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笨人的成圣之道:曾国藩
2690700000025

第25章 师徒大斗法(1)

1.曹操董卓没区别

咸丰帝没能等到安庆城破的那一天,就在热河撒手归西了。史称他是病死的,但更大的可能,是活活窝囊死的。

咸丰帝真的好窝囊啊。古来帝王,自打秦始皇就立下了规矩,皇帝嘛,就是要为所欲为,就是要唯朕独尊。可咸丰帝前脚登基,后脚冒出来个洪秀全,跟他争夺独尊的资格。此犹罢了,洋人也不尊重他的独尊,居然把他撵到热河来,跟其他的皇帝们比比,咸丰帝真的很失败。

咸丰帝死,同治登基。

但小同治刚刚六岁,吃奶是高手,治国这事别找他。所以咸丰帝设计了一个精巧的权力制衡体系,他把国政授予八个老头,史称“襄赞政务大臣”,也就是托孤之臣。这八个老头负责治理国家,但咸丰帝把玉玺放在了两宫太后那里。

按咸丰帝的想法,托孤大臣有政治权力,但议策必须要去找两宫太后盖章。而两宫太后有盖章的权力,却不会写圣旨。如此一来,这八个顾命大臣,就没机会算计六岁的小同治,皇家权力,从此稳如磐石矣!

但咸丰帝却疏忽了,八个托孤老头的议案,不盖上玉玺是无法生效的。但两宫太后却是可以自己写圣旨,自己盖章的!

于是历史按其固有规律向前推进,两宫太后瞧八个托孤老头不顺眼,八个老头也看这俩小娘儿们不爽。于是两宫太后就自己写了圣旨,盖上章,传胜保火速北上护驾。再密召恭亲王奕,醇亲王奕,几个年轻人联手,把八个顾命老头统统打掉了。

这段历史,又称“北京政变”,从此权力型女人慈禧走上舞台,开始折腾这个已经支离破碎的大清帝国。

有记载表明,当时的曾国藩也几乎卷入这起政变。

有关此事,《湘绮府君年谱》中有一段无法证实的记载:“是岁七月,文宗皇帝晏驾热河,怡郑诸王以宗姻受顾命,立皇太子,改元祺祥,请太后同省章奏。府君与曾书,言宜亲贤并用,以辅幼主。恭亲王宜当国,曾宜自请入觐,申明祖制,庶母后不得临朝,则朝委裘而天下治。曾素谨慎,自以功名大盛,恐蹈权臣干政之嫌,得书不报。迭后朝局纷更,遂致变乱,府君每太息痛恨其言之不用也。”

这段文言文是说,咸丰帝死的时候,大名士王恺运立即上书曾国藩,建议曾国藩立即提师北上,去找小皇帝同治,陪小同治一道治理国家,不要给两宫太后以机会。但曾国藩担心这么个搞法,让自己成为遗臭万年的大奸臣,就拒绝了。

单从历史的逻辑上来说,发生这种事情的概率是很高的。要知道,自打英法联军攻破北京,咸丰北走,这天下说话算数的,实际上就是曾国藩了。咸丰帝根本没有丝毫余力顾及这些。而曾国藩乘机放开手脚,长年征募招聘,各地求职学子想找个吃饭的营生,来他这里最合适。如此之多的怪异人类扎堆在一起,干什么事的人都有,说什么话的人都有——如果有人建议曾国藩抓住这个机会,夺取权力,这绝对是正常的。

单看大名士王恺运的建议,实际上不过是建议曾国藩走曹操的路线,挟小同治以令诸侯,如果曾国藩真的这么干了,也不奇怪,但他为什么不肯干呢?

三个原因。一是曾国藩的一根筋个性。他脑子里有一个先克安庆,再灭天京的构思图,这个图没有完成,他没心思干别的事。二是他毕竟是饱受儒家经典浸淫的学者,无法让自己做出对不起咸丰帝的事情来。要知道,他之所以能够获得一个曹操类型的机会,正是因为咸丰帝对他的信任。他才得以杀伐天下,炙手可热。如果因此而萌生出夺取咸丰帝江山的意图,就过不了自己的良心这一关。三是他之所以赢得世人如此拥戴,那是因为他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替天下人解决洪秀全带来的麻烦。如果他突然选择做曹操,就会失去道义的支持,届时天下英雄狗熊,都会乘机起事轧闹猛,折腾到最后,恐怕曹操做不成,反倒做成了臭名昭著的董卓。

