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26971700000026

第26章 德经(3)

赵鼎为了保全家人,决心牺牲自己,他对家人说:“秦桧狠毒无比,他是不会放过我的。我现在什么都想通了,不让你们受我的连累才是最重要的。死是早晚的事,只有我早死,秦桧才能罢手。”于是赵鼎选择绝食而死,秦桧在听到他的死讯后,放下了心,从此便放过了赵鼎的家人。

赵鼎在身处下风时仍然头脑清醒,一惯谦让不和强敌秦桧作正面冲突。他不惜辞官、绝食,就是为了保全自己的家人,尽量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的程度。不能不说,这种做法是很聪明的。

第四十三节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

[译文]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和征服天下最坚硬的。没有形体的东西,可以渗入没有空隙的地方。不用言辞的教导,无所作为的益处,天下人很少能够认识或者做到。

[本章要旨]

本章从柔弱胜刚强阐明“无为”的好处。

[评析]

本章从柔弱胜刚强阐明“无为”的好处。老子说,最坚强的东西阻挡不了最柔弱的东西,“坚强”不如“柔弱”,“有为”不如“无为”。因此说明守柔才是常胜之道。

[实例应用与分析]

柔能克刚——柔和的手段能够战胜强硬

《道德经》中的“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原意是: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够驾驭和征服天下最坚硬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柔和的手段能够战胜强硬”。

老子看事情总是那么深入,能把人们看不到的事物深层看透,把事物的一些难以看透的规律告诉世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这看似不可能却真实存在的真理,就是一个典型。

有些时候,“柔”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大智慧。当事人以弱者的形象示人,以退为进,结果却能全面得胜,这就是“柔”的奥妙所在了。“柔”并不是一味退让,而是需要当事人审时度势,见机行事,不去鲁莽地以硬碰硬,这才是真正的“柔”,这一点表现在言行上,便是做事能方能圆,行动善择时机。

历史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齐宣王下令修建一座豪华宫殿,要求宫殿占地超过一百亩、大堂上要设置三百座门,由于工程十分浩大,因此一连修建了三年都没有能够完成。这实在是劳民伤财的举动,面对这种情况,绝大多数的大臣都不敢劝阻,春居对此忧心忡忡,总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劝谏齐宣王。

有一天,齐宣王和大臣们谈论君主的贤明问题。春居见时机到了,便趁机问齐宣王说:“楚王抛弃了先王的礼乐,音乐也因此而变得轻浮了,您说楚王能算贤明的君主吗?”

“当然不能算!”齐宣王不假思索地回答。

春居接着又问:“楚国所谓的贤臣数以百计,却没有为此而劝谏楚王。您说,楚国有算得上贤臣的人吗?”

“当然没有!”齐宣王不知是圈套,又一次回答道。

春居顺水推舟又接着问:“现在大王您要修建的大宫殿,占地超过了百亩,堂上还要设置三百座门,这样豪华的大宫殿一连修了三年都没有完工。大臣中没有人敢劝阻。请问,大王您手下算得上拥有贤臣吗?”

齐宣王闻听后面带羞愧之色,迟疑了一下,说:“当然也没有!”

春居拱手说:“那好!请允许我离开吧!”说完就头也不回的快步走了出去。

齐宣王愣了一下,很快就幡然醒悟,于是立刻追上去说:“春子!春子!请您回来!为什么这么晚才劝阻我呢?”

齐宣王把春居召回来后,又赶紧召来记事的吏官,对他说:“马上记载下来!我不贤德,喜欢建大宫殿。是春子劝谏了我。”

接下来,齐宣王下令停止了这项劳民伤财的浩大工程。

春居之所以能够成功劝谏齐宣王,就是凭着“柔”的手段和智慧,因为如果直接劝谏,肯定会招来齐宣王的不满,也绝不会听劝的,而春居在圣怒之下,被罢官免职也很有可能。

所以聪明的春居采用了柔和的手段,在适宜的时机以适宜的方式,才成功地劝谏了齐宣王。

以柔克刚的智慧为弱者所利用,可以博得人同情,很可能在危难之际得到救助。所以说,弱者之柔往往是最佳的一个护身符,穆嬴夫人就是靠了她的柔情而使赵盾等君臣放弃了废弃太子另立国君的念头。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襄公死了,而太子夷皋年龄还小,正处于少不更事之际。因此朝内一片混乱,诸大臣都想立一个对自己有利的人为国君。

