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列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有关的几件事,有些分句的意思是彼此对等的,或者相反的;有些分句用同样的句式,有的分别描写或者说明几种情况。分句间一般不用关联词语。有时用“也”,“还”、“又……又……”、“即……又……”、“一会儿……一会儿……’、“一面……一面……”、“有时……有时……”、“这是……这是……”等。如,“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松树的风格》)“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科学的春天》)
【承接复句】几个分句叙述连续的动作,前后承接连贯。这类复句一般要按时间先后来排列分句,分句间的次序往往不能任意颠倒。有时用副词“又”、“就”和连词“便”、“于是”、“从此”、“从而”或一些时间词来连接分句,一般不大用关联词语。如:“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人、几百人的了。”(《青春之歌》)“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递进复句】复句各分句之间有一层进一层的意思。一般总是后一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原意思进了一层。常用关联词语“不但……而且”、“不仅(不只、不光、不止、不单)….-而且(并且)”、“不但……还(也、甚至、更)”等来标明这种关系,有时可以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还”、“更”等。如:“哥白尼的学说不只在科学史上引起了空前的革命,而且对人类思想的影响也是极深刻的。”(《哥白尼》)“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
【选择复句】分句和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分列几种情况,要求从其中选择一种。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还是”、“或者”、“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或许……或许”等。这类复句表示的意思,有的语气比较灵活,有的则比较肯定。如:“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春蚕》)“要么我们麻痹大意让敌人来破坏我们,要么我们提高警惕来战胜敌人。”
【取舍复句】分句和分句的关系是分列几方面的情况,采取其中的一面,舍弃其它方面。取舍复句必须用关联词语来连接,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与其……不如”、“宁可……也”等。如:“与其我办,不如你办。”“宁可进攻,也不退却。”取舍复句和选择复句的区别在于:取舍复句要求从中选择,有取有舍,并且在句中表明了取舍;选择复句只是一般的选择,在句子的表现形式上经常并没有表明选定了什么。
【偏正复句】即“主从复句”。由正句和偏句组成的复句。一般的顺序是正句在后。如:“虽然二诸葛说是千合适万合适,小二黑却不认帐。”(《小二黑结婚》)如果偏句在后,正句在前,则偏句常常有补充说明的意味。如:“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藤野先生》)偏正复句有:转折复句、条件复句、假设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
【转折复句】前后分句在意思上有了转折。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时配合使用,如“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等,有时单独使用“但是”、“可是”、“然而”、“却”等。用配对的关联语时,整个转折复句是先让步后转入本意,上句预示下句将有转折。如:“外面的短衣主顾,虽然容易说话,但唠唠叨叨缠夹不清的也很不少。”(《孔乙己》)这是一种“让步”用法。单用“但是”之类关联语时,上句不预示将有转折,在语势上突然转弯。如:“制度是必要的,但是制度本身不是万能的。”这是“急转”用法。在单用“只是”、“就是”、“不过”时,前后分句的意思没有明显的对立,后一分句是用来对前一分句加以修补的,转折的意味较弱。如,“他还是老样子,不过走路慢了点。”这是一种“轻转”。
【假设复句】前一分句假设一种情况,后一分句说明假设的情况实现了就会有怎样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两类。1.用“如果……就……”的格式的偏句里,常用“如果”、“要是”、“只要”、“倘若”、“假设”等连词,正句里常用副词“就”“便”互相配合,彼此呼应。如:“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2.用“即使……也……”的格式的,偏句里通常用“即使”、“就是”、“尽管”、“哪怕”、“就算”等关联词语,正句中常用“也”、“还是”来呼应。如:“即使发生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祝福》)这种格式除了有假设性质之外,还兼有转折的性质。往往先承认假设,接着说明事情不因假设而转移。有的语法书认为是假设让步句。
