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全身心呵护:女性保健全典
26709700000014

第14章 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1)

常用避孕方法

避孕主要是抑制精子和卵子的产生或阻止精子与卵子的结合,使女性暂时不能受孕。避孕的方法不但要科学,而且要安全有效、简单实用,且对夫妻的性生活及性生理无不良影响。

现行的避孕方法可以分为以下5类,它们的特点也各有不同:

工具避孕。

工具避孕最常见的是安置宫内节育器(又称节育环),具有最长效、安全、经济的特点,想怀孕时取下即可,目前是我国育龄妇女使用最广泛的避孕方法。另外,避孕套也是常见的避孕工具之一,使用简便,效果可靠,并能预防性病传播。

药物避孕。

药物避孕药最常用的是口服避孕药,身体健康的妇女都可服用。注射避孕针剂也是一种简单、安全的方法,注射一次可避孕1个月或3个月。此外,还有一种外用避孕药,无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否则会影响避孕效果。

皮下埋植避孕。

皮下埋植避孕就是用手术方法将避孕药埋植于上臂皮下,通过药物缓慢释放达到避孕目的。

手术避孕。

手术避孕是指用手术方法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达到永久性避孕目的。这种方法安全,且一劳永逸,对不再生育子女或因病不宜妊娠的夫妇尤其适合。

自然避孕。

自然避孕是指掌握女性的排卵期,避免在排卵期进行性生活,不给精子与卵子结合的机会。这种方法不是很可靠,只对月经规律性强、排卵准时的女性相对比较保险。

新婚夫妇的避孕方法

由于多种原因,很多新婚夫妇并不急于生小孩,因此短期内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避孕措施。

新婚女子的阴道较紧,因此一般不使用置入阴道内的避孕药具,如外用避孕药及阴道隔膜等,也不要使用宫内节育器。另外,“安全期”避孕法和“体外射精”避孕法也不适合新婚夫妇,因为新婚夫妇不仅性欲强,性生活频繁,而且缺乏性生活经验,采用这两种方法容易出现避孕失败。

目前,多数人认为,新婚夫妇采用避孕套和服用避孕药进行短期避孕较为合适。

避孕套避孕。

避孕套是通过直接阻断精子和卵子相遇而达到避孕的目的,不影响日后受孕,也不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排除了激素类避孕药的副作用。当夫妇想要孩子时,停止使用避孕套就可以了。为保证避孕套的避孕效果,可配合使用避孕药膏,这样做还可增加润滑程度,避免避孕套的脱落。

口服避孕药避孕。

如果新婚女性需要长时间避孕时,可口服短效避孕药,如妈富隆等。但必须在停用短效避孕药半年后才能受孕(其间可改用避孕套避孕),否则残留在体内的避孕药可能对胎儿造成损害。

哺乳期妇女的避孕方法

产后,妇女只要恢复性生活,就应该采取避孕措施。避孕方法首选避孕套或甲孕酮醋酸酯避孕针。但有肝、肾疾病者应慎用避孕针,而且有些人使用避孕针后可能出现月经异常。

另外,哺乳期妇女避孕也可选用阴道隔膜及外用避孕药等;分娩3个月后,还可以放置宫内节育器避孕。但哺乳妇女不宜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孕,尤其是雌孕激素复合型口服避孕药。因口服避孕药可影响乳汁分泌,并可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不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已生育夫妇的避孕方法

已经有孩子的夫妇选用避孕措施的原则应以长效、安全为主。放置宫内节育器及使用长效避孕药是已生育过孩子的夫妇的首选避孕方法。

放置宫内节育器。

通常来讲,宫内节育器可以在月经干净后2~7天内放置,然后按要求定期检查。放置宫内节育器的第一次行经后及放置后3个月、半年及1年各检查1次,以后每年检查1次。

但值得注意的是,患有急性盆腔炎、急性阴道炎、重度宫颈糜烂、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及子宫肌瘤的女性不宜放置宫内节育器,否则会使这些病情加重,或环脱落。