当时,在大臣当中,有两个人的势力最大,一个是赵盾,一个是贾季。赵盾想立的是晋襄公的弟弟公子雍,而贾季想立襄公的另一个弟弟公子乐。眼看着年幼的儿子就要失去继承君位的权利,夷皋的母亲穆嬴十分忧心,终于她想出了一条以柔克刚之计。

每逢群臣上朝议事之时,穆嬴就抱着小太子在朝堂痛哭流涕,说道:“先君到底在哪一点上有过失?年幼的太子有什么罪?太子虽然还小,但总也还是先君亲自册立的,难道谁说废就可以废吗?……先君啊,今日我们孤儿寡母任人欺凌,你就不能睁睁眼显显灵吗?”

穆嬴一边哭一边说,往往泪流满面,太子年幼,见母后伤心流涕,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跟着放声大哭。每到伤心处,母子俩便抱成一团,场面甚是凄凉感人。如此一来,时间一长群臣们便有了做贼心虚的感觉。

不仅如此,穆嬴还经常在散朝后抱着太子去赵盾家里,以情动之,说:“先君倚重您,临终之前抱着这个孩子把他托付给您。先君的殷殷叮嘱,无尽的信赖、担心而又满怀希望的目光,妾身都还清清楚楚地记得,您难道就忘了吗?先君担心太子年幼,但因为您那么恳切地答应照顾太子,他也就放心的去了。而今您却要废黜太子,您难道不想一想先君对您的厚待和重托吗?丈夫岂可不忠君?丈夫岂可不守信?百年之后,您打算如何去见先君呢?而且,太子何辜啊!”

赵盾一面于情不忍,一面担心这样下去会闹得人心惶惶,国内将不得安宁,也可能会导致自己失去人心,那样岂不是得不偿失?于是他与群臣商议,决定保留太子夷皋的太子之位,不再另立太子了。

穆嬴以一个弱女子的身份,最终战胜了各有居心的大臣们,使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的儿子保住了太子之位,靠的就是“柔和的手段”,以水滴石穿的精神取得了胜利。

“楚庄王葬马”是历史中的一个事件,大臣优孟就是以柔和的手段战胜强硬的,从而达到了目的。

楚庄王酷爱养马,他给最心爱的那匹马穿上五彩艳丽的锦衣,让它住进金碧辉煌的厅堂,睡在设有帷幕的床,每天吃美味的枣肉。谁知道,马却因为太享受了,竟然肥胖而死。

楚庄王十分伤心,他命令全体大臣致哀,并准备用棺椁装殓马的尸体,马的葬礼也按照大夫的葬礼隆重举行。群臣都纷纷劝谏他不要这样做,楚庄王不但不听,还下了一道命令:“谁敢为葬马向我劝谏的,一律杀头。”

这样一来,谁都不敢说话了,只有优孟心中打好了主意。优孟的劝说是十分有技巧的,他用的正是“以柔克刚”之术。他闯进王宫就开始号啕大哭,这一举动让楚庄王感到很吃惊,问他为什么如此痛哭。

优孟回答说:“那匹死了的马啊,是大王最心爱的。像楚国这样一个堂堂大国,有什么事办不到的呢?却只用一个大夫的葬礼来办理马的丧事,未免太不像话了。应该使用国王的葬礼才对啊!”

楚庄王见优孟不像其他人那样反对自己,反而赞同自己的做法,虽然心有些诧异却还是很高兴,问道:“照你看来,应该怎样办呢?”

优孟假意说道:“臣建议用雕花的白玉做棺材,用红木做外椁,调遣大批士兵来挖个大坟坑,发动全城男女老弱来挑土。出丧那天,要齐国、赵国的使节在前面敲锣开道,让韩国、魏国的使节在后面摇幡招魂。建造一座祠堂,长年供奉它的牌位,还要追封它一个万户侯的称号……”接着,优孟话锋一转,说:“这样就可以让天下人都知道,原来大王把人看得很轻贱,而把马看得最贵重。”

楚庄王终于听出了优孟的话外之音,恍然大悟,知道这是优孟在含蓄的批评他,说道:“我的过错就这样大吗?好吧,那你说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优孟见楚庄王的态度有所转变,随即趁热打铁:“事情好办,依臣之见,请大王就以六畜来埋葬它,在地上挖个土灶作为椁,用铜铸的大鼎作为棺,用姜枣作调理,下面铺上木兰树的皮,用大火炖煮,埋葬在人的肚肠中。”

