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中记载:“唐明皇做太子时,曾经做一个很长的枕头,和诸王共枕。”老年人自己睡觉也需要用长的枕头,这样夜里可以随意翻身,头不会只在枕头上的一个地方。头为阳,怕热,即使冬天头在枕头上辗转,也不嫌冷。如果枕头太短,躺着身上发热,会使人感到心情烦躁。
在枕头里面装什么东西,是做枕头的关键。绿豆皮可以清热,但质地稍硬了点;茶叶可以消除烦躁,但是容易成细末;只有通草最好,通草轻松和软,不会影响听觉。
《千金方》中说:“半醉酒,独自宿,软枕头,暖盖足,能息心,自瞑目。”软枕头很多,大概只有装通草的软枕头才百利而无一害。
陆游有“头风便枕菊”的诗句。菊花的香气,可使头目清醒,但容易生蠹虫。元代马祖常在诗中说:“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大概前人经常用内装菊花的枕头。
《清异录》中记载:“卢文杞的枕骨很高,只要是枕骨高的人,不能枕太坚实的枕头,可以用丝织品做成枕套,枕头里面装入柳絮。”
按《本草》中记载:“柳絮性情凉,适合做枕头,但是有比菊花做的枕头更易生虫的弊病。”吴昊在《扶寿方》中说:“可以用菊花、艾叶做护膝。”
(清)曹庭栋《养生随笔》
杖
杖又叫“扶老”,既可以在行走时借力,又能使手足相顾,行走的时候不急躁。杖应比人高一尺左右,出入门户时要留心。虽然用起来有些不太方便,荀子说:“便者,不便之便也。”古人如此制作,大概是有深意的。
《礼记·王制》中说:“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扶杖于朝。”按照《礼》的规定,在适合用的时候就可以用,不要逞强,以为自己身体壮实而弃置不用。
用竹子做杖,是因为其轻而易举。所以,扶杖都称之为“扶邛”,也叫“扶筇”。邛竹产于蜀地的邛州,因其根分三支而出名。节高如鹤膝,产于蜀地的叙州,称为筇竹。
竹的种类不一,质厚的才结实,才能做杖。藤亦可以做杖。产于两广的藤,质地甚好。有人说藤不如竹,因为藤较重。有人说竹不及藤,因时间一长,竹脆而易折。物无完物,大多如此。
《周礼》中说:“伊耆氏掌王之齿杖,谓赐老者杖也。”《后汉书》中说:“民,年七十授杖,其端以鸠鸟为饰。”鸠是不噎之鸟,意思是愿老人饮食不噎,含有祝愿老人不哽不噎之意。
曾见过旧铜鸠,朱翠烂斑的,是汉代杖头的装饰物,古时候用铜做的。私下认为用玉琢或香雕都可以,不一定非要用铜。杖的下端,要用铜镶才耐用。短的镶上二三寸就可以了,下端一定要稍微尖锐,那样着地不滑。
近年来,多用短杖,这不叫杖,长仅及腰,上端有一个四五寸长的横杆,以便于手执,称为“拐”。选用老而坚密、天然分叉、宜用手握的梅柘条做拐为好。年轻人游山的时候可以带着,也可带着它出远门,颇借其力。老年人在旷野散步或闲立庭院时,也可偶尔用一次。
但是,喜欢方便易行而不喜曲意求全,这是人之常情。所以,现在人们往往用拐而不用杖。制作杖的本意,恐怕逐渐就会被埋没了。
杖头下面可以悬挂备用物,如阮修把钱挂在杖上,叫做杖头钱。多是将铜圈钉在杖头下面,相距约五六寸,将东西捆绑在圈上即可。有的用小瓶插上花,为杖头瓶。
抱朴子说:“杖悬葫芦,可贮丹药。”另外,《五岳图》中说:“入山可避山怪。”杖上刻有铭言,含有劝诫之意,古人常喜欢这种做。曾在竹杖上题铭为:“左之左之,毋争先;行去自到兮,某水某山。”左之即扶杖当用左手,右脚先向前,杖与左脚随其后,步履方为稳顺,扶拐也是这样。
最近得到一根邛竹杖,截为拐。根部分有三岔,去掉其中一支,自然便于用手握执,正好当邛竹拐用,不与削圆的方竹同讥。取《易·履卦》九二的爻辞铸在拐上:“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衣