使用长效避孕药。

长效避孕药有口服药片、肌肉注射针剂,以及皮下植入制剂等多种剂型,大多每月只需要用药l~2次便可避孕1个月,是一类简便、安全、高效的避孕方法。不过,这类避孕方法对于患有急性或慢性肝炎、肾炎的女性不适用。

口服短效避孕药。

虽然服用短效避孕药的女性较多,但对需要长期避孕的女性来说,每月必须不间断地连续服药22天,不能漏服,比较麻烦。因此,这种方法不理想。

使用避孕工具或外用避孕药。

常用的有避孕套、避孕膏、避孕栓等,这些必须每次性生活时都使用,虽然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对于需要多年避孕的夫妇来说,还是比较麻烦,也不理想。

绝育。

绝育是指丈夫或者妻子通过手术,将精子或卵子的通道阻断(医学上称为结扎),以达到阻断精子和卵子相遇受孕的目的,是一种永久节育的措施。但术前一定做好不再要孩子的思想准备。

更年期女性的避孕方法

40~52岁的年龄段通常是女性的更年期,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绝经年龄可推迟,甚至直到55岁仍有月经。在此期间,卵巢功能逐渐减退,开始出现月经不规律。但在月经完全停止之前,卵巢仍然会排卵而导致怀孕,因此不能放松警惕。

而且,更年期的女性怀孕后,出现葡萄胎和畸胎的几率比较高,尤其是患葡萄胎后,恶变可能性很大。因此,更年期阶段也应坚持避孕,并选择对内分泌功能无影响的避孕方法。

采用宫内节育器,如属金属单环,可继续使用,至绝经后半年至1年内取出。

可选用避孕套、阴道隔膜、女用避孕套等外用避孕工具。

采用各种外用杀精剂,如外用避孕药膜或避孕栓剂等。

需要注意的是,更年期女性的宫颈较硬,不宜采用宫内节育器。另外,更年期妇女也不宜服用口服避孕药,因高龄妇女服用后发生高血压、冠心病、血栓症的机会较多。

患慢性病女性的避孕方法

肝病。

避孕药中含有性激素,而性激素是在肝脏内代谢的,所以口服避孕药可增加肝脏负担,尤以含有雌激素的制剂为甚。所以,肝功能不良时,不宜使用避孕药避孕。

另外,肝功能不良时,体内凝血酶原减少,凝血功能发生障碍,因而容易引起出血。放置节育环会引起月经过多或子宫出血,所以肝功能不良的妇女也不宜放置节育环。

患肝脏疾病的妇女最宜使用避孕套、阴道隔膜及外用避孕膜来避孕,这样可避免因阴道分泌物的接触而使男方传染上肝炎病毒。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使用宫内节育器会带来一定弊害。而且,糖尿病病人血糖较高,组织中酸度增加,可腐蚀子宫内的节育环,因而影响避孕效果。此时可采用阴道隔膜或安全套避孕。

心脏病。

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而体内雌激素含量过多,会使体内钠离子和水分排出减少,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甚至引起心力衰竭。此外,避孕药还能使血液黏性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因此,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药物避孕,最好采用避孕套、阴道隔膜避孕或行绝育手术来避孕。

阴道炎和宫颈炎。

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不宜放节育环,以免将阴道内或子宫颈上的细菌带入子宫腔,引起子宫内膜炎或盆腔炎;阴道炎和宫颈炎患者也不宜使用阴道隔膜避孕,因为阴道隔膜会影响阴道分泌物的排出而使炎症加重。此时,可使用长效避孕药避孕。

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的妇女最好服用短效避孕药2号,因为它可减少月经量。另外,也可选用外用避孕药具,如避孕套、阴道隔膜、外用避孕药膜等。但不宜使用节育环避孕,以免导致月经增多或子宫出血。

