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微动作
26987600000023

第23章 从生活习惯看内心(2)

一些人很少甚至从来不跟别人打招呼,表面上看,这种人不懂社交礼仪,没有礼貌,更深层次来说,这是自卑心理。他们个性独立,讨厌社交场合的相互寒暄,觉得带着笑脸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很虚伪,很做作。因此,他们给人留下的是自恃清高的印象。他们在工作中喜欢孤军奋战,做事很勤奋,但效果并不好,有时由于过度忙碌,走路时也保持思考状态,即使遇到熟人,仓促间想不起名字,只能干瞪眼或者低头继续走路。

看到熟人绕道走,回避打招呼的可能,大概有三个原因,一是心虚,做了对不起对方的事,比如欠债不还;二是讨厌对方,早已厌恶透顶,连面都不愿意见,更不想和对方打招呼;三是自卑,羞于见人。

通过人们在打招呼时的习惯用语,能够了解到这个人身上更多的东西。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的弗拉杰教授总结了一些常用的打招呼用语。说“你好”的人头脑冷静,对待工作、生活一丝不苟,喜欢掌控自己的情绪,不喜欢大惊小怪,不会情绪化,这类人深得同事、朋友的信赖;直接喊“喂”的人活泼开朗,精力充沛,渴望受人仰慕,直率坦白,不会固执己见;说“嗨”的人则趋向腼腆、害羞,多愁善感,担心出错,因此不敢做出新的尝试,容易陷入为难的境地;问对方“有啥新鲜事”的人雄心勃勃,好奇心强,遇事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热衷于物质享受;用“你怎么样”打招呼的人则充满自信,习惯占据主导地位,行动之前会深思熟虑,一旦行动起来,则会全力以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打招呼时故意向后退几步,当事人可能认为这是一种礼貌或者谦让,别人则会认为这是故意拉开距离的一种拒绝的信号。之所以后退,可能是防卫、警戒心理的作用,对彼此交往有顾忌、恐惧。

其实,一个人打招呼的方式是从小学起的,就像人的性格是在生长的环境中一点点培养起来的一样。父母的榜样作用、家庭人际关系的熏陶、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磨合,都会影响一个人打招呼的方式。对于一个没有社会交往经验的孩子来说,父母的引导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父母的指导完全影响孩子未来和别人打招呼以及与人交往的方式。

不管到别人家做客,还是在公共场所遇到熟人,都会看到大人半强迫似地要求身边的孩子跟别人打招呼。不怕生的孩子会顺着大人的意思,喃喃地说一声“阿姨好”、“叔叔好”;个性比较内向、敏感的孩子,就会努着嘴,向后退,不管大人怎么催促都不开口,站在一旁的家长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开始责备道:“小孩子怎么可以这么没有礼貌……”气氛顿时尴尬,连身边的朋友都不知道怎么接下面的话。

一个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过长期学习养成的,绝不是受到父母的责骂、羞辱之后一蹴而就的。大多数大人不觉得孩子有自尊心,说两句,骂两句都不放在心上。其实,即使是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在说出“这么没有礼貌,以后没有人喜欢你了”、“没有礼貌的孩子不是好孩子”之类的话时,已经将语言暴力施加在孩子身上,父母在无意之间、在无知的情况下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很可能影响他未来人际交往的方式。

小孩子对陌生人的胆怯、害羞是与生俱来的,是自我保护的方式。孩子在面对陌生人的瞬间会有警觉,他们静静地看着陌生人,不管对方是叔叔还是阿姨,他们都会用自己的观察去感受,去了解“这个人安不安全”、“他对我好不好”。成年人如果忽略这个过程,直接让其他成年人闯进孩子的世界,靠近他,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脸,则会给小孩子造成恐慌,此时,亲爱的爸爸妈妈如果责备孩子没有礼貌,不听话,让大人丢脸,对孩子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父母只有在对儿童心理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指导孩子的行为,才有可能培养出懂礼貌、善交往的孩子,这一点,彤彤的妈妈做得就不错。

妈妈带着4岁的彤彤到书店买连环画,恰好遇到了一个朋友,两个大人寒暄过后,妈妈对彤彤说:“彤彤,这是李叔叔,他是妈妈的好朋友哦!”彤彤有点害羞,没有吭声,悄悄地躲到妈妈背后去了。

李叔叔在离彤彤有一段距离的地方蹲下来,对彤彤笑着说:“彤彤,你好,我是李叔叔啊,还记得我吗?”彤彤没有吭声,继续躲在妈妈身后。李叔叔和妈妈断断续续地聊了一会儿,要离开时,李叔叔说:“彤彤真可爱,彤彤再见。”妈妈低头对彤彤说:“李叔叔要走了,要不要和叔叔说再见?”彤彤还是有点害羞,看了一眼李叔叔,喃喃地说了一句“叔叔再见”。