楚庄王听从了优孟之言,派人把马交给主管膳食的大官,吩咐说:“不要让天下人听到贵马贱人的事。”

就这样,优孟成功地劝谏了楚庄王。

太刚就易折,柔和则有着不可比拟的韧性,在很多时候,它比强硬更有效,更易让人接受。楚庄王不肯听从大臣们的直谏,却屈服于成孟的“柔和”劝谏,就体现出了“柔和”手段的强大力量。

第四十四节

[原文]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译文]

名誉与生命,那一个更亲切?生命与财产,哪一个更贵重?获得名利与失去生命,哪一个更有害?因此,过分吝惜,必定招致更多的破费。丰厚的贮藏就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险情,这样才可以长久地存在下去。

[本章要旨]

本章告诉人们应知止知足。

[评析]

本章告诉人们应知止知足,阐述了老子的贵身重己、轻利的思想。甚爱大费,多藏厚亡,这类都是“失”的例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这些都是“得”的例子。当你领悟孰得孰失,那就知道该怎样去做,不该怎样做,因此也就可以长久安全。

第四十五节

[原文]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译文]

最圆满的东西好象是有欠缺的,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衰败的。最充实的东西好象空虚的,可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直的东西好象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好象是笨拙的,最善辩的好象是不会说话的。活动能战胜严寒,安静能战胜酷热。清静无为的人,能够成为统治天下的君王。

[本章要旨]

本章通过几种表与里的反差现象阐明清静无为的思想。

[评析]

本章通过几种表与里的反差现象阐明清静无为的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

[实例应用与分析]

大巧若屈——大聪明反倒看似愚蠢

《道德经》中的“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原意为:最直的东西好象是弯曲的,最灵巧的东西好象是笨拙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大聪明反倒看似愚蠢”。

老子看问题总是那么独具慧眼,总是能洞悉那些不易被世人所看到的自然规律,“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就是其中之一。

据《史记》记载,老子曾告诫孔子说:“君子盛德,其貌若愚”,意思是说,那些才华横溢的人,外表看上去与愚蠢笨拙的普通人毫无差别。所谓大智若愚,就是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不会卖弄聪明,表面上看上去他说的话、做的事好像很笨,实际上聪慧与精明是深藏于内的。大智若愚的人,会将才华隐藏得很深,给人一种混沌无知的假样。

事实说明正是如此。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这些流传千古、耳熟能详的成语里,均蕴含着大智慧。很多时候,一个人可以利用这种别人以为他“笨拙”、“愚蠢”的表象来完成在“智慧”、“巧妙”的情况下不容易办成的事情。而如果一个人给人的感觉是太聪明了、太精明了,往往会引起他人的警戒,结果做起事来往往会事倍功半。

春秋时代的楚庄王就是善于将自身的“巧”藏于“拙”之中,所以他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就取得了事半而功倍的效果。

楚庄王在登基之初,做法非常令人费解。常言道,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楚庄王在最初登基的三年之内,没有发布过任何政令,也没有治理任何国家大事,每日游手好闲,根本看不到做任何正事。

当时负责主持军事的右司马看到这种情形,不禁十分着急,在一次侍侯楚庄王时,终于忍不住规劝楚庄王说:“有一只鸟停在南方的一座山上,整整三年了,却并不展翅飞翔,也不叫一声。请问这种鸟叫什么鸟?”

楚庄王听出了他的用意,巧妙地回答说:“那只鸟三年不展翅飞翔,是用这段时间来生长羽毛翅膀;他不飞也不叫,是用这段时间来观察民众的办事原则。你别看他没有飞,一旦飞起来必定会冲天而上,一旦鸣叫起来必定惊人。你放心吧!我知道这件事了!”这就是成语“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来历。

不久,楚庄王就亲自听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行了许多新的措施,很快就将国家治理得非常兴旺,后来鲁、宋、郑、陈等国都归附了楚国,楚庄王成了霸主。

楚庄王的做法正是老子所说的“大巧若拙”。他明明是个治国的圣明国君,但是他并不表现出来,在登基之初显得很不能干、很不会执政的样子,几乎急坏了他的臣子。

其实,这是他在给临国看的,让其他的国家放松戒备,这样他就有时间积蓄能力了。三年中他不声不响,却全是在那里默察静观,当他将一切都弄明白了后,就很有把握地采取行动而“一鸣惊人”了。

历史上流传下来有关于“大巧若拙”的佳话不胜枚举,郭子仪敞门避谗一事也是其中典型的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