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雍正即位之谜
26733900000003

第3章 康熙废立太子之谜(3)

胤礽:一岁皇太子,三十四岁废太子,三十五岁复立皇太子,三十八岁再废太子,五十岁死追赠和硕理密亲王

胤祉:二十一岁多罗诚郡王,二十二岁多罗贝勒,三十二岁和硕诚隐亲王,五十三岁革爵

胤禛:二十岁多罗贝勒,三十一岁和硕雍亲王,四十四岁继皇位

胤祺:十九岁多罗贝勒,三十岁和硕恒温亲王

胤祜:十八岁多罗贝勒,二十九岁多罗淳度郡王,四十三岁和硕淳亲王

胤禩:十七岁多罗贝勒,四十一岁和硕廉亲王,四十五岁革爵,黜宗室

胤禟:二十六岁固山贝子,四十二岁革爵,黜宗室

胤鋨:二十六岁多罗敦郡王,四十一岁革爵,五十四岁奉恩辅国公

胤裪:二十四岁固山贝子,三十七岁多罗履郡王,三十八岁固山贝子,三十九岁镇国公,四十五岁复多罗履郡王,五十岁和硕履懿亲王

胤祥:三十六岁和硕怡贤亲王

胤禵:二十一岁固山贝子,三十五岁多罗郡王,三十七岁固山贝子,六十岁多罗恂勤郡王

胤禑:三十三岁多罗贝勒,三十七岁多罗愉恪郡王

胤禄:二十八岁袭博果铎封和硕庄亲王

胤礼:二十六岁多罗果郡王,三十二岁和硕果毅亲王

胤祎:二十岁固山贝子,二十四岁多罗贝勒,二十八岁辅国公,二十九岁复多罗受勒

胤禧:十九岁固山贝子,十九岁多罗贝勒,二十四岁多罗慎靖郡王

胤祜:十三岁固山贝子,二十三岁多罗慕勤贝勒

胤祁:十七岁奉恩辅国公,二十二岁多罗诚贝勒,四十五岁固山贝子,六十四岁奉恩辅国公,六十九岁多罗诚贝勒,七十一岁封郡王

胤秘:十七岁和硕诚亲王

儿子多了本来应该是好事,多子多福嘛,可是生在帝王家,却成了天大的坏事,因为,继承权问题像一根尖锥似的,极其锐利地立在每一个人面前。康熙这一个又一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大都虎视眈眈,觊觎着他的皇位宝座。康熙皇帝虽是英明圣主,但在继承大统这个问题上,也难免处理得不妥当。为此,连雍正的生母乌雅氏也是处在极其复杂的政治矛盾漩涡中,既不能干预朝政,又不能不管自己的儿子,处境十分尴尬。更令她意想不到又让她心惊胆战的是:矛盾最终焦点之双方竟然发生在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皇四子胤禛和皇十四子恂勤郡王胤禵身上。

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以后十位皇帝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康熙皇帝的头一个伟大贡献是打下了今天我们国家所拥有的这块领土。我们今天继承的这大块版图基本上是康熙皇帝时牢固地确定了的。他三征噶尔丹,团结众蒙古部,把新疆牢牢地守住。他进兵西藏,振兴黄教,尊崇达赖喇嘛,护送六世达赖进藏,打败准噶尔人,为维护西南边疆的统一,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他进剿台湾,在澎湖激战,完成统一台湾大业。他在东北收复雅克萨,组织东北各族人民进行抗俄斗争,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取得了独立自主外交的胜利,为巩固东北边疆作出了重大贡献。

康熙皇帝的第二个伟大贡献是他的统一战线策略。满族进关时兵力只有五万多,加上家属也不过二十万人,以这样少的人口去统治如此一个大国,占领那么大片领土,管理那么多人口,矛盾非常突出。康熙皇帝便发明了统一战线策略:先团结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后来又团结了汉族的上层人士,他还全面学习和继承了当时比满文化要先进得多的汉文化,尊孔崇儒。在官吏的设置上,凡高级官吏都是一满一汉,大学士、尚书、侍郎、军机大臣都是如此。这样,康熙便非常成功地克服了满族官员少的困难,真正达到了以一顶百的神奇效果。

