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谁主沉浮
26946000000053

第53章 布局

大成县和李在然都是幸运的,在关键时期遇到了懂经济的省长,给出了最有力的政策支持。李在然反复思索着大成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该如何进行,由于体制的下放,经济运行惯性尚在,但是,这不是他的目标。当初争取政策的初衷既有解决大成县危机的想法,又包含为未来发展的规划。坦率地讲,李在然并没有完全想清楚究竟该如何布局新的规划。他仅有的经济知识无非是来自书本和在国外的感受。如果真让他认真做起产业规划来,恐怕勉为其难。这也不能怪他,毕竟产业规划这样的大事情,需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来做。通常是由计委等系统承担研究的职能,但是谁都知道,这种研究所做的工作只有一件,那就是从不同角度来论证领导思路的正确性,并以专业的术语表达出来,用数学公式论证出来。

同学老金就曾跟李在然说过,“所谓规划,无非是领导指到哪里,底下人就跟着画到哪里。”他还说,“你不要过于迷信所谓的专业研究机构,他们不比你自己更了解你想做的事情。就像电脑不知道你想写什么,它不过是帮助你把自己的思路变成数字文件而已。因此,不论是产业规划还是城市规划,主要思路应该是你自己来拿,我们来帮助你当个外脑,论证的过程是排除严重错误而已。当初有领导说全国电力过剩,要求压缩电力行业投资,然后各个机构都反复论证电力是如何过剩的,投资浪费有多么严重。然而仅仅过去不到三年时间,电力行业普遍出现电荒事件。不仅如此,油荒、民工荒都时有发生,而且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解决。我跟你说这些的目的是告诉你,一是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路和想法,不要局限于外部人的想法,无论是领导还是专家都是辅助性的。二是思路和想法一定要适度超前,不要仅仅满足于眼前的需要,否则将来会很被动。三是如果想法思路考虑成熟了,就一定要提前布局。”

李在然对大成县的布局是有考虑的。虽然在和任建民交流的过程中,仅仅是冒出来的念头而已,但是这些念头都是他平常认真思考过的问题。比如,关于人口的问题,他有几点考虑。首先,用商业和旅游业来吸引流动人口。一个是借助刚刚兴起的古镇开发模式,打造一座特色渔村,集吃、住、行、游、娱乐于一体的渔家乐景区;一个是模仿迪士尼的模式,打造一处主题公园,集中现代化的高科技体验;一个是模仿义乌的模式,打造一处新罗小商品城,专门从事新罗进口商品交易;再有一个是打造一处高尔夫球场,吸引境内外高端客源。这些流动人口的消费能力强,宣传效果好。老金跟他分析过,流动人口的日均消费能力大约是常住人口的一百多倍,是商业收入的主要来源。看一个城市的商业发达程度,主要是看流动人口的数量,对常住人口而言,仅仅是贡献了日常消费而已。

第二,用人员密集企业来容纳常住人口,并引进外来人口。李在然觉得孙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过于超前,因为技术越高用人越少。常住人口和暂住人口越多,对房地产的需求就会越旺。房地产行业是拉动力最强的行业,通常能够拉动超过五十多个二级行业的发展。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既能带来土地收益,又能拉动下游全产业链的收益,重要的是,这个行业的税收基本上都是地方留成。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既能把本地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又能吸引外来劳动力,从而扩张城市规模。

李在然看来,所有工作的中心排第一位的是人口,这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基本保障和主要支撑。没有人口,没有劳动力,就没有一切。第二位的是产业包括商业,用来容纳人口,提供工作条件。人口是内容,产业是筐。第三位的是规划与建设,各个筐放在哪里,通过什么形式把各种各样的筐连接起来,如何提高城市整体效能,降低社会总体运营成本,还要兼顾美观,是一件技术活,也是百年大计。第四位的是财税,其实财税是贯穿所有工作的核心,离开前三个条件财税无从谈起,离开财税前三个条件也不成立。至于其他方面的工作,李在然也有考虑,但是都没有放到和这四个方面并列的程度。

一级有一级的想法,上面人的思路直接决定了下面人的行动。李在然的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需要一个研讨论证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就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员参加。几乎所有参加的人也都在按照李在然的布局,考虑自己的布局。比方说,为了古镇规划论证过程中,几个乡镇的干部都千方百计想把这个古镇拉到自己的地盘上去。甚至可能划入规划的村也都行动起来,四处打探规划的进展情况,村民们有突击建房的,有突击种树苗的,有突击打井的,有修坟的,甚至有的已婚女青年的户口也不外迁了,都在盼望着将来可能会从中分得一杯羹。即使一些暂时没有规划的地方,村民也在行动。

大成县都知道下一步要大发展了,都在想方设法从中攫取好处。规划到哪里,哪里就有大行动。规划没到哪里,哪里也有小行动。不但如此,大成县之外的消息灵通人士也纷纷打探规划情况,有租用农民土地的,有租用集体厂房的,有租荒滩的,有租荒山的,有购买民居的,有以投资名义购买土地的,也有迁入户口的。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成县政府方面是建设未动规划先行,百姓是规划未动违建先行。一时间,整个大成县热气腾腾,几乎所有物资的价格都在上涨,颇有洛阳纸贵的架势。

政府工作人员不论是谁都有七大姑八大姨,都在传递着各种消息。李在然对此有所耳闻,他思考着万一全县都这么做,下一步肯定会增加土地征用的难度和成本,所以,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手段来刹住这股歪风。他要求各级干部明令禁止各处乱搭乱建,然而收效甚微。他又指示土地执法单位对违建予以强拆,然而面对乡里乡亲,根本执行不下去。

李在然决定抓几个典型,来一次杀鸡儆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