董卓与曹操实际上没丝毫区别,不过是一个失败一个成功而已。失败的董卓就成了千夫所指的民贼,而成功了的曹操却被誉为非凡的政治家。这种成王败寇的观念,根植于国人的脑壳之中,曾国藩史书读烂,杀人如麻,如何不知道国人的这个毛病?他才不会触碰人性最险恶的底线。

倒是北方的胜保,他不甘寂寞,跑到北方去支持两宫太后,支持到最后的结果,是被慈禧彻底灭了门。曾国藩能全名全节全功,就是因为他不会为鼻尖前的微小利益所迷惑,这岂是王恺运之流所能理解得了的?

事实上,曾国藩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北京城中刚刚发生政变,掌握权力的两宫太后,对天下的局势是两眼一抹黑,只知道天京城中有个洪秀全,非要跟她们过不去,但怎么解决这个麻烦,她们是一点主意也没有。能够做的,只能是坐看各地督抚自行其是,边看边学。

这就等于给了曾国藩不受牵制的权力,可以放开手脚,尽抒人生情怀。

据曾国藩本人的日记记载,在接到咸丰帝驾崩的消息后,他非常悲伤,当即叫来幕僚,撸起袖子,下了两盘围棋。

十月初六日,知寿州为苗沛霖所陷。早饭后,至寓内北边所设皇殿内迎接遗诏,跪迎于门外。安诏后,行九叩礼,宣读毕,复行九叩礼。礼毕,与学使及司道等叙谈,旋围棋一局……

咦,不对呀,曾国藩应该是马上为咸丰帝召开追悼会,三军将士尽缟素,泪飞顿作倾盆雨呀。他怎么优哉游哉地下起棋来了呢?

曾国藩又不发神经,给个九叩就对得起咸丰了。他现在心里想的是:……嗯,这个,嗯,那个,嗯,我老曾,是不是那什么……嗯,现在终于没人能管着我了,是不是应该弥补一下我的人生缺憾?嗯,是不是应该找个漂亮的、温柔的、长发及腰的美貌女生,和她共同探讨人生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儒家学者的立身处世格言。曾国藩既然想到找个小女生,当然是说做就做,绝不会耽搁半秒钟。

2.骗进门来杀掉你

十月初三,曾国藩突然来到亲兵统领韩正国的营地,不打招呼地抽查点名。抽查的结果,安庆攻克之后,太平军气势大挫,再也不敢触怒湘军之威。曾国藩大摇大摆地住进了陈玉成的英王府,湘军已经进入无忧幸福期。所以亲兵卫队中的士兵们纷纷请假溜号,跑出去撒欢,让兵营变得清冷寂寞。曾国藩点过亲兵的花名册,发现有十七名士兵缺席。

曾国藩极为不满,把韩正国吓得心脏怦怦乱跳。

隔了七天,是十月初十,也就是咸丰帝的遗诏送达的第四天,曾国藩的日记中记下了这么一件事:

十月初十日,思作字之道,刚健、婀娜缺一不可。早饭后围棋一局,见客三次,清理文件。闻雪琴昨夜宿黄石矶,本日将到安庆,余出城迎接,至盐河座船等候,数刻不到。前季弟代余买一婢,在座船之傍,因往一看视,体貌颇重厚,特近痴肥……

很奇怪的是,到目前为止,尚无史家发现这篇日记或对此作出说明解释,或许有的史家没有看到,或许是看到了没有看懂,或许是看懂了却因此而疯掉了,或许还没疯但神经也已经不正常了……不管怎么说,赶在疯掉之前,我们需要理清一下这天所发生的事情。

早晨,曾国藩起床,神清气爽地吃饭,饭后开始下围棋。下罢围棋,得报水师统领彭玉麟行将抵达江边,曾国藩这边无所事事,就亲往江边迎接。到了江边,正等待之际,曾家老五曾国葆悄悄地踅来了,把曾国藩拉到一边。

曾国葆:“大哥,你上次不是说让我替你找个美女吗?”

曾国藩:“找到了没有?我说你能不能快点呀。”

曾国葆:“大哥,美女已经找到了,你要不要去看看?”