高血压病。

研究指出,连续口服避孕药五年以上者,5%的人血压明显升高,体胖的妇女尤其如此。原本就有高血压者,症状会加重。因此,高血压患者,最好采用宫内节育器或阴道隔膜等方法避孕。

人工流产术后的避孕方法

人工流产术后的避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做人工流产术的同时放入宫内节育器。

若孕期在7周以内,宫腔在8cm左右,人工流产术后子宫收缩比较好,可以在做人工流产术的同时放入l枚宫内节育器,这样可以减少再一次放环手术的痛苦。

服用避孕药。

施行人工流产术后,月经已恢复者应及时请医生帮助,选择合适的避孕方法。经检查后,若无明显的禁忌,可服口服避孕药,但年龄最好在35岁以下。

工具避孕。

如使用避孕套、阴道隔膜等。

使用避孕套的优点

避孕套通常是指男用避孕器具,又称为阴茎套。早在1957年就出现了第一只含润滑剂的避孕套,1974年出现了第一只含杀精剂的避孕套,1994年出现了第一只男用聚氨醋套。

避孕套具有避孕和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双重功效,尤其防止爱滋病的广泛流行而使避孕套的应用更为普遍。目前推出了各种类型的避孕套,如超薄装、双保险装、多果味装、螺纹装等。

避孕套的材料是优质乳胶或硅胶。其前端封闭,有一呈乳头状凸起的小囊,供贮存精液之用,另一端开口作为套入阴茎之用。套口边处有乳胶圈,使用时可紧匝在阴茎根部。

避孕套质软而薄,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展开时呈圆柱形,长15~20cm,直径3.5cm左右。使用避孕套避孕十分简便,易于掌握,而且还具有以下优点:

使用范围广泛,除个别橡胶过敏者不能使用外,其他育龄女性均可使用。

使用简便,不必专门指导。

避孕效果安全可靠。

可延长性交时间,使夫妻之间的性生活更加和谐,对早泄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涂有润滑剂的避孕套,能够减轻中年女性因干涩而造成的阴道不适感。

避孕套无副作用,对人体无任何不良影响,对一些通过性交传播的一些疾病也有预防作用,特别是对那些不能采用药物及节育器避孕的女性尤其适合。

采用外用避孕药的夫妇,在排卵期配合使用避孕套,避孕效果可明显提高。

避孕套的使用方法

避孕套简单、安全、有效,据统计,倘若能正确使用避孕套,失败率仅为1.5%~4.2%。但是避孕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失败率高达10%~15%。因此,正确使用避孕套,应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型号合适的避孕套,过小易引起不适,过大容易滑落。使用时,小心打开包装,不要撕破避孕套,不使用已损伤的避孕套,也不可重复使用同一只避孕套。

阴茎勃起后,插入阴道之前将避孕套戴上。戴避孕套之前,应将前端小囊的空气挤掉,在展开避孕套直至阴茎根部时,应继续捍紧避孕套前端的小囊。

在阴茎头部或避孕套外面涂一些避孕药膏,以提高避孕效果,润滑阴道,减少不适。

射精之后,当阴茎尚处于勃起状态时,应捏紧它的根部,小心地将阴茎从阴道中抽出,以免精液外溢或避孕套滑落在阴道内。然后轻轻地取下避孕套,注意不要让精液漏出。

性交过程中,如果发现避孕套滑落在阴道里,要立即停止性交,并且用洗净的两手指轻轻伸入阴道,将其取出。如果发现避孕套破损,女方应立即下蹲,让精液从阴道里流出,然后任选一种外用避孕药放入阴道深处。为慎重起见,最好是在72小时内服用紧急避孕片“毓婷”1片,间隔12小时再服用第2片,或服用己烯雌粉50毫克,连服5天。

每次性交结束后,应检查避孕套是否破裂,如有破裂,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造成避孕套破裂的原因