【条件复句】表示条件和后果的关系,可分两类。1.条件句:前一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分句说出有了这个条件就会产生的结果。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有……才”、“只要……就”、“除非……才”,如:“只有经常接近广大的群众,才能增加自己的勇气。”(《团结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前进》)2.无条件句:偏句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后果。通常用“无论(不论、不管)……都(总、也)”来标志这种关系。如:“无论你去不去,他都去。”
【因果复句】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表明所产生的结果。因果复句可分两类:1.说明事物间因果联系的,分句间常用“因为……所以”、“由于……因而”之类表示,也常常只在后边的分句单独使用“因此”、“因而”、“所以”等。如:“因为他病了,所以今天没来。”‘他病了,因此没来。’2.推论事物间因果关系的。分句间常厂“既然……就”之类表示。有时表示以某种原因为根据去推断结果,如:“既然连自己的缺点都看不到,就不可能去考虑怎么改正的问题了。”有时表示以某种结果为根据去推原因,如:“既然他起得很早,就-定能赶上班车。”
【目的复句】偏句提出一种行动,正句说明这种行动的目的。目的复句可分两类:1.重在“获取”的目的复句,常用“以便”、“借以”、“用以”、“以”、“来”、“为了”之类的关联词语。如:“解放思想,归根到底,目的是为了团结全党和全国人民,脚踏实地地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四个现代化。”2.重在“免除”的目的复句,常用“以免”、“免得”、“省得”之类的关联词语。如:“你快回家吧,免得你妈惦念着。”
【连锁复句】偏句和正句都有相同的词:疑问代词、数词或副词。如:“我走到哪儿,小玲玲跟到哪儿。”“你有多大劲儿,就使多大劲儿,不要摆空架子。”“内容越反动的作品而又越带艺术性,就越能毒害人民,就越应排斥。”
【多重复句】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结构上有两个或更多的层次的复句。如:“即使下大雨,刮大风,行动有困难,我们也要干,而且要提前拿出成品,向国庆献厚礼,”“即使下大雨,刮大风,行动有困难”和“我们也要干,而且要提前拿出成品,向国庆献厚礼”之间是第一层,表示假设关系。就第一层次的前一部分说,“下大雨,刮大风”和“行动有困难”之间是第二层,表示因果关系;“下大雨”和“刮大风”之间是第三层,表示并列关系。就第一层次的后一部分说,“我们也要干”和“而且要提前拿出成品,向国庆献厚礼”之间是第二层,表示递进关系;“要提前拿出成品”和“向国庆献厚礼”之间是第三层,表示目的关系。又如:“我们赞美洞庭湖的珍珠,更要赞美这千千万万培植珍珠的滨湖人民,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这个多重复句,由三个小句构成,有两层关系。“我们赞美洞庭湖的珍珠”和“更要赞美这千千万万培植珍珠的滨湖人民,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之间是第一层,是递进关系。“更要赞美这千千万万培植珍珠的滨湖人民”和“赞美他们战天斗地的精神”之间是第二层,是并列关系。多重复句的层次,最少有两重,多的可有三重、四重、五重、六重、七重等。
【句群】也称“语段”。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在形式和内容上与上下文互相关联而又互相对立的一段话。是大于复句的一种语言单位。句群内部可以用关联词语。句群中句子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并列、承接、选择、递进、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多种关系。
句群中句子和句子的组合方式有两种:1.句子和句子采用“意合法”,借助语序依次排列;2.句子和句子之间用关联词语来组合,关联词语标志句子之间的关系。
句群和多重复句的区别有两点:1.多重复句,分句之间只能用逗号、分号、冒号,只在句末才能用句号标点;句群之间用句号、问号、叹号。巳多重复句能用成对的关联词语;句群中往往只能用单个的。
【句群的类型】根据句群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可将句群分为:并列句群、承接句群,递进句群、选择句群、因果句群、转折句群、假设句群、条件句群、总分句群等。
【并列句群】句群内部句子之间存在着并列关系的句群。这种句群往往不用关联词语,有时候成套使用“一方面……。一方面。”、“首先……”。其次……。最后……。”“第一……。第二……。第三……。”等。也有时候单用“同时”、“也”、“另外”等。也有不用关联问语的,如:“他整夜不睡,守着我,用一块冷湿的白布赶走了已经接近我的死神。他时时擦干净我伤口上的脓血,对我褥子上发的腐臭难闻的气味从来没有表示过一点厌恶。”
【承接句群】句群内部几个句子之间存在承接关系的句群。这种句群几个句子的次序不能颠倒。有时不用关联词语,电有时在后续句的句首用“于是”、“接着”等。如:“春天有野迎春。夏天太阳一西斜,漫山漫坡是一片黄花,散发一股清爽的香味。黄花丛里,有时会挺起一枝火焰般的野百合花。凉风一起,蟋蟀叫了,你就会闻到野菊花那股极摊极浓的药香。到冬天,
草黄了,花也完了,天上却散下花来,于是满山就铺上一层耀眼的雪花。”(《海市》)
【递进句群】句群内部句子之间存在递进关系的句群。递进句群一舶在后继句用关联词语“而且”、“甚至”、“并且”、“尤其”、“更”等。如:“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
【选择句群】句群内部句子之间有选择关系的句群。选择句群常用的关联词语:“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也可以在后续句的句首用“要么”、“或者”、“还是”。如;“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
