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天读懂国学
26991100000015

第15章 中国史学,浩如烟海(4)

回顾乱世沉浮——《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

1.《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原名《五代史》,也叫做《梁唐晋汉周书》,是宋太祖下诏编纂的官修史书,由北宋初年的名臣薛居正编修,另有当时的多位文人学者参与编修。主要记载了从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建立后梁开始到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王朝为止,这期间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的史实。

全书共150卷,包括本纪61卷、志12卷、列传77卷,其中五代的历史为《书》,是断代史,《志》的部分则是五代典章制度的通史,《杂传》部分记录的是包括十国在内的各个割据政权的大致情况,十国中对五代各朝称臣的国家,比如说南平(荆南,十国中的一个小国,由高季兴建立,占有湖北西部和重庆东部)、楚、吴越(都是五代十国时的割据政权)等国,就把它们列入《世袭列传》,其余的不尊奉五代各朝的国家就被列入《僭伪列传》,契丹、吐蕃等少数民族政权就被列入《外国列传》。

这种编写体例使全书以中原王朝的兴亡为主线,以十国的兴亡和周边民族的起伏为副线,叙述的条理非常清晰,较好地展现了这段历史的面貌,所以这本书虽然名为五代史,实际上是整个五代十国时期各个民族的一部断代史。

《旧五代史》参考了五代各朝的实录,又有范质(后周宰相、北宋初年宰相)的《五代通录》作为底本,所以修史工作十分顺利,只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就写好了。

2.《新五代史》

《新五代史》由欧阳修修撰,原名《五代史记》,为了区别于薛居正等人编撰的五代史,所以又被称为《新五代史》,该书是唐代设馆修史之后的唯一私修正史。全书共7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年谱11卷、四夷附录3卷,记录了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53年间的历史。

欧阳修作《新五代史》的目的是要抨击五代时那些没有廉耻的乱臣贼子,达到孔子所说的“《春秋》作而乱臣贼子惧”的目的。欧阳修在公元1036年之前就开始动手写作,到公元1053年才基本完成,欧阳修去世后这本书被收藏进了北宋的国家图书馆。

《新五代史》首创《职方考》,用表的形式将五代十国290多个州郡的废置变化情况清楚地表示出来,另外该书对十国历史的记述也更为完备。值得注意的是,欧阳修在修史过程中的个人好恶深深影响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遭到了后人的批评。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新五代史》

媲美《史记》——《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简称为“通鉴”,是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用了19年的时间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的编年体史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294卷,全书300多万字,另有《目录》、《考异》各30卷。以时间为纲,具体事件为目,主要记载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时周世宗(柴荣)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时为止,这期间16朝1362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官修史书中占有重要地位。

该书是司马光和他的助手刘攽(北宋官员、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主修汉史部分)、刘恕(北宋官员、史学家,《资治通鉴》的副主编,主要负责三国至南北朝部分)、范祖禹(北宋官员、史学家,《资治通鉴》副主编,负责唐代部分的编写)、司马康(司马光之子)等人一起编撰的,该书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涉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在书中编者总结了大量的经验教训,供北宋统治者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就是以历史的得失作为借鉴来加强封建统治。

值得注意的是,该书使用了一套“古怪”的计时术语作为全书的时间框架体系,例如“阏逄摄提格之岁”之类的计时术语。“阏逄”相当于汉语“甲”,“摄提格”相当于汉语“寅”。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对于这个问题司马光没有任何交代。其实这些语言是我国三皇时代官方使用的时间术语,所以才被司马光采用为历史的纪年词语,以表示历史的正统。

《资治通鉴》人为规定了一些特殊的称呼,如皇帝和皇后去世称为“崩”,王公去世称为“薨”等。此外,该书还有强烈的正统立场,例如写到三国时就以曹魏为正统,南北朝时期就以南朝为正统,五代十国时以五代为正统。

《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夫,出生于河南光山县,原籍是陕州夏县涑水乡,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四代,生前担任过宰相,死后被追封为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中国古代官员最好的谥号)。他主持编纂了《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公正不阿,他的人格是儒学教化下的典范,是当时士大夫的楷模,不管是朋友还是敌人都一样尊重他,为后人所敬仰。

司马光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司马池(北宋出名的清官)正担任光山县令,就给他取名为“光”。司马光从小就好读史书,手不释卷,不知寒暑不知饥渴。