康熙皇帝的第三个了不起的地方是他奖惩分明的用人制度。即使是皇子犯了错误,也一样要受到严厉的处罚。皇子打了败仗,回来不敢进德胜门,照样要蹲在城外,听候处罚。他的这套办法既能调动部下的积极性,奋勇向前,义无反顾,又能组织起一支有严明纪律的队伍,所向披靡。

康熙皇帝不光有雄才大略,而且勤奋好学。他除了会几种民族语言之外,还会好几种外语,包括希腊文。他既是军事家、政治家,又是大文人,精通诗词歌赋,会琴棋书画。康熙皇帝更是最早懂得向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知识学习的开明君主。康熙喜欢研究自然科学。对数学、天文、地理、医学、生物学、解剖学、农艺学和工程技术有浓厚兴趣,还亲自主持编辑科技书籍。

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功勋盖世、号称“名日守成、实同开创”的一代“明君圣主”,在其晚年却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骨肉相残、伦常巨变的悲剧。不幸的是,作为这场悲剧的主人公之一,康熙最后也在这样惨痛的大阴影下突然病故。他到底是怎么死的,不仅是他自己,就连历代的史学家也不明不白,颇多争议,是正常死亡还是死于非命,恐怕永远成了一个不为人所知的秘密了。

这起悲剧的余波一直延续到康熙的孙子乾隆即位初期才算勉强收场。在这场悲剧漩涡中,清皇室的重要成员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卷入,而由此延伸到外廷,导致大批高级官员纷纷落马。说起来,这起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罕见的因储位悬疑不决而导致的政治斗争,其历史渊源甚至都可以上溯到清王朝的开山鼻祖努尔哈赤、皇太极等人的身上。

四、山雨欲来风满楼

康熙十七年(1678),雍正出生的那年,康熙朝内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这一年的三月,三藩之乱的罪魁祸首吴三桂垂死挣扎,演出了一场登基称帝的丑戏,他在衡阳草草修建了百余间庐舍,用黄漆涂扫房顶,以当宫室。三月十八日,吴三桂匆匆登上了临时搭成的祭坛,祭祀天地,改国号为周。这样,他彻底撕掉了复明的“旗号”,将自己的狼子野心大白于天下。由于清军攻势锐不可当,吴氏小王朝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吴三桂惶惶不可终日,突然中风死去。截至他死亡那天,他才做了不到五个月的皇帝。已经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当时在衡州自称为帝,还取了国号叫大周,但还是改变不了叛军当时的困境,这年秋天,叛军已经群龙无首,所以军心涣散,溃不成军。吴三桂的孙子吴世瑶继承了吴三桂的帝位。清朝的军队趁着这个时机发动了总进攻,叛军节节颓败,无力招架,一蹶不振。湖南、广西、贵州、四川这些地方慢慢地又成了清朝军队的领地。但是,马宝和胡国柱这些叛军还是不投降,他们做着最后的困兽之斗,顽命抵抗。清朝派出去的满族将士和他们打了近两年的仗。终于把他们逼到了云南,进而清军围攻了昆明。吴世瑶自知已经是穷途末路了,被清军抓去肯定也落不到什么好下场,所以就自杀了。其他的人见吴世瑶已自杀,就领着残余的军队投降了。直到康熙二十年(1681),康熙帝才最终平息了三藩之乱。

二是康熙特设“博学鸿词科”,千方百计吸引明代的遗老及各种人才参政。康熙十七年,也就是1678年,康熙皇帝下诏:

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备顾问著作之选,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博,文藻瑰丽,追终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辞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按察,各举所知,朕亲试录用!

