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品读老子领导之道
26971700000019

第19章 道经(19)

李宪的心腹说:“于情于理,太子之位都是你的,这事绝不能相让。我马上和百官联络,共同上书,向皇上说明利害,一定促成这件大事。”

李宪的心腹遂和百官议定上书之事,当他们起草奏书时,李宪急忙赶来,他对百官说:“我考虑了多时,决定放弃太子之位,你们就不要为我费心了。”

百官十分惊诧,他们说;“太子之位事关你的前途大业,怎能轻易放弃呢?自古这个位置你争我夺,本是常事,有我们替你说话,你还怕什么呢?”

李宪说:“大丈夫做事有所为,有所不为,我是十分慎重的。赞平王李隆基是我的弟弟,他有大功于国,父皇有心立他为太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我若据理力争,不肯退出,我们兄弟之间必有大的冲突,朝廷就不会安定。如果危及了国家,我岂不是罪人吗?这种事我绝不会干。”

李宪制止了百官,又亲自上书推荐李隆基为太子,他对睿宗说:“赞平王文武双全,英勇睿智,他当太子有利于国家,我是衷心拥护他的。我个人的得失微不足道,请父皇不要为我担心,早下决断。”

睿宗听后很受感动,他对李宪说:“你深明大义,我很感到欣慰。你有什么要求,我一定都会满足你。”

李宪并无所求,他说:“一个人只要顺其自然,就没有什么事可以妨碍他了,我不会强求什么。”

李隆基当上太子后,第一个拜访李宪,他握着李宪的手说:“大哥主动让出尊位,不是大贤大德的人难以做到,大哥是如何设想的呢?”

李宪说:“你担当大任,大唐才会兴旺,我不能为了私利而坏了国家大事。望你日后勤政爱民,做个好皇帝,为兄就深感安慰了。”

李隆基连声致谢,又说要和他共享天下。李宪摇摇头说:“很多事是追求不来的,只有顺应天命,才不会多受损伤。将来治国不要逞强任性,这样效果会更好的。”

后来,李隆基登上了帝位,就是有名的唐玄宗。他顺应民情,推出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开创了开元盛世,天下走向大治。

李宪在立太子事情上的无为,是深思熟虑的,他既避免了一场宫廷内斗,又使自己全身而退,赢得了让贤的美名,这个结果无疑是很完美的。

因此,凡事以和为贵,不仅可以保全自身,而且还会使局势朝着最有利的方向发展。只有国家大局稳定了,个人的处境才能有所保障。

所以,真正的智者处世都掌握一个原则——凡事以和为贵。

臣子间以和为贵能稳定大局、团结一致,君主对臣民也应该采取以和为贵的方针,只有善待臣民,臣民才会拥护君主。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善待臣民就是得民心之举,而只有善待他人,才能惠及自身。

秦穆公就是一位很善于施惠于民的君王。

秦穆公是春秋时秦国的君主,在位长达三十九年。秦穆公很重视民心的向背,所以实行了一些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有一次,晋国闹饥荒,向秦国求援,秦穆公不计过去的恩怨,把大批粮食运到了晋国,说不能让百姓受罪。晋国臣民都称颂他的大德,他的威信大大提高,这使他深受下层群众的支持和拥戴。下面这个小故事就很能说明他笼络民心的手段之高明。

有一次,秦穆公的一匹心爱的马丢了,上下出动了很多人找都没有找到。原来,这匹马跑到了岐山山脚下迷了路。附近村庄的村民发现了它,但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国君的爱马,就一起把它杀了,全村人都来吃肉。后来,官差搜寻到这里,发现了这件事情,就把全村的村民都抓了起来,准备等穆公狠狠地惩罚他们。

穆公知道这件事后,对众人的言语不为所动,他说:“一个真正的君子是不会为了一匹马去杀人的。看到好东西,人们忍不住想吃,这倒可以理解。我听说吃了好的马肉,倘若没有好的酒喝,这会对身体有害处,是不是?”

