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26971700000030

第30章 德经(7)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为自己的一点点小聪明而去显耀。只有算不上太聪明的人,才会为自己的一点点小学问而刻意显耀,甚至夸夸其谈。

《庄子·知北游》记载:有个名叫知的人,北游玄水,登隐笄之丘,正巧遇上名士无为。他便想与无为多聊聊,说道:“我想请教先生:何思何虑则知‘道’?何处何服则安‘道’?何从何道则得‘道’?”

无为仿佛没有听到他的问题似的,漠然不答。知看到问不出什么名堂,就辞别回到白水之南,登狐阕之上,拜访名士狂屈,并向他问“道”。

狂屈说:“你的问题我能回答,告诉你……”话说到这里,他突然刹住了,任凭知怎样问,他都闭口无言。

知没有得到答案,便来到帝宫,拜见黄帝,顺便向他问“道”。黄帝爽朗地回答:“无始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知对黄帝的答案很满意,兴奋地说:“还是我与你懂得‘道’,无为与狂屈根本不懂什么“道”,所以哑然不答——是不是这样?”

黄帝却不同意:“无为是真正懂得‘道’的人,狂屈和他十分相近;而我与你对‘道’的认识,倒是非常肤浅的。”

无为和狂屈都是智者,所以他们并不卖弄聪明,这恰恰体现出来,他们都拥有大聪明。

历史是一本很好的教科书,无数人物的事例从正反两面证明了含才而不露的好处,也证明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可悲。

隋代有个很有才华的人叫薛道衡,他十三岁时便能讲《左氏春秋传》,可谓是少年才俊。后来,他屡居高官,在隋高祖时任内史侍郎,在隋炀帝时他任潘州刺史。

然而,薛道衡最终却因为显耀聪明而自投绝路了。隋炀帝执政时,薛道衡“不知天高地厚”的写了一片《高祖颂》。隋炀帝是一个自认为才比天高而傲视天下之士的人,他最忌恨别人超过自己。因此,薛道衡的所为让隋炀帝很不高兴,说道:“不过是文词漂亮而已。”

当时的御史大夫为迎合隋炀帝,便趁机说薛道衡恃才傲物,有无君之心。隋炀帝当机下令把薛道衡绞死了。

聪明不是一件坏事,但是要懂得如何使用聪明才行。像薛道衡这样没深没浅地乱卖弄自己,可谓是自寻死路了。怪只怪他自己惹祸上身,这就为后世之人敲响了警钟。

可见一个有才华的人,要懂得适收敛自醒,审慎行事。否则,得意忘形只会招致小人的忌恨,进而难免遭到谋害。

物极必反是为人处世的一个必然规律,有成就的人不可因此而表现出得意洋洋,如果再妄加卖弄,那么,就离祸事降临不远了。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他颇具才华,年少时就因为一篇《滕王阁序》而名声大振,因而唐高宗的几个儿子都争相礼聘,要网罗他进入自己的王府,好以此为荣。

后来,在唐高宗的授意之下,王勃来到沛王李贤的府中做修撰,充当谋士和指导李贤读书的角色。因为王勃能将交给他的事情都很妥善地完成,所以李贤对他的才华非常赞赏,也十分信任他。

当时,宫中盛行斗鸡,沛王也经常参加,他几乎每次都能大获全胜,唯独斗不过英王李显的那只骁勇善战的公鸡。对此,沛王感到很苦恼,也觉得有失面子。

一次斗鸡时,沛王李贤又输给了英王李显,当时在一旁观看的王勃突然来了兴致,就当场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吟诵给大家听。王勃的文章写得十分风趣,如愿地赢得了众人的夸赞,进而得意洋洋起来。

后来这件事被高宗知道了,他不禁大发雷霆,说如此庄重的文体竟然用来写这样的文章,简直是太放肆了,文章表面上说是檄鸡,实际上是挑拨是非,实在可恶。于是高宗下令,削去王勃的官制,并将他逐出了王府。

王勃就因为在不恰当的时候,卖弄了自己的才学,所以才被唐高宗抓住了把柄,触怒高宗,遭到贬谪,可以说是因乱施才华而招致了祸端。

俗话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有的人确实是非常的聪明,可谓才华过人、出类拨萃,但是正是因为太聪明,又不懂得做人处世之道,所以最终会害了自己。

过于夸耀和显示自己的才能实在是不知之举。嫉贤妒能,几乎是人的本性,所以有才能的人更容易遭受到不幸和磨难。有才能的臣子,不仅在同僚中可能成为众矢之的,更容易引起主上的猜疑。

