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总经理必读的638篇经典营销故事
26716400000065

第65章

李强说:“四个人中,最重要的是唐僧。只有他明白去西天的目的是取回真经普度众生。就是他,在孙悟空一赌气回了花果山、猪八戒开小差跑回高老庄、沙僧也犹豫的情况下,毅然一个人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因为他知道为什么要去西天,他知道他为什么做,他知道他要什么;而他的三个徒弟并不知道为什么要去西天,他们只是知道保护好唐僧就行。至于为什么要保护好唐僧,他们不用去考虑。所以,无论路程多么艰险、无论多少妖魔挡道、无论多少鬼怪想吃其肉,唐僧都毫无畏惧,义无反顾。最后,唐僧不仅取回了真经,而且还使曾经被称为妖精的三个徒弟最终功德圆满。”

一个人如果一开始就不知道他要去的目的地在哪里,他就永远到不了他想去的地方。一个企业也是如此,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永远到不了成功的彼岸。

远行的过去

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每次进屋时都会随手关上身后的门。有一天,乔治和朋友在院子里散步,他们每经过一扇门,乔治总是随手把门关上。

“你有必要把这些门关上吗?”朋友很是纳闷。

“哦,当然有必要。”乔治微笑着对朋友说,“我这一生都在不断地关我身后的门。你知道,这是必须做的事。当你关上身后的门的时候,也将过去的一切关在了门外,不管是让人羡慕的成就,还是让自己悔恨万分的失误。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轻装上阵,集中全部的精神去考虑明天的事情,才能摆脱过去种种经历的困扰和纠葛,去重新开始。”

对于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来说,要想让自己业绩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就必须学会忘掉过去。只有忘记过去的辉煌和失败,你才会有重新开始的动力和信心,才能无所牵挂地向前看。后续发展的最大敌人就是自我满足、裹足不前。每一个优秀的营销人员都应该记住,每一个成功的瞬间,应该是迈向更辉煌目标的开始。

夸夸其谈

很多人做事往往空有很高的目标,却不会用行动去实现它。一天,一个懒汉随同邻居去学钓鱼。到了河边,懒汉放下诱饵,看着河流,头脑里便开始想入非非,心想:要是这次钓上了一条金鱼多好,金鱼又生很多小金鱼,我拿到市场上去换来很多银两,然后我不用干活,我去买洋房,娶漂亮老婆……

懒汉这样想着,不时地做着钓上金鱼的美梦,可惜,渔竿一点动静都没有,只是在他的晃动下泛起了涟漪。没过一会儿,邻居钓上了一条一尺来长的大草鱼,懒汉心生妒意,把渔竿一甩,去问邻居:“我们是一样的诱饵,同样的河流,为什么我钓不上鱼而你却能呢?”

邻居笑着说:“我能钓上鱼儿是因为我头脑里有目标;所以我心静如水地等鱼儿上钩,你钓不上是因为你头脑里只有钓鱼的愿望,反而心浮气躁。”

在营销这一行业,推销之前订立目标是推销员成功的方法之一。顶尖推销员头脑里就有目标,因为有了目标就有动力,有了动力就会有对成功的渴望。而许多的人天天想推销几百万的大单,而在行动上却宁愿少接触一个客户,多睡一会懒觉。光有愿望,没有目标,自然会心浮气躁,失去激情,自然也不会有收获。

顺应大众

“金利来”这一名字来源于“金狮”,它是由创制者曾宪梓从“金狮”品牌改换来的。在粤语中,“金狮”的”狮”与”输”是同音的,在港台,人们都爱讨吉利,对“输”字特别忌讳。

于是,曾宪梓一夜未眠,想尽一切办法去更改“金狮”的名字,最后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将“金狮”的英文名由意译改为意译与音译相结合,即“Gold”仍意译为“金”,而“Lion”(狮)则取音译,为“利来”,即成为“金利来”名称。

“金利来”,金与利一齐来,谁听了都高兴!于是,金利来品牌就这样诞生了,并最终成为驰名海内外的领带品牌。

市场竞争激烈,如果没有积极出色的创新,就会被淘汰出局。“金利来”品牌定位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让人们无条件地去接受,这就是成功的所在。

根据需要定位产品

如今,“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洋快餐包围着我国的大小城市,当这些洋快餐在中国风靡时,我国的“中式快餐”旋风也刮至欧洲市场,令欧洲人刮目相看。引领此风潮的就是被欧洲餐饮业同行称为“欧洲中式快餐第一人”的曾耀宁先生。

曾耀宁是个普普通通的浙江温州人,1989年,他自费去澳大利亚留学。1990年,他开始和妻子一起来到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创业。

在布达佩斯,夫妻俩从摆地摊开始创业,历尽了人间艰辛。

有一天,一位朋友来他家做客,曾耀宁亲自下厨,烧了一桌拿手的家乡菜来招待客人。朋友吃了后赞不绝口,随口就说,现在这里的中餐馆,手艺大多不正宗,如果曾耀宁去开,依他的手艺,绝对能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曾耀宁夫妻俩一商量,毅然就在1993年与朋友一起合开了一家中餐馆,步入了餐饮业。

