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一点儿也不靠谱
2690900000014

第14章 江湖一夜情(1)

太史慈错失刘备

史书上记载说,让梨的孔融,以北海国相的身份,向平级的平原国相刘备求救,这让刘备欣喜若狂,对使者太史慈说:“孔文举也听说过,天下有我这么一个刘备吗?”

太史慈极度郁闷地看着刘备,说:“孔融听没听说过你我不知道,反正我没有听说过你。”

这个太史慈,也是三国时代有名的战将,而且这段时间他也正四处找老板,想找到能够把他的特长发挥出来的明眼人。可不解何故,刘备与太史慈相遇,两人居然都没发现对方正是自己苦苦寻觅的人,这导致他们两人彼此失去了对方。

为什么他们会失去对方呢?不太清楚。《三国演义》为了避开这个麻烦问题,干脆没让这俩人见面。可他们在历史上确实是见了面,而且这时候的刘备,除了他自己稀里糊涂之外,已经有了不错的口碑了。徐州广陵郡太守陈登,就评价刘备说:“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

太史慈却没看出刘备的王霸之姿,想来应该是刘备往援孔融,表现得不够给力。要知道,这时候的关羽和张飞还不能独当一面,哥仨中最能打的是刘备,可刘备的身手,比太史慈,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想想当时的场景,武艺高强的太史慈,横戟马上,看着张牙舞爪的刘备,带着本《左传》的关羽,持画笔的张飞,向着黄巾军冲过去,太史慈肯定是连连摇头,心说:“那谁,那个刘备快别闹了,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再查《三国志》中的刘备传记,竟然没有他往援孔北海的这段记载。这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刘备当时的表现,连他自己都看不下去,就偷偷地把这段经历删除了。如果他当时表现得足够好,不可能不昭告天下。

虽然表现不够给力,但刘备的老板还是表示满意的。

刘备的老板,就是公孙瓒了。公孙瓒派了刘备,带关羽、张飞,往援徐州陶谦。

陶谦在历史上被描绘得一塌糊涂,说他是胸无大志,重用亲信小人,还干尽了无数的坏事。但据史家考证,陶谦之所以被抹黑,是因为他不该得罪了一个人。

曹操!

当曹操将陶谦视为敌人的时候,曹操已经完成了人生的跳跃,从一介只统3000兵马的游击队长,晋升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盖世枭雄。

曹操的人生跳跃,就完成于刘备升任平原国相的时候。比较老哥俩的人生历程,刘备这边远未起步,正处于苦心经营无形资产的郁闷阶段,而曹操,却借势借力,转瞬间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课题。

刘备的人生进程有点慢,这是正常的。曹操的人生进程却有点快,这也是正常的。

刘备输在起跑线上

单以成功的速度而论,曹操在三国时代名列第三,仅次于辽东的公孙度和荆州的刘表。

这个速度,以当事人最初的人生为起点,以其王霸事业为终点,终点减去起点再除以奋斗的时间,就是速度了。当然,谁的成功速度也无法跟大将军何进相比,这厮中午还在屠房杀猪,下午就洗脚上殿,管理国家大事了。

大将军何进的事业,不是自己奋斗来的,全是靠了裙带关系。成功的成本太低,因而不论是社会资源还是智力资源,都不足以支撑,所以很快就崩塌了,还连累到东汉帝国史上除名。

单以个人奋斗者计,成功速度最快的是辽东公孙度,这厮早晨还是个小吏,朝廷公文一到,立即就成为辽东太守了。排第二的是荆州刘表,刘表也和公孙度一样,都是利用了董卓心眼不够用,让自己的人生进入事业的快车道。可是因为荆州情况比辽东复杂,让刘表费了一番手脚,所以落在了公孙度的后面。

快速成功榜的第三名,最终是让曹操抢了先机,迅速地完成了自己人生事业的飞跃。

曹操未能抢到头一把交椅,是因为年龄的缘故,而非智力的因素。

在年龄上,曹操是董卓、公孙度及刘表这些前辈的下一代,上一代人老谋深算,资源累积得足够,易于抓住机会。而曹操虽然被老家伙们比下去,但在他自己这一代人中,却是最优秀的。

