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带着责任心和使命感工作
26976200000035

第35章 怀着使命出发——使命感乃员工提升的动力之源(1)

不管你正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把自己眼前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只要你能调动起自己全部的热情,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出色、更高效、更到位,你的敬业精神就必定会为你带来预期的回报。

有使命感的员工才会是敬业的员工

工作是我们生命中的一段重要历程。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折射着他的人生态度,而人生态度又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我们时常会用兢兢业业来评价优秀员工,这是对他工作能力的一种认可。要在职场生存下去,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有敬业的精神。

敬业精神是人们基于对一种职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精神,它不仅仅是一种工作要求,更是道德要求。它的核心是以高度的使命感对待工作,发自内心的喜欢这份工作,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对待。

职场上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老板需要的是大量敬业而忠实的员工。只要你有责任心、有使命感,勤奋好学、踏踏实实,那么恭喜你,你完全具备了成为企业优秀员工的潜质。

当一个人被周围的人称之为敬业时,他就是值得敬重并依赖的人!据调查,敬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要比不敬业的员工高出4-9倍。敬业是责任心的自然延伸,它会使人在面对工作时傚到全力以赴、自动自发,高效率地完成工作。是否敬业,直接决定了你能否能在职场生存得更好。不要说职场没有给你机会,实际上,在极其平凡的职业中,在极其低微的岗位上,往往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会。

日本某小型旅行社有个女职员千代小姐,她的工作很普通,为城里各个酒店的客人订火车票。她十分珍惜自己的这份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

这家旅行社与城内的一家大酒店经常有业务往来,这家酒店有一个常客,是个外贸公司的经理,她是外国人,因为业务关系,常住在日本,经常购买从东京到神户的火车票,每次都是千代小姐接待她。

很快,这位经理发现,每次从东京去神户时,座位总靠在右边的窗口,而从神户返回时又总靠在左边的窗口。起初,这位经理以为是偶然情况,有次聊天的时候,无意中跟千代小姐说了。

千代小姐笑道:“这不是偶然,这是我特意为您订的,火车去神户的时候,富士山在您的右边,返回东京时候,富士山在您的左边。为了让您往返都能欣赏到富士山的美丽风光,所以特意为您安排了这样的座位。”

这位经理十分感动,立即给这家旅行社写了感谢信,表扬千代小姐把这么普通的工作,却完成得如此贴近人心。旅行社得知情况后,把千代小姐提升为旅行社的公关总管,让她能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从千代小姐的敬业上,不禁让人想到了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关于如何对待工作的一句名言:“如果一个人的工作是扫马路,他应该像米开朗基罗作画、贝多芬作曲和莎士比亚写诗一样对待工作。他应该干得如此之好,以至天上的神灵、地上的人们都驻足称赞:‘这儿有一个伟大的清洁工,他干得多么出色啊!’”

任何一个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组织,必须有一批敬业的员工,并形成团结、敬业、负责的企业文化。如果团队中的成员普遍缺乏敬业精神,那么这个团队的竞争层次很难达到最佳水平,无论它的发展策略多么高明,也终究最后功败垂成。试想想,一个人如果每天都不操心工作,而总是为自己到底能拿多少工资而大伤脑筋的话,那他怎么能意识到从工作中获得的技能和经验呢?又怎么能看到工资背后可能获得的成长机会呢?他更不会意识到这些做法对自身的未来将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

任何工作都不是单独产生的,而是适应社会的需求而产生的,工作的发展程度最终也取决于社会的发展。只有顺应了社会的需求,认真做好社会赋予我们的工作,竭尽全力做好本职,把敬业作为一种使命,个人的工作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

敬业的员工之所以大受欢迎,不仅是因为他们能对企业负责,为企业创造利润,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敬业是一种使命,是一种责任和精神的体现。当我们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与事业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并且把“工作是我天生的使命”或“完成这个工作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自己的宗旨,从而激励自己不断投入其中时,你就会有一个圆满充实的心灵与意义非凡的人生。

