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道弥尔在接手那个濒临破产的工艺品厂后几乎把家都搬到厂里,他先对以前的生产产品进行整理,部分产品停产,部分产品进行更新。凭借他的销售经验对工艺品的特性、购买人群、当时的市场境况进行了分析:人们对工艺品的成本及制作过程是不了解的。只要制作精奇美观,其价格不是一般物品可以比拟的。再说,购买工艺品的人,一般属于富裕阶层,或是有急需的人,价格一般不是他们主要考虑的问题。相反,他们认为工艺品的价格是与购买者的身价成正比的,因此他们在购买时总是求高不求次。所以,如果工艺品的价格很低,很难吸引住他们。
保罗·道弥尔经过产品改造,制订了一套看起来违反常理的营销方法。他把产品的出厂标价大幅度提高,甚至这一标价超过成本10倍以上。工艺品厂的老员工不明白保罗·道弥尔的销售方案,认为过于冒险,于是就纷纷提出辞呈,想另谋出路,而不愿与工厂“同归于尽”。但是,保罗·道弥尔还是坚持推行自己的提价销售法。因为他明白,削价出售,薄利多销是一种推销方法,但并非是唯一的好方法,提价销售也是一种经营策略。是削价还是提价应该看经营的品种、购货的对象以及销售的环境等等因素,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状况。
凭借保罗·道弥尔的销售经验,使其即将破产的工艺品厂扭亏为盈,那些另谋出路的职工又纷纷提出回厂要求,归于保罗的麾下。
物以稀为贵,商品新潮,经营独特,自然会在诸多商家中脱颖而出。保罗·道弥尔敢于力排众议,决定提高商品的价格进行竞争,是缘于自己对商品市场的丰富了解和精辟认识,以及对于工艺品的精致改良。他依据经营的品种、购货的对象、销售的环境等综合因素,因势利导、出奇制胜。的确,购买工艺品的大都是富裕人群,他们只在乎商品的精巧、美观,至于工艺品价格的高低倒是次要的问题。
最后一台排气扇
何林是正大家电商场的店长,她在这家商场已经工作三年了,可以说什么样的客人都见过。
有一天,经理发现商场的“美的”牌排气扇(厨房用)就剩最后一台了,决定把它处理掉。何林知道此事后,不赞成这种做法。没过两天,一位中年妇女在商场转了一圈,最后停留在排风扇旁看了看又摸了摸。
何林立刻迎上去礼貌地问道:“您好,是要买厨房用品吗?”
“嗯。”那位中年妇女也微笑着点点头,停了一下又问:“这种排气扇怎么样?”
“挺好的。”何林接着说:“好像现在大家更喜欢抽油烟机,您要不要看一看?”
“哦,我知道。”顾客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看,还用手时不时地敲了敲。很明显,顾客对排气扇感兴趣。
何林热情地对她说:“要不要试试看?”
妇女摇摇头说:“还会进货来吗?”
何林热情地说:“我们现在正销售抽油烟机,这种产品今后一般不再经销。不过,您可以试试,没有问题。”
妇女用极小的声音说:“哦,我知道,只是……”
何林见她有些犹豫,而且一直盯着排气扇看,便微笑着对她说:“排气扇结构都很简单、耐用,很少听说有出毛病的,并且这个还是名牌‘美的’呢。”
果然,那位中年妇女听后点点头,笑了笑说:“你给我试一试,没有问题就开张单子。”谁都不愿接受别人挑剩的东西,这是顾客的普遍心理。而何林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将最后一件产品很顺利地推销出去了。
按常规,最后的商品总是要降价处理,而优秀的营销人员却能抓住顾客的心理,运用巧妙的语言,让顾客欣然地按照原价购买。
买主开价
在美国匹兹堡市,有一家由顾客自己决定菜价的餐馆。乍一听,似觉不可思议,但细细思量,这家店老板真是揽客有术,令人叫绝!这家餐馆的名字就是老板的名字,叫福乐。
餐馆的饭菜价格,从来都是由老板制定的,顾客只能按菜谱点菜,按价计款。而福乐餐馆的菜单上,只有菜名,没有卖价。菜单上方写着这样几句话:“在福乐餐馆,相信上帝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因此,菜单上没有定价,您自己决定您吃的菜值多少。顾客自己根据对饭菜的满意程度付款,无论多少,餐馆都无异议,如顾客觉得不好,可以分文不付。”
有一次,一对夫妇就餐后,包括小费在内,共付20美元。而在菜单上,他们点的菜,也有付款低于标准的,甚至在狼吞虎咽一顿之后,分文不给,扬长而去。但那毕竟只是极少数。碰到这种情况,店老板只是微笑着说:“上帝祝福你。”但事实上,绝大多数顾客都能合理付款,甚至多付。
“福乐家庭餐馆”天天门庭若市,顾客盈门,赢利大增。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餐厅抓住了消费者的自尊心和好奇心,使顾客觉得这样的买卖公平合理。
自古以来,总是卖主开价,买主还价。如果反过来先由买主开价,便能满足消费者的自尊心和好奇心,这样也使得顾客觉得买卖公平合理,生意自然兴隆。
美丽的错误
在泰国首都曼谷的一家珠宝店中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怪事。
由于珠宝店一下子购进了大批漂亮的绿宝石,几个月过去了,珠宝店都没卖出几件,使得大量资金不能很好流通。为此,珠宝店想尽快将货物脱手。