这样的诏书一下.京城和各省的官员哪里敢有一丝怠慢,就纷纷把自己知道的人都举荐了上来。到了第二年,一共推举上来的有名有才者145人来京城参加考试。有很大一部分来参加考试的人,春天刚刚开始就到了京城,康熙皇帝为了表示对这些名入学士的尊崇,说现在天气还很冷,不能很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下令安排驿馆,清政府还给他们优厚待遇,除发往返路费、衣食费、柴炭银外,皇帝还亲自赐予了丰盛的宴席加以款待,让他们休息到阳春三月,才参加考试。

一眨眼,时间在雨滴声中悄然过去,阳春三月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来了。考试也如期进行,是在体仁阁里考的。神奇的是考试的题目只是一首诗和一篇赋,这么简单的题目,让这些本来就饱读诗书的名士才子信手拈来,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

但是,在参加考试的这些人中,很大一部分是明朝官员们的后代,免不了心里记挂着前朝的事情,所以对现在的清政府有着抵触情绪。怀着这种抵触情绪,很多有才有能的人故意不好好地答题,试卷上漏洞百出。据清朝一个叫陈康祺的人做的笔记,上面记载着说:明朝户部侍郎严一鹏的孙子严绳孙只是写了一首诗,而故意不把试卷做完。明朝御史彭孟宗的孙子孙通还出言不逊,故意冒犯。还有朱尊彝、潘耒、施润章这些人故意把音韵和平仄搞乱。康熙皇帝在查看他们的考卷时就发现了这些问题,但是为了广泛招揽人才,康熙帝不拘一格,甚至还亲自阅卷,可见他的一番苦心。康熙皇帝看了这些丝毫也没有生气,也不去追究他们的故意怠慢。最后根据考试结果,录取了20个一等,30个二等,这些人要么进入翰林院去做编修了,有的到了国史馆中,去修订明史。甚至连选拔了但都不来的杜越、傅山、王方毂这几个人,康熙皇帝也授予他们内阁中书的头衔,以表示对他们的尊崇。高官厚禄使这些文人学士也逐渐放弃了反清的立场。连没有被录取的文人学士也不再以明代遗老自居了。

康熙皇帝为什么对他们能这样宽容,甚至连出言不逊的人他都不治他们的罪呢?著名清史学家孟森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圣祖开博学鸿词科,概有其深意。”他说的这个深意究竟指的是什么呢?其实康熙十七年(1678)的时候,清朝的统治还很不牢固的,内忧外患,有一大堆的事儿等待处理。明朝遗留下来的老的官员或者是官员的子孙都抱着对清朝统治不合作的态度。那时西北的准格尔蒙古也虎视眈眈地威胁着清朝。西南又出了平西王吴三桂发动的“三藩之乱”。康熙皇帝在派出军队去平定那些战争和叛乱的时候,就在考虑一个问题。他深刻地认识到,之所以这么多战乱,还有叛军,大家还非常响应,主要原因在于“德泽未洽”。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清朝政府的仁德和恩泽,最好的办法就是让汉族人也来参加科举考试,以便笼络这些有才能的汉族人的心。对那些汉族的士绅,特别是江南地方经济和文化都非常的发达地区的人,让他们有机会能出来做官,为朝廷效力。正因为如此,康熙皇帝才会这样宽容大度,什么都不计较。他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广揽天下所有饱读诗书之人,笼络他们的心当做自己的政治资本。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在康熙录用的50个读书人里面,大多数是东南来的,光是江苏和浙江两个省就占了38个。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其实就是想笼络有经济有文化的江南硕学鸿儒。

博学鸿词科的开设,对当时很多文人墨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许许多多的汉族人士对清政府的偏见和疏离慢慢消减了。他们纷纷到朝廷里当官,东南地区的人心就慢慢地稳定了下来。正所谓自博学鸿词科起,“从此遗民不世袭”。博学鸿词科的设立对清朝政府平定“三藩之乱”和确保全国的稳定统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皇家子弟,也叫“皇族”,号称“天潢贵胄”。但是权力即使对于皇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对于有着众多政敌弟兄的雍正来说,更是需要超人的智慧与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在人与人之间交融竞争、明争暗斗。