淑青在一个大公司工作,在公司里的职位是销售助理,这个职位看上去没有什么太多的职责,实际上是属于打杂性质的,什么事都能找上你。

因为工作太多太杂,平时淑青自备了一个小笔记本,顶头上司有什么安排,或者老总开会的时候有什么新出精示,淑青都会迅速地把这些记在小笔记本上。每天下班前,她都会认真地对照自己笔记本上的记录,检查自己当天的工作是不是干得很好、很彻底。

经理对她的工作很满意,又交给她一个工作:做标书,就是当公司参与竞标时,把各种产品的技术参数、报价、资质等都写上,经常是几十页甚至是上百页。一套标书,工作量比较大,一个人往往需要做3个工作日。

一天,销售经理通过种种关系打听到了两个单位购买竞标,一个在成都,另一个在重庆。得到这个消息后,离竞标的日子还有两天,要做两套标书,可销售人员都出去跑业务了,另一个销售助理因为家中有事情回老家了。销售经理在返回的列车上打电话,只找到了淑青,他有点不放心,一再问淑青:“你能多久完成?”淑青估算了一会儿,回答说:“两天。”

淑青从当晚开始,每晚加班到十二点。熬了两夜,终于把两套标书做完,按照销售经理的需要时间,整整提前了大半天。早晨来上班的销售经理看了这标书后,对她刮目相看。

公司在这次竞标中一举中标,淑青获得了部门的嘉奖。

过了一个星期,单位将就这次中标的项目内容参加一个会展,但是展台还没做好。虽然前几天销售部开会的时候,经理在会议上讲了这个事情,但当时只是泛泛地点了点,并没有具体点名让谁负责。这算是经理的失误,淑青完全可以推卸责任。

但是,淑青觉得自己既然在这儿工作,就应该珍惜这份工作,领导已经说了这个事情,虽然没具体说谁负责,如果都不负责,互相踢皮球,这个事情不就麻烦了吗?于是,淑青从公司储藏室找出展板,自己开始写标语、弄资料,把公司的详细资料张贴上去。

在淑青张罗这些的时候,部门的几个同事都很好奇,从各自的工作隔断里露出脑袋,大家望着淑青,又是摇头又是暗笑。终于有个关系比较好的同事忍不住了,走过来悄悄劝她:“经理出差去了,没人让你干,你怎么这么不开窍啊?”淑青笑了笑,直起身问:“虽然经理不在,但这也是我的工作啊,要不怎么能顺利参加会展呢?”同事们无语。

淑青按照网上找来的范本,贴完资料后,又用美术字设计了一些煽情的宣传标语,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贴在展板的明显处。为了争取做得专业,淑青还请教了从事广告策划的同学,设计了几幅图标在展板上,使展板看上去还真像那么回事了。

星期一早晨,出差回来的经理在去单位的路上,猛然想起参加会展的展台没有具体落实到人,心里暗暗叫苦!他火速冲到了公司,却是惊喜交加,四个大展板立在墙边,旁边还围了不少人指指点点。

在展会上,淑青公司的展台很吸引人,本来是为了宣传的,没想到因为展板做得不错,引起了很多商家的重视,居然当场签订了几笔业务。老总知道情况后,很惊喜,当得知是淑青做的后,老总当即给淑青发1000元的奖金。

有句话说得好:“今天的成就是昨天的积累,明天的成功则有赖于今天的努力。”作为一名员工,即使你自命不凡、豪情满腔,但只要你接受了这份工作,你就必须以虔诚的心与敬业的行动采对待它。如果总觉得“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总觉得自己有很多退路,那么,终会有一天在职场上无路可退。

不管你正在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把自己眼前的工作当作自己的事业,只要你能调动起自己全部的热情,把工作做得比别人更出色、更高效、更到位,你的敬业精神就必定会为你带来预期的回报。

当一个人能够被周围的人称之为敬业的人时,也就等于大家都认为他是职场上一个值得尊敬的人,同时,他也就拥有了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财富——敬业的口碑。