曾国藩:“要看要看,快点带我去看……”

听说有美女可看,曾国藩说走就走,雷厉风行,还不带走半片云彩。他走后不久,彭玉麟来了,到江边发现没人接他,极是困惑:咦,这是怎么回事?老师可是说好的要亲自来迎接我,是不是准备工作还没做妥?那我耐心等一等。可怜彭玉麟在雪地里一直等到天黑,也没等到一个人影。最后彭玉麟万般无奈,只好自己摸进城里,找到了被曾国藩设为大营的原陈玉成英王府,却全然不明白,素来讲究千金一诺的曾老师,为何要放他的鸽子。

而曾国藩兴冲冲地跟曾国葆到了江边另一条船边,就见曾国葆拿手一指:“大哥你看,那边的年轻女子就是我替你找好的,你要是中意,这就可以带回去。”

曾国藩急忙拿眼睛细看,顿时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悲愤不已,泣血涟涟:“曾国葆你个混球,怎么找来个肥妹子?”

“体貌颇重厚,特近痴肥……”这就是曾国藩在日记中所描写的那个女生的特点。

体貌颇重厚怎么了?有点痴肥又怎么了?不就是个胖女生吗?胖女生好呀,胖女生心地善良、温柔厚重,冬天还不需要电热毯,你曾国藩凭什么歧视胖女生?

说什么都没用,曾国藩就是不喜欢肥妹,你又有什么办法?

有分教,曾圣人不喜肥妹,一根筋只爱美女。曾国藩想找个美貌女生的事情,立即被有心人注意到了。

这个有心人,就是亲兵统领韩正国。

前番曾国藩突然对韩正国的亲兵卫队进行抽检,发现有一十七名士兵溜号,这件事让曾国藩极为不满,韩正国心里更是七上八下。要知道,曾国藩治军是极为狠辣的,其杀伐果断,不留情面,是有目共睹的。

在曾国藩的日记里,记载了他诱杀憨厚的部下黄胜林的事件:

咸丰十一年六月十三日:钦缚黄胜林正法,并将罪状示营。中饭后,袁国祥来,其部下千总黄胜林,去年八月在徽州闹饷,张小浦临行开单,请拏黄弁正法,余未遽拿办。昨五月初三日在漳岭不战自退,又纵勇抢掠。袁国祥奏请以黄弁补把总缺,余批令来东流。本日申刻,袁国祥带着黄弁来辕,因自数袁国祥之罪而令吉后营缚黄胜林正法,并将罪状榜示营门……

这段记载,是说湘军中有个千总黄胜林,这老黄不乖,湘军因为经济困难,经常拖欠工资,他竟然带头要求补发欠薪,此种行为大大激怒了各级领导。不要问领导欠你多少工资,要问你怎么还没把领导伺候舒坦了?于是上级领导愤然向曾国藩打报告,要求将黄胜林杀掉。如果每个员工都像黄胜林这样,拖欠点工资你就闹起来,领导还怎么混?

曾国藩初练湘军时,拖欠工资是经常的事,因为初期他没有地方的实权,只能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讨弄到点儿就赶紧发薪,讨弄不到,就鼓励湘军将士多做贡献。不太清楚曾国藩是如何看待拖欠工资这种事的,但他收到请杀黄胜林的报告之后,没吭声,将报告压下,却在慢慢搜集黄胜林的黑材料。

黄胜林的黑材料搜集齐全了,现在新任领导却要求给黄胜林升职。曾国藩大喜,立即命将黄胜林带到东流大营,他老人家要当面嘉奖。

可当黄胜林来到,老曾却突然翻了脸,严厉斥责黄胜林的现任领导,并将黄胜林推出去砍脑壳,悬首示众。想来黄胜林死前一定是悲愤交加,你说曾国藩这个混蛋,你要杀人就杀人吧,还撒谎说给人家升职,把人骗上门来杀,真是太阴损、太缺德了。

韩正国可是亲眼看着维权员工黄胜林被砍头的,最是知道曾老板那含而不露、秋后算账的狠辣手段。韩正国担心,曾老板会不会拿收拾黄胜林的招数来修理自己?是不是已经搜集到了自己的大量黑材料?如果是的话,那自己的脑壳可就悬了。