衣服穿着有一定的规范制度。邵子说:“现在的人,应穿符合当时特色的衣服。”只是长短、宽窄,为了合体,不妨任意裁制。
衣服厚薄要看气候而定,棉与絮所用各不相同。一般而言,初冬时需薄棉,但不如絮那么薄而均匀;严冬时需厚絮,但不如棉那么厚而且柔软。
《急就篇》中说:“新者为棉,故者为絮。”现在一般把茧丝当做棉,而把木棉当做絮。木棉树生长在岭南,其絮叫“吉贝”。江淮一带的属于草本植物,皆称之为木棉,因其絮与木棉相同。陆游诗中说:“奇温吉贝裘。”东坡诗中说:“江东贾客木棉裘。”所以,不单是皮衣为裘,絮衣也可以叫做裘。
虞、夏、商、周,各朝养老的服饰各异,见诸《礼记》。但是,关键是要温暖适体,这点都是相同的。如今有一种口衣,是出口外的时候穿的,式样同袍子一样。只有袖子稍宽,前后不开叉,两旁约开五六寸的叉,俗名为“一箍圆”。老年御寒的皮衣做成这个样子最好。天冷得厉害时,再置办长套,穿时表毛向外。古人穿裘,都是毛向外,再套外衣。
皮衣毛向外,有风时毛先受,寒气不会透于里。如果密室静坐则不要这样,且多穿徒增其重。另置大袄,衬入一箍圆内,其长短相等。绸里绸面,上半部装厚棉,下半部装薄絮,四边缝合,则暖气不会外散。保暖如同狐貉,且更轻软。晋代谢万说:“御寒没有什么胜过棉。”确实不是虚语,切不可当做耳旁风。
春天天气暖和时,可穿夹袄。如果衬入袍子内穿,可做成半截的短衣,分前后两幅,斜裁之后再翻转来缝合,下宽上狭以就腰,联其半边,用腰带系住,像裙子一样,也似古人的下衣。想长想短,可随系带的高低而调节。有做半截夏衫的,与上衣用纽扣相连。还有用纱葛做的“一箍圆”。这些都是应酬所需,并不适合老年人穿。
隋朝有一种叫“貉袖”衣服,其袖、身均较短,是养马的人常穿的衣服,大概就是现在的“马褂”。这种衣服便捷好穿。居家穿的衣服,也应以便捷为宜。
仿照马褂裁制的衣服,胸前加短襟,袖稍窄,袖长过肘三四寸,下边缝合,名曰“紧身”。随着气温的变化,可当做外衣穿,而夹衣、棉衣、皮衣也都必须俱全,这些衣服适合平常穿。
式样如被幅,无袖,把上端折起作为领子,俗称“一口总”,也叫“罗汉衣”。天冷时,出门披上它可抵御风寒,静坐时也可披上它御寒。《世说》中记有“王恭披鹤氅行雪中”。所以,现在又把这种衣服称为“氅衣”。
肺俞穴在背部。《黄帝内经》中说:“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不可失寒暖之节。”现在所谓的“背搭”,是用来保护背部的,即古时的“半臂”,原为妇人的衣服。江淮一带称之为“绰子”。
乍寒乍暖之时,老年人可以穿上背搭。其式样大同小异:齐腰,前后全是整幅,以前整幅做襟,扣于右肩下。衬襟要窄,仅使肋下可缝扣,平匀不会堆积,适宜于寒暖变化不定时穿。
领衣与半臂的衣服一样,只是缝上了领子。用布做的领子涩而不滑,使领无上耸之嫌。纽扣设在前面两肋下,前后幅不需缝合,用带子一头缝后幅,一头缀纽,即扣合前幅,左右相同。外面套上衣服,想要脱的时候,只要解开纽扣,即可从衣内取出。
夏天极热之时,也须穿着葛布做的短半臂,以保护胸和背。古时有一种“两当衫”,即挡胸挡背之意。短半臂应多准备几件,有汗即换。晚间可穿着就寝,习惯了就不会因为穿了这件衣服而觉得热。冬天睡觉,不要脱小袄,恐易受寒。小袄中装薄棉,便于睡觉时翻身,样式就像“紧身”一样,只是把袖子稍加长而已。《说文》中说的“日日所常服也”,即小袄之类。
衬衣也叫汗衫,就是单衣,式样如同小袄,贴身穿着。汗衫应经常洗涤,洗涤时要用杵捣方能洗净。《升庵外集》中说:“直撞击曰捣。”现在换成卧杵来捣衣,因为这样比较方便。捣出微浆后叠成方形,用布裹在外面,再用杵捣,使浆性和柔,这样穿着起来比较柔软。如果用生姜汁洗衫,能治疗风寒嗽诸等症。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帽
