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千古中医养生
26710000000038

第38章 方药(3)

按语:此方比古方更有效,若禀气虚弱或由于损伤太过,病初尤其适宜服此药。

(明)吴正伦《养生类要前集》

当归饮

凡人遇劳心、思虑太过损伤精神、头眩目昏、心虚气短、惊悸、烦热,即服此方,以补血为主。

人参一钱五分,当归身一钱五分,麦门冬一钱五分,五味子十五粒,酒炒白芍药一钱,山桅五分,白茯苓(去皮心)一钱,炒酸枣仁一钱,生地黄(姜汁洗)五分,炙甘草五分,陈皮五分,川芎五分,姜两片,枣一枚,上药用水一杯半煎至剩八分,空腹服。

(明)吴正伦《养生类要前集》

十精丸

十精丸补虚明目,每用极效。

甘菊花、石斛(去根)、五加皮、炒柏子仁、菟丝子(用酒煮,捣烂晒干)、炒白术、肉苁蓉(去心膜)、川巴戟(去心)、人参(去芦)、鹿角胶各二两。

鹿角胶用酒化开,余药物均研为末,一起加蜜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十九丸,空腹温水送下。

(明)吴正伦《养生类要前集》

滋肾丸

滋肾丸能平补气血,滋阴降火。少年气血素弱之人服之极效,女人亦宜。

川芎一两,当归身(用酒浸泡,烘干)二两,酒炒白芍二两,淮熟地黄二两,人参(去芦)二两,炒白术二两,白茯苓(去皮)二两,炙甘草一两,黄柏(去粗皮,童便浸炒)二两,知母(去皮,用蜂蜜拌炒)二两,甘州枸杞(去梗)二两,酒洗牛膝(去芦)二两,赤白制何首乌各四两。均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空腹盐水送服九十丸。

(明)吴正伦《养生类要前集》

腰痛方

腰是肾脏的府邸,是人身的大关节。行走时腰背弯曲,是肾虚的表现。腰痛大多数是肾虚所引起的。风邪与湿邪也都是因虚而感染的。

人到了四十岁以后,肾气开始虚衰,应经常服用煨肾散、青娥丸两个药方,可以避免患腰痛疾,若是腰突然疼痛的人,服用煨肾散可立即止痛。

煨肾散

有诗说:“杜仲苁蓉巴戟天,茴香故纸入青盐,猪羊腰子烧来服,八十公公似少年。”杜仲(盐水炒去丝)、肉苁蓉(酒洗)、巴戟天(去心)、小茴香(炒)、破故纸(用酒淘净,炒)、青盐各等分。均研末和匀,用竹刀将雄猪腰子劈开,内划成纵横路,入药一钱,湿纸包裹,放入火中煨熟,用温酒送服,每日食一枚猪腰子,公羊腰子也可。

青娥丸

破故纸(水淘净,待干,用黑芝麻同炒,去黑芝麻)十两,杜仲(去皮,锉细,以生姜炒尽丝,取末)五钱。二味各等分,均研为细末,用胡桃肉五十个,以糯米粥相拌,臼内捣如泥,用布滤去液后,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九,空腹用盐水送服。

(明)万全《养生四要》

天门冬膏

天门冬膏滋阴降火、清肺补肾,能补益元阳。从前有一位王子服此膏,连生三十二子,年已百岁,却行步轻健,耳聪目明如童子。

天门冬(择去已枯坏的)十五斤,将其用温水润透,去掉皮心,洗净,晒干。取十斤净天门冬肉捣碎,每斤用五碗水,入铜锅内慢火煮至水将干,用布绞取其汁。

将渣再捣烂,用水三十碗再熬,约减大半,又用布绞汁去渣。将前后两汁和为一处,用文武火熬至滴水不散,似稀糊样,取起出尽火毒。三日后,将其收入罐中封固。

每天上午和下午,空腹时挑膏半碗,以开水调开服之。冬月用温酒送服。有痰者,用淡姜汤调服。此膏最适宜于酒色过度之人,常服之,效果极好。若上焦热而有痰,于食后加服一次;下焦热者小便色赤者,空腹加服一次。

按语:此方为肺肾之药,清肺火补肾水的效果极好。

(明)吴正伦《养生类要前集》

八仙早朝糕

八仙早朝糕专补脾胃,膨闷泄泻、不思饮食者服之有神效。

炒白术四两,白茯苓(去皮)三两,陈皮(去内面白皮)二两,姜汁炒山药四两,炒莲肉(去皮、心)四两,炒薏苡仁四两,芡实(去壳)四两,人参(去芦)一两,炒砂仁一两。

均研为末,将五升白晚米(粳米)和两升糯米打成粉,与药和匀,加三斤蜜,无蜜可用四斤砂糖代替,如同做糕,将其入笼中划片蒸熟,焙干,用瓦罐封贮。饥时取三五片食之,用白汤漱口。小儿食时,去人参,加山楂肉四两、麦芽面四两。

按语:此方不拘男女、大小皆可服用。

(明)吴正伦《养生类要前集》

祛病延寿丹

年纪较大的老人,如觉小便短少,即是病情在发展,宜服此方。

人参、白术、牛膝、白芍药、白茯苓、陈皮、山楂肉(去核)各一钱,当归、小甘草各五分。加姜两片,水煎,空腹服。

春天服药,加川芎七分;夏秋季节,加黄芩、麦门冬各一钱;冬季加干姜二分,倍当归。小便清利时,停止服药。或糊成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空腹用清米汤送服七八十丸。