穆公不但原谅了那些村民,释放了他们,还派人给他们送去了好酒。

村民们都很感激穆公。不久后,晋国攻打秦国,穆公差点儿被俘虏。正在危难之际,那些受过恩惠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抵抗,给穆公解了围。

后来,东从陕西、山西交界的黄河起,一直到遥远的西方,都为秦国所控制,秦穆公成了西方的霸主。这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加速了民族融合,发展了秦国经济。秦穆公开创的霸业,为战国末年秦统一整个中国打下了基础。

穆公失去了一匹心爱的马,却得到了一群忠心的臣民。这其中孰轻孰重,不言自明。如果当时穆公对这些臣民采用武力的话,后来自己身处危境的时候也就无人冒死来救了。

正是穆公的以“和”为贵,才使他赢得了民心,还救了自己一命,这也是兴旺了整个国家的重要前提。

行事以和为贵,不等同于唯唯诺诺、与世无争,而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得不采取的处世哲学。在凶险的环境下,为了明哲保身、全身避祸,凡事不争不抢、和和气气也不失为一种大智慧。西汉时的陈平就很好地把握了这个原则。

陈平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臣,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吕后是个非常残忍的女人,她把刘邦的几个儿子都处死了,还除掉了刘氏诸王,凡是自己的反对者,一律铲除。

陈平看清局势,为了保全自己,只能对吕后假意顺从。陈平虽然心中不满,但他明白,此时反抗也是徒劳,只能使自己白白送命。即便现在假意逢迎,如果稍有不慎都有掉头的危险。

因此,陈平在吕后面前和和气气、百依百顺。吕后看到陈平顺服自己,逐渐放松了对他的疑心,还把他从左丞相提升为右丞相。即便如此,陈平也不敢有丝毫的放松,为了迷惑众人,他故意怠慢重要的政务,天天沉溺于酒色之中。吕后看到这些,内心更加放心了,只要陈平荒淫奢侈、不问政事,她就更可以为所欲为了。

后来,吕后一死,陈平果断的站了出来,支持太尉周勃将军将吕氏一族杀的杀、抓的抓,政权又回到了刘家手中。

一个人在身处逆境时,盲目的反抗和挣扎往往是徒劳的。对方过于强大,愈反抗,自己死的越快;愈挣扎,处境就越糟糕。这种情况下,除了平心静气的等待时机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陈平的“和”是为了保住性命、以退为进,这种观时而动的举动不但不会被后人唾骂为趋炎附势、胆小懦弱,反而会对他忍辱负重、明哲保身的智慧倍感钦佩。

武力是许多为官人所热衷的手段,他们或是为了铲除异己,或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甚至为了发泄私愤。

从历史上一个个事实来看,凡是这么做的人都不会好的结局。他们从走出滥用武力的那一步起,就为自己埋下了灾祸的种子;而那些和和气气的人,却都能把事情处理的很圆满,这其中的道理,不可不察。

杨仪和蒋琬是三国时蜀国的两员重臣,二人同为丞相参军、长史。每次大军出征,杨仪规划部署,忙前忙后,负担的是最为艰巨复杂的任务。论功绩,杨仪在蒋琬之上,可诸葛亮最后选择了蒋琬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而放弃了杨仪,就是因为杨仪气量狭窄、争强好胜。

杨仪经常与魏延发生争执,魏延是一个个性很强又很有主见的将领。诸葛亮病逝,遗令杨仪处理后事,魏延不服,双方争斗起来,各自上表后主,称对方为叛逆之徒。后来,魏延被杀,杨仪竟落井下石,诛了魏延三族。杨仪为人的凶险与好斗从中可见一斑。

与杨仪相比,蒋琬更符合一个宰相应具备的态度平和、安抚大局的气质与要求。蒋琬曾经提拔杨戏为东曹掾,并对其极为看重。杨戏生性疏略,蒋琬与他谈话,他经常问而不答。蒋琬的手下看不过,对他说:“杨戏轻慢无礼,有些过分了吧?”

蒋琬听后回答说:“人心不同,各有其面,当面顺从而背后非议,这是古人所不为的。杨戏要称赞我,这又不是他的本意,要反驳我,又会表明我是错误的,所以他沉默不语,这正是他为人坦诚的表现啊。”

蒋琬待人宽厚的另一个例子就是对待杨敏。杨敏曾经直率地说:“蒋琬为人软弱,真是不及前人!”