使用避孕套时,如果不小心,有可能造成避孕套破裂,这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原因:

戴套不小心。

一般来说,戴避孕套是在调情和激发性欲的前嬉阶段。戴套时,指甲或戒指无意中划着避孕套,就有可能导致超薄性避孕套的破裂。

性器官润滑度不够。

女性阴道润滑度差,尤其是40岁以上的女性,性生活时分泌液明显减少,也容易造成避孕套破裂。有些年轻夫妇性交前未充分调情,也可出现类似情况。

使用不当的润滑剂。

避孕套表面涂矿物油和植物油,如凡士林等,可在5分钟内减弱乳胶避孕套的强度。

性交幅度过大。

有研究发现,丈夫与妻子同房时,很少发生避孕套破裂,而与其他女性做爱时,避孕套破裂却较为常见,这可能与性交幅度过大有关。

贮藏不当。

避孕套暴露于强光、高热、潮湿和臭氧环境时,会丧失其强度。若暴露于强光下10小时,避孕套的破裂率可达20%,贮藏于热带气候42个月,避孕套的破裂率为49%。

女用避孕套的使用方法

女用避孕套也称阴道套,放在阴道内壁,在性交时收集男性精液,阻止精液流入子宫内,从而达到避孕效果。女用避孕套同男用避孕套一样,也能减低性病传染。

女用避孕套柔软、宽松,长15~17cm,开口处连一直径为7cm的柔软环,称为外环。外环在性爱过程中应一直置于阴道外。套内还有一直径为6.5cm的内环,是用来放入体内,并安放在耻骨上。

正确使用女用避孕套,其避孕效率可高达88%~97%。使用女用避孕套时,沿包装袋的切口撕开,取出护套,内置的弹性内环应该在护套开口的一端,然后选择一种最舒适的姿势,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挤着内环的下半部,把它顺利放入体内。这时另一只手将阴道口折叠的大阴唇分开,挤压着的内环尽量推往阴道内。也可事先套在阴茎上,与阴茎一同放入阴道。

使用时,需特别注意的是,若感觉到外环进入阴道,或者阴茎快要脱出护套并进入阴道内时,应停止性交,取出阴道套,重新放置,并在护套内再涂点润滑剂。

常用口服避孕药的种类

避孕药通常有四大类:口服避孕药、注射避孕针、缓释系统(如皮下埋植剂、阴道药环等)和抗孕激素。其中,常用的女性口服避孕药又可分为以下四类:

短效口服避孕药。

目前,最常见的是含有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国产的单相片有避孕1、2、0号和复方18甲、复方左旋18甲,进口的有敏定偶、妈富隆、达英35等;双相和三相片有左旋18甲三相片、ovidol、tri-cilest等。

长效口服避孕药。

长效口服避孕药只需每月或每周服药一次,其效果好,服用方便,利于管理,因而深受育龄女性的欢迎。常用的制剂有复方18甲长效口服避孕药、复方左旋18甲长效口服避孕药和复方炔雌醚长效口服避孕药等。

探亲避孕药。

探亲避孕药适合于两地分居、每年只有2~3周探亲假的夫妻。其主要成分为孕激素,常用的有炔诺酮探亲片、甲地孕酮探亲片、速效探亲片和53号探亲片等。

低剂量孕激素避孕药。

这种避孕药也称微丸,药物仅含孕激素,无雌激素成分,且孕激素含量比复方制剂中的要低很多,因而副作用也少,但月经紊乱的发生率较高,不易被女性接受。

不宜服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

一般而言,凡是身体健康的已婚育龄妇女均可使用避孕药。但是,药物对机体可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处于下列情况的妇女不宜使用或慎用口服避孕药:

过去或现在患有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塞、脉管炎等)者不能使用。因为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增加血液的凝固性,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患有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良的人不能使用。因为避孕药中的雌激素能使体内水、钠等物质滞留,会加重心脏负担。