公元1038年,司马光中进士,起初担任了一些小官,后来经庞籍(北宋枢密副使)推荐,进入中央工作,以后一直做到起居舍人同知谏院,随后司马光开始编撰《通志》,想以此作为统治者的借鉴。公元1066年,他编成了八卷《通志》,进呈给宋英宗,宋英宗鼓励了他,下令设立书局续修史书,并且还供给费用,让司马光自己挑选增补人员。宋神宗即位后为司马光编写的史书赐名《资治通鉴》,还亲自为该书写序。

这个时候,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属于守旧派的司马光竭力反对,经常和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争论,宋神宗想调和他们俩的矛盾,就任命司马光为枢密副使,司马光却坚决地推辞了。公元1070年,他自请离京外任,次年退居洛阳,任西京留守御史台,继续编纂《资治通鉴》。公元1084年成书,升为资政殿学士。

宋神宗去世后,年仅10岁的宋哲宗登基,太皇太后高氏临朝听政,任命司马光为宰相,司马光上台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罢黜变法人物,废除新法,史称“元佑更化”。司马光执政一年半,即与世长辞,他死后当时开封市的百姓马上罢市,祭奠他的人成千上万,他的故乡陕州夏县每家每户都为他戴孝,祭祀他,就像自己的亲人去世一样。

脱脱的三部大作——《宋史》、《辽史》、《金史》

1.《宋史》

《宋史》在元末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元末重臣,中书右丞相)先后主持修撰,在修撰《宋史》的同时也修撰了《辽史》和《金史》。《宋史》全书共计496卷,大约500万字,其中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宋史》前后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修成了,有很多知名的文人学者参与其中。

《宋史》的特点是史料非常丰富,叙事详尽,因为宋朝的史学发达,留下了很多的史学资料,因此元人就利用旧有的宋朝史料编撰成了《宋史》,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

《宋史》对于宋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关系、典章制度等方面以及活跃在这一历史时期的许多人物都做了比较详尽的记载,是研究两宋三百多年历史的基本史料。所以说尽管《宋史》的疏漏比较多,但是仍然保存了很多已经散失的原始资料,是了解和研究两宋历史的重要史书。

《宋史》最大的缺点就是比较粗糙,编成之后没有经过认真地裁剪和考订,所以看上去有些乱,而且《宋史》尊奉道学(理学)的思想倾向也很明显,在《儒林传》之前首创了《道学传》,记载了宋朝一些理学家的事迹,例如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等人,还极力否定王安石变法,把变法派全都列入《奸臣传》中。

2.《辽史》

《辽史》和《宋史》是同时修撰的,是由脱脱等人编撰的纪传体史书,全书共116卷,其中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记载了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到辽天祚帝统治时期的辽朝历史(公元907年到公元1125年),还涉及了耶律大石建立的西辽的历史。

辽朝的统治者很注重修史,所以留下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辽史》就是元人在参考辽人留下的史学资料的基础上修撰的(主要资料有《辽实录》70卷),另外元人还参考了一些宋人(主要资料是南宋叶隆礼的《契丹国志》)和金人(主要资料是金人陈大任修撰的《辽史》)关于辽朝的历史资料。

《辽史》的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列表比较多,共有8表,仅次于《史记》和《汉书》,其中的《游幸》、《部族》、《属国》3表是《辽史》的首创。在“志书”的部分,《辽史》首创了《营卫志》,详细记载了契丹的营卫概况、各部族的建制和分布等情况;把《兵志》改为《兵卫志》,详细地记述了辽代军事组织的情况,这两种志书对我们了解和研究辽代的政治、军事和民族情况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国语解》一卷对书中用契丹语记载的名称实物加以注释,为我们阅读《辽史》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当然,《辽史》也存在着太过简略、前后矛盾、史实不清的缺陷,但是它的史学价值仍然是不可低估的。

3.《金史》

《金史》也是脱脱等人修撰的史书,是反映女真族所建的金朝兴衰始末的重要史书,它是元修三史中编撰的最好的一部史书。在《金史》编撰的过程中,欧阳玄(元代的史学家、文学家)的贡献最大,他制定了《金史》全书的通例,并提出了其中的要点,书中的赞、表、奏都出自他的手笔。

全书135卷,其中本纪19卷、志39卷、表4卷、列传73卷,记载了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到金哀宗完颜守绪天兴三年(1234年)蒙古灭金,总共120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