大人要给孩子做示范,教他们如何与人打招呼,如何与人说再见,然后给孩子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大人,听大人说话,不强迫孩子马上做出回应,耐心等待孩子自己的反应,如果这一次不行,还有下一次。如果孩子觉得安心,再询问孩子的意愿,引导他们如何与人打招呼和道再见。

说到底,一个人打招呼的方式就是一种与人相处的模式,也是他人格特征的体现。一个人的个性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往往从见面的第一句话中就能看出来。对于当事人来说,除非刻意欺骗,见面的第一个表情、第一句问候就表明了内心的真实状态,这就是心理-行为-心理的意义所在。

刷牙姿势的秘密

每个人的刷牙动作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人刷得慢,仔仔细细地慢慢刷,有的人毛毛躁躁,三下五除二就刷完了;有的人漱口时弄出很大的响声,有的人含很小一口水,声音也很轻。每个人用的牙刷也不一样,有长有短,有硬毛,有软毛,牙膏口味也有薄荷香、绿茶和水果口味等。

向上刷、向下刷,都是正确的刷牙方式。刷牙的时候上下刷,自我形象很好,而且保留着幼年时代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友善的、快活的人。这种人懂得自爱,有进取心,但也循规蹈矩,尊重游戏规则,对别人采用的不公平的竞争方式深恶痛绝。

左右乱刷是错误的刷牙方式,不但不能彻底清洁牙齿,还可能伤及牙龈。可是为什么有人用错误的方法刷牙呢?在成长过程中,这类人可能和父母有过严重的冲突,而且,目前仍处在叛逆期。喜欢唱反调,与人争辩,尤其是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

明知道自己犯了错,还继续我行我素,继续错下去,属于一条道跑到黑的性格。这类人待人处事的方法和他们做人的原则是不同的,装作和每个人相处愉快,摆出一副喜欢工作,享受工作的样子,其实他们不喜欢身边的人,也不喜欢手里的工作,只是不肯面对,没有勇气改变而已。

只在早上刷牙的人在意自己给他人留下的印象,希望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甚至可能按照别人的期待过日子;只在晚上刷牙的人在乎的只有一件事:不要蛀牙。这类人说话算话,而且不说废话,希望以最少的精力完成一件事,不必完美,差不多就可以;每天刷牙超过三次的人可能长期缺乏安全感,有些神经质,而且有强迫倾向,做事情需要不停地检查,反反复复地确认才能安心。

刷牙是一个重复的、简单的动作。即使刷牙的全过程不过耗费两分钟的时间,对减轻压力也颇有裨益。全神贯注地刷牙,人会进入专注的无意识状态,这种状态能够创造洁净的自我空间,促进血液循环,帮助人们减轻疲惫。对大脑来说,全神贯注地刷牙是很好的休息。

BBC的电视节目《一周使你更聪明》中曾教给观众锻炼大脑的方法,包括骑自行车或步行上班、和不认识的人聊天、做脑筋急转弯或者纵横字谜游戏、背诵购物清单等,其中一项便是用平时不常用的那只手刷牙。越来越多的心理学证据表明,通过做些反常态的事情,可以改善大脑的功能,令人变得更加聪明。

用平时不常用的手刷牙,动作上会有些不适应,显得迟钝,刷牙速度会变慢,这样能降低刷牙的动作频率,让大脑冷静下来,消除焦躁的状态。而且,用不常用的手刷牙还能反过来刺激大脑,促进大脑的活性。

人们有了保护牙齿的意识后,不仅早晚刷牙,有的人每次饭后都会刷牙,这已经成为生活习惯。但是,饭后立刻刷牙并不是好习惯,反而会损害牙齿的健康。人在进餐时,食物产生的酸性物质附着在牙齿表面,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吃完饭马上刷牙,会使酸性物质与牙釉质中的钙、磷分子反应,导致牙齿软化,将酸性物质推入牙釉质当中。

水果、碳酸饮料中的酸性物质比较多,牙齿更容易被腐蚀,因此,吃完苹果或者喝完碳酸饮料后立即刷牙,就会有大量的酸性物质进入牙齿深部,从而产生酸酸的感觉。如果你已经养成了饭后刷牙的习惯,大可饭后先用牛奶或者清水漱口,半个小时后再刷牙。