一年后,取得了一定餐饮经验的曾耀宁,决心在中餐上做出点更大的名堂来。他毅然独自投资,在距布达佩斯市30公里的一个被中国人叫做“山丹丹”的着名旅游小城中,创办了一家“中华大酒楼”。这家酒楼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推出的各档中国菜肴颇具特色。

曾耀宁夫妻俩分工合作,吃苦耐劳,经营有道,管理有方,使得酒楼生意日益兴隆,在当地享有盛誉。1996年,马来西亚国王访问匈牙利,匈牙利政府还指定在“中华大酒楼”宴请来宾。一时间,曾耀宁在匈牙利的餐饮业界闻名遐迩。

曾耀宁不满足于现状,他觉得中华餐饮业有着五千年的辉煌,完全可以与西餐一争天下。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分析,他发现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除了宴请和派对外,人们一般上饭馆都是选用快餐,对快餐的需求量正在日益增大。在全球的餐饮业中,西式快餐如“麦当劳”、“肯德基”等,虽然口味单调,但却正以惊人的速度抢占着全球市场,而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美食,在世界上却发展缓慢,这说明中餐业中一定有落后于西式快餐业的地方。

为此,他作了大量的调查和对比,得出结论:传统的中餐由于品种过于繁多,制作不够统一,质量不够稳定,工艺较为复杂,耗时多,价格高,故难以吸引国外顾客长期光临。而西式的快餐则制作标准化,品种系列化,省时、省力、省钱,相比之下便有着绝对的优势。经过一番思索,曾耀宁心中有了自己的发展蓝图,他决心突破中国餐饮的传统形式,创造一种具有全新概念的“中式快餐”,一种既有传统中餐的美味、又有“麦当劳”那样的快餐优势的“中式快餐”。

经过精心筹备,1996年夏天,一个前所未有的“中华快餐城”在布达佩斯的购物中心DUNAPLAZA里创办了。曾耀宁开始在海外变革传统的中餐,带着他的那种全新的概念进行着实践和尝试。

“中华快餐城”一开业,即以豪华、新颖、规范的格局,味美价廉的颇具东方风味的菜肴和上乘的服务水准在匈牙利引起了相当的轰动,一时顾客盈门,座无虚席。

布达佩斯人对这一新型的中餐表现出来的热情远远超过了曾耀宁当初的想象。这使曾耀宁很受鼓舞,他不失时机,加大投资,接连在布达佩斯新建的几家购物中心中开起了一连串中式快餐的连锁店。

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他依靠自创的“中式快餐”在匈牙利构筑起了他的“曾氏中华贸易餐饮集团”。如今,曾耀宁的这个集团,在匈牙利已拥有了多家大型餐馆和两家自选商场,光是聘用当地的员工即已超过百人。

曾耀宁还在不断努力,以统一的菜品、统一的流程、统一的价格、统一的服务把“中华美食”传播到全世界。

对新的一个产品或品牌定位的途径有两个,最常见的是先有产品,根据产品的特性和用途来定位消费群体,而另一个隐形的定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发明制造新产品。

准确的把握

1943年,一家瑞典家居用品企业诞生,取名为“宜家”,创始人是瑞典人坎普拉德,创立之初主要经营文具邮购、杂货等业务,后转向以家具为主业,在不断扩张过程中,产品范围扩展到涵盖各种家居用品。

到2003年,宜家在全球发展到180家连锁商店,分布在143个国家,雇用员工7万多名。2003年宜家获取了110亿欧元的销售收入和超过11亿欧元的净利润,成为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

宜家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企业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有很大关系。宜家的经营理念是“提供种类繁多、美观实用、老百姓买得起的家居用品”。从创建初期,宜家就决定与家居用品消费者中的“大多数人”站在一起,这意味着宜家要满足具有很多不同需要、品位、梦想、追求以及财力,同时希望改善家居状况并创造更美好日常生活的人的需要。针对这种市场定位,宜家的产品定位于“低价格、精美、耐用”的家居用品。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宜家把自己定位成面向大众的家居用品提供商。因为其物美价廉、款式新、服务好等特点,受到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欢迎。

但到了中国之后,宜家的市场定位做了一定的调整,因为中国市场虽然广泛,但普遍消费水平低,原有的低价家具生产厂家竞争激烈并接近饱和,市场上的国外高价家具也很少有人问津。于是宜家把目光投向了大城市中相对比较富裕的阶层。宜家在中国的市场定位是“想买高档货,而又付不起高价的白领”。这种定位是十分巧妙准确的,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后来很多中国白领把“吃麦当劳,喝星巴克咖啡,用宜家家具”作为一种生活风尚。

