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第三次采访李国贤的时候,她说出了自己心中最隐秘的话。她说,那时候,我吃饭总是望着别人的脸色,我也看够了别人的脸色,我发誓自己长大以后要努力奋斗,挺直做人,独立做事,不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同时,童年的不幸,还冷冻了我的情感世界,不能说我一点不懂爱情,但这两个字在我的心中占得位置很小、很轻。大概人们都这样议论我,说我身上缺少女性的温柔,而多了点男性的刚强。这一点我认为是存在的。每一个女人都是富有人生梦想的,感情最丰富、最浪漫的时候我都在全力打拼自己的人生。说句实在话,在结婚之前,我甚至从来不知道思念谁,追求谁,怀恋谁,钟情谁,特别是男女之间的那些感情纠纠葛葛,我一点也不懂,一点也不去想,说句开玩笑的话,迷恋和失恋一类的事找不到我,也没有这方面的欢乐与痛苦。我一心一意想的是工作,是事业。我几乎是一个钢铁人。说完,李国贤又对我说,作家,这些话最好不要写进去,以前我可谁都没有说呀。我说我不写,但今天我还是写出来了。我觉得每一个人都不是完人,都不是理想中的那种完美无缺的人,包括伟人,包括圣人,包括哲人。
孔子当年游说讲学的时候,还被人赶得到处跑,列宁那种讲话的姿势,虽然缺少稳重,但却十分可爱,觉得这就是列宁。******喜欢吃红烧肉,******喝酒偶尔也醉,******公开场合手中夹着一支烟,****在郊外展示他的肌肉,有谁能说他们不像伟人吗?何况李国贤作为一个基层的女企业家,她又经历了那么多辛酸与不幸,她有那么点情感上的缺失,而且她今天如此坦诚地说出来,有谁还能去挑剔和嗤笑她吗?我相信不会有,我更相信读者不会由此而看轻李国贤,反而会因为她的坦诚、真挚而对她产生更多的敬意。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所以我才把她的这段话写出来,希望李国贤女士谅解。
我认为人的性格都不是单面,而是双面,甚至是多面。人性更是复杂的,混合的,这样的人才是真实的,才是符合生活规律的。多年前曾有一段时间,社会一度倡导的文学创作原则,特别是人物的简单化,好即十分,非十分即不好。那是不正确的,那既不符合生活的规律,也不符合艺术的规律。在我以往的文学创作中,我笔下的人物就比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他们身上既有可学的东西,也有可爱的东西。我今天写李国贤,不想把李国贤写成一个神话中的李国贤,一个离群众、离家庭、离人民、离社会很远的李国贤,而是写一个真实的,可爱可敬,可以对话,可以交流,可以触摸,可以亲近的李国贤,让读者读了以后,感到李国贤并不陌生,并不遥远,并不高高在上。李国贤就在他们身边,就在他们眼前,就在他们生活之中。在写李国贤的同时,我也要写更多的人,特别写更多的普通人,平凡的人,默默无闻的人,因为这些众多的、普通的、平凡的人,众星拱月般地聚拢在李国贤周围,与李国贤一起,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用他们的汗水和心血,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支持辅佐了李国贤的事业,书写了文登家纺产业的传奇,创造了社会的财富,增强了文登的经济实力,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同时,我还要写文登的历史,文登的文化,文登的土地,文登的精神,文登人民的传统美德,高尚品格。因为李国贤在文登这片土地上,实现了她的人生梦想,成就了她辉煌的事业,她离不开文登,文登也离不开她。
2013年10月份的一天,一本厚厚的普通厂志摆在了我的案头。这是一本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甚至有些陈旧的厂志,纸已经发黄,封皮已经破损,我家属用胶带小心翼翼把它糊起来,整个本子是用线绳装订起来的,里面的表格是用老式打字机打印的,而文字则全部是手写的,但字迹非常清楚,字体非常工整、娟秀、漂亮。我不知道文登别的企业有没有这样的厂志,反正我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东西。虽然原始、古朴,但十分珍贵、重要,给人一种亲切感,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这本厂志就是《文登市绣品厂厂志》。我轻轻地翻开了它,我感觉不是在翻动书页,而是在翻动历史,在翻动时,我感受到了纸页的沉重。
厂志的第一页,在《文登市绣品厂厂志》审阅意见中,赫然写着李国贤的审阅意见。她写道:粗阅,1985年改革是绣品事业关键年,应注重详细记。在第19页中,关于咱们厂向外县发展绣品加工点,是从1986年上半年开始,在乳山大固(孤)山乡。1991年6月,现任中层干部一表中关于鲍金明任职时间更正为1988年10月份,1981年11月建厂时全体职工名单,是否有郑建利同志……再翻一页,是王隆庵的审阅意见,再翻是《文登市绣品厂厂志》编纂委员会名单。主任:李国贤;副主任:王隆庵、邵术礼;委员:徐海波、于新录、曲国防;主编:于新录;审稿:王殿太(技术)、孙宗祥(经营)、王夕岐(生产)、王隆庵(党政)、邵术礼(工会);主审:李国贤。再翻是前言,前言写得很好,很别致,今全文抄录如下:
人的头脑再怎么聪明,也记不下大千世界的时时事事,即便是记住的东西也不一定真实可靠,而且时间一长也容易淡忘。也许有一天人类具备了特异记忆功能,也总不能在古往今来世世代代都能亲自去经历吧。然而,过去的事情又不可不记,因为那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要依据。那么,这些依据如何去取得和保存下来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编写史志。就说现在流传的那些大量的历史故事吧,当初并不是什么人口中得知的,而是从大量的史记材料中挖掘和整理出来的。这种对历史的总结和回顾,也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其实,早在远古时代文字还没有产生之前,人类就用结绳和刻木的办法进行记事活动,这足以说明,史志在人类活动中的重要性。千百年来,人类社会通过大量的史志,了解过去,研究社会发展的规律,丰富改造社会和自然的实践经验,不断地推动社会发展,史志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文登市绣品厂,对整个社会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可她也有自己的历史,虽然建厂只有十年(这本厂志是1991年写的——作者注),却发生了从35名职工、2.8万元全部资产、年产值76万元的无名小厂,到拥有1700余名职工、1100多万元资产、年产值3000万元的全国同行重点骨干企业的巨大变化,这期间,有着一段不平凡的经历,说起来也真有点话长。为了详细、全面地把绣品厂十年来方方面面如实地反应和永久地保存下来,我们也学着社会史志那样,编写了这部《文登市绣品厂厂志》,作为献给“十年厂庆”的一份厚礼,为全厂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和后人了解绣品厂、研究绣品厂和发展绣品厂的重要资料。
厂志是从1981年写起的,那么我们这部长篇纪实文学也从1981年写起吧。
为什么从1981年写起,因为文登市绣品厂从1981年成立,这一年,李国贤走上了绣品厂的领导岗位。
文登市绣品厂是怎样一个厂子?生产什么产品的?文登为什么要成立这样一个厂子?这不是三句两句话就可以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