曹操之所以迅速成功,得益于三个因素:年龄、智力及父辈留下来的资产。

头一个是年龄,曹操的年龄优势就在于,他比刘备大了6岁,这6岁之差,注定了刘备刘玄德的悲惨命运,也成就了曹操的辉煌事业。

假如刘备早生几年,智力更成熟一些,世道更乱一些,那么刘玄德就无须花费如此大的力气。但关键时候差了这6年,世道正乱,机会大把,但刘备偏偏心智尚不成熟,影响力与知名度大打折扣,结果被曹操抢了先,捞得盆满钵溢,想来夜深人静之际,刘备琢磨起这事来,肯定非常郁闷。

郁闷也没得法子,曹操不唯是年龄恰好补上了这段空缺,最要命的是,曹操的智力过人。他应该是精心研究过人生成功的秘诀,他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人生成功,实际上与你的努力并无直接关系,只与你所处的位置有关系。

比如说大将军何进,在家乡就只能杀猪,可到了朝廷,就煞介其事地治理起国家来。再比如说董卓,在边关他最多只是个悲催的侠客,累死累活流血卖命,也未必能混出名堂。可此人甫入京师,就无人可制,顿时成为了国家重要领导人。

同样的智慧,就看你在哪里摆弄。在杀猪房里摆弄,你最多不过是个杀猪仔;在边关摆弄,最多不过是个任性的侠客;可如果拿到朝廷中来,那你就是人民爱戴的国家领导了。

曹操的这个智慧结晶,史上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说来简单,但当时的人们少有这个认识,曹操的智慧快人一步,这就决定了他成功的必然。

此外,曹操能够迅速获得成功,与他父亲替他打下的家底有关。

曹操的父亲曹嵩,勇敢地趴在太监曹腾的脚下叫亲爹,这使曹操从一名不明真相的群众,迅速成为了太监党的红人,甚至能够与袁绍平起平坐。如果没有这个家底,像刘备那样从零到有,这个奋斗可就艰辛了。

说起人生奋斗这事,最难的莫过于第一桶金,莫过于从无到有,从零到一。刘备惨就惨在没人替他解决这个问题,而曹操一生下来时,问题就已经解决了。所以单纯比较曹操和刘备,那么刘备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没得法子。

年龄优势、智力优势,再加上起跑线上领先一步,于曹操而言,他的人生使命,就是如何迅速地完成那从量变到质变的一跃。

关羽抢劫孙坚

如前所述,和刘备刘玄德比,曹操是赢在了起跑线上。但与老一辈们相比,曹操却仍然不过是个小玩弄。至少,直到天下英雄大讨董的时候,曹操因为所带兵马数量太少,最多不过是个游击队长。

而在当时,和曹操一块玩大的袁绍,却已经是天下盟主了。

袁绍出任讨董大盟主,那是因为董卓入京之后,只有袁绍不畏惧董卓的势力,敢于当面抗争,虽然没争出什么名堂来,但众士诺诺,唯他一个人愕愕,名头还是打出来了。当然代价也是极惨,袁氏世代公卿,就因为他袁绍开罪董卓,被暴脾气的老董毫不客气地杀了个精光。

而后袁绍、曹操各自逃亡,袁氏门下势大,逃出京城就安全了。曹操就有点悲催,一逃出京,就被县级捕快逮住了,只不过当地的县令知道天下大变,认为像曹操这样的流窜犯,与其押赴京城斩首,不如让他闹腾闹腾,说不定会闹腾出个什么局面来。

于是曹操逃回家乡,卖房子卖地,能卖的全都卖掉,然后树旗招兵,招到了五千人马。

接到大盟主袁绍讨董卓的飞羽令,曹操立即急如火星地赶到,想闹轧猛搅浑水捞一票。但不幸的是,在讨董卓这场历史大汇演中,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都没有捞到什么,空忙一场。

是怎么个空忙法呢?当时情形是这样,大盟主袁绍率盟军出关,董卓则是派了华雄前来迎战。袁绍曰:“哪个敢去战?”就见他背后转出骁将俞涉,曰:“小将愿往。”袁绍大喜,曰:“你取华雄首级,直如探囊取物耳……”言讫,早有快马飞报:“报,俞涉将军与华雄战不三合,被那华雄咔嚓一刀,砍下了脑袋!”