《通典》中说:“上古衣毛冒皮。”这就是帽子一词的来历。人的头部阳气最盛,宁可使其稍微冷一点,也不要太热。用狐皮、貂皮做的帽子,只适合天气极冷时戴。如果冬天常戴帽,可能遏抑阳气,难免使人眩晕。春天是阳气宣散通达之时,尤其不能戴皮帽取暖。
《黄帝内经》中说春夏是养阳的季节,但过暖则遏抑得太过,遏抑阳气致使出汗又可导致阳气外泄,这些都不是养阳之道。帽顶上的红纬,是当时制度的规定。红纬少些较为适宜,多了太重。帽带有的就可省去。老年人戴帽子唯求简便。
脑后为风门穴,脊椎第三节为肺俞穴,都易受风,置备像毡雨帽一样的风兜来遮护。风兜不一定要用毡做,用夹层绸做也可以。风兜上缝两个带子,系在颌下,也可钉上小纽扣,使风兜把两耳遮严。平常外出微觉有风,便随身携带,兜于帽外。《翟佑诗话》中说:“无废宋故宫为寺,西僧皆戴红兜。”这里的红兜也是用来挡风的。
《唐书·黠嘎斯传》中说:“诸人皆帽白毡。”《辽史》中说:“臣僚戴毡冠。”现在山东张秋镇生产的毡帽,是用羊毛做成,即源于古代。
有的帽子质地很软,刚戴却像旧帽子一样舒服,天气刚冷时最适合戴。随着天气渐寒,在帽子上镶上皮边,更冷再添上皮里子,根据情况酌情选用帽子。御寒的帽子,大都不过如此。
幅巾能挡风,也能御寒。裁剪的方法为:上圆称首,前齐眉贴额,额左右有带,系于脑后,其长度应盖到肩与背,巾上再戴皮帽亦可。也有将一半幅巾缝在帽边下,这似乎比较简便。唐代服饰制度中有帏帽的说法,与此差不多。
《后汉书》中说:“时人以幅巾为雅,用全幅帛而向后,不更着冠。”但幅巾只是用来裹头的,用全幅帛而不加以裁剪,现在的妇女常如此。古人以此为雅,现在这样只为舒适。
天气初凉时,需戴顶有帽边薄帽子,但帽边须软,随手可折,能高能低,这样才能称意。也有的帽子无边。据《蜀志》中记载:王衍在晚年的时候,人们都赶时髦地戴一种小帽,仅能盖住头顶,一低头小帽就会掉下来,叫做“危脑帽”。王衍认为这样不祥,就禁止不让带了。现在的无边小帽,大概就与其相似。
梁代有无顶帽,隋朝有半头帻,现在儿童戴的帽箍大概与之相似。露出头顶,能畅达阳气,这种式样最好。常有老年人仿此做睡帽。春秋居家时戴这种帽子,虽不美观,却很舒适。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带
设置衣带,是用来束缚衣服的。衣带有宽有窄,饰以金银犀玉,制作方式多种多样。老年人的衣带,只要能使衣服不显得散漫就行。
可用玉或铜制成一寸大小的圈,将半幅黑绸的一端缝在圈上,围于腰间,一端穿入圈内,宽紧任意勒住,即将带子头压定在腰旁。这样既没有打结的麻烦,解脱起来也比较方便。
有的衣带是用钩子来联结的,不用打结,好像也很方便。《吴书》里所说的“钩络带”就是这种衣带。但是,腰带的宽紧,只能随心才为合适,有时会有变化。虽然可以做两三层钩子,但也很难使其松紧和适,所以难做到随心所欲。
古人轻裘缓带。缓就是松之意。如果紧紧束缚,腰间不免会感觉拘板。年轻人穿衣戴帽,紧身利落一些比较合适。老年人居家穿衣,则宽松一点较为适合,这样便于气血流通、舒畅胸膈。《南华经》中说:“忘腰带之适也。”另外,陆游有诗说:“宽腰午饷馀。”
有人用腰束来代替衣带,腰束宽约四五寸,中间有夹层,下面缝住,上面开口,还可以用来做口袋,围在衣服外面,钉满纽扣,以束缚衣服。
据《记·玉藻》中说:“大夫大带四寸。”注:谓广之度也。即衣带的宽度。古代服制中有四寸宽的衣带,腰束与其相似,似乎也可以称之为大带。
衣带上可以佩以饰物,如古人所佩带的砺,就是做饰物之用。老年人不必如此,其衣带上可以佩带小口袋。若有易忘之事,写个便条放入袋中,以做备忘录;也可以将剔齿签、挖耳勺放入袋囊之中,以备不时之需;也可将擦手的毛巾及不同季节所需的用品,都可以佩带在衣带上。老年人一物不周全,就会觉得不舒服。所以,小节也要考虑周到。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袜