服从执行是员工的天职使命

没有服从力的员工不会是好员工,服从应该是员工具有的天职使命。

组织是人的组合,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但是组织却要力求避免这种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干扰,要求步调一致,所以,规则的约束不可缺少。规则是一个组织生存和发展龄帝障,没有了规则,组织成员就会像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没有前进的方向。规则是组织成员的行为能够、全体一致的前提和基础,要使组织成员具有统一的行为,组织首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建章立制”,确定“游戏规则”。换一个角度说,使命和目标是指组织要干什么,而规则主要是指组织成员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企业是组织的一种形式,,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一种,是用来制约和指导员工行为的。遵守规章制度,服从指示是员工的天职。

美国玛丽·凯化妆品公司董事长玛丽·凯在阐述自己对于服从的理解时指出:“我每次遇到员工不遵守规则时,都采取一种与他人不同的处理方法。我的第一个行动,是同这个员工商量,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以改进工作。我提出建议并规定一个合情合理的期限。这样,也许会获得成功。不过,如果这种努力仍不能奏效,那我就必须考虑采取对员工和公司可能都比较好的办法——当我发现一个员工不遵守规则、工作老是出差错时,就决定不要他!因为遵守规则没商量。”

服从对任何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服从是黏合剂,一个团队、一个企业没有服从这个黏合剂,其运营情况是不堪设想的。

服从能激发一个人的最大潜能,尽一切智力和体力去完成任务。在老板看来,有两种人是从来不会被认为是优秀的:一是不能为组织做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二是只有为他准备好充足的资源他才能做事的人。

服从是指在第一时间对命令的执行,无条件、及时、准确、完全地执行上司的命令。执行力是建立在绝对服从的基础之上的,没有服从就没有执行力。组织的效率来自组织的执行力,执行力的具体表现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

对一个企业而言,优秀的人才和正确的战略固然重要,完善的制度和严明的规则也很重要,但这些都只是先决条件。只有所有员工绝对服从与彻底执行,才能把优秀的人才聚集起来,才能把正确的战略变成现实,因为服从是行动的第一步。大到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小到一个企业、一个部门,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完美地贯彻了服从的观念。

麦克阿瑟不服从上级是历来有名的。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期间,一些退伍军人及其家属到华盛顿请愿,要求政府发给现金津贴。时任美国陆军参谋长的麦克阿瑟到示威现场阻拦。在任总统胡佛指示麦克阿瑟不要动用军队对付示威者,但麦克阿瑟对总统的指示不予理睬,用军队驱散了示威的人群。

二战结束后,尽管对麦克阿瑟印象不佳,杜鲁门对他还是委以重任。麦克阿瑟成为日本的绝对统治者,他对日本的政治、经济进行了力度非常大的改革,使日本基本上消除了军国主义、法西斯主义,走上了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但麦克阿瑟在没有经过杜鲁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驻日美军削减了一半。麦克阿瑟的举动实属目中无人,杜鲁门大为恼火。另外,杜鲁门曾两次邀请麦克阿瑟回国参加庆典,但都被麦克阿瑟以“日本形势复杂多变”为由拒绝了。

1951年4月11日,杜鲁门下令解除了麦克阿瑟担任的一切职务。最让麦克阿瑟感到尴尬的是,他是在新闻广播获悉自己被解职的。这一消息实在太突然了,没有丝毫思想准备的麦克阿瑟听到后,面部表情一下子呆滞了。他万万没想到,功勋卓著的自己会被杜鲁门解除一切职务。

服从是员工的第一美德,也是员工日后取得成就的必备条件。身为老板,固然喜欢聪明、能干的员工,但却不会喜欢傲气凌人的下属。纵然你比老板聪明、能干,你也不能推翻老板的决定,除非你获得他的信赖,成为他的智囊团员之一,你才能影响老板的决策,然而,也仅仅是影响而已。如果你的建议改变不了老板的决定,你必须放弃自以为是的念头,全力去执行他的决定。这是做员工必须遵守的本分。

服从意识是所有员工都应该具备的。有了这种意识,员工才能挖掘自身潜能,才能创造辉煌的业绩。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不要推卸责任,上司要的是业绩,而不是你的解释。通过服从,你将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即便你在接受任务时还不具备成功的条件,你也要告诉你的上司自己能行,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为最后的成功创造条件。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忠诚于自己的工作,无论它是单调还是复杂,无论它是简单还是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