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2695800000014

第14章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授在本世纪初叶和20年代前期的东南大学教授中,有一批名师,陶行知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集学术、改革、师德楷模为一身,让后人高山仰止。

陶行知先生是安徽欺县人,名文浚,字知行,渊源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后从实践中感到“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而易名为行知。先生家境贫寒,由同乡资助上了金陵大学,1914年以全校总分第一而毕业,后藉告贷留学美国,先后在伊利诺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市政学和教育学,获两个硕士学位。在哥大曾受业于杜威a1917年回国后,担任南京高等师范教育科专任教员,代理教务主任(教育长),后来又任东南大学教授与教育科主任,先后教授《教育原理》、《教育行政》、《教育统计》等课程。1918年5月,陶行知在南高校务会议上提出要把教与学互相脱离的“教授法”,改为教学相长、教学结合的“教学法”。可是,这一教学改革的大胆主张,直到“五四”运动爆发后,进步思想抬头,才被学校采纳,不久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1919年12月17日,他不顾世俗偏见,在校务会议上提出了《规定女子旁听办法案》,提倡男女同校,开放女禁。次年秋,南高就招收女生和女旁听生,与蔡元培在北大招收女生异地同工,开风气之先,在妇女解放和教育史上都有深远意义。陶行知还运用统计原理,科学地排出全校课程总表,不仅使各任课教师课时负担合理,时间经济,而且使全部教室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克服了互争教室、经常发生撞车的现象,为教师们所叹服。正是1917年到1922年在南高、东大任教期间,陶行知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迈出了教育改革的第一步。此后,陶行知在1923^1925年间,推行平民教育运动,提出“教学做合一”的完整概念;1926^-1930年间,倡导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1931^1935年间,提倡科学“下嫁”、普及教育运动,在上海成立山海工学团;1936^}1945年间,实施民主教育运动,为民主、为教育事业奔走呼号,不遗余力、终因劳累与优愤过度引起脑溢血,抢救无效,于1946年7月25日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享年55岁。

应当说,陶行知教授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各项原则为核心的生活教育理论,对于我们现在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仍有指导意义;他的献身教育、热爱人民的品质,更是我们东大人的永久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