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地将目光伸向门外,蓦然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正立在门口。那是一张干瘦病态的脸,厚厚的污垢遮住了本来的颜色。头发蓬松着,沾满了泥土和干草。一只黑黝黝的大手扶着门框,痴痴地向里看着,混浊的眼睛里分明透着一种渴望。忽然,他抬起只有半截裤子的双腿,懵懵懂懂地闯了进来。他闪到一张空着的桌子旁,桌子上是狼藉的杯盘和残羹冷饭。他不顾一切地伸手抓起盘中的剩饭拼命地往嘴里塞……与此同时传来几个用餐女孩的惊叫声。服务员不知从哪里找来一根木棍,戳他的腿恐吓他赶快离开。他终于惊恐起来,抓着一把未及下咽的米饭跑了出去。
几分钟后,他又出现在门口,不过没敢靠近,只是怯生生地向里张望。看到那个孱弱的身影,C心中忽然生出一种怜悯之情……
热腾腾的水饺端上来了,散发着诱人的香味,C却难以下咽。C想把水饺送给他,又恐被人耻笑。看着周围没有认识的人,才终于鼓起了勇气,C向服务员要了一个方便袋,把水饺一股脑儿倒了进去。他提着袋子走到门口,示意他拿走。起初他还有疑虑,过了一会儿才慢慢地靠了过来,伸出手把抢了过去,冲君嘻嘻一笑,攥着袋子转身跑了……
C如释重负地回到店里,重新要了半斤水饺,环顾左右,他目光触及的是周围一双双惊奇的眼睛,店里静悄悄的……
水饺很快地端了上来,而且还配了一碟精致的小菜。
饭后C来到柜台前结账,老板却连连阻止,她笑着说:“我们决定,为您提供免费午餐……”话音刚落,店里忽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刹那间,他忽然明白:爱心人人都有,而奉献爱心却需要勇气。
6.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佛界讲究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只不过是心存感激的受惠者对施惠者的一种报偿而已。
下面是比尔·盖茨先生曾经为他的员工讲过的一个故事。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女孩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孩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女孩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
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但他放弃了这个念头。
数年之后,那位美丽的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订。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许多人活一辈子都不会想到,自己在帮助别人时,其实就等于帮助了自己。他们会问:“明明是我去帮助他们,他们受惠,怎么是帮助自己呢?我受的惠在哪里呢?”其实一个人在帮助别人时,无形之中就已经投资了感情,别人对于你的帮助会永记在心,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会主动报答的。
一个极其寒冷的冬日的夜晚,路边一间简陋的旅店来了一对上了年纪的客人。不巧的是,这间小旅店早就客满了。“这已是我们寻找的第十六家旅社了,这鬼天气,到处客满,我们怎么办呢?”这对老夫妻望着店外阴冷的夜晚发愁地说。
店里的小伙计不忍心这对老人出去受冻,便建议说:“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今晚就住在我的床铺上吧,我自己在店堂里打个地铺。”老夫妻非常感激,第二天要照店价付客房费,小伙计坚决拒绝了。临走时,老夫妻开玩笑地说:“你经营旅店的才能真够得上当一家五星级酒店的总经理。”
“那敢情好!起码收入多些可以养活我的老母亲。”小伙计随口应道,哈哈一笑。
没想到两年后的一天,小伙计收到一封寄自纽约的来信,信中夹有一张往返纽约的双程机票,信中邀请他去拜访当年那对睡他床铺的老夫妻。
小伙计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纽约,老夫妻把小伙计引到第五大街和三十四街交汇处,指着那儿的一幢摩天大楼说:“这是一座专门为你兴建的五星级宾馆,现在我们正式邀请你来当总经理。”
年轻的小伙计因为一次举手之劳的助人行为,美梦成真。这就是著名的奥斯多利亚大饭店经现乔治·波菲特和他的恩人威廉先生一家的真实故事。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的两次不同的婚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爱因斯坦的前妻米列娃因不能容忍丈夫极少的关心与体贴,而只是一味地与原子、分子、空间、时间为伴,便时常与其发生摩擦,而两人的个性都很强,终于分手了。而第二任妻子艾丽莎却是一个体贴入微,懂得尊敬与忍让的人,她深知爱因斯坦的脾气,从不干预丈夫的工作,让他安心地完成事业。爱因斯坦受到感动,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采陪妻子度过美好时光,甚至他在记者招待会上也曾说过:“艾丽莎不懂相对论,但相对论却有她的一份心血。”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7.和贪婪只会遭到人们的怨恨和诅咒,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而善待他人,则可造福于人,迎来你的身心健康。