这一言论很快传到蒋琬那里。很多人要求审讯杨敏,蒋琬却说:“我确实不如前人,这是实情,不必追究。”

为了说服众人,蒋琬又心平气和地说:“如果不如前人,那么事情就不会办好,事情办的不好,别人就会议论你,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后来杨敏惹祸入狱,有人担心蒋琬会乘机报复,但胸怀磊落的蒋琬并无芥蒂,杨敏得以免除生命之忧。

蒋琬的才能远不及诸葛亮,但他能沿用诸葛亮的成规,以静治国、以和为重,并注意选拔人才、用人之长,兼之气量宽宏、心存大度,因此使蜀汉在失去了诸葛亮之后能继续维持稳定的政治局面。他为相期间,蜀国基本上没有人事上的重大矛盾和纷争,这保证了全国官员同心、上下安定。

可见,遇事不争、以和为贵的处世策略,于国于己是何等的重要!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经常会发生矛盾,很多时候都是因为相互间存在着误解。臣和臣之间,因为国事纷杂、人多口杂,也经常会产生摩擦。此时,任何人都应以大局为重,如果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则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况且也不利于国家的稳定。

寇恂巧施酒肉计的故事,就是顾全大局的实例之一。

东汉初年,大将贾复率军屯驻汝南,因为他的部将在颍川杀人,被颍川太守寇询问斩。当时,由于法治混乱,军人犯法,大多姑息宽容,因此贾复认定自己的部将被杀是寇恂有意在和自己作对。不久,他接到命令率军开赴洛阳,路上部队将途经颍川。临行前,贾复对手下说:“我与寇恂同为将帅,我的部下却被他杀害治罪,大丈夫岂能受此耻辱?来日见到寇恂,我一定要杀死他。”

寇恂听说贾复要经过这里,已经猜测到了他的心理,便不想与贾复相见。他的部下很不服气,寇恂则以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来劝导他们,并命令属县准备酒肉饭菜慰劳贾复的军队,给每个士兵准备双份的饭菜。

当贾复率部到来时,作为颍川太守,寇恂不得不出,恭候大军。然而,没等与贾复相见,寇恂便谎称有病回去了。贾复想集合士兵追杀寇恂,然而由于士兵们自进人颍川地界,一路酒足饭饱,而且个个喝得醉醺醺的,根本没有办法进行追杀了,贾复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事后,光武帝得知此事,便亲自出面为他们和解。于是,二人冰释前嫌、结为朋友。

当对方咄咄逼人的要和你拼个鱼死网破的时候,你不妨以退为进,暂且退避三舍,继而略施小计,就可以让对方知难而退。而当对方回头冷静下来之后,反思自己的行为,除了深深的自责,就一定是对你宽宏大量、处事冷静、以和为贵的作风感到心服口服。

第三十二节

[原文]

道常无名。朴虽小,而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

[译文]

“道”永远没有名字,好象未经雕琢的原木一样。它虽然小,但天下谁也不能驾驭它,侯王如果能掌握它,万物将会自动地服从。天地之间阴阳两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没有谁命令它均匀,它却自然均匀。

万物兴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各种名称已经产生,就要知道适可而止;知道适可而止,就可以避免危险。“道”为天下所归,正如江海为一切小河流所归一样。

[本章要旨]

本章仍然阐述无为的政治思想。

[评析]

本章仍然阐述无为的政治思想。老子论述了“道”的本性,要求守“道”。侯王不强行作为,万物就会自动服从,百姓就会自然各得安乐。

第三十三节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译文]

认识他人叫做机智,认识自己就是高明。战胜他人就是有力量,战胜自己的弱点,才算做刚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持之以恒的人是有志气。不失去合适位置的人能够长久。身死而精神长存的才是真正的长寿。

[本章要旨]

本章谈论个人的修养。

[评述]

本章谈论个人的修养。老子用“道”作指导思想,专门阐述精神修养方面的观点,强调修身养性要做到有自知之明,克服自己的弱点,坚持力行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实例应用与分析]

自知者明——要有自知之明

《道德经》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原意为:认识他人叫做机智,认识自己就是高明。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要有自知之明”。

老子要世人都要能够充分认识自己,这样才是高明的。的确,一个人只有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才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自己的缺点,使自身水平得以提高。只有不断提自己的人,才能取得不断的进步,此为“自知之明”。

世上万物,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然而,能否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却不容易。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自知不易,就连善于识人也善于自省的唐太宗都感叹地说:“能正确了解自己的人就是明智,但真正能做到实在是不易啊!”但先自知方可明,自知再不易,也应尽力为之,尤其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有做到自知,才能察人明理、统治天下。

唐太宗曾说过:“写文章的文人和从事技艺的工匠,都认为自己的作品最好。如果工匠和文人能互相品评比较,杂乱无章的文词、低劣的技艺一下子就能暴露出来。同样的道理,国君也必须有人帮助、规劝,有臣子指出他的不足。我经常想到魏征遇事能随时劝谏于我,许多话都切中要害,就像一面明镜照见自己的形体一样,美丑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