。《元史》的体例比较整齐,文字浅显,叙事又明白易懂,还保留了当时的大量方言土语,这和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浅显通俗的文字是分不开的。

《元史》的编修者违反了长久以来流行的修史惯例,把一些儒家学者认为根本就不值一提的史实也记入了《元史》之中。比如说本纪中记载作佛事的事情,礼乐志中记载游皇城的事情,列传中则把佛教、道教人物排在最前面,其次才是方伎传。这些内容虽然有悖惯例,但是却恰恰真实反映了元代的社会情况,为研究金朝、元朝时期佛教,尤其是道教各流派的情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元史》之中也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例如前后重复,失于剪裁;又不互相进行比对,以至于前后不对应等等,在此不做细述。

慢工出细活——百年修成的《明史》

《明史》是清朝初年统治者经过三个阶段的准备,集中了一大批着名的学者和史学家,于乾隆四年,即公元1739年最终编纂而成的,当时的修书总裁是清朝名臣、军机大臣张廷玉,所以现在通行的《明史》题为张廷玉等撰。

《明史》是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全书共332卷,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表13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从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到明思宗崇祯十七年期间287年的历史。它的篇幅在二十四史之中仅次于《宋史》,但是其编纂的时间和下的工夫却超过了以前的史书。修成之后得到了后代史家的好评。

《明史》的成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清世祖顺治二年五月(公元1645年),清政府正式开馆编撰《明史》,当时任命的总裁官是冯铨、洪承畴、李建泰、范文程、刚林、祁充格(全都是清初重臣),而且还配置了相应的工作人员。当时清朝政府之所以这样着急修《明史》,无非是为了向天下百姓宣告明朝已经灭亡,不承认当时的南明政权。除此之外,清朝统治者还想通过修《明史》来笼络明朝遗老遗臣,让这些人能够和清政府合作。但在当时政局不稳,修史的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的时候,修《明史》只能是一句空言,根本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成绩,这是《明史》修撰的第一阶段。

2.清朝的“三藩之乱”被彻底平定后,清政府才有足够的力量去修撰《明史》,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开博学鸿儒科,招揽明朝遗老,第二年开始动手修撰《明史》,朱彝尊、尤侗、毛奇龄(都是当时着名的诗人、学者)等人都参与其中,贡献最大的是万斯同(着名数学家、黄宗羲的弟子),可以说是人才鼎盛。

这次修《明史》的活动得到了黄宗羲和顾炎武等人的支持,他们虽然不愿意为清政府服务,但是出于保存明朝史料的目的,就派出了自己的儿子、弟子等人参与修纂《明史》,而且他们还把自己一生收藏的关于明朝历史的资料都贡献了出来。这样一来,《明史》的质量就得到了保证,因此《明史》的初稿在万斯同的时候就基本完成了,万斯同先后编写和审定了两部明史稿。

万斯同去世后,先后三次担任《明史》总裁的王鸿绪(清康熙年间大臣、学者)把万斯同等人修撰的明史稿用了五年的时间进行改编,然后他把改编后的《明史》在康熙末年和雍正初年两次献呈给清政府,无耻地掠夺了数十年来万斯同等人的工作成果。

3.到了雍正元年的时候,《明史》还是没有完成,但是已经有了四部草稿作为基础(万斯同修撰审定的两部,王鸿绪修改编辑的两部),到了乾隆四年的时候清政府任命张廷玉等人再次修改审定现存的四部明史稿,这才形成了现在通行的《明史》。

《明史》体例严谨,叙事清楚明白,文字简单明了,编排得当。该书的史料也比较丰富,参考了大量的第一手史料,比如说除了一套完整的《明实录》外,还有很多邸报、方志、私人记述。有些地方能够秉笔直书,但是也不可避免地留有许多瑕疵。值得一提的是,在列传部分专列了“阉党”、“流贼”和“土司”三个项目,属于首创,可是该书对于清朝入关后南明几个******(如弘光、隆武、绍武、永历)的历史都没有写,而且也没有写清朝建国前曾经向明朝称臣的史实。

编外的正史——《新元史》和《清史稿》

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修撰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们是被历朝历代接纳为正统的史书,所以又被称为“正史”,主要包括:《史记》(西汉·司马迁)、《汉书》(东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西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二十六史”是“二十四史”加上民国初年修成的《新元史》和《清史稿》,被称为“二十六史”。相对于“二十四史”而言,《新元史》和《清史稿》只能屈居“编外正史”地位了。

1.《新元史》

《新元史》是清末民初的官员、学者柯劭忞(mín)花费了30年的时间完成的,他以《元史》为底本,重新修订编撰,在1920年完成了整本书。1921年,当时的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之中。全书共257卷,其中本纪26卷、表7卷、志70卷、列传154卷。

《新元史》在《元史》的基础上在本纪前多加了一篇《序纪》,记述了成吉思汗以前的历史,又在本纪的末尾加了一篇《昭帝纪》(元昭帝是元顺帝的儿子),《新元史》把元初不肯投降元朝的人物和元末时的农民起义领袖都写入了列传之中,此外该书还纠正了《元史》的一些错误。该书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写《艺文志》,而且书中所引用的材料都没有注明出处。

2.《清史稿》

《清史稿》是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清史》的未定稿,该书的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到1927年的时候主编赵尔巽(xùn,他是清末高官,1927年去世)看到书稿已经基本完成,因为担心时局有变(当时国民政府正在进行北伐)和自己的身体支撑不了多长时间,就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该书出版了。

《清史稿》全书共536卷,其中本纪25卷、志142卷、表53卷、列传316卷,记载了从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到1911年清朝灭亡,这期间总共296年的历史。因为现在没有按照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再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所以说它的价值仍然不可忽视。

《清史稿》是在参考《清实录》、《清国史》、清《圣训》、《清典志》等资料的基础上修成的,为后世保存了大量的珍贵史料。此外,该书还在体例上进行了某种创新,例如它在宣统皇帝还在世的情况下写了《宣统纪》,在志的部分新修了“交通支”、“邦交志”,在表的部分新修了军机大臣和理藩院的内容,列传中还首创了“畴人、藩部、属国”三传,而且还为反清斗争中的一些重要人物立传,比如郑成功、洪秀全等人。

《清史稿》还明确地站在清朝政府这一边,反对革命,反对近代的进步活动,诬陷革命人物。

另类的史学体例:包括南宋史学家郑樵开创的“通志”体,南宋史学家袁枢开创的“纪事本末体”,另外还有一些私人历史笔记,如顾炎武的《日知录》和清朝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