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在43时,他建立了世界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垄断事业——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但是在他53岁的时候,即他的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他的私人世界却崩溃了。洛克菲勒的身体本来十分强壮,可是在53岁时,他看起来像个木乃伊。他的皮肤松弛,没有光泽,就像是一张老羊皮包在他的骨头上。他的双肩已经下垂,走起路来摇摇摆摆。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许多书籍和文章公开谴责‘标准石油公司’那种不择手段致富的财阀行为——和铁路公司之间的秘密回扣,无情地压倒竞争对手。在宾夕法尼亚州,当地人们最痛恨的就是洛克菲勒。被他打败的竞争者将他的人像吊在树上泻恨。他们之中有许多人渴望亲手将绳子套在他那萎缩的脖子上,并且将他吊在树上。充满火药气味的信件如雪花般飞进他的办公室,威胁着要他的命。他雇佣了许多保镖,防止自己遭敌人杀害。烦恼、惊吓、高度紧张的生活把他排向了坟墓的边缘,他的私人医生警告他:他必须在退休和死亡之间作一个选择。
在那段痛苦的日子及失眠的夜晚里,洛克菲勒终于有时间自我反思,他选择了退休。他开始为他人着想,他曾经一度停止去想他能赚多少钱,而是开始思索那笔钱能够换取多少人类的幸福。简而言之,他开的考虑把数百万的金钱捐出去。有时候,这件事情可真不容易。当他向一座教堂奉献时,全国各地的传教士齐声发出反对的怒吼:‘腐败的金钱!’但他继续捐献,在他获知密西根湖湖岸的一家学院因为抵押权而被迫关闭时,他立刻展开援助行动,捐出数百万美元去援助那学院,将它建设成为目前举世闻名的芝加哥大学。他也尽力帮助黑人,像塔斯基吉黑人大学需要基金来完成黑人教育家华盛顿·卡文的志愿,他毫不犹豫地捐出巨款。他也帮忙消灭十二指肠虫,当著名的十二指肠虫专家史太尔博士说:‘只要价值5角钱的药品就可以为一个人治愈这种病,但是谁会捐出这5角钱呢?’洛克菲勒捐了出来。他捐出数百万美元消除十二指肠虫,解除了使美国南方一度陷于瘫痪的这种疾病。然后,他又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他成立了一个庞大的国际性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致力于消灭全世界各地的疾病、文盲及无知。他把钱捐出去之后,感到十分快乐,他不再烦恼,也不再彻夜难眠。他不仅没有死于53岁,而且一直活到98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结果呢?原因就在于他付出了金钱和对别人的关爱,得到了健康和长寿。
8.腾出一只手托举别人
生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在帮助别人时不仅不图报答,他们根本就没想报答,他们宁可牺牲自己,甘愿做别人进步的阶梯,让别人站在自己的肩上,攀上更高的顶峰。这类人有着更高的精神境界,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学工程专业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二十多岁时写了一部中篇小说《穷人》,他怯生生地把稿子投给《祖国纪事》。编辑格利罗维奇和涅克拉索夫傍晚时分开始看这篇稿子,他们看了十多页后,打算再看十多页,然后又打算再看十多页,一个人读累了,另一个人接着读,就这样一直到晨光微露。他们再也无法抑制住激动的心情,顾不得休息,找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住所,扑过去紧紧把他抱住,流出泪来。涅克拉索夫性格孤僻内向,此刻也无法掩饰自己的感情。他们告诉这个年轻人,这部作品是那么出色,让他不要放弃文学创作。之后,涅克拉索夫和格利罗维奇又把《穷人》拿给著名文艺评论家别林斯基看,并叫喊着:“新的果戈理出现了。”别林斯基开始不以为然:“你以为果戈理会像蘑菇一样长得那么快呀!”但他读完以后也激动得语无伦次,瞪着陌生的年轻人说:“你写的是什么,你了解自己吗?”平静下来以后他对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你会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出了反应:“我一定要无愧于这种赞扬,多么好的人!多么好的人!这是些了不起的人,我要勤奋,努力成为像他们那样高尚而有才华的人!”后来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了大量优秀的小说,成为俄国十九世纪经典作家,被西方现代派奉为鼻祖。
格利罗维奇、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因各自的成就赢得人们的尊敬,但同样令人们尊敬的是他们“腾出一只手”托举一个陌生人的行动。而且从最初他们就预料到这个年轻人的光芒将盖过自己,但圣洁的他们连想也没想就伸出了自己的手。