【因果句群】句群内部句子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句群。因果句群只能在后续句单用“所以”、“因此”、“原因是”,也;了用词语“由此看来”、“正因为如此”、“就因为”等等。也有时不用关联词语。如:“我赞美英勇的斗争和艰苦的劳动,也赞美由此而获得的幸福生活。因此,花市归来,我拉拉扯扯写下这么一些话,让远地的人们也来分享我们的欢乐。”(《花城》)
【转折句群】句群内部句子之间有转折关系的句群。这种句群只能在后续句的句首使用“虽然”、“然而”、“可是”、“但是”、“却”、“但”等关联词语。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但我知道,即使不是我,将来总会有记起他们,再说他们的时候的。……”(《为了忘却的纪念》)
【假设句群】句群内部句子之间有假设关系的句群。一般在后续句子的句首用“如果”,“假使”、“假若”、“这样”、“那么”等。如:“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不妨比较一下,如果把一万种每本十五万字的书放在一块儿,它的总量大约有五吨,而缩微以后的胶卷只有十五公斤。这样一座收藏上万册缩微书的图书馆,一个人用手提箱就可以拿走了。”
【条件句群】句群内部句子之间有条件关系的句群。一般在后续句用“不管”、“就”、“才”之类的关联词语,或在后续句的句首用“这样”、“这一点”之类的词语复指前一句。如:“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风波》)
【总分句群】句群内部有总分关系的句群。总分句群有两种情况:先总后分和先分后总。先总后分往往不用关联词语;先分后总,往往在总说前用“总之”、“总起来说”、“总而言之”等。如:“这番话,给我讲明了两个道理。一个是,樱花开遍了蓬莱三岛,是日本人民自己的花,它永远给日本人民以春天的兴奋和鼓舞;一个是看花人的心理活动,形成了对于某些花卉的特别喜爱。”(《樱花赞》)
【语病】指言语或文章中不妥当的地方。如有关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语病。
5.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标号和点.号的总称,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点号包括;句号、顿号、分号、逗号、冒号、问号、叹号。标点符号按用途大致分五类:1.表示句终的停顿和句子的语调;2.表示句子里面某些部分间的停顿;3.表示提示和引用;4.表示插入、转折、注释、递进或删节,5.表示特殊词语或词语间起强调、间隔或连接作用。
【句号(。)】标点符号的一种。表示一句话完结后的停顿。主要用法有五种。1.陈述句的单句末尾用句号。如:“科学是最讲求实际的。”(郭沫若《科学的春天》)2.陈述语气的复句末尾用句号。如:“只要一个人说句话,就会立刻行动起来。”(王愿坚《普通劳动者》)3.陈述语气的非主谓句末用句号。如:“好一片镜儿海。”(杨朔《海市》)4.陈述语气的俗语、谚语、省略句末用句号。如:“活到老,学到老。”5.列举性或提纲词语后边用句号。如:“词的概念。词的构成。词的分类。词的分类标准。”(《汉语词汇》)
【逗号(,)】标点符号的一种。表示句子内部较小的停顿。主要用法有八种:1.强调主语或主语较长与谓语之间,用逗号。如:“那壮丽的柱廊,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庄严绚丽的画图。”(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2.主语前边的状语,一般加逗号。如:“1941年,我来到北京读书。”3.称代复指之间用逗号。如;“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这是一切共产党员所必须牢牢记住的最基本的工作方法。”(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4.总述与分说(总分复指)之间可用逗号。·如:“这些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干态万状,惟妙惟肖。”(茅以升《中国石拱桥》)5.独立成分后用逗号。如:“你看,整齐的纺车行列,精神饱满的竞赛者队伍,一声号令,百车齐鸣,别的不说,只那嗡嗡的响声就有飞机场上机群起飞的气势。”(吴伯箫《记一架纺车》)6.希望、认为、认识到之类的动词与宾语之间用逗号。如:“从上面介绍的一些情况看,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才有实现的可能。”(竺可桢《向沙漠进军9)7.倒装的成分之间有逗号。如:“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国际歌》)8.分句与分句之间用逗号。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自嘲》)
【顿号(、)】标点符号的一种。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主要用法有四种:1.单词或词组并列用顿号。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都不是死板的公式,可以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组织材料,安排顺序,灵活运用。”(《记叙的顺序》)2.单词或词组并列的宾语或补语之间用顿号。如:“渠道两岸密密地栽种千姿百态的绿树,有香椿、泡桐、苦枣、白杨、档浪柳。……这里养了大量的鱼,有鲢鱼、青鱼、草鱼、麻姑莲子鱼、大鲤鱼,还有来自武昌的花鳞甲金鲤……”(谢璞《珍珠赋9)3.并列的定语之间用顿号。如:“蓝的、白的、红的、绿的灯光,拖着长长的倒影在浮动……”(刘白羽《长江三峡》)4.表示次序语之后,有时用顿号。如:“地形一般分成五种:一、平原,二、盆地,三、丘陵,四、高原,五、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