“这么快就被砍了?”众人大骇。这时候太守韩馥曰:“吾有上将潘凤,武艺高强,取那华雄之首级,直如探囊取物耳。”遂命大将潘凤出战,只见潘凤威风凛凛,手持一柄劈山巨斧,径出迎战华雄。不时间快马奔来奏报:“报,潘凤将军与华雄战不多时,被华雄咔嚓,也给脑袋切下去了。”

“什么?潘凤的脑壳也被切掉了?”当时袁绍就有些傻眼,环顾左右,嘟囔道:“早知道这个华雄这么能打,我就不应该当这个狗屁盟主……”正嘟囔之际,阶下一人越众而出,大呼曰:“某家愿往,斩华雄之头,献于帐下。”

众人定睛看那人,纷纷摇头道:“不要这样开玩笑啊?这可是两军搏杀的战场啊,说这种大话,会把人家牙齿笑脱掉的。”

那人急了,道:“如不胜,请斩某头。”

大家道:“有没有搞错?你如果不胜,脑壳铁定已经被华雄切掉了,哪还轮得到我们斩啊?这真是脱裤子放屁,净说风凉话。”

众人嘀咕之中,曹操端了杯热酒过来,说:“请饮了这杯酒上马。”对方曰:“酒且斟下,某去便来,不过是去趟洗手间的工夫……”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但见他手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后人有诗赞之曰:“威镇乾坤第一功,辕门画鼓响冬冬。孙坚停盏施英勇,酒尚温时斩华雄。”

这就是江东英雄孙坚!

说起孙坚来……不对呀,相信看到这里,许多人都会惊呼起来:“不对呀,《三国演义》里明明写的是关公温酒斩华雄,这里怎么成了孙坚了?”

说过了,虽然公众内心万难接受,但历史上的华雄真的是被孙坚所斩,而不是关羽关云长。不唯关公没斩过华雄,脍炙人口的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也是子虚乌有。

当袁绍率天下群雄与董卓对峙之时,刘备正在一个偏远的安喜小县城里,把督邮捆起来,往死里打,他一边打还一边骂:“怪你,都怪你,都怪你把老子弄成这么小一个官,你让老子如何有脸出去见人?你叫老子怎么去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你让关羽如何去温酒斩华雄?你剥夺了老子在历史舞台上成名风光的机会,你要对历史负责,老子打死你!打死你……”

相信当时那可怜的督邮,一定是被打得号啕大哭:“拜托大哥,你去不了虎牢关,不能三英战吕布,不能温酒斩华雄,可这事怪不得我啊,怪你自己起点太低,干吗要把我打成这个样子……”

由于刘备年龄不够给力,起步太晚,这导致了他的个人业绩难以书写。幸亏小说家罗贯中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心说要不我就替刘备弄个假简历吧,我瞧瞧历史哪个人比较好欺负,干脆把他的业绩挪刘备这伙人身上算了……

罗贯中此心一动,引发了历史上空前的抢劫事件。遭到暴力抢劫的,就是江东孙氏一家。计算江东孙氏被抢事件,可谓损失惨重:

孙坚温酒斩华雄,被关羽抢去了。

孙权草船借箭,被诸葛亮抢去了。

孙权马跃澶溪,被刘备抢去了。

遭到抢劫的还有魏国大将文聘,他的空城计,也被诸葛孔明偷走了。

总之,为打造刘备这个悲催的战斗团队,罗贯中是下了狠心了,铆住了江东孙氏抢个不停,最终成就了《三国演义》中刘备团队的非凡业绩。

说过了,刘备团队白手起家,硬生生地从十支强势的军事武装集团之中,夺得了蜀川地盘,这成就已足以让人咋舌了。刘备团队不需要抢,可后人非要锦上添花,帮他乱抢一气,你又有什么办法?