“腾出一只手”给别人肯定会牺牲自己的利益,别林斯基等三位伟大的艺术家虽然后来被陀思妥耶夫斯基抢了光芒,但毕竟因陀氏的成功而使自己的人格举世皆知。生活中更多的“腾出一只手”者则是默默无闻的,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像陀氏那样成为光芒四射的成功者。然而“腾出一只手”给别人,在于过程,而不在于结果;无论被托举者最后是否平凡,无论能否得到回报,都不影响爱的价值。
四、礼节周全,彬彬有礼赢得他人欣赏
1.礼貌待人体现修养
礼貌待人,是指与人交际时所持有的诚恳和气、谈吐文明、举止谦恭的待人态度。它反映着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质,是一个人心灵美、语言美和行为美的和谐统一。礼貌待人,是人类文明千百年优良行为的积习,也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人们往往把它看做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我们中华民族有优良的传统,从而赢得了“礼仪之邦”的美誉。
我国古代思想家经常强调“礼”的作用。“礼”有广狭二义,广义的礼,大致包括制度、行为规范和风俗文化等;狭义的礼,指礼仪、典章礼节和礼貌。礼和义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
从古至今,礼貌待人一直体现于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中国人民素以家庭和睦,注重亲人感情而著称于世。我国的传统道德提倡“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这些人伦规范,都要通过礼貌的方式才能实现。《三字经》说:“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就能主动把大个儿的梨让给兄长吃,而把小的留给自己,这不就是良好的礼貌行为吗?
敬老爱才,是中国人民可贵的社会公德。汉代的张良便是这方面的楷模。
《史记·留侯世家》记载了张良尊敬老人,为老人拣鞋、穿鞋,并得老人赠以《太公兵法》的故事。张良勤苦攻读,学到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后来辅助汉高祖刘邦打天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立下了汗马功劳。
礼貌下属,是政治家的有识之举。
刘备屈尊降贵,三顾茅庐,恭请诸葛亮;诸葛亮出山后,刘备对诸葛亮“以师礼待之”。诸葛亮深感其诚,尽心辅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热爱人民,尊重群众,是革命先辈的高尚品德。
孙中山先生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生病住院期间,每次接到护士送来的药品,总要微笑着说:“谢谢您。”1925年,孙中山先生患肝癌病势严重。弥留之际,他吃力地对一位护理人员说:“谢谢您,您的工作太辛苦了,过后您应当好好休息休息。”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感动得泣不成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礼貌待人是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能够使社会和谐有秩序,从而维护着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
人类社会需要交往。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难免发生矛盾。礼貌待人,可以化解矛盾,避免冲突;如果不讲礼貌,就会激化矛盾,加剧冲突。比如,乘公共汽车时,你不小心踩了人家的脚,应主动致歉,说句“对不起”,对方的不快情绪便会立刻平和下来,继之回报一声“没关系”,二人颔首,面带笑意,显现出友好和谅解的气氛。相反,要是踩人者没表示,被踩者也不答应,双方必然唇枪舌剑,越说越僵,甚至会挥拳相向,混战一场。
礼貌待人,可以得到别人的真诚和指教。学生对老师有礼貌,老师就会格外耐心地讲授知识;徒弟对师傅有礼貌,师傅就会不厌其烦地传授技术;出门在外问路有礼貌,人家就乐于回答,愿意提供便利。本文前面谈到的张良,不正是由于尊老敬长,才被赠予兵书吗?
礼貌待人,可以增进感情,加强团结。一句亲切的问候,会使对方暖意盈怀;和蔼诚恳,会使对方如沐春风;……我们只要留意周围就不难发现,讲究礼貌的人,大都与同学同事关系和谐,与街坊邻里相处和睦,往来朋友多,亲朋情意深。
礼貌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作用如此重要,不言而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培养礼貌待人的美德。
礼貌待人的核心,是对他人的尊重。培养这种美德,首先要树立约束自己、尊重他人的观念。古诗云,“诚于中而形于外”,只有从思想上约束自己、尊重他人,才能自觉做到礼貌待人,同时,也自然会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从而形成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融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