从前往后,从后往前

我们每天起床刷牙、洗脸早已形成了习惯,就像设好程序的机器一样,自动化操作,不用担心出错。有的人喜欢先刷牙,后洗脸;有的人喜欢先洗脸,后刷牙,先后顺序纯属个人偏好,并没有什么绝对的道理,但是大多数人先刷牙,其一,经过一夜的睡眠后,口腔里滋生了大量的细菌,需要第一时间清理掉;其二,先洗脸,后刷牙,脸上会残留牙膏的泡沫,还要重洗一遍。

刷牙之前,每个人都要将牙膏挤在牙刷上,即使使用电动牙刷,还是要人工挤牙膏。虽然平常很少有人低头看挤出来的牙膏是什么样的,也不会在意自己从牙膏管的什么地方开始挤,但在心理学家看来,任何不起眼的小事都能透露一个人的性格,挤牙膏这个司空见惯的动作也是如此。

有的人喜欢从管尾开始挤牙膏,小心翼翼地,挤过的牙膏管也比较整齐。他们知道牙膏多久会用完,因此会提前准备新的牙膏。这样的人做事小心谨慎,保守传统,有一套完整的生活规划,并且会朝着既定的方向努力。他们喜欢打有把握的仗,不喜欢生活中充满大风大浪。

有的人喜欢将牙膏管的尾端卷起来,一点点地往前挤,牙膏管的形状总是前面鼓鼓的,后面扁扁的。这类人的个性敏感细腻,感情丰富,追求安稳,不喜欢冒险,但也比较挑剔,很少夸赞别人。

另一些人喜欢从靠近管口的地方开始挤,管口的牙膏没有了,就把中间的部分压到管口,然后再从管口开始挤,牙膏用到一半时,他的牙膏管是两头凸,中间凹,看起来不够整齐。这类人乐观豁达,脑子里带着浪漫主义的幻想,生活充满不确定,对未来没有太多谋划,走一步算一步。

还有的人挤牙膏是没有特定规律的,完全凭借自己的心情行事,今天从头部开始挤,明天可能从中间,后天可能从后面。这类人个性随意,思维灵活,不太在意细节,也不会在小问题上苛责别人。心血来潮时,会定下一个宏伟的计划,并且憧憬计划实现后的结果,但通常坚持不下去。

从挤牙膏的量上也能看出一些性格特征。每次挤得很少,一管牙膏彻底用完之后才肯换新的,这类人比较温顺,能够体谅别人,但有些保守、缺乏创意;把牙膏挤得足足的,甚至从牙刷上掉下来的人,性格豪爽、大方,但有时显得粗心大意,忽略了他人的感受。

挤牙膏的方式或者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或者是自行摸索而成的动作模式,它既是生活习惯的体现,也受个人性格的影响。人的性格是不会轻易变化的,挤牙膏的方式也是如此,不要妄想按照自己的方式要求别人,也不要期待一个人会轻易做出改变,即使是刷牙、挤牙膏这样的小事,妄自尝试者,就会像闫俊一样,碰个满头包。

星期一本来就是让人不悦的一天,前一天的疲惫、睡眼惺忪、堵车、开早会,一系列因素构成了星期一综合症。对闫俊来说,这还不够。他早上起床就和老婆吵了一架,而且还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挤牙膏的方式不对。

早上起来,老婆心情不错,哼着小曲儿,做着早餐,还帮闫俊把牙膏挤好。闫俊起床后,走到洗手间准备洗漱,看牙膏管又被老婆从中间挤出个大坑,心里顿时不悦。其实闫俊已经忍了很久了,但觉得这是小事儿,没有必要时不时地特别讨论一次,今天看老婆心情不错,就顺便说了一下。

“老婆,人家挤牙膏都是从下往上挤的嘛,你看你挤的这样,中间出一个大坑,多难看啊,以后咱不这样挤了啊!”

闫俊原本期待着老婆从厨房出来,笑嘻嘻地对他说:“知道了,老公,下次我会注意的!”没想到她气冲冲地走过来说:“挤牙膏这种事,能挤出来不就好了,用得到管那么多吗?”

“这你不知道了吧,通过挤牙膏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的,看看牙膏管的样子,就知道你个性随意、散漫、不够理智,你看,马上应验了吧!”

“恩,挺准确的,我就是随意、散漫、不理智,你想怎么着吧?我说你是不是没事找事啊,姑奶奶把你伺候得太舒坦了吧,我一大早上忙里忙外,你在那睡懒觉什么活都不干,帮你挤个牙膏你不谢谢我,还在那给我啰哩吧嗦讲半天,你想怎样啊?”

眼见老婆真的发火了,闫俊只好息事宁人,两个人安安静静地吃过早饭各自去上班。开着车一路到公司,闫俊的心里这个懊恼啊,“我这不就是嘴欠嘛,不说不就没事了”。回家之前还要想个法子逗老婆开心,黑暗的星期一雪上加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