出生在这一年的雍正(胤禛)和康熙帝的众多儿子一样,是在十分优越的环境中慢慢成长的。清初皇子的抚养,一般都是交由生母以外的皇室家奴或是妃嫔代为养育,如康熙就是由内务府家奴曹玺代养,雍正则由一等公佟国维的女儿皇贵妃佟佳氏抚育。佟家是兼有汉族血统的满洲人,在顺治、康熙两朝皆是显贵家族,康熙的生母就是佟佳氏的姑母。佟佳氏一向深得康熙宠爱。康熙帝对儿子们的教育抓得很紧,佟佳氏也认真地配合皇上的教育,对胤禛管教甚严。清代的皇帝们对自己儿子的读书学习比任何一代的封建王朝的皇帝都要来得严格。清朝从入关开始,经历了十个朝代,无论是最为辉煌的顶峰康乾盛世,还是后来的衰败,没有一个昏庸怠惰的皇帝。每位皇帝对于学习是非常刻苦的。追根溯源,这和清朝政府高度重视阿哥们的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除了要选出来作为下一任皇帝的皇太子之外,其他的那些普通的皇子们也要能文能武,这些都和严格的皇子教育制度有关。

在清朝时期,就算皇阿哥们的地位再高,也要遵守严格的学习制度,从六岁开始就要到上书房去读书了。在雍正读书的时候,康熙要求他们四五岁就开始去上书房读书识字。

上书房是清朝皇阿哥们上课学习的地方,原来是在西华门里面的南薰殿、兆祥所这些地方,到了雍正手里才开始设立在乾清门里面的东边,后来就一直没有改动过。上书房一般是在每年的正月里开学,具体的日期要让钦天监的人来选好吉日。开学的那天,皇阿哥们都要行拜师的礼仪,皇上会钦赐一些物品给执教的老师,比如说吃的东西、文房四宝、绫罗绸缎,等等,相当于皇帝替自己的儿子给老师的见面礼。

上书房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皇子们每天要在天没亮的时候起来,从隆宗门到上书房读书去,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本朝家法之严,即皇子读书一事,已迥绝千古。余内直时,届早班之期,率以五鼓入……黑暗中残睡未醒,时复倚柱假寐,然已隐隐望见有白纱灯一点入隆宗门,则皇子进书房也。”其实,这种说法一点都没有夸张,事实就是这样的。按照皇宫里面的制度,每天的寅时(凌晨3—5点)皇阿哥们就要起床到上书房去学习了,老师从卯时(早晨5-7点)开始讲课。辰初二刻(早7点半)就让他们吃早饭,午正(中午12点)就吃午饭,这些都是由每个皇子的下人送到书房的下屋里的。但是如果到了吃饭的时候还有作业没有做完,或者是被老师处罚背书写字的,那么只能等到老师允许了之后才可以吃饭,跟来的下人不能够催老师。下课放学也是一样。除了一天两顿的吃饭时间之外,还有一两次的课间休息,但是每次都是不超过十五分钟的,还要经过老师的允许,其他的时候都不能随便地到外面去走动的。放学的时间是不统一的,如果是已经有了爵位,分给他们府邸的皇阿哥在午初(中午11点)就放学了,小一点的阿哥在未正二刻(下午1点半)才放学。

阿哥们每年的法定节假日就是只有万寿节,也就是父亲的生日包括前一天,还有元旦,端午节,中秋节和自己生日那几天是放假的。其他时间,就连是大年三十也得风雨无阻地去上课,但是可以提早下课。

满族的文化也是相当鲜明的,它的鲜明之处主要是在于它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而且他们尚武的精神和骑射方面的技艺很出众。所以,练习骑射就是皇阿哥们练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康熙皇帝总是希望自己的儿子都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出色精湛的骑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