可这时,老板有一件很急的事要离开曼谷几天,但他十分担心店中的销售、资金周转问题,临行前留下一句话:“如果我走后销路不畅,你们可按二分之一的价格将这批货尽快销出去。”岂知他的下属听他留话时有点漫不经心,把话听错了,误以为老板是让以原先价格的两倍出售。虽然自己也觉得不合情理,但是老板这么说,也只好记住。
老板走后,绿宝石的销量不见好转,下属想起老板留下的话,便以两倍的价格出售这些珠宝。然而,偏偏怪事就发生了,提价后销量反而大增,待到老板回来时,宝石竟然销售一空。
一般来说,对于日常用品,消费者更多看中的是物美价廉。但对于那些首饰,过低的价格反倒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炫耀心理。所以,价格提高后,便能提高产品的销量。
由消费者定的价格更合理
沃尔福森公司是一家有名的制鞋公司。一直以来,新鞋设计出来后,都是由公司定好价格,最后交给销售部进行销售。
有一年,沃尔福森公司设计出了特别适合中老年人穿的鞋,这款鞋穿在脚上十分舒适,它是采用松软猪皮制成。鞋设计完成之后,负责销售的部门经理开会商议这款鞋子的价格。销售部门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个消息非常诧异,因为一直以来,销售部只销售,至于产品的价格都是由公司决定。
如何定价已成为销售部门最大的问题,为此他们十分头疼。如果价格定的不合适,卖的不好,那责任就在销售部门了。
经理看着员工们的争论说道:“公司让我们来定这个价,也就是说这款鞋在5美元上下销售,应该是不成什么问题的。”
其中一个下属就说:“经理,这个可不好说,现在这种松软的便鞋,销售价格2美元、3美元、10美元的都有。咱定5美元合适吗?万一定了5美元,卖不出去怎么办啊?”
另一个下属也说:“要是定成5美元市场上热销,结果咱们赚少了怎么办啊?”
对于这双鞋到底定在什么价位合适,大家议论纷纷,开了一天的会,也没拿出一个好的方案。最后还是经理想出一个好办法:“我们先拿100双鞋送给100个目标用户让他们去试穿。一周之后,我们去询问这些顾客,是否愿意5美元把这双鞋买下来。如果愿意,就说明这个价位可行,如不愿意,我们就把鞋拿回来。”
大家都赞同经理的这个建议,于是,第二天销售部将100双鞋送到了100个目标用户手中。一周后,销售人员纷纷去回访这100个拿到免费试穿鞋的用户。
当他们回来后,告诉经理:“一共卖出了98双鞋,另外有两双鞋退回来了。”
经理听后高兴地说:“这100个人当中就98个人认为5美元的价格合理,那就说明这双鞋的价格有点低了,我们应该适当调整一下价格。”
经讨论最后将价格定在了7.5美元。这款松软的猪皮便鞋,也因价格合理而风靡了整个美国。
真正由市场,由顾客定下的价格,才是商品的真正价格。
替顾客多省一块钱
天美时手表最初是由一家生产军用计时器的公司生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开始转向民用市场,生产面向社会大众的手表。该公司生产的天美时牌手表以“质优价低”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其分支机构现已遍布全世界。
在20世纪50年代初,消费者普遍认为手表是一种贵重商品,不是人人都能戴得起的。天美时公司对当时的市场状况进行了一番认真的调查发现:美国手表市场的产品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中高档表,售价在50美元以上;另一类是低档表,售价在30美元左右。天美时认为,手表商的生产现状和消费者的市场认识正好说明手表市场存在一个潜力非常大的平民市场。
天美时看到这一“低价渗透市场”后,立刻增强了决心和信心。它设法降低生产成本,且零售终端不再是销售费用昂贵的珠宝店,而是跟杂货店进行合作,这样就把成本费用压缩了下来,售价定在10美元。它打算通过“薄利多销”敲开市场大门,并迅速占领市场份额。
这么低的价格自然引起市场的轰动,很多消费者买这种手表送给亲朋好友。天美时手表这种低价营销使得它的销量直线上升。
采取低价入市的营销策略并不是任何企业都能适应的,是需要天时地利的条件。天美时公司之所以能成功,一方面在于它在准备入市时,消费者对手表的需求是存在的;另一方面,其他手表商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难以下降,使它们不可能做出降价的举动,这就为天美时“低价渗透”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天美时又正好抓住了这样的好时机。
天美时公司借着“低价入市”策略进入市场,之后天美时公司开发高档自动手表和石英表时,使其售价普遍比竞争对手的同类同质产品低。
每当我们浪费一块钱,就等于让顾客多掏一块钱;每当我们替顾客多省一块钱,就等于在竞争中向前迈进了一步。
一加一大于二
丁老头是一家资产上亿的大公司老板,想把自己开创多年的公司交给儿子继承。虽然他的儿子刚从美国一家着名的工商大学毕业,但没有什么经验。如何将毕生的经验传授给儿子呢?