袜子缝制过密,就很紧实,虽然匀称美观,但穿起来却未必舒服。须用绸子做里子,用布做面,在夹层里缝入棉絮,这才柔软暖和,穿起来舒适。
乐天有诗说:“老遣宽裁袜。”这并非全是为了脱穿方便,袜子宽松会更加暖和。袜长应过膝一寸多,使膝盖也可保暖,不用另备护膝。《黄帝内经》中说:“膝者筋之府,不可着寒,以致筋挛筋转之患。”
绒袜非常暖和,陕西生产的绒袜质量最好,可选择质地极为软滑的。但大小未必合适,不能与脚紧贴,而且上口较薄,不足以保护膝盖,初冬穿尚可。若购买宽大的绒袜,缝上皮里子,可增加其保暖性,还可保护膝盖。
有一种连裤袜,在裤脚下按照袜子的样式裁剪,里面装入少许棉絮。连裤袜外面仍可再穿袜子,这样不但更加保暖,还可保护裤脚,避免裤脚损坏。
《黄帝内经》中说:“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这是说经脉的循行,其中三阴经都起于足下。即使盛夏穿厚袜,也并不是热不可耐,是对这一理论的验证。所以,两脚应该四季都保持温暖。《云笈七笺》中有秋宜冻足之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盛夏穿棉袜,自然生热。用捶打后的麻片填充成袜子比较好,不必用其他的。有时天气烦热,单袜和夹袜都可以暂穿。现在单袜和夹袜,需要系带才不会下坠。老年人在袜口后缝一小纽扣扣住,这样就可以避免束缚的痕迹。
如将木瓜晒干,研成粉末,和棉絮一起装于袜内,可防治腿转筋;袜底先铺薄棉絮,再把花椒、肉桂研末,缝制于袜内,天气刚冷时穿上,可防治冻疮;将樟脑放入袜内,可治脚气。陶弘景说:“腿患转筋时,但呼木瓜名,及书上木瓜字皆验。”此类精神疗法,只存其说即可。
袜子外面加套,上面长及大腿,这就是所说的套裤。本是骑马时穿的,因其能严实的保护下体。居家穿套裤,对身体也有益。套裤可单可夹,可棉可皮,随天气变化在套外随意加减衣服。
袜内还可穿上单袜,里面单袜的长短必须与外面袜子的长短一样,半截的不能用。冬天店铺中有卖羊毛线编成的袜子,穿上也很合脚,像皮袜一样暖和。
(清)曹庭栋《老老恒言》
鞋
鞋就是履,也叫舄。《古今注》中说:“以木置履底,干腊不畏泥湿。”《辍耕录》中说:“舄鹊,欲人行步知方也,今通谓之鞋。”
鞋能否合脚,全在于鞋底。鞋底必须平坦,稍有弯曲就会碍脚趾。鞋面则可以随意一点。白居易曾做过飞云履,用黑绫为鞋面,素纱作云朵,也算是创造。
用毡做鞋底最好,盛夏也可以穿,并不会觉得热。店铺中所售的鞋,不管布底、纸底,都太过坚实,家里做的布底也很好。制法:鞋底的向外一层,铺一层薄絮,再用布包上,然后用针缝上,则着地和软,且走路不会发出声音,穿上极为舒服。
鞋底太薄,易透湿气。但薄底也有可取之处,天气晴朗干燥时穿之,很是轻软。鞋底太厚,则坚硬沉重,穿起来很不舒服,就如唐代僧人清珙所说的老年脚力不胜鞋一样。有的鞋底下衬以皮底,皮很滑,如果用大枣肉擦皮,就会变的涩滞。但还是不如不用皮底的好。
《事物纪原》中说:“草谓之屦,皮谓之履。”今洋人做的鞋,有的底面全是皮。这种鞋样式很雅观,内地很多地方有销售。梅雨季节空气潮湿,居家时可穿,但并不是雨具。这种鞋质地坚硬沉重,不适合老年人穿。
鞋应宽紧合适。只有走远路时,鞋紧一些才便捷。老年人家居穿鞋应宽松,使鞋不紧脚,才稳当舒适,正如《南华经》中所说“忘足履之适”一样。古代的有些鞋上有带子。如果鞋太大,则可以将带子系上。按:元代服饰制度,鞋有两根带子。鞋带就是用来系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