1997年,宜家开始突出考虑儿童对家居物品的需求。为了设计更加适合儿童需求的产品,宜家与两支专家队伍进行了合作来开发产品。儿童心理学家和儿童游戏方面的教授帮助宜家设计、开发旨在培养儿童运动能力和创造力的产品。同时,宜家还通过对儿童的问卷调查来评选出优胜产品。

在宜家展示厅,设立了儿童游戏区、儿童样板间,在餐厅专门备有儿童食品,所有这些都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使他们更乐意光顾宜家。由于定位准确,宜家在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今我国市场正处于从未有过的激烈的“战国时代”。众多品牌不断涌现,产品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同质性越来越高,令市场争夺日益困难。与此同时,消费者在商品的“汪洋大海”之中选择愈来愈不容易,在越来越多的品牌面前显得无所适从,从而使不少公司更因无法博得“上帝”的欢心而焦头烂额。

其实,从战略上看,高明的竞争战略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要脱颖而出,就要击中消费者的心,说到底,就是要有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

倒下的跳舞者

洛阳的某集团曾以“会跳舞的火腿肠”红遍大半个中国。但在经营上取得一定业绩后,集团为了取得更快的发展,在发展养殖、饲料加工、包装等传统项目的同时,多面出击,先后在医药、茶饮料、房地产等多个经营项目上投巨资,并跨地区、跨行业收购兼并十多家扭亏无望的公司,走上了一条一体化与多元化同时并举的发展道路。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由于投资的经营项目繁杂,相互间又不关联,结果导致自己元气大伤,终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开始在下坡路上徘徊。

根据《财富》杂志的统计,全球500强大公司中,单项产品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比重95%以上的有140家,占500强总数的28%;主导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70%~95%的有194家,占388%;相关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70%的有146家,占292%。这说明500强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最擅长的行业,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多元化品牌。

营销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专业化,在经历了多元化发展之后,生存下来的都是在某一专业领域独具竞争优势者。这已经是无数成功与失败的公司所证明了的。

灵活权变

古时候,有个秀才骑马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途中他在一小店投宿,将马套在门口的木桩上,天亮准备上路时,马却不知去向。从此,秀才开始四处找马。

他找了一整天,没见着马的踪影;第二天,他远远看见前面好像有一匹马,但走近一看,却是一头驴,他失望地摇了摇头,继续往前走。

第三天,他又见到前面有匹马,心中暗喜:这回该是我的那匹马了吧!但走近一看,还是一头驴。他又走了,仍是每天都能看到一头驴,但他一直没有理睬这些驴,只是在寻找自己的马。考试时间一天天迫近,而这位秀才终因精疲力竭,死在找马的路上。

寻找客户是每个销售员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但是每天我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首先应思考这个问题:顾客可以为我们带来什么?我们需要的是什么顾客?怎样找到顾客?因循守旧、缺乏权变思维的营销者是不会找到自己的顾客的。

只要心够坚定

约翰是个很出色的推销员,在公司里,他的业绩一直名列前茅,然而在最近的几个月里,他却一直走下坡路。销售经理尽一切努力试图让他振作起来,教给他一些新的方法,甚至将一些很有潜力的客户关系交给他。但这些都没有奏效。最后,销售经理不得不对他下了命令:在下10个客户中,至少要做成3笔交易,否则走人。

销售经理对他说:“约翰,今天下午我给你假,你可以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想让你对自己说,不断地说,‘我明天就能做成一笔买卖。’到家以后,不要去做平常要做的事,到花园里去,放松一下,一遍遍对自己说:‘我明天就能做成一笔买卖。我明天……’冲澡和吃晚饭的时候,一遍遍对自己说,‘我明天就能做成一笔买卖。’不要看电视,多散一会儿步,不断地重复这句话,直到脑子里一片空白。

“早点上床,不要看书,也不要数数,对自己说,‘我明天就能做成一笔买卖……’要不断地说,直到你入睡,如果可能的话,梦中也要说。在你早晨起床,穿衣服,吃早饭的时候,一遍遍对自己说,‘我今天就能做成一笔买卖……’上班的路上一直说‘我今天就能做成一笔买卖’。要带着感情说,有信心地说。”

约翰一一按照销售经理说的去做了,他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潜意识里开始相信这句话了。就好像那笔买卖已经做成了一样。第二天,当他面对客户的时候,他的客户带有几分消极和拒绝的姿态,约翰一点也不感到奇怪——这种情形和以往一样,他见得多了。但是约翰想起了那句话:今天,我一定能做成一笔买卖……

接着,发生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尽管这个客户仍然持消极态度,但他还是露出了一点积极的姿态和想购买的愿望。约翰的潜意识被调动起来了,似乎有人击了他一下,他下意识地对自己说:“坚持一下,也许你今天就能做成一笔买卖。”

后来,约翰真地做成了这笔买卖。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并能转变为达到目标的积极行动,促使人们以必定成功的姿态竭尽全力去完成预定的计划或任务。当我们确信某种事情一定会实现时,结果往往能如愿以偿。相反,那种消极的心理预想,因其束缚压抑人心的作用力很大,结果失败的几率往往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