一天,丁老头带着他的儿子来到了一片低矮破旧的街道。望着儿子迷惑不解的神情,丁老头说道:“你想知道我这几十年是如何把公司做起来的吗?”
丁老头看到儿子点点头,就指着街道旁的一间狭小店铺说道:“这是我开办的第一家商店,也就是从这里开始,渐渐发展到今天这家大企业。”
儿子疑惑不解地问:“店面这么小,用什么方法使得它能发展成为一家跨国公司。”
丁老头看着儿子问道:“你知道一斤芝麻卖多少钱吗?”
儿子笑着答道:“一斤芝麻卖七块钱呀,在香港谁都知道。”
丁老头接着又问:“那一斤糖呢?”
儿子想了想说:“最多也只卖到三块钱。”丁老头笑了笑问道:“那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值多少钱呢?”
儿子一听就说:“这还不简单,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正好等于十块钱。”看了看儿子,丁老头摇摇头说道:“不对。”
面对父亲的否定,让儿子不敢相信,难道这么简单的数学题,自己都会算错?儿子心中的疑惑更深了。
丁老头接着说道:“如果你卖芝麻糖,一斤芝麻加上一斤糖,就可以卖出二十块钱。其实做生意的秘诀就在于此,你只要将不同的东西,按照人们的需要组合起来,就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听到父亲说的这些话,儿子这才明白一间小店面能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其实都遵循着这样一个简单却有效的道理。
在数学中一加一永远等于二,可在营销中,只要你的营销思维不断创新,生产的新产品能够符合消费者新的需求,一加一是可以大于二的。
“长虹”降价
以“中国彩电大王”着称的长虹彩电在1996年3月突然降价,将17英寸至29英寸规格长虹彩电的售价,降幅8%~18%,单机降价额为100~850元。此举顿时在彩电市场掀起层层波澜,行内行外人士议论纷纷。
熊猫电子集团总经理陈祥兴认为“长虹”搞突然袭击式的大幅度降价,“很像资本主义初期的竞争办法”。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电视机专业协会的朱女士说:协会每年都要召开协调会,由企业共同制定销售中准价,并允许企业上下浮动5%,而“长虹”却在不通气的情况下自行宣布降价,无疑有些破坏了“行规”。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则认为:“长虹”下调后的价格并未低于它的成本,企业不仅可以承受,甚至还有赚头,所以肯定不属于不正当竞争。
然而,作为消费者的老百姓巴不得物美价廉。长虹彩电价格下调之后,零售市场一片火暴。据调查结果显示:4月,长虹彩电的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至2743%,比降价前的1~3月份增加1214个百分点。百家商场长虹彩电的销售量达到9785台,比降价前的3月份增加近一倍,销售额排名跃居第一。
塞诺监测网的信息表明:长虹彩电在百家商场的零售量,4月份比3月份增长92%,零售额增幅也达84%,仅次于松下彩电的零售额。在康佳彩电称霸的中南地区,长虹彩电的市场占有率由一季度的13%猛升至4月份的344%,增加214个百分点,成为该地区彩电市场的“老大”。
仅就74厘米彩电而言,长虹彩电的市场占有率由1437%上升至1715%,同期进口品牌彩电的市场占有率由“长虹”降价前的4904%下降为46%。长虹彩电通过降价措施,延缓了进口彩电对我国大中城市市场的侵占,提高了市场占有率。从理论角度拷问着民族彩电工业的走向。
经商要灵活,在公司生产能力过剩和市场份额下降时,可以降低价格,促进销售。
麦克的疑惑
麦克是一家服装店的老板,但是一直以来他的生意都平平淡淡。然而急于发财的麦克,想借助一个特别的服饰打开他自己的品牌市场。
于是,麦克专门聘请了一位高级设计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精心设计出了世界上最新款的牛仔服。麦克对这一产品寄予很大希望。企盼一举改变自己经营不景气的状况。
为此,麦克投入了6000美元的资金,首批生产了1000件,成本为56美元。为了把市场打开,将每件牛仔服的价格定为80美元,他想凭着新颖的款式和低廉的价格,来招徕更多的顾客。
产品一上架,麦克便亲自出阵指挥,大张旗鼓地叫卖了半个月,但生意不见起色。心急的麦克铁下一条心来,每件下降10美元销售,又呼天喊地叫卖了半个月,购买者却仍不见多。估摸着低价之下,必有勇夫,麦克又降低了10美元钱价格,这可接近于“跳楼价”了,但销售状况仍是“外甥打灯笼——照旧”。向来不服输的他,这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干脆大甩卖,每件50美元,工本费都不要了,可除了吸引不少看客外,连原来的几个顾客也都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