怎么办呢?韩正国想,看来我只好多为领导做点实事,争取在领导心里有个好印象吧。

说到做实事,眼下最大最大的实事,就是替曾国藩找个漂亮女生来。除此之外,一切都是虚的。

于是韩正国立即行动起来,踏破铁鞋去寻找美貌女生。

3.老师真的很心痒

韩正国开始为曾国藩寻找美貌女生,花了整整十天的时间,终于找到一个,然后悄悄请曾国藩去验货。曾国藩去了,仔细一看,果然不是肥妹,而是个袅袅婷婷的二十岁年轻女子,姓陈。已经五十一岁的曾国藩一见大喜,立即把陈姓女子抬了回去,当即成亲。

美女是有了,但韩正国却意识到一桩麻烦。朝廷是有规定的,禁止封疆大吏纳所辖地域的女子为妻为妾,因为你地方官的权力炙手可热,你相中谁家女子,对方纵千不情万不愿,也不敢冒破家灭门的风险拒绝。如果没有这条规定,只怕天下的百姓就要遭罪了。如今曾国藩官为两江总督,兼着兵部尚书的衔,他却把自己管辖区域里的年轻女子抬进自己家的屋门,这事妥当吗?

这事当然不妥当,但韩正国身为下属,就是要为老板分忧,让不妥当的事变得妥当起来。于是韩正国开始大造舆论,称陈姓女子是湖北人,而曾国藩是两江总督,所以呢,陈姓女子不属于曾国藩管辖地段的居民,可以抬进家。但这个理由却不过是十足的瞎掰,因为在这战乱的时候,湖北人也好江西人也罢,为了逃避战火,都是到处乱跑。纵然是湖北女子逃到安庆来寻求庇护,曾国藩却仗恃权力,将她娶进门——她或者她的家人,有几个胆子敢拒绝?

但没人敢提这茬,要知道,这时候的朝廷基本上就等于废了。两宫太后刚刚杀了八个顾命老头,又在急手忙脚地整治那些不肯听话的皇亲国戚。曾国藩这边就等于放了羊,没人管,他手中握有湘军雄师,杀人放火等闲事。虽然他违背朝廷规定,娶了陈姓女子,可哪个嫌命长了,敢在这时候乱说话?

只有彭玉麟敢!

彭玉麟是湘军将领中的典型,出身苦寒,一边苦读一边做事,读书破万卷,生性喜杀人。若遇莫逆,吟诗作赋,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湘军中这样的人物很多,除彭玉麟外,还有一个李鸿章。两人一样的才华过人,却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暴脾气。在曾国藩的幕府中相遇,谁也不肯让谁,于是有一次,两人竟然像粗汉一样扭打起来,撕扯成一团在地上滚来滚去。众幕僚围绕着他们大喊加油,同时急忙设局赌哪个能赢——这里补说一下李鸿章,补说李鸿章之前,先要补说胡林翼。胡林翼在安庆攻克之后就死掉了,但他死前成功地做了一件事,劝说曾国藩给李鸿章写信,说点软话,央求李鸿章回来。概因李鸿章有大才,迟早一飞冲天。如果跟他把关系弄拧,平白无故多一个仇人,未免有些划不来。于是曾国藩又给李鸿章写信,说了几句软话,李鸿章就又晃悠晃悠地回来了。

虽然李鸿章回来了,但对于曾国藩纳陈氏为妾这事,他一声也未吭。但彭玉麟却是非要吭声不可。

彭玉麟来安庆的时候,曾国藩说好了去接他的,但彭玉麟在江岸等到天黑,也没见到曾老师的影子。后来才知道,曾国藩去是去了,可临时被曾国葆拉了去看肥妹。因为老曾不喜欢肥妹,一生气,当时就回去了,忘了彭玉麟这档子事。

被曾老师放了鸽子,彭玉麟很悲愤、很窝火。正无处发泄,眼见曾国藩居然违背朝廷规定,娶了陈氏女,当时彭玉麟就按捺不住了,拔剑而起,大喝一声,冲到了曾国藩的座船上,高声大叫:“无耻小人韩正国,拿命来!”

这个……躲在船尾的韩正国吓得直缩脖子,心说是你家曾老师娶了陈氏女,跟我有什么关系?可韩正国也知道,曾国藩娶陈氏女,是自己拉的线。彭玉麟虽然拔剑而起,却终究不敢直接冲着曾老师去,就抓住自己保媒拉纤这一条,要找自己的麻烦。

唉,这正是,做个员工难又难,老板个个特难缠。不拉皮条修理你,拉了皮条更麻烦。韩正国不敢招惹彭玉麟,只好躲起来,默默垂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