而有才能而不懂得收敛,只知自以为是、唯恐落于人后而争之不已,那么早晚有一天会大祸临头。

杨修是我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他自幼才思敏捷,聪颖过人,成年后他在曹操手下担任主簿,为曹操掌管文书事务。不过,杨修的聪明却并没有为他带来好运,因为他太有才了,他的才智总是比曹操要快出“三十里地”,致使曹操常常生出许多自愧不如的感慨和酸溜溜的妒意,因此对杨修事事提防。

有一次,曹操和杨修路过孝女曹娥的墓地时,见到墓碑正面刻着一段赞扬曹娥的文字,背面则刻着另外八个字:黄绢幼妇外孙齐臼。

曹操于是问身边的杨修:“你知道这几个字的含义吗?”杨修点点头,当即就要开口说出答案。

曹操见状,连忙阻止,摆摆手说:“你先别说,让我想一想。”

于是,两个人继续向前走。走了大约三十里地后,曹操才想出答案,便对杨修说:“我已想出了它的含义,不过,请你先说说看。”

杨修毫不迟疑,立马说道:“‘黄绢’是黄颜色的丝织物,隐含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隐含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隐含一个‘好’字;‘齐臼’是用来盛放辛辣食品的,它隐含一个‘辞’字,合起来就是‘绝妙好辞’”。这句隐语是来赞扬这块十分精彩的碑文的。”

曹操听后虽然口中连声称好,可是心中却已是大为不快。而此时的杨修却还只知得意,对自己所处的危险浑然不觉。

因为杨修的才华总是超过曹操,所以曹操始终把杨修看成是一种极大的威胁。而杨修却不知深浅地常常在曹操面前卖弄自己,这就是曹操对杨修越来越妒恨了。最终,杨修的恃才傲物终于让曹操忍无可忍,于是借“鸡肋”事件除去了杨修这根眼中钉。

当时,曹操正与刘备争夺汉中,刘备的军队防守严密,又逢连绵春雨,曹操由于出战不利,所以颇有退兵之意。

那天,曹操正一边吃饭,一边思考下一步的行动,一个军令官前来请示曹操当晚军中的口令。曹操当时正好用筷子夹着一块鸡肋骨,便脱口而出道:“鸡肋。”

这消息传到杨修耳里,他便悄悄地整理行装,做出发的准备。有人问他为何要这样做,他说:“我们马上就可以回家了。你看,丞相用‘鸡肋’做军中口令,‘鸡肋’的含义不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吗?如果我没猜错,丞相已考虑好撤军的事了。”

于是,曹操很容易就抓住了杨修的把柄,立即以惑乱军心的罪名,将杨修杀了。

曹操杀了杨修之后,还是下令退了兵。虽然杨修的预言没错,但他错就错在犯了曹操的大忌。所以说,杨修的聪明并非真聪明,仅仅限于卖弄聪明的档次而已。

杨修之死可以说比较有典型性,凡是领导者,都不喜欢下属比自己更有才华,那样,他肯定会担心地位受到威胁。

而下属如果真聪明,就会装得资质平平,以此来蒙蔽领导者,这样就有可能免于领导者的妒恨和刁难了。但杨修却只知卖弄聪明而不懂处世之道,所以招致杀身之祸就在情理之中了。

因此,做人处世切忌只知伸不知屈,只知道进不知退。只知耍小聪明者,就等于没有大智慧。因为一个人总是自以为是,不断地向他人炫耀自己的才华,这样必然会令他人感到嫉妒和嫌恶。一个让大家嫉妒和嫌恶的人,轻则会让自己孤立于他人,重则便会因为他的不懂收敛锋芒而失败。

只有真正聪明的人才能够有才而不傲、有功而不骄,内有大智却示外以愚。因此,老子教导世人:知道要像不知道那样,才真正称得上高明。

同在曹操手下任职,杨修的同僚荀攸则完全不同,他正是以“知者不言”的处世之道,在乱世之中、雄主之下得以安然无羔的。

荀攸是曹操的一个谋士,他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这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懂得自谦避祸,言行很是谨慎,所以他的聪明才称得上是真聪明。

曹操虽然以爱才而著称,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铁腕人物,对于铲除功高盖主和略有离心倾向的人,却是从不会心慈手软的。所以说,荀攸很注意将超人的智谋应用到防身固宠、确保个人安危这一方面。

荀攸在参与谋划军机之时,他智慧过人、妙计迭出;在迎战敌军之时,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而当他面对曹操及同僚时,却从不与人争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劳都尽量掩藏起来,总是表现得很谦卑、文弱、愚钝甚至怯懦。

荀攸身为曹操的重要谋士,为曹操“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史家称赞他是“张良、陈平第二”,但他本人对自己的卓著功勋却是守口如瓶、讳莫如深,从不对他人说起。