(明)吴正伦《养生类要前集》

加味搜风顺气丸

老年人常服加味搜风顺气丸,能润利脏腑,使人不瘫痪,也无痰火之患,效果极好。

车前子二两半,槟榔、火麻仁(微炒)、牛膝(酒浸二夜)、菟丝子(酒蒸,捣饼,晒干)、枳壳(用麦麸炒)、郁李仁(去皮)、山药(用姜汁炒)各二两,防风、独活各一两,山茱萸肉二两,大黄(一半生、一半煨)五两。

上述药物均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逐渐加到四五十丸,酒、茶、米饮可随便喝,无禁忌。空腹临睡各吃一副。

久服,可去肠中的积滞,使人精神强健,不生诸病,且耳聪目明、身轻体健,使老者返少。孕妇禁服。如果服药后,感觉脏腑微动,用羊肺煮汤补之。此方又治肠风下血、中风瘫痪、语言蹇涩等症,尤其适宜于老人。

(明)吴正伦《养生类要前集》

煎药用水

煎药用水要慎重,按药方书中记载:

长流水,即千里水,是取它流过的路程遥远,而不要拘泥于流经千里之外才取其水。可用来煎煮治疗手足四肢疾病、通畅二便的药物。

急流水,即流动非常迅速的流水。因其急流而下,故取它来煎煮治疗通利二便以及腿脚风湿类疾病的药。

顺流水,它的性质和顺而向下流,故取此水用来煎煮治疗下焦部位的腰膝病症以及通畅二便的药物。

逆流水,是指慢流回澜的水,因其逆而倒流,故用此水来煎煮调和发吐痰饮之类的药物。

半天河水,即草木上的露珠,就是篱笆头上的管内所盛的水。取其自天而降,未受过下流重浊之气的性质,所以可以用来调药。

春雨水,即立春这天,用盛水的工具收集空中的雨水。它获得春天生发之气,可以用来煎煮补益中气以及治疗清气不升的药物。

秋露水,其性禀受了秋季收敛肃杀之气,可用来煎煮药物,还可用来调敷治疗虫疥、癣、疮、风癞等病。

井华水,即清晨从井中提取的第一桶水,可以用来煎煮滋阴类的药物。

新汲水,即从井中刚打上来还没有注入容器的水。取其无混浊之物,用来煎药最为洁净。

甘澜水,即用容器盛水,反复用勺把水舀起再倒入容器中,使它的珠沫漂浮在水面,约以一百次为适度。取它的性质温柔,用它来煎煮治疗伤寒阴症的药。

潦水,即无根水,是指山谷中无人之地,新的沟坎中的水。取它性质安静而不流动,而且有土气,其中清净的水可以煎煮调理脾胃、补益中气之类的药。

冬霜水,阴气盛露水就会结成霜,霜能杀死毒物,其性质随着时气的变化而变化,能消解酒毒,治疗热病。收霜法:用鸡毛刷将霜收集在一起,用瓶子贮藏起来密封备用。有一个药方治疗寒热疟疾,即秋霜一钱,用热酒送下,奇效如神。

腊雪水,即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的雪水。此水能解流行的瘟疫、丹石的毒;用其煎茶煮粥,能止消渴;用其洗眼,目光锐利如神,还可以用来调制杀虫药。

阴阳水,即生熟水,新打来的井水,加入煮沸的开水,调和均匀即成阴阳水。加入盐饮下,能消除醉饱过度;霍乱腹胀,饮一两升,吐出痰食即愈。凡是由霍乱引发的呕吐不能食、情况危急的,先喝几口阴阳水就能稳定病情。

(清)尤乘《寿世青编》

煎药有法

火有文火、武火之分。火力从容和缓,不疾不徐,是文火。以防火焰炽烈,导致药汁沸腾,容易干涸,气味不全,可用纸蘸水封住药罐器口煎煮。如果煎煮的是探吐痰饮的药物,应当用武火,取其急速而发吐之性。

一要注意煎药的器具。煎药必须用瓦罐。如果是富贵之家,用洁净银器煎药效果更好。切忌油腻、污秽、腥气,不能用铜、锡、铁锅。煎过其他药物,一定要清洗干净,器口用纸蘸水封上。

二要注意煎药的人。有些鲁莽的人,不注意水火,随意煎熬。若药汁太多,就背地里倒掉一些;煎得药汁太少,就在里面私掺茶水,只图敷衍了事。一定要谨慎、能识火候,按照方法煎制,还要用新的绢帕将药渣滤除干净,只服用清汁。

三要注意服药与吃饭的先后顺序。凡病在胸膈以上,应先吃饭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应先吃药而后吃饭;病在四肢及血脉,应早上空腹服药;病在骨髓,应在夜间吃饱饭后服药。

病在上面的,服药次数宜频而量应少;病在下部的,吃药的次数要多且药量要大。药量少则滋润上部器官,药量大则滋补下部。如果药气与食气不能相逢,则须待食气下去后才能服药,药气消退后再进食。因此,药有饭前服、也有饭后服的,就是这个道理。

(清)尤乘《寿世青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