跟着领导才有的混

天下英雄大讨董,都跟董卓过不去。但是辽东公孙度、荆州刘表却不肯加入战局。相反,他们站在天下英雄的对立方,主动向董卓表态效忠,结果一个霸占了辽东,一个霸占了荆州。

公孙度和刘表的成功人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跟着领导混,保你捞个盆满钵溢。跟领导拧劲的人,铁定没你的好果子吃。

总结出这条人生成功经验的人,叫刘焉。

刘焉,他在三国时代的地位很重要,重要到了没法子说起的程度。

既然重要,何以会没法子说起呢?这是因为,刘焉是刘备的上一代人,其人生奋斗历程,恰是一幅微缩版的刘备,是刘备取西川的提前预演。一旦把他的故事说出来,人们就会发现,刘备其实是拿了他的台本,在历史的舞台上出演。这样一来,刘备的光辉形象就会黯淡下来,至少,智慧含量的锐减,都会削弱刘备的英雄形象。

削弱也得说,不说可不成。这个刘焉,和刘备刘玄德一样,也是汉室宗亲。他的祖上是汉鲁恭王,所以见到人时,刘焉就会说:“焉乃鲁恭王之后也……”刘备长大后就学了他说话:“某乃中山靖王之后也……”诸如此类。

发现天下将乱,刘焉就琢磨着捞块地盘,关起门来做皇帝。可是找什么地方呢?史书上说,刘焉相中的是交阯,也就是越南。但他最终没有行动,可能是路费不足吧?毕竟路途太过遥远。

独霸越南的人生计划无疾而终,刘焉感觉很失败,忍不住长叹曰:“天下之大,难道就没有块地方,能够让我刘焉称王称霸吗?”

正在郁闷之际,有个精通谶纬学说的董扶来了,偷偷告诉他:“老刘,吾夜观天象,见益州方位有天子之气出现,建议你马上赶过去,我也和你一起走,等你当了皇帝,我也混个国师把戏的。”

刘焉闻之大喜,就给当时的汉灵帝上疏,要求去治理西川。汉灵帝只认钱不认人,将西川的官位公开拍卖,刘焉举牌买下,然后就带着追随者出发了。

到达西川之后,刘焉就兴冲冲地行动起来,主要是做两件事:

头一桩,弹压叛乱,恢复秩序。

第二桩,唆使叛乱,制造混乱。

这两桩活计,听起来有点矛盾,其实是同一桩事,是世界上所有政客必然奉行的行为逻辑。

做一名政客,最害怕的就是波澜不惊,最喜欢的就是混乱。没有混乱,难以显示出政客的价值和作用。但乱也得乱出个名堂来,不能瞎乱,要乱了敌人而不能乱到自己这边来。

刘焉先行将那些妨碍他的武装势力摆平,再唆使五斗米道的张鲁闹事,然后就和朝廷摊牌了。摊牌的方式,是刘焉命人制造了皇帝规格的车辆用具,这就准备登基了。

正当刘焉准备偷偷登基的时候,却被正在治理荆州的刘表发现了。当时刘表怒不可遏,仰天长啸,曰:“有没有搞错?你个刘焉真是太不要脸了,人家这边还没开始呢,你那就准备登基了,不要这样欺负人啊?”

愤怒的刘表,向朝廷举报了刘焉。

这时候,东汉帝国的国家政务,已经由董卓和汉献帝负责了。于是董卓来找汉献帝,说:“陛下,吃了没?跟你说件小事,朝廷刚刚接到封举报信,是荆州刘表举报益州刘焉要谋反,陛下,这个事咋个处理呢?”

汉献帝问:“那个刘焉,他为啥子要谋反呢?”

董卓道:“陛下你看你这话问得没水平啊。你应该问,刘焉他为什么不谋反,嗯,为什么不呢?”

汉献帝:“那这个事,咋个办呢?”

董卓道:“陛下,我已经打听过了,刘焉一共有四个儿子,老大刘诞,老二刘范,老三刘瑁,老四刘璋,顺序有可能没说对,但总归是四个儿子没错。”

“现在的情形是,刘焉的大儿子刘诞,二儿子刘范,还有四儿子刘璋,都在朝廷做官,只有老三刘瑁跟在刘焉身边。陛下你看看,是不是把这三个倒霉孩子,全部杀掉呢?”

西川皇后出世

刘焉想在西川称帝,却撇下三个儿子在洛阳不管,这让朝廷操碎了心。杀了刘焉的三个儿子?不成不成,杀了人质,就等于和刘焉撕破了脸皮,那厮铁定横下一条心,立即在西川登基称帝的。而且他称帝还理直气壮,因为你朝廷对不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