正是因为如此,他在朝做官二十余年,能够从容自如的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地位稳定,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真正的大聪明,深藏不露,将聪明隐藏起来,避免招惹祸事。

与杨修相比,荀攸可以说是很懂得做人了。同样是才华出众,杨修因遭曹操妒恨而死,荀攸却能够明哲保身,从不因显露才华而得罪曹操,所以得到曹操的信赖,还赞誉他为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知者不言”的结果。

真正聪明、有智慧的人是不会事事处处显耀自己的聪明和智慧的,他们往往深藏不露,不到正当的时机是不会显露的,这样才能够使聪明发挥真正的作用。而如果一味的耍小聪明,不管必要或不必要,不管合适不合适,时时处处显露精明,不仅无益于成功,还往往招来祸根。

不仅仅是与外人之间要小心行事,尽量不卖弄聪明,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就连父子之间也需要注意这一点。

唐代的顺宗在还是太子的时候,常常喜欢说些豪言壮语,仿佛已经以治理天下为己任了。一日,他对僚属说:“我要竭尽全力,向父皇进言革除弊政的计划!”

幸亏慕王叔文及时告诫他:“作为太子,首先要尽孝道,多向父皇请安、询问其起居饮食冷暖之事,不宜多言国事,况且改革一事又属当前敏感话题,你若过分热心,别人会以为你邀名邀利,招揽人心,如果陛下因此而猜忌你,你将何以自明?”一席话,太子听得如雷贯耳,当即闭嘴不言了。

太子具有盛名、能服人心,固然是使自己顺利当上皇帝的一个先决条件,但太子如果胜过父皇,就可能有逼父退位的嫌疑,很可能遭到父皇的猜忌从而被废黜。

此后,顺宗谨记慕王关于言多必失的教训,再也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是德宗晚年荒淫而又****,顺宗也始终不声不响,直至熬到继位,这才有了唐后期著名的顺宗改革。

顺宗在太子之时,就是因为能够做到凡事心中有数而从不多言,才最终成功地当上了皇帝。否则,在那种一言之罪就可能丧命的皇朝时代,能否保全自己都是很难说的。

这种含才不露、不显身手的智慧,是值得推崇的。

如果将自己的智慧显露出来,那么,敌对者就会加强警惕,从而加深了战胜对方的难度;但若将自己的智慧隐藏起来,就能够让对方放松警惕,这样敌对者就很容易战胜了。这正体现出了“不显耀聪明才是真聪明”的大道理。

清朝的康熙大帝八岁时就继承了皇位。当时,按照顺治帝的遗诏,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列为四大辅政大臣。当时,鳌拜正当权、索尼年事已老、遏必隆无才软弱,苏克萨哈威望低,鳌拜就欺康熙年幼而横暴专权,就连康熙都不得不常常受制于他。鳌拜为所欲为,屡兴冤狱,结党营私,杀害了无辜的苏克萨哈及其亲眷。

康熙一直对螯拜的专横乱政十分厌恶,对此一直都耿耿于怀,非常想解除鳌拜的权力。可是,鳌拜战功多、势力大,康熙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下手。直到康熙八年,康熙已成长为十六岁的小伙子,他对鳌拜的专权终于忍无可忍了,于是想出了一条除掉鳌拜的计策。

康熙一方面亲近任用鳌拜,另一方面假装不理朝政,经常挑选一些同龄有力的少年侍卫在校场练习摔跤,以此来麻痹鳌拜。鳌拜见康熙每天这样庸庸碌碌,不务正业,心中非常高兴,觉得康熙是难成大器的,因此对康熙放松了警惕。

后来,康熙见时机已经成熟,逐一将鳌拜的亲信同党们派往其他各地,召见鳌拜于校场,表现上像开玩笑一样,让往日那些陪同他练习摔跤的少年侍卫们将鳌拜摔倒绑了起来。鳌拜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到来,没想到康熙却立即下诏,一一颁布鳌拜的罪行。

尽管鳌拜罪大恶极,但其多年来为国效力,屡建战功,因而以其家财抵罪,免死拘禁,其同党都逐一治罪,同时,对鳌拜制造的冤案一一进行平反。就这样,康熙皇帝从此开始牢牢掌握了大清的政权。

康熙皇帝是聪明的,他在没有除掉鳌拜之前,一直不敢显露自己的聪明,所以才等到了时机成熟的那一天,成功的除掉了鳌拜。

否则,如果康熙皇帝提前向鳌拜示威,显示自己是有本事除掉他的,那么,可能还没等除掉鳌拜,就被鳌拜所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